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珍:顺治朝后宫的特征
三、孝庄母子的利益冲突 在顺治朝后宫,存在着一个以孝庄皇太后居首,由两代蒙古族后妃构成的特权利益群体。 清朝入关时,崇德五宫后妃内除去早逝的宸妃,其他4位均健在。顺治六年(1649),顺治的嫡母孝端文皇后病逝。顺治亲政后第二年,尊封皇太极第十一子博穆博果尔的生母、原西麟趾宫贵妃为懿靖大贵妃,原东衍庆宫淑妃为......
-
〓 同治年间甘肃地区堡寨作用述论
内容摘要:堡寨存在的历史久远,清同治年间陕甘回民大起义中甘肃地区修筑的三类堡寨在三种势力角逐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堡寨并未使三种势力真正维护了自身利益。关键词:同治年间;甘肃地区;堡寨作者简介:付永正(1980—),男,满族,天津市蓟县人,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清代西北地方史研究。联......
-
〓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六)
十二、江西74、庐山东林寺位于庐山西北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东距庐山牯岭街50公里。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是我国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发源地,隋朝以后为全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我国南方佛教中心,对日本、印尼和印度的佛教徒影响较大,被日本净土宗视为祖庭。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目前是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另两处是......
-
〓 琴操
卷上序首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文上曰池,下曰岩。池,水也,言其平。下曰滨,滨,宾也,言其服也。前广后狭,象尊卑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宫也,象五行也。大弦者,君也,宽和而温。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乱。文王武王加二弦,合君臣恩也。......
-
〓 僧叡的生卒年代与思想
僧叡为晋宋之时的高僧,他历事名师,常沐法化,撰诸经序,判析众说,是一个出色的佛教史学者和理论家。然而他的生卒年代尚未有定说,他的生平事迹尚存疑惑,今据诸史传,略加分疏。与此有关的资料主要有《出三藏记集》、《高僧传》、吉藏《三论玄义》、《中观论疏》等。《高僧传》本传但言其“春秋六十有七”,未明生卒之时。确定其生卒年代,主......
-
〓 太宰春台的文论观
江户时代是日本儒学最为鼎盛的时代,其对儒学的接受、推广、改造乃至扬弃,受制于日本的文化需求与各种现实势力的均衡。继藤原惺窝、林罗山的朱子学派和中江藤树的阳明学派之后,又有荻生徂徕(1666—1728)所倡导的质疑朱子、强调古文辞的“古文辞派”的崛起。此派兴起于元禄年间(1688—1703),风靡江户文坛数十年,弟子数千......
-
〓 末法与佛历之关联初探
末法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末法思想对中国佛教艺术方面的石窟、刻经等方面之影响尤为巨著。末法思想主要为佛法依正法、像法、末法顺序而臻灭尽之说;此序列又与佛涅槃入灭年代密切相关。但佛灭度涅槃及佛陀传记的时间在历史上的定位,演成佛历,自古以来从佛教三大传承就有许多不同说法,加上近代考证诸说纷见杂陈,头绪不易分辨。笔......
-
〓 人工智能拓宽话语研究路径
在互联网时代,以话语为呈现方式的海量信息全部依靠人工分析是不现实的,要实现大规模文本数据的自动语义处理,就必须搞清楚话语的语义特征、表征规律等。人工智能拓宽了话语语言学研究的路径和领域。随着机器计算和存储能力的大幅提升,特别是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深度学习应用到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对语言的处理不再停留在词、句层面,而是有能......
-
〓 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佛教创立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发展成为中国的佛教,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所以,佛教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初始期是外在的,其后则转变为内在的了。也就是说,佛教也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期成为中国哲学的主体部分。以下......
-
〓 陶渊明政治品节的见证——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序》笺证
内容提要: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序》,是认识陶渊明的人描写陶渊明的唯一今存文献,具有珍贵的历史、思想和文学价值。颜延之是陶渊明的挚友,延之内心同情东晋、痛愤刘裕篡弑,因此能同情地了解陶渊明在晋宋之际的政治品节。颜延之《陶徵士诔并序》“有晋徵士陶渊明”的称谓,表达了陶渊眀认同晋朝、是晋遗民,不认可刘宋、拒绝与刘宋合作的事实,......
