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谱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锺、张之绝,晋末有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锺、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锺、张云殁,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锺、张,锺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锺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评者云:“......
-
〓 论明清之际“西学汉籍”的文化意义
一 明清之际从时间上说大体是晚明崇祯朝到清顺康雍时期。黄宗羲用“天崩地解”来形容这一时期的早期阶段,所言极是。这一时段,国内明清鼎革,历经满汉政权转化与文化巨变,世界范围正经历从15世纪末期的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西方文化与体制在全球的扩张。文化相遇与冲突以多重形式展开,其影响波及今日之世界。 对中国和西......
-
〓 《资治通鉴》是部怎样的书
商山四皓 一、《通鉴》里为什么没有李白 作为一部篇幅长达二百九十四卷的煌煌巨著,《资治通鉴》对历史的记载通常被人们认为是详尽的。事实却并非如此。举一个例子,《资治通鉴》对前代的历史记载,以叙述唐朝的内容最为丰富。两汉四百余年,《资治通鉴》不过给了六十卷篇幅,唐朝不到三百年,却占据了八十一卷篇幅。但当一位读者......
-
〓 汉赋功能的多样化
汉赋作为两汉最具代表性的文体,承担的功能极为多样,大体上可分为政治、祭祀、娱乐、抒怀和人际交流等方面。汉赋的政治功能内涵非常丰富,包含宣化、讽谏、颂美、招贤等。汉代是一个经学兴盛的时代,人们多从经学的角度来认识汉赋,认为《诗经》是汉赋的源头,汉赋是诗的流变。在汉代人看来,《诗经》主要在于歌颂帝王的功德,进行政治的讽刺,......
-
〓 王锺陵:文论史研究如何创新
编者按 文论史,是一门研究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发生作用的理论、主张、观念之变迁的学科。它与文学史既相融合,复又有其自身的渊源、沿承、演化及其在思想资料上的独立性。王锺陵教授所著《二十世纪中西文论史》是一部篇幅达四百五十万字的世纪性总结的著作。在国外,与此书同类的著作只有二部:一部是丹麦人勃兰兑斯的《十九......
-
〓 宝章待访录
汉河间宪王购书必录古简,梁武元、隋唐文帝金题玉躞、锦质绣章、破纸断麻取而华国。天宝以后,或进书得官,亦知上笃好。本朝太宗混一,伪邦国书皆聚。然士民之间尚或藏者,既非宝鉴,皆以世传,闻见浸多,惧久废忘,因作《宝章待访录》,以俟访图书使焉。元祐丙寅八月九日。目睹晋右军王羲之书《雪晴帖》右真迹在承务郎吴郡苏激处,集贤校理舜钦......
-
〓 许嘉璐:从拜祭炎黄想到的
编者按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炎黄文化应用性研究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以“将炎黄祭祀上升为国家祭祀”为主题,就炎黄文化应用性研究,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锋与文化交流,形成了许多重要观点与宝贵意见。本刊选取其中两篇发言,以飨读者。拜祭炎帝活动已有八届,拜祭黄帝活动已有十一届,参加者越来越多,关注者遍布五大洲,动辄......
-
〓 《光明日报》推出“回眸特刊”:201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编者按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密切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提出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客观、准确地对该年度的学术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和智力支持,无疑具有重大意义。2012年度中国十......
-
〓 刘道玉: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大学
编者按: 本版5月8日刊登的文章《学术,“近亲繁殖”还是“远缘杂交”?》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不少读者来信来电反馈读后感受。今日本版择选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先生所撰文章,以使读者对这个话题有更深入的认识。教师是大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什么样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会有什么样水准的大学。我国当今教师队伍的状况如何,存在哪......
-
〓 牟宗三的治学旨趣
牟氏女弟子卢雪昆曾顺梁氏之言:“牟宗三者,非中国人也,而世界之人也;非20世纪之人,而百世之人也。”美国天普大学宗教系教授、已故哲学家傅伟勋亦指出,“牟宗三是王阳明以后继承熊十力理路而足以代表近代到现代中国哲学真正水平的第一人”。 沉潜的“执”的治学态度。对于做学问,牟宗三始终推崇《中庸》所谓“择善而固执......
