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台近期国学类学术讲座展览(一)
2014年5—7月1、「启蒙者的身影——世纪之交的六大人物」系列讲座时间:2014年5至7月,共6场地点:国家图书馆国际会议厅(台北市中正区中山南路20号)主办单位: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联 络 人:孙秀玲,Tel: (02)2361-9132#316;E-mail: sun@ncl.edu.tw连结网址:http:......
-
〓 日本中国学会报论文目录(1949—2008)
第1集1949年仓石武四郎新文学运动及其工具问题わたなべたかし 战国时代“客”的生态–《战国时期儒家的生活结构》第3章本田济春秋会盟考今井宇三郎伊川易传自序考荒木见悟朱子的实践论山田胜美关于《论语》释文一条佚文的发现藤堂明保中古汉语在音韵上的对立第2集1950年加藤常贤吴许吕姜姓氏考池田末利释死竹内照夫绅士......
-
〓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十)
一、西藏著名藏传寺院、高僧1、桑耶寺(藏语:bsam yas gtsug lag khang)又名存想寺、无边寺, 是最早传播旧密法的寺院,藏传佛教宁玛派兴起后,该寺属宁玛派。后因萨迦派曾出资修复,寺政又由萨迦派掌管一部分。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
-
〓 明代七子派重情诗观评议——兼论七子派评价中的一个缺失
【内容摘要】明代前后七子以复古倾向著称,但七子派李梦阳、徐祯卿、谢榛等人的诗论中又有明显的重视情感、主张“因情立格”的观点。这是七子派与公安派相通的重情诗观。现代论者对七子派“重情”诗观的阐述和评价的缺失在于以公安派“独抒性灵”说为旨归,遮蔽了七子派重情诗学的真实历史脉络,同时也妨碍了对公安派诗学之粗率缺陷的批判。【关......
-
〓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三):其它名园之苏州网师园
第三编其它名园二、苏州网师园国学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地处苏州旧城东南隅葑门内阔家头巷,后门可达十全街,地方志记载为带城桥阔家头巷11号,现为市内友谊路南侧。网师园为苏州典型的府宅园林,是我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 佛教“空”义述评
【内容提要】本文系对佛教哲学的最高概念和核心范畴“空”的含义和意义作一系统的全面述评。文章先从历史的角度,依次论述了早期佛教的无我执观念、部派佛教空有论的歧义、大乘中观学派的假有性空说和瑜伽行派的识有境无说,以及中国佛教的“空”义的发展。随后以般若学系统典型的“十八空”说为中心,论述了佛教“空”义的类别,进而依据佛教“......
-
〓 达摩禅法《二入四行论》
如果对中国禅宗历史进行分期,大体经历了酝酿期、初创期、南北宗并立期和南宗独盛期。从被禅宗奉为初祖的菩提达摩,到惠可、僧璨,可作为酝酿期;唐朝的道信、弘忍正式成立宗派;六祖慧能从五祖弘忍受法南归弘传“顿教”禅法,神秀与其弟子普寂在北方弘传“渐教”禅法,形成南北二宗对峙的局面;经神会北上与北宗争禅门正统,唐末(9世纪后)借......
-
〓 六祖惠能的生平和思想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有关六祖惠能的一些重要资料的考证,对惠能的生平和思想进行了探讨和说明,以期对之有一个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认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惠能生平史事的考证,这一部分考证了惠能生卒及主要活动时间,特别是他到黄梅见五祖弘忍的时间,肯定了曹溪原本的二十四岁龙朔元年(661)说,并说明了咸亨年间(670——6......
-
〓 辽东半岛在东北亚早期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以考古学为视角
辽东半岛三面环海,地处欧亚大草原东端,自古以来就成为中原地区经胶东半岛或辽西走廊和东北亚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通道,也是中亚、西亚经欧亚大草原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东西交流的必由之路,这奠定了辽东半岛在东北亚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通过系统研究,笔者初步建立起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完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即距今约70......
-
〓 民俗生活中的鸡
远古至今,鸡文化的丰富内涵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婚丧嫁娶到生老病死,几乎无处不在。现择要介绍如下:1. 报喜鸡。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农村办喜事,男方到女方家迎亲时,要送女方家雄鸡、雌鸡一对,说是婚后“夫唱妇随、白头到老”。陕西临潼一带,娶媳妇时要在迎亲轿的轿顶上拴一只红公鸡,轿中还坐一个怀抱公鸡......
