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日并出”只是传说吗?
禅宗西土传承一向得不到学界的承认,与之相关的《付法藏传》也被视为伪书,其所提出马鸣传毘罗、毘罗传龙树世系当然属于杜撰。吕澂先生以为《付法藏传》夸大了马鸣与龙树的关系,虽然他也指出北印本来就有“四日并出”的传说,将马鸣、童受、龙树、提婆作为同时代人,但又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说,没有可靠的根据。“四日并出”是否只是传说,还须考......
-
〓 清初泰州“淘上诗社”遗民诗群考论
内容摘要:以吴嘉纪为主体的“淘上诗社”,是清初泰州遗民诗群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团体。借助于对地方文献的深入挖掘,可以对该诗群的形成背景、主要成员、形成与消亡的时间、诗学渊源、家族特征与独特诗风进行详细考证与论述。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分析出该布衣遗民诗群的独特地域文化意义和文学价值。关键词:清初;泰州;淘上诗社;考......
-
〓 苏俄的汉学研究(上)
一、 苏俄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程近三百年来的俄罗斯和苏联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俄罗斯阶段(18世纪-19世纪叶初);苏联阶段(1917-1997)和新俄罗斯阶段(1998-)。下面对此研究历程加以略述:1、俄罗斯阶段(18世纪-19世纪叶初)其中可以1860年前后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俄罗斯东正教......
-
〓 数字化时代对史学研究模式的影响
【内容提要】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的发展,传统文献学面临着数千年来最大的变革,人类知识传承出现新载体,文献书写方式、收藏方式、阅读方式、出版方式都出现重大变革。这一时代变革对史学研究也产生深刻影响:改变了史料搜集的方式,改变了校勘与考据的概念,改变了索引、标点的方式,引发了研究思维的转变,改变了学术前沿的概念。历史学科研究......
-
〓 滕王阁序揭秘
内容提要:王勃的《滕王阁序》并不是一挥而就的天才之笔,而是事先打了腹稿的有准备之作。《滕王阁序》中有众多的典故,也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对作者所发现的疑问进行了深入探究,也解析了王勃化用典故的手法及其在文学史方面的重要意义。关键词:王勃;滕王阁作者简介:应宗强,男,1969年生,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数学系企业管理......
-
〓 试释西汉南越王墓错金铜虎节铭文
内容摘要:著名的西汉南越王墓是迄今罕见的没有被盗掘过的西汉王一级的大墓。墓中出土的错金铜虎节作为一种通行凭证在历次考古发掘中亦有所出土,如著名的鄂君启节以及王命传龙节。目前,鄂君启节与王命传龙节的铭文已被诸家确释,而唯此错金铜虎节铭文“王命=车徒”的“徒”字多受质疑。为此,笔者对此字运用分解字形、比照古文字例、结合古文......
-
〓 刘师培的中、西观与文化民族主义
作者简介:盛邦和,华东师大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界已有不少有关刘师培的研究文章,本文不打算对刘做广泛意义上的研究,只想以此个案,说明国粹派的文化建设观。说到国粹派,人们常将其与“文化民族主义”联在一起,似乎凡入此派,即顽守“中学”,反对西学。然而通过对刘学术思想浅探,或许可得出一个相异的印象:刘坚持国粹观点,但......
-
〓 港台近期国学类学术讲座(七)
2015·8——2015·121、格物穷理:「中国古代经典中的科学与医学」系列讲座时间:2015年8至10月,共6场地点:国家图书馆(台北市中山南路20号)主办单位:国家图书馆联 络 人:黄先生,Tel: 2361-9132#429;E-mail: wende@ncl.edu.tw连结网址:http://104read......
-
〓 唐初华北地区推行均田制的铁证
在今年3月10日国家典籍博物馆揭幕的“正定历史文化展”上,有一幅“唐代界砖”的彩色拓片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个界砖的实物笔者过去在正定百石斋见过,但公开展出的拓片却是第一次见到。这张拓片所反映的具有重要资料价值的铭文也应是第一次向公众和学界展出,其重要性应该引起唐史学界的注意。 所谓“唐代界砖”,确切地说应......
