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空视野下的秦汉文学研究——《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出版感言
《秦汉文学地理与文人分布》是2005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2010年以优秀等级结项。而后又承蒙各位评审专家的垂青,荣列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评审意见从三个方面肯定了拙作的学术价值: 其一,运用自然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的方法研究文学,拓宽了秦汉文学研究领域,并借助文化区域的划分,使......
-
〓 宋代易图的流变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笔者十多年的易图学专门研究成果阐述了宋代《河洛》、《先天图》、《太极图》和《卦变图》四大易图的流变情况,解答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特别指出:为了能准确地阐述宋明理学,就需要汲取宋代易图学的专门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郭彧,原名郭宝彧,男,1941年12月出生。在沈阳读书,做过中学教员、专业地震台技术台长、......
-
〓 贵生意识与平安智慧
平安和顺地度过一生,这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与愿望。生活中艰难险阻不可避免,在遇到险境时如何自处,进而自救?在风平浪静时如何预备,防患未然?中国古人在与各种灾祸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智慧。回顾这些体悟与教诲,对于我们每个人大有裨益。“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的生命价值几何?人又该如何对待自己......
-
〓 文物信息公开只是第一步
【现场回放】2012年12月31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办公室,单霁翔院长在自己的电脑上向记者详细介绍刚刚推出的《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记者思考】故宫此举迈出了信息公开第一步,但这一步让我们也意识到,不管是激活文物社会功用还是提高公民文物修养,我们脚下的道路都还很漫长。大家都知道故宫一直在做摸清家底儿的工作。作为世界上参......
-
〓 刘梦溪:钱锺书与陈寅恪
打通文史和贯通中西 吴宓20年代在清华园,一次谈起学问人才,说年龄大一些的要数陈寅恪,年轻的首推钱锺书。陈、钱都是有识人慧眼的吴雨僧所欣赏的人物。陈生于1890年,钱生于1910年,相差二十岁。陈钱并非齐名,但常为人所并提。并提是缘于学,而忘记岁年。 陈、钱为学的共同特点,一是都精通多种文字。过去研究者说......
-
〓 要重视学术之“器”
林毅夫先生曾指出,最有活力的经济发展将提供最丰富的问题和素材,因此,21世纪将是中国有可能产生经济学大师的世纪。这一论断显然适用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全体,并正不断地被学术界用实际行动加以证明:中国内地2008年的SSCI论文数量是1476篇;而2012年,仅SSCI发表量排名前15位的中国内地大学,总量就有250......
-
〓 《史记》引《诗》辨疑
内容提要:论诗、引诗、以诗证史,是《史记》运用《诗经》的三种主要方法。《匈奴列传》叙周襄王史事引用《鲁颂·閟宫》、《小雅·六月》和《出车》,但三诗背景与襄王事并不相合,其中的矛盾古人已有所论,惜疏漏舛谬,并不圆满。今在各家之说基础上,通过对三首诗历史背景的考释、《史记》用诗方法的分析、“断章取义”式用诗观的演变以及周人......
-
〓 论古代咏史诗的基本形态
内容提要:咏史诗作为一种诗体,必然有自己的诗体形态。学界对咏史诗形态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且多从“史”的角度来划分它的形态,不能准确地反映咏史之诗的发展轨迹和它所追求的理想范型,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缺陷。本文力图从“诗”的角度来将咏史诗划分为写实型、意象型和意境型三种形态,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咏史诗中诗人情志向历史渗透的......
-
〓 杜牧《清明》诗的“诗眼”
资料图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是中国古代诗歌中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经典名篇。这首诗描述清明时节主人公雨中赶路的愁苦心境和问询牧童的瞬间情形,抒发异乡思亲的沉痛心情。一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起笔破题,交代时令与天气,以节令与环境来渲染凄冷的气氛。清......
-
〓 国学漫谈:《中庸》“蒲卢”的三种解释
在《中庸》第二十章,孔子曾以“蒲卢”比喻为政:“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我们知道,孔孟经常以众星拱北辰(《论语·为政》)、天下运于掌(《孟子·公孙丑上》)等例子来比喻治国为政,而《中庸》此处以蒲卢喻政,在儒家十三经中独此一见,所以宋儒袁甫赞其“可谓妙于形......
-
〓 清代女性如何接受《红楼梦》
清代女性社会对于《红楼梦》的接受主要体现在题咏、绘画、戏曲、续书等四个方面,其中又以“题咏”为主要的表现方式。晚清女性红楼题咏中所展示的种种生活、社会、情感、文学形态的表现,似乎是强化、放大了《红楼梦》的言情、虚幻元素乃至颓废、诲淫元素,或许折射出一种中国式的旧时代世纪末情绪,而其间亦不免酝酿着某种新时代创世纪的潜在意......
-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质灾害
内容提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地质灾害频繁,见诸记载的地质灾害有山崩、地陷、地裂、地震、土地资源退化和海洋灾害。其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自然变迁造成的灾害,也有人为的因素在内。地质灾害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官府的救助就显得尤为必要。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地质灾害;生命财产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动荡的历......
-
〓 儒家修养论今说
一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古今中外的前贤硕儒,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大量的探讨和论述。有的以人具智识理性与动物区别开来,有的以人不能离群(社会组织、人际关系)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有的以人的行为的自觉性和合目的性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有的以人有伦理观念、道德意志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等等。这些论点,虽说有深浅的不同,有......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六)
2014·—2015·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6本第2分册时间:2015年6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容简介:文献解读与秦汉律本体认识(徐世虹)汉晋法律的清约化之路(韩树峰)唐令复原所据史料检证──以令式分辨为线索(赵晶)从立法的角度重新考察宋代曾否禁巫(柳立言)论清朝地方衙门审案机制的运......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十三):刘向、郑玄、东方朔
诫子歆书刘向【原文】告歆无忽(1),若未有异德,蒙恩甚厚,将何以报(2)。(已上据《御览》补改。)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3),言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4)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5),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6)齐顷公之始,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亏跋蹇之容,故被鞍......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五):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曾国藩(1811·11·26-1872·3·12),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风云人......
-
〓 徐志啸:我看《诗经》《楚辞》
《诗经》和《楚辞》,毫无疑问,不仅是中国诗歌史,也是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史上两座无可企及的高峰,它们的产生、流传和影响,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部诗歌作品能够与它们相比。 人们一说起《诗经》和《楚辞》 ,似乎马上会联想到它们的典型表现特征——前者的写实和后者的浪漫,确实,这两......
-
〓 儒学是君子之学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开创了以文化教养引领社会风尚的文明之路。这种文明之路的内核是以仁爱为基础的和平之路。孔子认为,社会秩序的好坏取决于人们的文化教养程度。文化教养的表现就是内心之德与外在之行的统一,具有这种文化教养的人即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从这个意义来说,儒学是君子之学。儒学的社会价值就是先培育尽可能多的君......
-
〓 试论“风行海内”的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
内容摘要:唐诗选本丛多,《唐诗三百首》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选本之一。本文就其自身所具备显著特点来说明《唐诗三百首》风行海内的原因。关键词: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
-
〓 大家手笔·朱汉民:书院“成人”教育理念的当代启示
当前,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古代书院的优秀传统尤其是其中的“成人”教育理念,对当今教育颇有启发意义。“成人”教育理念源于孔子。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 公绰之不欲, 卞庄子之勇, 冉求......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