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读卡夫卡与老庄哲学
布罗德透过自己的宗教观念来阅读卡夫卡,从而把卡夫卡归纳为一个“走向圣洁之路”[1]的人。在布洛德的带领下,许多评论家想当然地认为卡夫卡与犹太诺斯替教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人们还争相著书讨论卡夫卡与意第绪文学之间的紧密关系。哈洛德·布罗姆甚至认为,卡夫卡首先是一个犹太作家,而且,他就是“复活了的犹太民族的记忆”[2]。......
-
〓 佛教思想与生态哲学
1996年1月,台湾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结集出版《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收释传道《菩萨社会关怀的二大任务——庄严国土、成熟众生》、释恒清《草木有性与深层生态学》、王俊秀、江灿腾《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以台湾地区的佛教实践模式为例》、张维安《佛教慈济与资源回收—......
-
〓 曹洞宗归宗青原一系的原因初析
内容提要:曹洞宗上承药山,本属南岳,后来却被划归青原。本文分析了曹洞宗改宗青原的原因,指出其改宗具有某种合理性,对整个禅宗的发展是有利的。关键词:曹洞宗;南岳;青原曹洞宗属于药山一支,本为南岳系,后来却被划归石头,成为青原一系的正传,其间是非恩怨,曲折幽微,年代久远,难以明辨,然此事非小,不应无言,意非厚此薄彼,刮翻案......
-
〓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七):漆画
在人类历史上,发现和使用天然漆是中国人的独创。《韩非子·十过》中曾说四千多年前舜禹在位时,因使用髹漆木器,引起天下诸侯的不满。殷商时代,漆液中不仅已开始搀合各色颜料,并且出现在漆器上粘贴金箔和镶嵌松石的工艺,开汉唐“金银平脱”技艺之滥觞。历西周春秋,漆器制作工艺日精。河南浚县辛村西周晚期墓中发现的漆器上“蚌组花纹”可作......
-
〓 晁会元:《本草纲目》珍贵祖本的发现与研究
我是民间的一名业余古籍收藏研究者。前几年,我经常到全国各地寻找稀见古籍。一名书友告诉我,伏牛山里的村民有套明版列女传,我到那里后,见是民国影印本,挺失望。村民又拿出一沓木刻本《本草纲目》,虽然残破但完整不缺,我便带了回去。 校对该书32册52卷,牌记书名页刻“本草纲目”、“制锦堂吴吉征发兑”。前有版画2册......
-
〓 白帝城与《早发白帝城》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三
《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写的一首有名的七绝。自问世以来,一方面以它那轻快的笔调和秀美的诗句激起了无数唐诗爱好者的极大兴趣,另一方面也由于其写作时间、地点的不明引起了一些研究者持续的争论。一、白帝城的历史变迁船过奉节,顺流而下,遥望瞿塘峡口,可遥见长江北岸高耸的山头上,有一幢幢飞檐楼阁,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这就是三峡的......
-
〓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上海豫园
第二编中国十大名园六、上海豫园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与老城隍庙、豫园商城相连。它是老城区仅存的明代园林。原是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为侍奉其父而建造,取“豫悦老亲”之意,故名为“豫园”。园内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湖光潋滟,素有“奇秀甲江南”之誉。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中国古代佛教的三个问题
公元前后的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入中国,经过漫长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相适应和结合的过程,演变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佛教仍是中国拥有广大信徒,影响较大的宗教之一。中国佛教在古代是北传佛教的中心,其中的汉语系佛教传播到邻国朝鲜、日本、越南,藏语系佛教传播到蒙古、俄国,对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发生了极为深远......
