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庄子“弃世则无累”到李杜“身世两相弃”
人应该怎样“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个人生命若遭遇坎壈困顿,怎样才能通过与现实世界拉开一定距离的方式,获得片刻喘息,缓解释放痛苦,重新审视现世,最终实现个体生命的超越?即使是在盛、中唐国力强盛,士人大多积极进取的盛世背景下,这种个体生命与现实世界激荡碰撞所产生的痛苦,依然刺激者诗人在不断左冲右突,寻找出路。即便是积极......
-
〓 冯骥才:非遗学原理(上)
编者按 非遗学是一个新学科,一个独立的学科。本文作者冯骥才,是中国非遗保护事业的开创者,更是倡导者和实践者。区区万言,却是他几十年实践与思考的凝练,无疑将为非遗学者和从业者指出前行的方向和方法。本刊将以上下两篇的形式,分两期刊发全文,以飨读者。 非遗学是一个新学科,一个独立的学科。本文试图阐述它无可辩驳的独立性,......
-
〓 徐志啸:中国文学史的百年爬梳
中国在十九世纪末之前,还没有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文学史的专门著作,但已有了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文学史的意识和概念,有了可称为中国文学史最早的萌芽读本——或谓“中国文学史之纲”。这话怎讲?港台学者黄维梁在他的论文中理直气壮地提出,六朝时的刘勰,在其宏著《文心雕龙》的《时序》篇中,大胆涉及了文学史的早期意识,这篇《时序》,堪称为最......
-
〓 数字时代的语言新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数字时代的到来,为人们沟通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突破了许多语言文化交流障碍。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语言的数字化发展和语言应用的数字化创新实践提供了良好环境......
-
〓 黑水城唐卡与敦煌晚期壁画年代考证之谜
【业界新视角】 黑水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额济纳河流域,是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的城址之一。自1909年始,这里出土了大量的佛教绘画,其中有藏传风格的唐卡五百余件。这些唐卡保存完整,制作精美,色彩光鲜,是研究西夏、元时期藏传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而且,由于这批唐卡的风格与一些敦煌晚期壁画接近,所以又可以为那些......
-
〓 暗香盈袖 月满西楼——浅谈秋日园居的营造意趣
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土地充满敬畏和依赖,并发展出丰富独特的基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艺术,园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北魏《洛阳伽蓝记》中记载,京城内外有上千处园林,形成了中国城市山林的基本格局。自此从皇室到民间造园之风日胜,逐渐形成了古人集耕读织绣,风水祭祀、医养生息等方方面面内容于一体的园居生活。古代住所一般分为宅与园两......
-
〓 兔文化古今梳略
图一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认知中,具有祥瑞之意的“兔”可分为凡间之兔与神仙之兔,通常以毛发颜色来进行区分。常见的野生兔子多为黄灰色或褐色,有着纯白色毛发的兔子在古代十分罕见,所以常作为神话中的祥瑞之兔,出现在历代与兔有关的神话传说与艺术作品之中。 物以稀为贵。在古代如果发现白兔,便要献给皇家。据《汉书》记载,在建......
-
〓 考古还原青藏高原丝路的样貌
【考古中国】 ●青海都兰热水一号大墓出土大量来自唐朝、中亚和西亚的丝织品、金银器,以及各类宝石珠饰,首次揭示了青藏高原北部的“青海道”曾经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甘肃天祝县吐谷浑王族墓地、青海都兰热水墓地、乌兰泉沟墓地和西藏当雄吐蕃墓地的发掘,又进一步强化“青海道”对高原文明形成所作出的重大贡......
-
〓 灿烂金石 清夺湘流——湖南摩崖石刻中的中华中兴颂
“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摩崖石刻是石刻中一个独特的类型,摩崖石刻作品均为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不可移动的文物遗存。湖南摩崖石刻沿潇湘等水路通道分布,石刻文物与沿江分布的丹霞地貌的水石环境融为一体。湖南浯溪为湘江支流,在永州城北一百余里,祁阳县南五里,自双井发源,经漫郎宅,过渡香桥,汇入湘江。浯溪碑林摩崖石刻《大唐中兴颂》......
