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易卦爻象原始
近十多年来考古发掘所取得的地下文物资料,以及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和古文字学界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周易》前史(指今传《周易》定本形成以前的历史)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实物资料。我觉得,依据这些资料进行深入一步的综合研究,也许有可能编写出一部崭新的,既科学又生动的《周易》前史来。这样就可以澄清长期以来对于《周易》的种种臆测......
-
〓 迦腻色伽王与大月氏王系
贵霜王朝及大月氏王国的世系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中国、印度及中亚诸国的历史,还涉及到佛教史尤其是禅宗西天二十八祖说,许多学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经过长达百年的研究,迄今尚无一个令人满意的结论。尽管新的资料不断被发掘出来,却仍然无助于定论的产生,因为大家对新资料的理解和解释纷乱不一。本文试......
-
〓 “杨家将”遗事故址散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五
北宋名臣范仲淹有首《渔家傲》,描述他在西北孤城抗击西夏的经历与感受,其中写道:“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如果用此来形容万里长城上的千古雄关雁门关,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雁门关坐落于勾注山脉的千嶂万壑之中,扼守于万里长城铁裹岭段的冲要之处,北据塞外,南屏晋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
-
〓 归有光文之审美感知
内容摘要:明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后世对归有光之散文评价颇高。其至事关天属类散文更是有着“不俟修饰,而情辞并得,使览者恻然有隐”的特点。作者希望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探询其散文感人至深、受人青睐的原因,尝试从归文“一唱三叹”的悲剧审美形式入手,通过文本呈现的悲剧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象,切入欣赏归有光文章的感人之处,从心理活动的具......
-
〓 《毛诗序》学术话语权的形成及影响
摘要:《毛诗序》按照儒家话语模式对《诗经》进行阐释,提出了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构成了儒家诗学的基本框架,影响中国文坛上千年。本文论述了《毛诗序》学术话语权形成的原因及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关键词:《毛诗序》;学术话语权;儒家诗教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毛诗序》有着独特而显赫......
-
〓 名人与广告宣传——朱熹的足疾
如今的各类广告让人眼花缭乱,成了各路明星大碗争奇斗艳的“主场”了。这儿的“大碗”不是误写,正是《水浒》演义里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大碗”。愚以为比“大腕”更贴近些儿。十多年前,有份《文汇读书周报》的“书界短波”栏,头条映入眼帘的是:九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作为某广告片的主角云云。印象中,那则“短波”并无丝毫贬义,指......
-
〓 两汉官俸简表
朝代品秩实俸附注印绶西汉万石每月350斛谷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号“万石”。金紫印绶中二千石每月180斛谷“中”即“满”。银印青绶二千石每月120斛谷 银印青绶比二千石每月100斛谷 银印青绶千石每月90斛谷 铜印黒绶比千石每月80斛谷 铜印黒绶八百石 成帝时除去不设。 六百石每月7......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九):张之洞家书
张之洞家书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其名字或出自《庄子·至乐》中的“张之洞庭之野”。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廿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
〓 汤显祖哲学思想初探
汤显祖是我国十六世纪(明中叶)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创作的《牡丹亭》、《南柯梦》、《邯郸梦》、《紫钗记》(即“临川四梦”),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为当时剧坛所推许,而且在思想上也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汤显祖的戏剧作品所以能在当时社会上发生巨大影响,与他在作品主题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及他在戏剧......
-
〓 论甄士隐和贾雨村在《红楼梦》结构和主题上的作用
内容提要:《红楼梦》中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贾府主体故事之外的人物在全书结构和主题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结构上,他们起了“未雨闻雷”的预示作用和“穿针引线”的线索作用,主题上又寄托着作者对儒道互补的中国士人心态的思考。关键词:结构;主题;未雨闻雷;穿针引线;儒道文化作者单位:山东大学中文系美国当代著名后经典叙事学家詹姆......
-
〓 清朝官代书制度研究
内容提要:清代国家法律规定,当事人呈交的状纸须由通过考试获得资格的官代书抄写及核查,并盖上衙门颁发的戳记。官代书有义务检查当事人控诉是否真实,据之书写状纸并以此向当事人收取费用。代书制度的设置,弥补了诉讼制度的一些不足,但主要目的在于去除讼师行业、协助衙门限制过多的诉讼、提高衙门的审判效率。官代书虽有为私人服务的现代律......
