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把“儒学”从学科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一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中国传统学术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学术,历代儒学大师针对中国国情都提出了修身养性、治国安邦、社会和谐的系列解决办法,也产生出了系统的思想和学说,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学承担了“国魂”的责任——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身价值,也是中国人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的精神根本。作为历经两千五百余年发......
-
〓 清代文武品官岁俸简表
品级文官岁俸武官岁俸一品180两从一品正俸81两,加支524两二品155两正二品67两,加支444两 从二品53两,加支324两三品130两正三品39两,加支204两四品105两正四品27两,加支114两五品80两正五品18两,加支72两六品60两正六品14两,加支35两七品45两正七品12两,加支23两八品40......
-
〓 儒家修养论今说
一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古今中外的前贤硕儒,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大量的探讨和论述。有的以人具智识理性与动物区别开来,有的以人不能离群(社会组织、人际关系)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有的以人的行为的自觉性和合目的性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有的以人有伦理观念、道德意志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等等。这些论点,虽说有深浅的不同,有......
-
〓 项目论坛:现代新儒家视野中的船山学研究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 王船山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自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以船山生平和思想为研究对象的船山学研究已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史中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最主要的学术派别对船山思想都极为关注,并以各自的学术立场为基点,从不......
-
〓 由西学说到国学:“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中世纪清贫理想与现代市场经济起源 认为市场经济起源和发展需要商业活动的放任自由、需要宽容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神话。晚近的历史研究似乎再一次推翻这个神话,尽管不能消除它。 亚当·斯密用那只“看不见的手”来形容现代市场经济在自由宽松环境下自我运行的能力。其实,无论是在中西传统社会还是在当下的......
-
〓 《海经》时代的社会经济考略
我国先秦古籍完整流传到现在的实在不是很多,这其中《山海经》毫无疑问是属于最古老、最奇特的一种,历来使用、研究它的也不乏其人,但是都没有真正触及到它的实质,主要原因是一直没有弄明白三个最主要的问题:1.它的制作时代及作者。2.它记述的地理位置。3.它记述的时代。首先要说明的是,《山海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前面的《山经》......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十三):刘向、郑玄、东方朔
诫子歆书刘向【原文】告歆无忽(1),若未有异德,蒙恩甚厚,将何以报(2)。(已上据《御览》补改。)董生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3),言有忧则恐惧敬事,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4)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5),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6)齐顷公之始,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亏跋蹇之容,故被鞍......
-
〓 高陵“一号墓”是卞太后“疑冢”
河南高陵“二号墓”的主人是曹操,经过多年的争论,已成定局。在曹操墓旁边的“一号墓”,人们寄希望于是卞太后的墓葬,卞太后与曹操“同茔异穴”。但发掘结果却是一座“空墓”。 “一号墓”与曹操墓的方向一致,在其旁边,相距30多米。平面形状呈刀形,墓道南半部呈阶梯状,北半部呈斜坡状,陡峭狭窄,墓道两侧分布有对称的长......
-
〓 黜庶之途亦风流——南朝诗人阴铿的双重人格论
内容摘要:梁陈之际的诗人阴铿,生年和卒年本传均不载。寒门出身的他,一生都在践行着家门重兴的黜庶使命。其诗歌的创作成就斐然,以陈代第一流诗人的座次直接浇沃了后世的诗风。盛唐的李杜和宋代的苏轼这样的大家亦是倍飨其甘。而其人格中显示出来的太多的矛盾性却很少有人触及。本文拟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及作品本身的探微中得到一些其本体性格的......
-
〓 执守与拓展——关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体系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了“文革”十年之后,书坛凋零,懂书法的行家寥寥无几,但同时又因为开放的形势,人们的视野突然扩大,形形色色的洋东西涌进中国。不少书法界的朋友不甘寂寞,竞趋新异,各种各样的姿态层出不穷,风生水起。旧弊未除,新弊复作。对这一突然冒出来的热潮,老先生们尤其是陆维钊、沙孟海两位老先生,内心非常着急......
