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警惕影视创作中的“语言空转”
影视创作是现代文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不但有娱乐、教育的作用,也担负着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使命。影视剧中的语言比一般的文学作品更容易流传,这更要求影视工作者保持审慎、端正的态度进行艺术创作。影视圈最新潮的发言据说是这样的:“九千岁极难取悦。他们看得透融梗、撞梗,戳得穿抠像、倒模。但只要九千岁站定CP,那些IP就有......
-
〓 年年五月初——画说端午
端午图(中国画)齐白石屈子行吟图(中国画)傅抱石午瑞图(油画)郎世宁中华文化追求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出于农事活动的生存之需,因了自然主义的信奉,非常注重节气。为感恩自然、领受自然,每个节气都有着一种祭拜与兴感共含的“节”,端午节也不例外。端午节的发端与楚文化紧密相连。楚文化有着一种神秘的气氛,巫山云梦,幽谷茂林,让人们......
-
〓 名家谈学科:从“汉学”到“中国学”
编者按 面对中国的崛起和西方学术潮流的冲击,学术界近年兴起“中国学”(China Studies)的研究,有些学者甚至提出让“中国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那么,什么是“中国学”?本版特别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教授、云茂潮中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焯然专门就此撰文,李教授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思想......
-
〓 只鸡絮酒
鸡是农家必养的家禽,家中有鸡,说明粮食丰收,粟米稻谷除了用来食用,还可以有余,以饲养鸡鸭,陆游在赞美农家的丰足时,有这么一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虽然农家的酒水不是那么高档,有点浑浊,可小百姓家的日子还是很殷实,起码家里有足够的鸡和猪来招待客人,陶渊明也在《桃花源记》里这样描述世外农家的幸福生活:“设酒杀......
-
〓 潘春华:夏虫情趣
夏天是昆虫欢唱的季节,有的虫儿虽然生命短暂,“夏虫不可语以冰”,但它足以点缀夏季,丰富人间情趣。 蝉声特别能打动诗人的心扉,“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这是一种意境。躺在南山的绿阴下,望着荫亭的古槐,蝉声正在欢噪,像海潮般冲击你的耳鼓,这又是一种意境。 捕蝉是过去那个年代男孩......
-
〓 中国学术国际化的三重境界
1929年,冯友兰在《清华周刊》上发表了题为《一件清华当作的事情》的文章,其中写道:“在德国学术刚发达的时候,有一个人说,要想叫德国学术发达,非叫学术说德国话不可。我们想叫现代学术在中国发达,也非叫现代学术说中国话不可。”“叫现代学术说中国话”这一说法,留下了很大的阐释空间,包含着中国学术国际化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
-
〓 大家手笔:历史研究的使命
习近平同志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这深刻揭示了历史研究的使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在大学讲授中国古代史,经常有新生问:“学历史有什么用......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我心目中理想的外国语大学
韩 震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会副理事长等职。曾入选北京市“跨世纪青年理论工作者百人工程”培养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人事部等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人选。2000年获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欧美哲学、西方......
-
〓 智海观澜:智勇双全谭记儿
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元杂剧《望江亭中秋切脍旦》中,独到地塑造了生动活泼的谭记儿这一女性形象——她乔装改扮,智勇双全,为捍卫自己的幸福生活而战。 谭记儿与潭州太守白士中原本是夫妻,感情和睦。然而,权贵杨衙内看中了谭记儿,暗中向皇帝请来势剑金牌,要取白士......
-
〓 安心办学,忘记大学排行榜吧
在我国,一些大学的负责人把本校在排行榜中的位置看得很重,甚至荒唐地不惜动用学校宝贵的办学经费进行公关,以求得到个好看的名次。 “失衡的大学评价干扰了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近日举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论坛”上,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公开批评了一些全球大学排名体系。他说,一所大学的......
-
〓 雅趣说字:人
人 这个字像一个左向弯腰的人形,有臂膀和腿部。因为从侧面看臂膀下垂和腿平行,遮住了另一边,所以只有两画而不是四画。...
-
〓 争夺文学话语权,不仅是设“李太白奖”
莫言的“诺奖”效应蔓延到了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同是作家和政协委员的赵丽宏表示,他今年将撰写提案,建议在中国设立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奖项,以争夺更多世界文学界的话语权。他甚至为这个奖项想好了名字,就叫“李太白世界文学奖”,而且建议这个奖不由作协组织,由非官方基金会来承办,要做成“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 赵丽宏......
-
〓 猛虎吟啸去,玉兔蹁跹来——趣谈史上“兔”名人
猛虎吟啸而去,玉兔蹁跹来临,历史上属兔的名人是怎样的呢?民间大致说法,属兔的人比较活泼、聪明,富有创意。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孟昶出生于919年,属己卯兔;有一年过春节时,这位才子皇帝对翰林学士题在桃符上的吉利话很不满意,亲自挥毫泼墨,写下两行颇有气势的大字:“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命人装裱好挂在宫门两......
-
〓 雅趣说字:庵
庵 这个类似于“厂”的字是庵的古体字,意思是山石的厓岩,人可居住的地方。峭直的竖画像山体,横画横出而向下覆盖,像山厓之形。...
-
〓 让博物馆美术馆“惊艳”打开
从供给侧发力,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不但能用更多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释放市场活力,也能推进产业结构性改革近些年,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平时不少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冷冷清清,门可罗雀,然而一旦有特展、书展、专题展,或是有趣的体验式文化活动,便立时爆满,像世博会中国馆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故宫石渠宝笈特展、首......
-
〓 不带走一片云彩——送别曾华鹏先生
曾华鹏 去年的冬天特别的冷,仿佛沐浴于漫天飞雪,又仿佛身陷冰河。就在立春的前几天,我的老师、扬州大学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曾华鹏教授,永远地留在了那个冬天,他正如那首诗所吟诵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蜡炬成灰,曾老师的确走得悄无声息。 最初得知老师身陷沉疴......
-
〓 喜庆奋进“甲午马”
《甲午年》生肖“马”邮票发行 新华社记者 孙参摄 《甲午年》特种邮票今天发行,我看后有许多感想。 “甲午马”是神奇吉祥马。此马是白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白马日行千里,乃神奇之马。《山海经·海内经》中说:“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是夏祖,这说明白马是夏人的图腾。成语“白驹过隙”,以白驹的神速,......
-
〓 大家手笔:史学要兼顾人类在两个领域的活动
史学的任务是什么?这是进行历史研究时应该回答也必须回答的问题。后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史,记事者也。”如果我们仅仅把史学看成对历史事实的记述,显然太简单了,没有道出史学的本质和意义。也有人认为,史学要撰述民族和国家演化的进程,彰显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使人们认知本国的历史状况,借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认为,这是史......
-
〓 趣话羊
甲午马年即将过去,乙未羊年正向我们招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羊。羊伴随人类的时间之久远、与人关系之密切,的确值得大书特书。因其形体适中,攻击力差,对人几乎毫无威胁,不似豺狼虎豹之凶猛令人毛骨悚然,于是便成最理想的狩猎目标之一。又因其食之者草,产出者奶、肉、毛、皮,加之其性格温顺,易于驯服,故而成为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古......
-
〓 诗说节气:秋分
秋分节气,正好是秋季过了一半时间,它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这一天昼夜平分,从此,昼短夜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天凉好个秋”!这时也正是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色宜人的季节。宋代诗人陆游《秋分后顿凄冷有感》诗中有“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