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古代民间族会及其社会治理功能
部分族会资料部分族会资料 在中国传统社会,“会”作为一种合作基金的储蓄形式,承载着各自特定公益使命,在民间流行甚广,影响巨大。如奖励学子举业的文会、文昌会、采芹会、宾兴会、兴贤会、惜字会等,不仅有利于繁荣地方文化教育,而且有的文会组织在调解民间纠纷、净化民风习俗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举办慈善事业的育婴会、保良会、恤......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法律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凝聚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按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及其有关的物品和劳动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在与大自然......
-
〓 中国顶尖大学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求平衡
CFP 对效率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各种不平等,平等与效率的矛盾和冲突自然地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承担了两个重要的使命和功能:从微观上说,教育在代际转换过程中促进了社会平等。也就是说,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无论此一代人处于何种经济和社会地位,......
-
〓 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
在历史学科中,抗日战争史是最受社会广泛关注的领域之一。近日,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并视情修改相关内容。这表明,长期以来认识不尽一致的抗日战争的起点问题,终于通过进入教材的形式加以解决,对此绝大多数人举手赞成。但有些人也许并不完全清楚,确立“十四年抗战”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一是有利于完......
-
〓 语文:“考什么”与“怎么考”——以2013年语文高考试卷为例
201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公众对高考的以及试卷的讨论还在热烈进行,尤其是语文和作文。语文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也就是高考的目的、内容与策略其实有必要梳理一下。 为什么考:语文高考的三项目标 综观2013年全国18套语文试卷可以看出,语文高考有以下三项目标: 适合高校需求,科学选拔人......
-
〓 时空的浓缩与延展:卢伦两首《塞下曲》的对立创意
——古典诗文比较之七
古典诗词的描景、状物、言志、抒情,都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空间是人、物活动或存在的环境和背景,时间则是人、事进行的次序和流程。没有它们,人或物就失去了依存,就无法构成画面,当然也就无法描景、状物、言志、抒情。如何处理时空变化,往往成为诗作高下的关键,甚至决定着它的成败。在这方面,中唐的边塞诗人卢伦则是位高手。在他的诗作中,......
-
〓 项目论坛:简帛思想记忆与当代中国文化的新开展
记得帕斯卡尔曾经说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想说的是,思想也形成民族的伟大。在思想中,哲学和形而上学是其中深奥的部分,它们深深地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命运,难怪黑格尔会这样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有人说,中国只有思想,没有哲学;也有人说,中国只有......
-
〓 春秋政治精英的人文建树
春秋时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杰出政治精英,这些“在位君子”们立德、立言、立功,创造了一个思想活跃,意气风发,新论纷呈的“轴心时代”,留下了丰富而又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遗产。本文这里将专门谈谈其间富有启蒙和突破性意义的哲思,以纪念和致敬于春秋的智者们。吉凶由人 迷信天命鬼神,是三代以来流行的文化传统,以为天地间有个至上......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三):颜氏家训(中)
六、风操篇【原文】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1],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2],亦为至矣。但既残缺,非复全书;其有所不载,及世事变改者,学达君子,自为节度,相承行之,故世号士大夫风操。而家门颇有不同,所见互称长短;然其阡陌[3],亦自可知。昔在江南,目能视而见之,耳能听而闻之;蓬生麻中,不劳翰墨[4]。汝......
-
〓 国学漫谈:礼学与理学
礼学与理学,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流,是我们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理念,影响非常之大。 要谈礼学与理学,我们先从最基本的人性谈起。所谓“食、色,性也”,这意味着,人一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一是为了繁衍自己的后代。谈“食”好说,它不牵扯别人,是一种个体行为。我们就重点谈“色”,这里边就要分成四个......
-
〓 写对“妆奁”,为何写错“矢量”?
——从“汉字听写大会”看科技术语识记 虽然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下称“大会”)业已落幕,但它引发的汉字书写话题依然炙手可热。 由于从事与科技名词规范相关的工作,笔者自然对节目中有关科技名词的内容特别关注。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令不少成年人折服的这些中学生汉字“达人”,有人能写对“妆奁”“渊薮”“合卺”“户......
-
〓 论老子的生命哲学思想
提要:老子在他的书中阐释了一种生命哲学的思想,我将对这种思想的论证分析分为三部分:首先,是生命主体存在中强者与弱者和谐关系的建立,以及这种关系建立的原始性基础;其次,是生命自我存在中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和谐性,以及在这里所体现的宇宙开放性;最后,是从东西方哲学的比较中说明东方哲学建立的根本方法。关键词:强者;弱者;生命......
-
〓 书里乾坤·刘梦溪:读点“六经”滋养精神
开栏的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很重要,对于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工作更为重要。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中国人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读书、修身、立德,......
-
〓 魏晋书法的儒学精神
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的,它温文尔雅、贵和持中、风流蕴藉、潇洒飘逸,为历代书家所瞩目。这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儒学精神。儒学精神的存在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的发展状态,并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最终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一《论语·述而》云:“志于道......
-
〓 知识与文化的分离与融通
“文化知识”是人们非常熟悉也惯于连用的一个词。长期以来,人们经常互用“文化”和“知识”的概念甚至将其作为一个概念,只不过偶有侧重而已。但细究起来,“文化”和“知识”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近现代以来,随着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知识事实上正以它鲜明的特质从文化的羽翼下脱颖而出,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和速度冲击乃至......
-
〓 哈佛藏黄册的重要价值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若干典籍因种种原因流失海外,其中不乏善本和精品之作。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即是闻名于世的收藏我国域外汉籍的重要机构。长期工作于此的学者沈津最先发现了该馆所藏的汉籍精品之一,即公文纸印本《重刊并音连声韵学集成》《直音篇》(以下简称《韵学集成》等)以及公文纸抄本《明文记类》和《观象玩占》(《书林物语》,......
-
〓 前沿综述·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九曲黄河 资料图片 中华学术发展历来有批判继承、“以复古为创新”的独特方式与路径。尽管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否定与排斥,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破坏,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遗产并没有被完全遗忘。一批中国现代学者依然坚守在中国优秀学术传统的阵地上,并努力将中国固有的学术研究体系与现代西方优秀学术成果相互参照,奋发努......
-
〓 王笑菁: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的“三原则”
一项活动,若能使参与者感到快乐与深度满足感,就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倾向性和主动选择性,并给予其优先注意和积极探索。在这样的活动中,参与者也常表现出不怕吃苦、主动参与、乐于付出等优良品质,有利于该活动持续深入地进行下去。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寓教于乐”是一大重要原则。对外汉语教学的阅读课是使施教者和受教者都......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八
南朝乐府·吴声歌欢闻变歌(之二)欢来不徐徐,阳窗都锐户。耶婆尚未眠,肝心如推橹。《欢闻变歌》是《欢闻歌》的变声。据南朝陈代释智匠《古今乐录》云:此调制于晋穆帝升平初年(357),每曲结束时则高呼“欢闻不?”,以此作为尾声,后来就用此作为取名曰《欢闻歌》。到了升平中期(359年左右)一些童子改此词而歌,开头是“阿子闻”,......
-
〓 刘光胜:孔孟之间的学术连接
孔子、孟子是先秦儒学的奠基者,孔孟之道为后世所艳称,但孔孟之间也存在诸多思想差异。孔子单讲仁,孟子仁义礼智并举。在孔子那里,仁与人性未曾连接,而孟子却言性善,以仁规定人性的本质。孔子虽然讲天人合一,人的德性来自天,但天人如何交通的具体理路,孔子并没有明确地阐述。《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