-
〓 国学漫谈:乃或亮阴三年不言
《尚书》文辞古奥,“佶屈聱牙”,虽经历代经师注家孜孜不倦地释解,但是仍有众多扞格难通之处。其中《无逸》篇“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尝试在梳理前贤训释见解的基础上,对该句提出一点新的见解。该句出现的文段: 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
-
〓 归有光文之审美感知
内容摘要:明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后世对归有光之散文评价颇高。其至事关天属类散文更是有着“不俟修饰,而情辞并得,使览者恻然有隐”的特点。作者希望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探询其散文感人至深、受人青睐的原因,尝试从归文“一唱三叹”的悲剧审美形式入手,通过文本呈现的悲剧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象,切入欣赏归有光文章的感人之处,从心理活动的具......
-
〓 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
我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的民族文化,服饰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及思想文化底蕴。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我国传统服饰经过历代的积累和交融,不断丰富和发展,融合不同时期人们的美学思想和......
-
〓 学术新刊中的唐研究
学术新刊中的唐研究简介(之一)九十年代的一个学术新气象,就是一些高校的系所、学术团体甚至一些志同道合的学人,创办了一批学术专刊。因为有期刊号的限制,这些专刊一般都是以书籍的形式出版的,但它们大多数都希望能够按时连续地出版下去。由于这些专刊的经费都是自筹来的,能够坚持下去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成为所谓“三期刊物”,只要对学术......
-
〓 两汉官俸简表
朝代品秩实俸附注印绶西汉万石每月350斛谷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号“万石”。金紫印绶中二千石每月180斛谷“中”即“满”。银印青绶二千石每月120斛谷 银印青绶比二千石每月100斛谷 银印青绶千石每月90斛谷 铜印黒绶比千石每月80斛谷 铜印黒绶八百石 成帝时除去不设。 六百石每月7......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九):张之洞家书
张之洞家书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其名字或出自《庄子·至乐》中的“张之洞庭之野”。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廿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
〓 《毛诗序》学术话语权的形成及影响
摘要:《毛诗序》按照儒家话语模式对《诗经》进行阐释,提出了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构成了儒家诗学的基本框架,影响中国文坛上千年。本文论述了《毛诗序》学术话语权形成的原因及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关键词:《毛诗序》;学术话语权;儒家诗教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毛诗序》有着独特而显赫......
-
〓 王巍:甘肃古代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武威出土汉《王杖诏书令》册敦煌莫高窟九层楼 编者按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甘肃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这个国家层面的文化建设战略平台在历史学、考古学、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研究领域引起热烈反响,西北师范大学华夏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纷纷成立。众所周知,甘肃历史文化悠久......
-
〓 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近期汉学会议信息(二十一)
2015·6——2015·1、第20回東アジア近代史学会研究大会時間:2015年6月20至21日(週六至週日)地點:東京女子大学24号館(東京都杉並区善福寺2−6−1)主辦單位:東アジア近代史学会聯 絡 人:E-mail: modern_east_asia_jm@hotmail.co.jp連結網址:http://www......
-
〓 阿育王与前七祖
内容提要: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国王,在他的前后,佛教出现了七位当时公认的领袖,即前七代持法者,也是后来禅宗二十八祖中的前七祖。大量史料表明,七代持法者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也表明佛教确实存在着持法者代代相承的历史传统,因而后来的禅宗世系说有比较充分的根据,并非是后世有意编造祖统。关键词:阿育王;大迦叶;优波崛多......
-
〓 宋朝的乡役与乡村“行政区划”
内容提要:两宋乡役是与乡村“行政区划”既有重叠又有区别的一个历史专用名词,它不仅体现为皇权的“神经末梢”,同时也是具有以民治民的“民治”意味的乡村管理体 制 ,但却不是一级完整的行政区划,更不能称之为一级行政机构。这是由“职役” 制 度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它既体现有“职”的成分,也含有“役”的成分,二者构成一个整体,......
-
〓 任国征:印光大师如何看待家教?
中国佛教近现代四大高僧之一、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1861—1940)是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其著作集成《印光法师文钞》中有九封书信直接谈及家教问题,这在出家人中极为少见,而且其情理交融,鞭辟入里,颇具借鉴价值。 一、家教的意义:净化世道,影响治乱。印光大师对于家庭教育的意义,好似暗合了儒学中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