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集句题咏
传统的题画诗多数并不题于画面,也并非着意诗情画意的相互阐发,而实为“咏画”。画作题咏与集句的相遇,则有关于绘画的集句题咏。集句是指借他人句成己作的手法,而最早的集句诗亦可上溯至晋人傅咸,其后则有王安石、文天祥。南宋陈造、释绍嵩始有集题。元初“江西诗派”殿军方回有《题张长卿竹梅图》:“西湖处士骨应槁,不复龙蛇看挥扫。是谁......
-
〓 诗意元旦
图由CFP提供 元旦,一个闪烁着诗意光芒的词汇:一元复始,一轮新年初始的太阳在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而当我们走进古诗看元旦,则更会见其光彩熠熠! 写元旦最早的诗当属南朝萧子云的《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中国的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元旦一词最早则出现于《晋书》......
-
〓 思想工作的方法和效果
作者简介:黄黎星(1965,5—),男,福建南安人。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易学研究所教授,兼任福建省易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易学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思想工作,我们现在经常“做”,或者“被做”。无论是自己去“做”还是被别人“所做”,我们所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所获得的各种......
-
〓 《红楼梦》里的茶香
据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研究考证,《红楼梦》一书中写到茶道的多达279处,吟咏茶道的诗词诗联有23处;有红学爱好者曾统计,《红楼梦》中言说茶的地方有400多处,“茶”和与“茶”相关的字词出现频率高达1520余次,这在中国文学史的其他经典作品中,是极为罕见甚至是无出其右者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后人以诗概括:一部《红楼梦》,满......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大学教育要个性化
计卫舸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通过培育人的主体性、启迪人的精神独立,实现人的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富有创造性、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
-
〓 善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并非不可调和
处理好保护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文化遗产,尤其是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在文化遗产中,建筑遗产以其体量大、数量多,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从梁林故居的“保护性拆迁”,到近年来各地历史街区内仿古建筑的兴起,众多文化遗产被现代化浪潮湮没。城市建设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为追逐政绩、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在大拆大建......
-
〓 行大学之道成君子之风——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新学年开始了。成长,伴着希望奋力向前。 新学年的第一课,总是从开学典礼上校长的谆谆教导开始——传递校训的深意,表达殷殷的期待。文化的力量,价值的传承,让这堂课饱含温度。 “希望你们不要习惯于从问题旁边溜走,不要放之任之,而是要敢于提出问题;不仅要敢于提出问题,还要学会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设性方案;不......
-
〓 光明时评:武大赏樱,究竟是谁想多了
近几天,樱花又成了热词。先是武汉大学校史专家吴骁撰文批评武汉某企业到东京闹市区投放赏樱广告,称“商贾不知亡国恨,跨海乱炫彼国花”。接着,不少论者撰文批评吴骁,称其“上纲上线”,认为没必要用激烈的情绪将“国耻”与樱花联系到一起,而是应该“走出历史”。在樱花问题上的舆论反转,让人感到惊讶。事实上,武大樱花与日本侵华有着难以......
-
〓 让学习回归求知的本源
两会期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全国政协委员莫言提出了关于中小学学制改革的提案,引起社会各界热议。他认为目前的小学、初中、高中“633学制”时间太长,学生有一半时间复习应考而不是学习新知识,因此建议取消小升初和中考,实施10年一贯制直通车,每年两次期末考试。以应考而不是求知为目的,这种情况何止存在于基础教育。从近年来多地大......
-
〓 春秋有月读千年——再读孔子
设计:蔡华伟“逝者如斯夫”,但有的事物却能历久弥新,与时间同趋永恒。沿历史之河溯流而上,观夹岸风光。只见孔子如月,照亮了几千年来民族的精神家园。上期“观天下”刊登了《尼山的月光》,回首这位中国古代核心价值体系缔造者的卓绝身姿。而今,这片月华又如何穿透了漫漫时光,抖落一身尘埃,迎来涅槃后的新生,以照见当代中国的前路、世界......