-
〓 论梁代皇族萧氏兄弟的文学对话
内容提要:梁代皇族萧氏兄弟指昭明太子萧统与萧纲、萧绎,他们都富有文才,文学旨趣和而不同,周围聚集许多文士。他们经常就文学问题展开坦率的对话,其对话风尚,在当时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渐渐形成传统,中国古代文论的诗话风尚受此泽溉,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关键词:三萧生平;文学对话;诗话传统作者简介:袁济喜,1956年生,中国人民......
-
〓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扬州个园
第二编中国十大名园五、扬州个园位于扬州东关街入口处。是扬州古典园林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一座园林,也是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之一。个园是座私家第宅园林,园主黄至筠在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清高之趣。又因黄至筠字个园,竹叶形状又像一个“个”字,......
-
〓 秦始皇云梦祭舜的难言之隐
西汉学者刘向批评秦始皇“上小尧舜,下邈三王。”可是他在走上不归之路之前,却到云梦来望祀“五帝”之一的虞舜,这是为什么?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以期方家雅正。《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於九疑山。”这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九年前,秦始皇路过云梦到洞庭湖湘山祠去......
-
〓 古代阐释视野中的阮籍五言《咏怀诗》
摘要:在阮籍五言《咏怀诗》的古代阐释史上,以史证诗是主流,阮籍被解读成曹魏的忠臣,并以此为出发点,牵合当时的时事来解读阮诗,大部分阮诗被阐释成政治讽喻诗。本文尝试借助解释美学理论来梳理此现象,认为是阮籍的家世和生平的召唤结构、阮诗的召唤结构及阐释者的定向期待三者合力的结果。关键词:阮籍五言诗;阐释史;召唤结构;定向期待......
-
〓 古文《尚书》流传过程探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摘要】学术界怀疑古文《尚书》为“伪书”的一条重要论据,就是古文晚出。但经过稽查考核,证明古文《尚书》自西汉以后长期流传于世,至魏晋之际完备成集而形成传授关系,其来源可能有七个方面,非一人一时之伪造。【关键词】古文《尚书》;流传过程;魏晋时期今传《尚书》中的二十五篇古文,学术界历来定为“伪书”。......
-
〓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词条
何晏(约公元193~249)魏晋玄学贵无论创始人之一。与王弼并称于世。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何晏是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为司空时纳其母,并收养晏。晏少时聪慧过人,得宠于曹操,被视若诸公子。何晏后来娶金乡公主为妻,赐爵为列候。魏文帝时,晏无所事任,明帝时亦不见用,至齐王芳正始初,他依附曹爽,遂进为散骑待郎,迁侍......
-
〓 格物致知新考
摘要:“格”的基本意义为树枝、支系和“木长貌”。“格物”为意动用法,即以物为格,将世间万物统视为一个树状结构上不同的分枝,观察和分析各种物类的性状差异,摸索不同物性的变化规律,把握物属之间相互关系,确认各物类属。“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格物活动,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完善不同领域知识体系,同时不断改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向穷究......
-
〓 “伪《古文尚书》案”平议
摘要:《尚书》是儒家六经之一。但从宋代吴棫、朱熹等学者怀疑传世本《古文尚书》为伪书以来,历代学者围绕这部《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一直聚讼纷纭。清代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之后,经过四库馆臣及后世一些疑古派学者的大力推阐,阎氏把传世本《古文尚书》判定为伪书的观点几乎被清代与近现代学术界视为定谳。到上世纪末,随着我国学术界......
-
〓 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的作用——兼谈这种作用的世界意义
论文提要:从世界范围内,重新反思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的作用问题,对于今天全球伦理的倡导,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作者在本篇论文中,将会一般性地分析:狭义界定下儒家伦理思想,如何作用狭义界定下的中国宗教的问题;并具体地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者关系的分析,来展示作者对儒家思想作用中国宗教的可能和方式等问题的主要看法;最后作者还......
-
〓 驳张岩先生对《尚书古文疏证》的“甄别”
[摘要] 本文在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和其他学人辨《尚书》古文之伪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出土的战国楚简等相关资料,申论“尚书大序”中古文《尚书》二十五篇说、孔安国献书作传说与史实不符,孔安国《传》中的“金城”、“驹丽”、“南山”是晚于孔安国的人所写,古文经中的《君陈》、《君牙》、《大禹谟》等乃伪作,从而反驳张岩先生在《审核......
-
〓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承德避暑山庄
第二编中国十大名园四、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距离北京180公里。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