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代文馆与文学研究的检讨和突破
内容提要:唐代文馆的界定与研究对象和所解决之问题密切相关,论题性质相异,文馆所指不同。就文馆本身而言,以往的研究侧重于制度考辨和梳理。在文馆与文学研究方面,文馆与诗歌的关联性讨论成果较为丰富,而在小说和散文等方面的讨论相对薄弱。总体来看,典型性研究较强,整体性分析较弱。因此,应用相关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文士社会角色切入......
-
〓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承德避暑山庄
第二编中国十大名园四、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距离北京180公里。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
-
〓 “伪《古文尚书》案”平议
摘要:《尚书》是儒家六经之一。但从宋代吴棫、朱熹等学者怀疑传世本《古文尚书》为伪书以来,历代学者围绕这部《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一直聚讼纷纭。清代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之后,经过四库馆臣及后世一些疑古派学者的大力推阐,阎氏把传世本《古文尚书》判定为伪书的观点几乎被清代与近现代学术界视为定谳。到上世纪末,随着我国学术界......
-
〓 数字化时代对史学研究模式的影响
【内容提要】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传统文献学面临着数千年来最大的变革,人类知识传承出现新载体,文献书写方式、收藏方式、阅读方式、出版方式都出现重大变革。这一时代变革对史学研究也产生深刻影响:改变了史料搜集的方式,改变了校勘与考据的概念,改变了索引、标点的方式,引发了研究思维的转变,改变了学术前沿的概念。历史学科研究......
-
〓 和州陋室与刘禹锡诗文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九
诗人秉性与流放生涯 在唐代诗人中,刘禹锡的开朗豪放和倔强自信是出名的,《旧唐书》的本传中就记载有他题诗“玄都观”的故事: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二月,被贬流放于朗州任司马的刘禹锡终于被朝廷召回京城。朗州是块蛮荒之地,刘禹锡在此被“惩戒”了近十年,这次恩准回京,当然盼望执政者有较好的改任,同时被流放又同时被召回京的永......
-
〓 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的作用——兼谈这种作用的世界意义
论文提要:从世界范围内,重新反思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的作用问题,对于今天全球伦理的倡导,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作者在本篇论文中,将会一般性地分析:狭义界定下儒家伦理思想,如何作用狭义界定下的中国宗教的问题;并具体地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者关系的分析,来展示作者对儒家思想作用中国宗教的可能和方式等问题的主要看法;最后作者还......
-
〓 格物致知新考
摘要:“格”的基本意义为树枝、支系和“木长貌”。“格物”为意动用法,即以物为格,将世间万物统视为一个树状结构上不同的分枝,观察和分析各种物类的性状差异,摸索不同物性的变化规律,把握物属之间相互关系,确认各物类属。“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格物活动,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完善不同领域知识体系,同时不断改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向穷究......
-
〓 滕王阁序揭秘
内容提要:王勃的《滕王阁序》并不是一挥而就的天才之笔,而是事先打了腹稿的有准备之作。《滕王阁序》中有众多的典故,也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对作者所发现的疑问进行了深入探究,也解析了王勃化用典故的手法及其在文学史方面的重要意义。关键词:王勃;滕王阁作者简介:应宗强,男,1969年生,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数学系企业管理......
-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五十)
2015·4——2015·101、2015年第五届「开创华语文教育与侨民教育之新视野」国际学术研讨会时间:2015年5月8日(周五)地点:待定主办单位:中原大学应用华语文学系联 络 人:刘承欣,Tel: 03-265-6904连结网址:http://tcsl.cycu.edu.tw/wSite/ct?xItem=627......
-
〓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词条
何晏(约公元193~249)魏晋玄学贵无论创始人之一。与王弼并称于世。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何晏是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为司空时纳其母,并收养晏。晏少时聪慧过人,得宠于曹操,被视若诸公子。何晏后来娶金乡公主为妻,赐爵为列候。魏文帝时,晏无所事任,明帝时亦不见用,至齐王芳正始初,他依附曹爽,遂进为散骑待郎,迁侍......
-
〓 宋人绝句鉴赏之十五
谢赵生惠芍药陈师道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陈师道(1053—1101),字无己,又字履常,别号后山,彭城(今徐州市)人。16岁时从师曾巩。元丰四年(1081),曾巩奉命修本朝史,荐陈师道为员,因其是布衣而未果。1087年当时任翰林学士的苏轼与傅尧俞、孙觉等推荐他任徐州州学教授。哲......
