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研究心得:推动“龙学”薪火相传
一本书的研究成为一门学问,“红学”是最著名的例子;《文心雕龙》研究发展成“龙学”,也是一个不多见的例子。《文心雕龙》问世于公元六世纪初,至今已经1500余年。1500年的《文心雕龙》传播和研究史,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前“龙学”时期(20世纪以前),二是20世纪以来的“龙学”史。漫长的前“龙学”时期的《文心雕龙》研......
-
〓 浅析《诗经·齐风》与东西周地域文化
内容提要:《诗经》中的国风是产生于周代各诸侯国地域的文学作品。不论从其生产的地域范围,还是诗歌本身所表现的思想内容,都代表着所产生地区独特的地域风格。其不仅具有周代诗歌的一些共同特点,同时也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本文以《齐风》为例,粗浅地解读《齐风》的思想内容与齐地的地域特征,以便更好的把握《齐风》的特质。关键字:......
-
〓 晚清理学狭小范阈的丰富和拓展——曾国藩哲学思想四题
内容摘要:在儒学义理、考据、训诂和经济四个学术面向中,曾国藩承继程朱之道统,把义理推到儒学学术的首位,成为理学在清代的继承人。他主张气生成论,认为禀气之不同造成了圣人之性与常人之性的差别;面对世俗生活中日益微略的常人之性,圣人应担当起教化、“复性”的天职;圣人教化的途径有二:一是格物,二是诚意。在汉宋不同学术理路的学术......
-
〓 儒学的现代意义
主持人开场语:儒学在我国历史上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进入现代社会,我们该怎样看待儒学?特别是在复兴中华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学能发挥哪些积极的作用?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是北京大学《儒藏》编撰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儒学研究,近年来多次到国外讲学。在这里我们请他讲一讲儒学的现代价值,听一听儒学能为我们现代社会提供哪些有益......
-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六十三)
2016·4——2016·71、互动与新局:三十年来两岸近代史学交流的回顾与展望讨论会时间:2016年4月14至15日(周四至周五)地点:国史馆台北办公室4楼大礼堂(台北市中正区长沙街一段2号)主办单位:国史馆、中国近代史学会、中正文教基金会连结网址:http://www.drnh.gov.tw/Default_Chi......
-
〓 十八世纪汉学的前驱者(节录)
——《中国思想通史》(五)第二节
讲清代汉学历史的人,往往把汉学上推到顾炎武、黄宗羲。其实清初大儒以经世之务为目的,以考据之学为手段,并无所谓汉学的专门研究。清初学者虽然也有考证训诂之学,如顾炎武和黄宗义在音韵学、“易”学上有他们的贡献,但是我们不能因此便以为烦琐自此已有其历史阶段。顾黄之学的支配内容是新世界的启蒙运动,绝非退隐形式的以至为清朝统治阶级......
-
〓 彭国翔:儒家也有一种“个人主义”
在压抑个性的集体主义和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这两个极端之间,始终坚持双向批判,而从容中道,我想是儒家的自我观在当代中国最为重要和积极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既肯定个体与社群的密不可分,同时又凸显独立人格,这就是儒家对自我的理解人民论坛记者:学界似乎历来有一种观点,即认为中国哲学强调群体优先,自我依赖于群体而存在;西方哲学重视自我,......
-
〓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三):词曲别集
词别集1、《握兰集》《金荃集》晚唐温庭筠著。温庭筠介绍见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二)诗文别集《温庭筠诗集》。温庭筠是第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色彩浓艳,情思婉约,形成了以绮艳香软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表现出与诗歌不同的艺术特色,又为五代西蜀花间词派所推崇,因而被称为“花间鼻祖”。对五代以后词......
-
〓 论敦煌学
敦煌壁画 资料图片敦煌文书 资料图片一长期以来,中国学者一直认为敦煌学一词是陈寅恪先生在1930年首先提出的。1989年,日本学者池田温在《敦煌学与日本人》一文中,指出日本学者石滨纯太郎在1925年已使用敦煌学一词。池田先生并未直接否定中国学者的说法,只是委婉地指出,在1930年以前,“敦煌学已经部分地使用了”。200......