-
〓 “土味”方言缘何成网红
——从“为家乡上分”短视频走红看方言的保护与传承 【热点观察】 “我是云南的,云南怒江的,怒江泸水市,泸水市六库,六库傈僳族,傈僳族是这样叫,乌鸦叫作阿南,青蛙叫作欧巴……” 近一段时间,短视频“我是云南的”火遍全网。该视频引发全国各地网友竞相模仿,大家纷纷在短视频中讲出家乡方言。那些短视频很简单,结构上主要由......
-
〓 激活口头文学的“产业芯”
我国拥有种类繁多、数量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学资源,包括神话、史诗、民间故事、传说、歌谣和笑话等。这些文学资源产生于民众中,反映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及精神状态,靠口耳相传流传到今天。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受到重视,一部分口头文学被列入各级非遗名录,并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然而对于数量庞大的口头文学来说,被关注和保护的还只是不大......
-
〓 太虚境在有无间——丰子恺《红楼杂咏》漫谈
1970年,丰子恺创作了组诗《红楼杂咏》,包括三首《调笑转踏》及三十一首七言绝句,分咏红楼人物,反映出丰氏对《红楼梦》一书的理解。三首《调笑转踏》依次吟咏宝玉、黛玉、宝钗三位主角,而其余三十一首绝句则分别吟咏一位人物。三十四首诗作中,除七绝其三十一标有“石狮”字样,其余各首皆无题目,然熟悉《红楼》者并不难猜出所咏何......
-
〓 发展中的中国水下考古
【考古中国】 编者按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海陆兼备的大国,不仅有广袤的陆域疆土,而且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洋国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辉煌的黄土文明之外,我们的祖先也创造出了灿烂的蓝色文明。我国水域内遗留下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价值巨大的海洋文化遗产。 水下考古,便是当今人们走近、认识、解......
-
〓 纳兰性德尊唐贬宋诗学思想及其时代意蕴
纳兰性德以翩翩公子的形象和凄清哀婉的词作,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其生平存诗三百五十余首,数量大抵与词作相埒,亦颇有可观之处。同时留有不少论诗文字,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诗学宗尚。分析他的诗学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立体地认识其人其诗,从而超越过去对这位满清贵胄情深不寿的刻板印象,同时亦对深入理解清初诗学发展演变轨迹有所......
-
〓 守望家园:清明节的传承密码
清明节成熟于周,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据古书记载,因这一时节气清景明,故称“清明”。清明节有哪些特别之处? 相较于其他节日,清明节有两个特别之处: 一是中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中,唯有清明被列入了中国传统节日。这是纯属偶然,还是另有原因,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但无论如何,其地位都非同一般。 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颜谢”与浙南瓯江山水诗路的形成
温州古名“瓯”,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建郡,名“永嘉”,唐朝时始称“温州”。“颜谢”,即颜延之与谢灵运。浙南“瓯江山水诗路”即以瓯江水系为主线,以温州城区,雁荡山、楠溪江、江心屿为主要节点,贯穿浙南地区,涵盖温州和丽水两地。自东晋置郡以来,王羲之、孙绰、颜延之、谢灵运等历史文化名人皆曾担任永嘉郡守一职,他......
-
〓 “胡焕庸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胡焕庸是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他以提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而为世人所熟知和铭记。2009年,中国地理学会发起“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胡焕庸线”名列其中,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其影响已经超出了人文地理甚至地理学的范围,成为广为人知的中......
-
〓 汉剑荣光:中国古代炼钢的早期探索
何炳棣先生提出“中国的文明是与两河流域文明一样有原始性的(Pristine),而在原始性上可以宣称有同等的优先性”(The Cradle of the Ea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
-
〓 孔子诗学世界的中国智慧
“诗”作为经典文献,春秋晚期以“《诗》三百”的形态进入了孔子、墨子等先秦诸子的思想视野。除孔子儒学之外,《墨子·公孟》亦载:“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但墨子仅仅是引诗10余条,而孔子不仅引诗,而且与弟子教(学)诗、用诗、论诗,这些构成了孔子诗学世界的方方面面。孔子的诗学世界包含着“......
-
〓 沈约与钟嵘诗学思想的异同离合
唐人李延寿在《南史》中提到梁代诗论家钟嵘曾向沈约求誉而遭拒,因此在撰著《诗品》时将他与并世诗人相较,指出“于时谢朓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又微,故称独步”,言外颇有“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意味,借此来报复当初所遭受的冷淡待遇。身为文坛领袖的沈约为人谦退,常以推贤进士为务,不少同侪后进都得其奖掖提携。相形之下,钟嵘......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