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风家教大家谈:“积学成宝酌理增才”
我很难具体说我家有多少条家训,因为父母和祖父母教我的东西有很多,都对我产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印象最深的,那就是父亲写在室内过门上方的两句话:“积学成宝,酌理增才。”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我讲过“荆树有花兄弟乐,砚田无税子孙耕”的故事,讲解家庭和睦、耕读传家的道理,也就是从那时起,读书学习便成为我......
-
〓 新评弹:书生意气正当时
“史亦尝考,文亦尝校,答辩近了,犹思几度改论稿;家总要成,钱总要挣,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近日,这副对联在微博和微信上热传,不少网友为其中的书生情怀所感动。这副对联的作者是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时间久远,他只能依稀记得对联的创作时间是2003年左右。在陈正宏看来,这副对联是“急就章”,严格说来,从平仄......
-
〓 社会进步需要更多“读书的傻子”
近日,一段名为“汽车占自行车道,初中生拍照被骂”的视频备受网友关注。视频显示,在北京市海淀区双安商场附近的一处天桥下面,一名初中生用手机拍摄了一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遭到私家车上三女一男集体下车“围攻”,被骂“读书读傻了”。 一场普通的民事纠纷,短时间内能引发舆论强烈回响,恐怕还是“读书读傻了”这句诟......
-
〓 光明时评:长鸣120年的甲午警钟
今天我们反思甲午之战,并非煽动仇恨,鼓荡复仇情绪,而是铭记我们这个民族用血泪代价换来的深刻教训,涵养和平理念,孕育理性精神,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无论于民、于国、于内政、于外交,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居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894年7月25日,日本挑起丰岛海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著名历史学家茅家琦......
-
〓 大家手笔:读史使人长智慧
当社会文明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智慧就作为信仰融进了宗教意识。比如,佛教推崇的佛法无边又称“智慧海”;基督教的《圣经》赞美:“人有智慧就有生命的源泉。”虽然宗教追求的是超脱的智慧、天惠的知识,具有理性和神性的双重色彩,然而无可置疑的是,不论在东方和西方,人们都把智慧视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须臾不可分离。那么,智慧从何而来......
-
〓 国学到底是门什么学问?
近年国学讲坛高论如云,话题多不胜计,但是可惜就差这么一句未作热议。国学到底是门什么学问?这不能说不是个大问题,而且是开宗明义的重大问题。既然此题阙如,我们何妨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各家经典,无论儒、释、道,坊间都有个说法:“传经千万言,真话一两句”。我的观点和思路是:讲国学最好不要从“国”字说起,从国字讲就是从外延、从范......
-
〓 童真与乐趣:古代儿童的嬉戏生活
苏汉臣 秋庭婴戏图(局部)资料图片陈宗训 蕉石婴戏图 资料图片佚名 货郎图 资料图片古人对“勤有功,戏无益”的判定,一直以来被我们视为对儿童嬉戏态度的总括性表达,然而古人对嬉戏并非都持否定的态度。诗词中的丰富描述在不经意间记录下了古代儿童的嬉戏世界。庭院内外的嬉戏稚子们在家庭里的嬉戏总散发着一种依恋的味道,不仅孩子们会......
-
〓 最好吃的是“年”——摘自《舌尖上的新年》
大多数的人,常常是“饭来张口”,既没有属于自己的菜地,也不擅采摘烹饪,因而对于食物如何从田野水泽走上餐桌,没有全程的直观认识。美食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的是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大多数的人,都认为那些美味是普通日常的一部分,稀松随意。其实我们何其幸运,可以很方便地享受到风格多样、内涵丰富、文化悠长的中国美食。我们又是否想过,......
-
〓 听文物讲长江的故事:“天下第一剑”的传奇
越王勾践剑。资料图片 “卧薪尝胆”的故事,让人们记住了越王勾践。2400多年以后,越王勾践剑重出江湖,给这段历史带来了新的注脚。宝剑重见天日 1965年,湖北江陵地区开始修建漳河水库。当挖渠工作进行到纪南城西北约7公里处时,人们发现土层出现了异常。闻讯赶来的考古学家们迅速成立了工作小组,开始发掘。 在......