-
〓 为什么要开展佛教与科学的对话?
前不久,我在一位朋友的微信上看到这样的一段引文,说“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注明引自《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我没来得及去查证这段引文是否真实,但这样的引注方式很不合乎我们现在非常讲究的学术规范,因为它既没有注明这部文集的版本和出版年月、地点......
-
〓 修身之体与身体美学
身体美学在中国的勃兴,是本世纪以来的学术热点之一。但身体问题成为中国美学的核心关切,却有一个延展千年的文化线索。实际上,在古典中国的文化语境里,无论是庄老玄谈,还是儒家体系,身体始终是一个在场的存在。身体是老子一切哲学思考的起点。“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里的这个判断,显然是将身体当作......
-
〓 古代中国与波斯的文明交往
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国与古代波斯已有间接交往。中国的丝绸通过北方草原或经由印度传入波斯。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与中国的交往加强。中国曾多次发现刻有“居鲁士圆柱”铭文的马骨,说明两国在居鲁士时期或已有直接联系。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了横贯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中国与波斯首次建立直接......
-
〓 国学博士论坛:论老子自然观念的三重意蕴
张敏,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老子美学思想研究》。 博士导师:武汉大学教授 刘纲纪 通讯评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强昱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白奚 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在其文本中一共有五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十七章);“希言自然”(《老子》二十三章);“人......
-
〓 早期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中国志士
用来装日本侵华材料的蓝色布兜,上面用丝线绣有“TRUTH”字样。资料图片编者按:“九君子”是中国十四年抗战初期战斗在辽沈地区的进步知识分子群体,也是较早站在国际联合反法西斯斗争前线的青年才俊。“九一八”事变后,他们有组织、有计划、有策略、有成效地以国际法规则和人类和平理念面向国际社会揭露和抵制日本侵略,在中国抗战史和世......
-
〓 什么意思?——从四个词语看佛教的语言价值
我国佛教典籍《祖堂集》成书于五代十国的南唐保大十年(952年),至今已有1061年。此书初刻后不久就在中国流失,直到1972年才从日本发现并影印回国。日本著名学者柳田圣山在《祖堂集》影印序中说:“《祖堂集》之重发见,实本世纪初叶之事,可与敦煌古籍媲美。”在翻阅这本禅宗史书时,发现我们常见的词语却有着明显不同的含......
-
〓 清人的“词史”意识及晚清爱国词述略
【内容提要】晚清以来,词这种文学体裁获得了新的发展。在常州词派诸人的崇扬之下,词学理论更加系统,格调日趋高雅,内容也极其丰富。晚清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内乱频仍,外敌入侵,民族危亡被人们广泛关注,许多人借助词来反映社会现实,使词的内容更为广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词史”。这些作品也始终贯串着一个主旋律,那就是爱......
-
〓 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
编者按 近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阶段性成果——“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研究丛书”隆重推出,把《系年》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系年》是清华简的一部分,是一部完整的、未见记载的先秦史书,无论是从史料学还是史学史上,都是十分重大的发现。作为一部两千多年前的史书,《系年》给我们的新知是大量......
-
〓 黄朴民:银雀山《孙子兵法》佚文学术价值略说
一 与“郭店楚简”“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乃至“上博简”“清华简”研究领域所呈现的场面热闹、成绩斐然情景截然不同,海内外学术界对1972年出土发现的“银雀山汉简”的关注程度明显要逊色得多,其相关的研究,亦一直处于一种相对沉寂、鲜乏进展的状态。用宋代大诗人陆务观的《卜算子·咏梅》一词中的词句来形容,那就是“驿......
-
〓 浅谈汉学与中国武学
内容摘要:汉学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学问,应不仅指国外,亦应包括中国人从传播介绍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中国武学是研究中国武文化的学问,不仅是习研中国武“术”,亦是研究中国武“道”的学问。中国武学应不仅是中国人,亦应包括国外对中国武文化的习练研究。中国武学在汉学大家庭中占据重要位置。推动汉学与中国武学的相互促进、共得弘扬,意......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