-
〓 孔孟谁更“圣”
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千古定论,谁更圣,还需要讨论么?然而认真读过《论语》和《孟子》,联系孔子与孟子各自的经历,才发现,孟子的许多思想认识和语言表述,其实都远远优于或深于孔子。孔子的一生,极度关心国家大事。他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之道。以世俗的眼光看,简直是个官迷。但孔子想当官的目的,不是为了捞好处,不是为了发横财......
-
〓 影视窗:重见神秘西夏
大型历史纪录片《神秘的西夏》,集多年西夏史学研究之大成,以影视手法形象展示、普及西夏历史文化知识,不仅使观众通过鲜活的画面和深入浅出的解说增进对西夏历史文化的认识,也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真实状况,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丰富内涵。西夏是中国中古时期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王朝,它统一了西北......
-
〓 文化评析:让翻日历成为一种文化熏陶
临近年终岁末,多家出版社纷纷推出明年的日历图书。它们或配以名家书画,古朴隽永;或辅以唐诗宋词,韵味绵长;或手绘博物图谱,可识鸟兽草木之名。一些设计精致、印刷考究的文化日历,销量甚至超过畅销书。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最畅销的文化日历年销量可以达到近30万册,许多文化日历的年销量达到5万册以上,远超通常只能发行三五千册的普通......
-
〓 建世界一流需百年努力
说到一流博物馆,首先需要界定什么是一流博物馆,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产生一流博物馆。国际上一般把博物馆大致分为三大类:遗址类博物馆、专题类博物馆、综合类博物馆。在国际上,人们心中的一流博物馆一般都产生于综合类博物馆之中,如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成为一流博物馆,通常要在藏品、研究能力、展示教育能力、人......
-
〓 “中国梦”一词的由来
汪谦干在《“中国梦”一词的由来》(刊于《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最早使用“中国梦”这个词的是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进入近代,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一些有志之士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做了各种各样的“中国梦”。1932年《东方杂志》发起了寻找“中国梦想”的征文。1987年话剧《......
-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
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不仅体现于显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根植于隐性的思维模式中。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得如此绵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路径,得益于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方法论和辩证法原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说:数学是上帝书写宇宙的文字。在......
-
〓 不能再舍本逐末办教育
CFP ●问诊 虽然在中外大学的发展史上,大学承担着数项重要职能,但教学功能却一直都应排在毋庸置疑的第一位。教学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项职能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位置颠倒,不要说发展,整个大学的自在逻辑都是乱的。而反观我国大学,近年来不乏存在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 高校到底应该怎么办?如何提高育......
-
〓 美在深情──孟浩然与王维的山水诗
王国维先生在曾在《宋元戏曲史·自序》中写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从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唐朝,是一个盛产诗歌的盛世,这毫无疑问是一个时代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这一时代也因此给后世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笔者在这主要是就......
-
〓 光明论坛:多管齐下讲好“中国故事”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孕育出的灿烂文化早已成为奉献给世界的宝贵财富,如《易经》所蕴含的和谐之道、儒学所闪烁的人本光芒、道家所充盈的无为智慧、法家的治国方略以及佛学的慈悲本质等等诸多文化体系汇聚起来的中华文明,对于塑造和实现中国梦乃至促进世界和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向世界精准地表述中华文明的精髄......
-
〓 木头的味道
江南木屋网上看到一幅古建筑图片:小桥流水,枕河人家,飞檐翘角,色彩艳丽。有细心者却道,“貌似是新建的,线条简陋,仿不出江南房屋的美感。”“钢筋水泥,钢模板,肯定做不出木头的味道。”正是,木头的味道。留存下来的许多美轮美奂的古建筑包括每一根梁柱每一排檩木,都有着木头的味道。小小的木头,被雕刻,被描画,被转化成另一种生命形......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