-
〓 唐诗故事:一字推敲
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是唐末五代诗僧齐己。齐己(860-约937)俗名胡得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宋高僧传》卷三十载:“乃益阳人也”(今湖南益阳赫山区)。六、七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家境贫寒,7岁即替大沩山寺放牛。性颖悟,......
-
〓 谈谈1970年《新华字典》的修订
1970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辞书奇缺,《新华字典》停售。上级提出修订《新华字典》,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北京大学中文系。辞书奇缺给社会各界带来极大的不便,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据传某地一位小学教师,备课中有些字不认得,便跑到附近的公路上,等过路的人有文化程度较高的,向他们请教。《新华字典》修订工作开始后,成立了修订班子,教......
-
〓 历史名人话北京: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
-
〓 依托千年书院打造文化高地
许又声(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季羡林先生说过:“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千百年来,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一代代济世英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
-
〓 人民论坛:别总“踩着别人脚步走路”
散发传统文化气息的故宫日历、印有“个性话语”的折扇、以“御花园彩石甬路”为主题的五彩耳钉……近来故宫博物院及其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时间,把故宫文化“带回家”,在朋友圈晒一晒“来自故宫的礼物”,成为风尚。在晒景、晒娃、晒自拍居多的朋友圈,“百年文物”缘何走红?“既富有时代气息,有意思;也饱含历史厚重感,有韵味。......
-
〓 文学性缺失:当下诗词之弊
今天不少的旧体诗词已经成为一个“文学”问题。只要冷静地观察与思考,对比着中华古典诗词,就会发现差距在哪里。 时下,大多数旧体诗词在重复古人、重复他人、重复自己,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难得一见。文学性缺失,造成旧体诗词生命力萎缩,影响了旧体诗词的大众阅读。 生命力萎缩的表现之一,是语言陈旧老套。几千年的旧......
-
〓 光明时评:历史不能成为镜头里的道具
近日,江苏师范大学2014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现场的照片及相关报道在各媒体网站盛传,出席此次典礼的从教育部官员到毕业学生,均着汉服、行汉礼,现场金锣礼号齐鸣,编钟箜篌恢宏,甚是壮观。据称,这已经是该校第三年举办汉文化毕业典礼,这种仪式已经形成体系,未来将成为该校传统。 慎终追远、尊敬传统,不但是中华民族的......
-
〓 求同存异:文艺评奖应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近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茅盾文学奖屡屡成为争议话题,这一次同样不能例外,有人甚至拿获奖者的年龄说事,称此次茅奖是“老人奖”。平心而论,这些年来,茅奖的评选工作是不断进步的,从大评委制到评委的实名制,茅奖评选一直在改进评选的方式方法,以期做到公平、公正。 茅奖的评选流程如此严谨,评选结果尚引起争议,更遑......
-
〓 网络文学接续古典“文脉”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宝藏,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从《后宫甄嬛传》、《悟空传》、《英雄志》、《诛仙》等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网络文学的文化基因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一是“国学热”。在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
-
〓 文史遗痕:春秋寨忧思
烟雨迷蒙,鲤鱼山宛然一帧水彩画。可那位大画家尚嫌气韵不足,仍一遍遍地濡染。花的红洇开,草的绿涨满,饱和的色彩从花瓣、叶梢一串串往下淌,泥土都被浸透了。石头却没有在泛滥的色彩里溶解,只是颜色深了些许,原来是灰白,现在近于黑色,一种质地坚硬的颜色。漫山漫坡,草木稍不留神,这样的石头就裸露出来;其实草木遮掩的地方,也......
-
〓 看图说话:《纂图互注尚书》宋刻本
这本《纂图互注尚书》是“天禄琳琅”旧藏之物,宋版的孤本。“天禄琳琅”是乾隆皇帝建在乾清宫昭仁殿内的善本书室,相当于乾隆的私人藏书室。“天禄琳琅”的书有真有假,也有许多极好的孤本,其特点是打着“乾隆五玺”的印章。讲《纂图互注尚书》,第一要看“天禄琳琅”的宋版书;第二看五色织锦,这是乾隆改装过的,也是“天禄琳琅”藏......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