-
〓 《文心雕龙》之书名、框架和性质今辨
作者简介:万奇(1964— ),男,内蒙古满洲里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如果从黄侃一九一四年编撰《文心雕龙札记》算起,现代“龙学”已走过九十四年的历程。这期间海内外学者在文本校勘、原文注译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龙学”逐渐成为“显学”。然而,《文心雕龙》研究中的一些重要疑点仍有......
-
〓 “教授治学”亟待厘清
近期高等教育问题成为一大社会热点,于是“教授治学”成为一个新的热词,作为高教改革的一个方向、一项措施被提了出来,并见诸不少报刊文章议论中。 然而笔者认为,“教授治学”的定义解说存在种种不当之处,导致出现运作的困难和弊病。特别需要明确的是,“教授治学”并未写进我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
-
〓 吕澂与熊十力论学函稿评议
一、从蓝吉富先生的悼念吕澂之死谈起近四十年来,大陆的吕澂先生和在台湾的印顺法师,一直被视为在佛学研究上的「双璧」,是成就非凡的两个高峰。但文革後的吕澂先生,相当沈默,可说全然脱离了佛教学术圈而隐居起来。印顺法师在台湾的近二十多年来,虽然也大半过著隐居著述的生活,可是学术的研究环境,较吕澂先生为佳,和社会的沟通讯息也较频......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二
郊庙歌辞汉代乐府分为四品:一是太守乐,二是雅颂乐,三是黄门鼓吹乐,四是短箫铙歌乐。其中一、二两品是雅乐,由太乐署掌管;第三、四品是俗乐,由黄门乐署掌管。北宋郭茂倩在编《乐府诗集》时,把一、二类统称为郊庙歌辞。我们今天能见到的郊庙歌辞有两种:一是《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据说是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汉王室在祭祀祖先时演奏,为庙......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六)
2014·—2015·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6本第2分册时间:2015年6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容简介:文献解读与秦汉律本体认识(徐世虹)汉晋法律的清约化之路(韩树峰)唐令复原所据史料检证──以令式分辨为线索(赵晶)从立法的角度重新考察宋代曾否禁巫(柳立言)论清朝地方衙门审案机制的运......
-
〓 顾农:李商隐恋爱的诗迹
李商隐的诗作,“多以男女遇合寄托君臣”(陈沆《诗比兴笺》卷四),恋爱不过是表面文章,也可以说是一种烟幕;另外一些则大约是真写恋爱的——一个没有深入恋爱过的人,想把恋爱烟幕搞得如此出色,恐怕不大可能。 李商隐的恋爱,大约可分两类:一是同他妻子王氏的感情;一是并不指向婚姻的恋情。先恋爱后结婚,然后就慢慢过日子......
-
〓 国学漫谈:向韩非学学经营之道
韩非治道学讲的是君主治国之道,但不妨碍我们从经营学的角度解读。广义地说,君主也是一位经营者,他经营着一个国家。一般经营者的经营规模,虽然没法和君主的国家相比,但至少也是一个团队,二者在道理上应该有相通之处。我觉得,经营者可以从治道学中得到三点启迪。一是悟出务实精神。韩非治道学的第一点特色就是务实。在韩非治道学中,道不再......
-
〓 国学讲演厅:中医里面的国学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的部分。正如习近平主席2010年6月20日在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揭牌仪式的讲话所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文化充分体......
-
〓 努力弘扬孝道文化精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文化被认为是一切美德思想和行为的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弘扬孝道文化非常重要。 《管子·戒》说:“孝弟者,仁之祖也。”《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夫孝,德之本也。”《后汉书·江革传》引光武帝诏说:“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他们都认为孝心是一切美德的源泉。......
-
〓 国学漫谈:礼学与理学
礼学与理学,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流,是我们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理念,影响非常之大。 要谈礼学与理学,我们先从最基本的人性谈起。所谓“食、色,性也”,这意味着,人一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一是为了繁衍自己的后代。谈“食”好说,它不牵扯别人,是一种个体行为。我们就重点谈“色”,这里边就要分成四个......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