-
〓 中国佛学与经营之道
中国化的佛教,其理论导向,与其说是出世主义的,毋宁说是入世主义的。准确一点说,中国佛教主张以出世的心态入世,即世间而出世间。这意味着,成佛的过程比成佛的结果更为重要。成佛的过程不一定在寺庙中实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亦可以实现。对于经营者来说,在经营实践中亦可以实现:用成佛的心态参与经营实践。对于经营者,中国佛教理......
-
〓 刘伯山:文书整理的“两尊重”原则
徽州文书的发现曾被誉为是20世纪中国文献史上,继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档案之后的第五大发现。它是历代徽人于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中,为了某一目的而形成的原始凭据、字据和记录。其研究价值,正如美国学者约瑟夫·麦克德谟特在《徽州原始资料——研究中华帝国后期社会与经济史的关键》一文中所指出的:“徽州文书是研究中国封......
-
〓 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家文明
21世纪人类面对的最大焦虑是自我身份认同与全球一体化、同质化的冲突与张力所带来的困惑。面对全球化不可逆之时代大潮,生活于浩瀚宇宙、一个淡蓝色球体上的人们都会问:我是谁?我、你、他有什么不同?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
-
〓 论古代咏史诗的基本形态
内容提要:咏史诗作为一种诗体,必然有自己的诗体形态。学界对咏史诗形态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且多从“史”的角度来划分它的形态,不能准确地反映咏史之诗的发展轨迹和它所追求的理想范型,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缺陷。本文力图从“诗”的角度来将咏史诗划分为写实型、意象型和意境型三种形态,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咏史诗中诗人情志向历史渗透的......
-
〓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六):文史类笔记
1、《西京杂记》历史琐闻轶事类笔记,称汉代刘歆撰,实为晋代葛洪托名之作。葛洪(284—364),字稚川,号抱朴子,东晋丹阳句容人,道教理论家,其著作还有《抱朴子》、《神仙传》等西汉的杂史。《西京杂记》是一部记载西汉历史佚事类笔记。历代指为伪书,但从语气及内容看,当是杂抄西汉故实和轶闻逸事的荟集之书其所写人物上至帝王将相......
-
〓 张立文:关学的共同体智慧
关学与洛学同为理学的创建者、奠基者。程颢智慧创新理学的新思维、新观念、新学风、新称谓;张载则阐明理学的宗旨和方向,是指导理学为学思辨和笃行的纲领,也是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宇宙观、天下观、道德观的宣示。其《西铭》以天地为人类父母及民胞与物与的思想,以及“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的命运共同体观念,为天下确立共同体文化价值,......
-
〓 杨丹荷:尧舜禹儒家典范时代与孔子的政治理想(续)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效仿德治典范尧舜禹,开创天下为公、大道之行的安民、利民和谐幸福大同社会。 《礼记·礼运》记载: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
〓 光明讲坛:《金瓶梅》《红楼梦》合璧阅读
王汝梅 1935年6月生,山东省兖州市人。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金瓶梅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与明清小说的教学研究。主要著作有《金瓶梅探索》、《中国小说理论史》、《解读金瓶梅》、《臬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校注本、《袩烘绣像批评金瓶梅》会校本等。《金瓶梅》 上海古......
-
〓 国学博士论坛:出土文献引《书》与《古文尚书》
崔海鹰,男,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孔传〈古文尚书〉渊源与成书问题探论》。 博士导师: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黄怀信 通讯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梁 涛 清华大学教授 曹 峰 《古文尚书》问题是学术史上的重大课题,清代《古文尚书》辨伪的范式、方......
-
〓 读史札记:朱子与《四书集注》文化经典地位的确立
朱熹像从世界范围看,大的文化类型都有文化经典。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以四书五经为代表,也包括《老子》《庄子》《墨子》以及佛教典籍等。《五经》是儒学重要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初始原典。孔子总结夏、商、周以来的历史,并收集有文字以来的各类典籍,增删《诗》《书》《礼》《周易》《春秋》《乐》,形成儒学经典文本。到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
-
〓 把“儒学”从学科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一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中国传统学术中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学术,历代儒学大师针对中国国情都提出了修身养性、治国安邦、社会和谐的系列解决办法,也产生出了系统的思想和学说,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学承担了“国魂”的责任——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身价值,也是中国人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的精神根本。作为历经两千五百余年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