-
〓 解析清华简《尹诰》,以补证“误读”说
作者简介:陆建初83届云大中文系。著书《尚书史诗考》、《古陶瓷识鉴讲义》、《江小鹣传》、《智巧与美的形观》等。余之前文《清华简〈尹诰〉出于误读》,尝言该《尹诰》纪伊尹谋夏之事,发生于伐夏之前,然则密谋不可诰天下,伐夏前商族为诸侯亦无由制王诰,尤其《尹诰》之文意与诰制绝无相干云云。但前文于清华简《尹诰》文本尚未细析。推《......
-
〓 中国传统哲学视野下想、思、虑的义理辨析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文化最注重人生修养,而修养途径却最重内省,其中尤为讲究“想、思、虑”的思维方式。而此三者在义理上皆有各自特点,本文主要是对“想、思、虑”三者在本义上进行阐释,并重点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对此三者的解读的内容以及“想、思、虑”的价值意蕴何在。关键词:想;思;虑;义理;价值一、想、思、虑的本义阐释(一)文字......
-
〓 褒禅山散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七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往往会给人一种错觉,似乎他游玩的褒山禅寺、前洞和后洞都在褒禅山上。实际上《游褒禅山记》所涉及的并非是一座褒禅山,而是三座山峰:一是褒禅山:慧空禅院所在地;二是华阳山:前洞及仆碑所在地;三是马山:后洞所在地。为了搞清《游褒禅山记》中读者比较关注和产生争论的一些问题,如:前洞、后洞的位置;“其下平旷”......
-
〓 清初泰州“淘上诗社”遗民诗群考论
内容摘要:以吴嘉纪为主体的“淘上诗社”,是清初泰州遗民诗群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团体。借助于对地方文献的深入挖掘,可以对该诗群的形成背景、主要成员、形成与消亡的时间、诗学渊源、家族特征与独特诗风进行详细考证与论述。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分析出该布衣遗民诗群的独特地域文化意义和文学价值。关键词:清初;泰州;淘上诗社;考......
-
〓 钱穆与顾颉刚的《古史辨》
当古史辨派的主将顾颉刚先生提出“古史层累造成说”而名满天下之时,此时的钱穆先生正在江南无锡、苏州的中学担任教职。向有疑辨精神、喜读报刊杂志的钱先生对顾颉刚的古史辨伪也颇有所闻。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结集出版,这时在无锡三师任教的钱穆与受学于柳诒征的同乡施之勉同游无锡唐平湖。他手拿当时刚出版的《古史辨》一册,“在湖......
-
〓 古文《尚书》流传过程探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摘要】学术界怀疑古文《尚书》为“伪书”的一条重要论据,就是古文晚出。但经过稽查考核,证明古文《尚书》自西汉以后长期流传于世,至魏晋之际完备成集而形成传授关系,其来源可能有七个方面,非一人一时之伪造。【关键词】古文《尚书》;流传过程;魏晋时期今传《尚书》中的二十五篇古文,学术界历来定为“伪书”。......
-
〓 法门寺佛教文化研究综述
法门寺因舍利而闻名,法门寺佛教文化亦因供养舍利而独具特色。为了理清法门寺佛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几乎在每次学术会上都有关于法门寺佛教文化的讨论,赵朴初、季羡林、周绍良、张岂之、黄心川、吴立民、唐普式为法门寺佛教文化的研究与宣传,作出了积极贡献。黄心川先生主持了首届法门寺学术会佛教组讨论,后又主持了1992年首届法门寺佛教......
-
〓 大陆地区博士论文丛刊
本丛书共一百册,系为我国文史哲类的博士论文,囊括了我国各名校博士生研究心血,举凡语文、历史、社会科学、哲学、宗教、艺 术类等专书均涵其中,是中华道统传承过程中一部重要历史巨献,具有庞大 的学术参考价值。并对两岸文化交流及了解起重要作用。(本丛书未曾於台湾以外地区出版)001 明清文人传奇研究(郭英德)002 魏晋南朝江......
-
〓 雄安:前世今生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决策,是继设置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被新华社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