-
〓 《万木草堂口说》整理杂谈
《万木草堂口说》是康有为一八九一年至一八九七年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时学生们所记的笔记,迄今只有抄本流传,未曾正式刊印。康有为一生讲学有三次:一即为万木草堂讲学(规模最大、时间最长),《长兴学记》一书为此次讲学时的学规,另外则有上述学生所记之笔记抄书。一为一八九四年与一八九七年两次游桂林时的讲学及答桂林士子所问,《桂学答......
-
〓 《唐故卧龙寺黄叶和尚墓志铭》校读
《唐代墓志汇编》武德○○二《唐故卧龙寺黄叶和尚墓志铭》(下称黄铭):“和尚自说姓张,名真志,其生缘桑梓,莫能知之。隋故特进蜀人段经、兴善寺僧释永蒨并见和尚於太清初,出入中条,往来都邑。年可五六十岁,未知其异也。隋氏末年,稍显灵迹,被发徒跣,负杖挟镜,或徵索酒肴,或十馀日不食,预言未兆,题识他心,一时之中,分形数处。属我......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三十二)
2015·8—2016·1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6本第4分时间:2015年12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容简介:宋代的罗汉信仰及其仪式——从大德寺宋本「五百罗汉图」说起(刘淑芬)从朱震亨到丹溪学派——元明儒医和医学学派的社会史考察(张学谦)晚明的地方官生祠与地方社会——以嘉兴府为例(何淑......
-
〓 太宰春台的文论观
江户时代是日本儒学最为鼎盛的时代,其对儒学的接受、推广、改造乃至扬弃,受制于日本的文化需求与各种现实势力的均衡。继藤原惺窝、林罗山的朱子学派和中江藤树的阳明学派之后,又有荻生徂徕(1666—1728)所倡导的质疑朱子、强调古文辞的“古文辞派”的崛起。此派兴起于元禄年间(1688—1703),风靡江户文坛数十年,弟子数千......
-
〓 高拱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
内容提要:据不完全统计,自1946年嵇文甫先生发表高拱研究开山之作《张居正的学侣与政敌——高拱的学术》以来,已出版专著4部,学术论文近70篇,硕士论文4篇,约有20部专著设有高拱研究的章节或论及到高拱。这些研究在高拱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社会改革、边疆治理、著作传记、历史地位等方面作了重大拓展和深化,成绩显著。总结已有......
-
〓 关于《曹刿论战》中“登轼而望之”的断句及解释
初中语文课本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其中有一段文字,“登轼而望之”。课本的断句是“登轼而望之”,下面有一条注释,“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四川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傅德岷先生和赖云琪先生共同编写的《古文观止鉴赏辞典》(长江出版社出版)也认为应当这样断句,“登轼而望之”......
-
〓 “清代汉学家第一”阎若璩
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生于明崇祯十一年(1636),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山西太原人,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清初著名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阎若璩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阎世科,是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辽东宁前兵备道参议,着有《敬刑录》、《计辽始末》诸书。父亲......
-
〓 曹寅编刻《全唐诗》时期交游考略
【内容摘要】曹寅作为康熙朝重臣,晚年奉命于扬州主持编刻《全唐诗》。本文以其编刊《全唐诗》时期的交游为主要对象,对参与《全唐诗》编订、校勘工作之人员生平事迹加以补正,并对曹寅编刻书活动与朱彝尊之关系加以稽考,试图勾勒出藏书家曹寅晚年的学术轨迹。曹寅生平事迹虽已有众多的中外学者加以研讨,但主要侧重讨论其在政治、经济上的功过......
-
〓 古代名马称号语原考
一旦谈及古代中国的名马,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西周穆王的“八骏”。《穆天子传》载云:“(穆)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1]《拾遗记》虽然也提及“八骏”,但是其名与《穆天子传》迥异:“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踰辉......
-
〓 人工智能拓宽话语研究路径
在互联网时代,以话语为呈现方式的海量信息全部依靠人工分析是不现实的,要实现大规模文本数据的自动语义处理,就必须搞清楚话语的语义特征、表征规律等。人工智能拓宽了话语语言学研究的路径和领域。随着机器计算和存储能力的大幅提升,特别是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深度学习应用到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对语言的处理不再停留在词、句层面,而是有能......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