-
〓 学术新刊中的唐研究
学术新刊中的唐研究简介(之一)九十年代的一个学术新气象,就是一些高校的系所、学术团体甚至一些志同道合的学人,创办了一批学术专刊。因为有期刊号的限制,这些专刊一般都是以书籍的形式出版的,但它们大多数都希望能够按时连续地出版下去。由于这些专刊的经费都是自筹来的,能够坚持下去是很不容易的,即使成为所谓“三期刊物”,只要对学术......
-
〓 酒泉刘萨诃资料辑释
刘萨诃是活动于东晋末至南北朝时期的一位高僧,记载他的籍贯、名号、事迹及传说的佛典和史籍很多,主要集中在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广弘明集》、《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释迦方志》、《道宣律师感通录》,道世《法苑珠林》,宋释志磬《佛祖统纪》,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以及敦煌遗书P.3570、P.2680、P......
-
〓 台湾高校2011年上学期开设的国学课程
文学●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简锦松教授江素卿瑜伽师地论讨论上林庆勋语言与文化讨论上张屏生台湾民间文学上杨雅惠现代文学理论讨论上杨济襄春秋今文学(一)上廖宏昌清代诗学上刘文强世说新语人物与事迹(一)上刘昭明东坡诗词(一)上蔡振念现代小说与理论(一)上蔡美智语言教学讨论上戴景贤文史资料讨论上简宗修佛学思想上简锦松专家词......
-
〓 陈来:“创造性转化”观念的由来和发展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必须把“两有”、“两相”、“两创”的方针结合起来。“两有”即对古代的文化要有区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两相”即中华优秀文化必须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两创”即对中华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有”是讲继承的区别原则,“......
-
〓 郭继民:“道心”、“人心”漫谈
突然想到一则禅话:一禅师问如何除去地里的草,弟子给出各种答案,有主张火烧的,有主张锄头除的……等等,不一而足,禅师笑而不答。来年,弟子来到禅师的地头,看着茂盛的庄稼,幡然醒悟,原来地里种上庄稼,草就不长了。 同样,心里种上了“正义”(道心),“邪恶”(人心)也就式微了。 “道心”与“人心”这一对哲学......
-
〓 宋朝的乡役与乡村“行政区划”
内容提要:两宋乡役是与乡村“行政区划”既有重叠又有区别的一个历史专用名词,它不仅体现为皇权的“神经末梢”,同时也是具有以民治民的“民治”意味的乡村管理体 制 ,但却不是一级完整的行政区划,更不能称之为一级行政机构。这是由“职役” 制 度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它既体现有“职”的成分,也含有“役”的成分,二者构成一个整体,......
-
〓 论“辞”——文言语气词非口语再说
【内容提要】“辞”是古代书面语中经常出现的概念,也是一个训诂学术语。实际上“辞”既非指“虚词”,也非指广义的“词语”,而是指与“名”、“字”相对的非口语词汇。历来被当成古人口语的所谓“语气词”,其实只是一种断句与提示语气的书面语符号,口语中并不存在。除“语气词”,“辞”还包括大部分介词、连词等虚词及少量实词。【关键词】......
-
〓 台湾高校国学类院系和研究所(2010年)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台北市罗斯福路四段1号电话总机886-2-33663366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同上台湾大学哲学系同上台湾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同上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同上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同上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同上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台北市和平东路一段162号886-2-77341111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同上台湾师范大学国......
-
〓 中国古代风俗画的研究方法概述
摘要:风俗画研究的特性,在于其所包含的讯息量是多元且宽泛的。以图像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成为风俗画研究的基础核心。此外,艺术社会学的方法,时代风格的比较,美术史发展历程的转换,以及视觉经验与艺术形式的关系,方可整体地进行理解分析。 关键词:风俗画;图像学;方法论;艺术社会学 一、绪论中国古代水墨画在长期时间的累积之下,至......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