-
〓 驳《孔子“弦歌”别解》——兼论孔子诗教、乐教
摘要:诗歌舞原是综合的,先民以歌舞为主而非以诗为主,诗不过是唱辞,且《诗》为唱辞之文本残遗。“弦歌”非指不配乐之清歌,更非专指歌《诗》歌《书》,《书》不可歌而只可诵。孔子完全可做到一边弹琴一边咏唱,且处陈蔡之围时如此弦歌更显他沉着镇定的境界及乐以象德的情怀。《庄子》述孔子“弦歌鼓琴”非指孔子同一时刻既弦歌又鼓琴,而是综......
-
〓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无锡寄畅园
第二编中国十大名园7、无锡寄畅园寄畅园坐落在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麓,惠山横街的锡惠公园内,毗邻惠山寺。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1952年秦氏后人秦亮工将园献给国家,无锡市人民政府进行整修保护,逐渐恢复古园风貌。寄畅园是......
-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2013年9月——2014年10月)
1、西湖溪流域客家村落史与文化资产研讨会时间:2013年9月14至15日(周六至周日)地点:苗栗客家文化园区(苗栗县铜锣乡九湖村铜科南路6号)主办单位:国立交通大学国际客家研究中心内容简介:苗栗县西湖溪主流发源于三义乡双潭村的关刀山北麓,经铜锣乡、与西湖乡,至后龙镇,注入台湾海峡。相对于后龙溪流域与中港溪流域,西湖溪流......
-
〓 净明道研究简述
净明道,全称“净明忠孝道”。国内学术界对净明道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此前几乎没有对该道派的专门研究,仅有一些与之瓜葛的论述和文章。如大任的《许真君故事的起源和概略》(《北大国学月刊》,1927年第1卷期)。而日本学术界在1978年则由日本创文社出版了其唯一一部研究净明道的专著,即秋月观的《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
-
〓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五代十国士人画
从公元907朱温取代唐朝建立梁朝,到979北汉主刘继元降宋,这这七十多年史称五代十国时期。所谓五代,是指中原地区建立的“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十国是指环绕中原地区以及沿江江南先后出现的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北汉十个小国。这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最多、朝代更迭最频繁、山河最破碎的一个时期。尤其是中原地......
-
〓 巴利文原典中的地狱经
地藏菩萨是为幽冥教主,执掌地狱世界,救度六道众生。佛教经典中关于地狱方面的典籍是很多的,已有不少宗教与学术界人士对此作过研究。但是巴利文原典在地狱面有何论述,仍是注意得较少的一方面,因而,笔者撰此小文,对此方面情况略加介绍 。原始佛典《巴利语的佛经》由成经年代很早,反映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状况。巴利语原典中也有一些地狱方面......
-
〓 屈原“九章”作品排序问题浅解
“九章”是屈原《离骚》、《九歌》、《天问》等之外的九篇作品的合称。其名称来历有二说:一则王逸认为:“章者,著也,明也。言己所陈忠信之道甚著名也。”(《楚辞章句》);二则朱熹认为: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按:当指刘)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按:亦非一地之言)也(《楚辞集注》)。王逸之......
-
〓 五四时期批判封建旧道德的历史意义
六十年前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的一页,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这一政治革命任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革命人民经过三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已胜利地完成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永远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五四运动又是一场解放思想......
-
〓 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
一宗密(780—841)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一文中认为,禅修是三乘学人欲求圣道的必由之途。然修禅者不可不知,禅法乃有浅深阶级之不同。他把禅门分为五等,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和最上乘禅。在这五等禅中,宗密最为推尊的是最上乘禅,亦即达磨所传之禅,中国禅宗所传之禅。对此最上乘禅之要旨,宗密概述说:“若顿悟自......
-
〓 中国园林的消夏之境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苏轼这首《洞仙歌》,讲述的是五代时期后蜀君王孟昶与爱妃花蕊夫人,在宫苑里消夏避暑的故事。花蕊夫人住在临水的殿阁中,凉风从水上吹来,掀开绣帘,屋内顿时芳香满溢。月光趁机自帘间透入,仿佛也被花蕊夫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