-
〓 点将台·老鲍谭古:艰难人生慈悲心
鲁国有个人,为父(母)守丧,丧期结束的当天,就在家里唱歌。子路听到后,嘲笑他:“这个家伙太不像话,丧期一结束,就开始唱歌了。这么急不可耐吗?” 孔子一听,就批评子路:“仲由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苛责别人呢?三年之丧,他已经够苦了,做得很不容易了。今天服丧期满,他唱个歌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你对人也太苛刻了。”......
-
〓 光明论坛·温故:大学之道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
〓 《论语》绎义·知人论世的样本:《论语·先进篇》品藻
自本篇至《尧曰》篇等十篇文字,通常被学者称为《论语》的“下编”。和“上编”中的十篇相比较,“下编”十篇中有关孔子的称谓体例不一,文字风格也有一定的变化,所涉及的某些背景性史料则不无可疑之处。缘是之故,在辨伪之风炽烈、疑古之论风靡情形下,一些学者对“下编”的真实性可靠性程度曾有所保留,如梁启超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
-
〓 光明论坛·温故: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 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古代哲人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出自《管子·治国》。在《管子》一书中,富民的......
-
〓 从牡丹说起
春夏之交的季节,正是洛阳牡丹花盛开之时,例有赏花的盛会。有一位诗人如此吟咏——举国如狂且莫嗟 中原自古属繁华也随四海人潮涌 万里来寻富贵花诗写于1992年,略带伤时之慨。我也未能免俗,两年前曾一度随人潮到洛阳,慕名入牡丹园巡赏一过,因为来迟了,各色品种的牡丹渐渐褪色,但是仍争艳斗丽,令我倚栏细赏,留下难忘的印象,虽然“......
-
〓 戏曲人走艺失亟待改观
戏曲艺术作为国之瑰宝,其传承所需的特殊形式在未来传播过程中亟待改观,不能止于向国粹情怀致敬,不能只靠口传心授,也不能全凭影像资料。11月22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长礼先生因病逝世。马长礼先生幼年科班学艺,后又投师名家,再向前辈问艺,终成一代名家。他师承多个门派,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成为一位长于刻画人物......
-
〓 文化评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东方之珠更璀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香港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文化工业、创意产业将获得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助力香港的文化繁荣、经济繁荣和社会繁荣迈上新的台阶。6月29日下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陪同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西九文化区出席《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签署......
-
〓 戏曲百般样文化一脉传
融表演、演唱、歌舞为一体的中国戏曲,是综合性舞台艺术,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珍宝。舞台是戏曲的永恒载体,观众是戏曲的第一裁判。戏曲讲究情节,人物与性格的完整性,来龙去脉,因果照应必须交代清楚,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体现出一种极富规范的艺术性。舞台是有限的,但戏曲表达的主题、情节、人物都是无限的,以写......
-
〓 评论员随笔:中国文化,让世界看见
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我们需要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负载中国价值观的优秀内容载体近日,翻看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虽是外文,但仍然感受到了优雅音韵、浑融意境,让人心中不由得再次感慨:古诗译成英文也可以这样美。说“再次”,是因为前段时间还被翻译家许渊冲圈粉,......
-
〓 窒息的金陵城——摘自《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矗立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前的雕塑《家破人亡》 吴为山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百姓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 作者饱蘸国人......
-
〓 不能以商业化否定汉服的文化意义
近日,某知名主持人因在某节目中调侃一群身着汉服表演的年轻人,称是“哪个洗浴中心的”而遭到批评,认为其不尊重汉服。作词人方文山在微博中指责该主持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清华大学教授、学者肖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汉服热”不过是能够带来商机的“汉服秀”,是精神空洞、生机倒退的文化表现。可见,舆论对于汉服的态度存在......
-
〓 名家笔谈:爱是教育的火焰
缺少爱的教育,有再多的知识,也只像星光一样璀璨却遥远,无法像火焰一样温暖人爱对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无数教育家都以各自的角度解剖过、分析过、描述过。夏丏尊先生形容教育里的爱,就像池塘里的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列夫·托尔斯泰也说:“如果老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课本,但......
-
〓 私爱与公义
诗圣杜甫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与世长辞了,而他的父亲又在外地当官,于是,这个苦命的孩子只好寄养在东都(今河南洛阳)仁风里二姑家中。有一次,杜甫与二姑的儿子同时病倒了,巫医说,睡在堂屋廊柱东南的地方可以痊愈。二姑的儿子原本在那个地方睡,一听此话,二姑便把杜甫与自己的儿子调换了一下。时隔不久,杜甫竟奇迹般地痊愈了,而二姑的儿......
-
〓 阮籍:中国古代乱世文人的一个缩影
内容提要:阮籍早年尚志,但是由于遭到政治的昏暗,他无心入仕,只用隐讳的诗文,用放诞不羁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反抗。在中国历史上,像阮籍一样的人很多,他们多是中国的文人。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他们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避儒就道成为他们身处乱世的选择。但这是一种消极的反抗,无济于事,中国文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
-
〓 曹旭:怎样读《诗品》
作为“百代诗话之祖”,我国第一部诗论著作,《诗品》以其“思深而意远”、“深从六艺溯流别”(章学诚语),与同时代的《文心雕龙》堪称双璧。《诗品》中的诗学史观、诗歌发生论、诗歌美学和批评方法论,都垂远百世,沾溉后人,对我国文学理论、诗歌理论以及日本和歌理论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有奠基诗学的意义。《诗品》的作者钟嵘(约46......
-
〓 燕云居剳记:心灵的拷问
若干年前,时任德国总理的勃兰特在犹太死难者墓地的真诚一跪,想来仍令人心灵一颤。这当然不只是一种外交上的姿态。据称,勃兰特当年是反法西斯的英雄,他个人与希特勒的战争行为没有任何瓜葛,然而在他的意识里,每个德国人都有责任进行心灵拷问。这种“人人有份”的思考发自内心,而非迫于外力,于是人们看到,历史在这里不再是桎梏,......
-
〓 都是个性惹得“祸”——爱宠
现在,有很多人都喜欢养宠物,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常见的有狗、猫等。其实,养宠物从古代就已开始流行,相比现代,古人养的宠物就颇具个性。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喜欢养白鹅,还流传了一段故事。一次王羲之听说有一道士养着一群白鹅,他赶紧去察看,果然每只白鹅都是雄赳赳气昂昂,十分好看。于是便出高价想购买,没想到道士不肯出售。王......
-
〓 猴年话猴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一马失足污泥中,老畜生怎能出蹄(题)明代翰林学士解缙,从小聪颖超群,文思敏捷。他十来岁便中了进士。一天,解缙参加同僚的宴会,有一大臣,权倾当朝,对解缙的才华十分妒忌,处心积虑地想奚落他一番,就提出让解缙对句,阴阳怪气地出了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借用“锯”与“句”的......
-
〓 张贺:如何扭转申遗被动
韩国暖炕申遗又一次走在了中国的前面。从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到2013年韩国泡菜申遗成功,几乎每一次韩国申遗都会在中国引发关注。毕竟,历史上中华文化曾对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端午节、泡菜和火炕,不论是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还是多样性、丰富性都不逊于任何邻国。别人能够申遗成功,理论上我们自然......
-
〓 光明论坛·温故:固本培元壮筋续骨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改革“既要养血润燥,化瘀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围绕改革也要辨证诊治。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一连串的中医术语,将国家比作人体,将治国看成治病,准确精辟,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辨证诊治”又称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特殊方法。辨证就是通过......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