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七)
2015·3—2015·71、语言暨语言学第16卷第4期时间:2015年7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内容简介:【Preface】Body Experience and Language Processing(宋丽梅、李佳颖)【Article】Imaginative Language: What Event......
-
〓 朱子理学点评录
作者简介:汪灏,原名汪水发,江西省婺源县文联主席。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少有的堪与孔孟相提并论的文化巨人。但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他及他的学说的评价是很不公允的,同时也谬误百出,其影响时至今日。有人一讲到朱熹的学说,就是“客观唯心主义”,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工具。故而,笔者选择了一些最能体......
-
〓 “五四”前后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更新
内容摘要: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对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下,传统的古典文学研究也开始有了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在这一学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方法论的变革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世纪初年朴学与西学相结合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兴起,到“五四”文学革命......
-
〓 归有光之文学思想态势
内容提要:明朝,是一个程朱理学观念官学化的时代。作为明中期最为杰出的文学家之一的归有光,其思想态势一方面继承了儒家正统,接受的更多的却是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另一方面又呈现出兼及道家、佛家的态势。他的文学观有着不同于传统、比较开明的一面,这与当时的王学思潮、个性经历和生活环境关系密切。从审美接受者的角度入手,从震川作品中......
-
〓 阎先生若璩传
——《潜研堂文集》卷第三十八
先生讳若璩,字百诗,先世居太原县西塞邨,五世祖始居淮安,祖世科,万歴甲辰进士,布政司参议;父修龄,郡学生。先生少口吃,入小学读书,千遍犹未熟。同辈咸其钝。年十五,冬夜读书,有所碍,愤悱不肯寐,漏四下,寒甚,坚卧沈思,心忽开朗。自是颖悟异常,是岁补学官弟子,一时名士如李太虚、方尔止、王于一、杜于皇辈,皆折辈行与交揅。究......
-
〓 港台近期国学类学术讲座展览(十)
2015·12——2016·31、「寰宇汉学讲座」邀请蒙苇教授等4位学人演讲时间:2015年12月18及23日,共4场地点:国家图书馆行政区一楼188会议室(台北市中山南路20号)主办单位:汉学研究中心联 络 人:洪先生,Tel: 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内容简介......
-
〓 论甄士隐和贾雨村在《红楼梦》结构和主题上的作用
内容提要:《红楼梦》中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贾府主体故事之外的人物在全书结构和主题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结构上,他们起了“未雨闻雷”的预示作用和“穿针引线”的线索作用,主题上又寄托着作者对儒道互补的中国士人心态的思考。关键词:结构;主题;未雨闻雷;穿针引线;儒道文化作者单位:山东大学中文系美国当代著名后经典叙事学家詹姆......
-
〓 【区域社会史】垸:明清两湖平原社会变迁的核心要素
民国初湖北松滋县堤垸全图(局部) 无论是从自然环境变化程度和人类活动频度而言,明清时期的两湖平原都进入了活跃剧变的时代。在明以前的历代开发中,两湖平原没有像冀朝鼎“基本经济区理论”所论述的那样成为湖北、湖南的“基本经济区”,也没有如施坚雅“核心——边缘”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成为两省的“核心区”。而随着以堤垸建设为标志......
-
〓 “平世之良相”:王旦论──君臣关系个案研究之二
按:如标题所示,本文为笔者关于君臣关系个案研究之二。依时代顺序,之一为《定位皇权,肇始宰辅专政:李沆论》、之三为《“左右天子为大忠”:寇准论》、之四为《恶的历史:佞臣如何左右皇权——王钦若论》、之五为《“罔上弄權”:丁谓論》。笔者选择的贯穿于整个宋真宗朝历史的五个宰相,可以说大体上囊括中国历史上宰相的基本类型。通过对上......
-
〓 周公考述
周公旦是周文王之子,初封在周,爵位是“公”,故有“周公”之称号,为周朝的开国功臣,也是儒家推崇的圣人之一。他的后人继承他的封邑和爵号,沿用周公之名,故后又有很多位周公。现在网上介绍周公的内容很多,但是都笼统简略,既不注明文献出处,也不做深入分析、考察其说的可信度,只相互抄传,辗转稗贩,以讹传讹者时时有之。故作此文,略作......
-
〓 刘萨诃信仰解读——关于中古民间佛教信仰的一点探索
刘萨诃[1]和尚,本是一个湮没在僧传中的南北朝时期的小小高僧,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敦煌相关文物和文献的发现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他的关注。尽管关注的热点聚焦在刘萨诃和敦煌莫高窟的关系上,但在梳理相关材料的过程中,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巨大的隐秘,使这个和尚闪烁出一种卓然不群的光辉。虽然这位活动在四世纪下半叶到五世纪初的刘萨诃......
-
〓 《中华易学全书》目录
册數序號書名作者卷數第01册001子夏易傳周·卜商11002周易鄭康成注漢·鄭玄1003增補鄭氏周易漢·鄭玄3004陸氏易解漢·陸續1005周易注疏(周易正义)晉·韓康伯13第02册006周易注疏–周易略例魏·王弼1007周易注魏·王弼10008周易集解唐·李鼎祚17009周易口訣義唐·史徵6010周易擧正......
-
〓 刘海燕:秉烛达旦
资料图片“秉烛达旦”,本身有通宵秉烛、勤奋读书、珍惜光阴、热爱生命等含义。而在元明清通俗文学作品中,“秉烛达旦”更多直接指涉关羽的故事,包括关羽与皇嫂在曹营时“一宅分二院”以及“关羽秉烛读《春秋》”等情节,在元明之际的三国戏中曾广为流传,甚至被写进了历史读物。据载,潘荣《通鉴总论》中有“明烛以达旦,乃云长之大节”之语。......
-
〓 古代养济院及其演变
我国养济保民思想源远流长。商代时期,盘庚提出“罔不惟民之承保”,“式敷民德”(《尚书·商书·盘庚》)。周代文王提倡“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用咸和万民”(《尚书·商书·周书》)。周公将之发展为明德慎罚、以德治民。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等学派继承了这一“保民”思想。《周礼》提出:“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
-
〓 陈来:“创造性转化”观念的由来和发展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必须把“两有”、“两相”、“两创”的方针结合起来。“两有”即对古代的文化要有区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两相”即中华优秀文化必须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两创”即对中华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有”是讲继承的区别原则,“......
-
〓 “杨家将”遗事故址散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五
北宋名臣范仲淹有首《渔家傲》,描述他在西北孤城抗击西夏的经历与感受,其中写道:“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如果用此来形容万里长城上的千古雄关雁门关,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雁门关坐落于勾注山脉的千嶂万壑之中,扼守于万里长城铁裹岭段的冲要之处,北据塞外,南屏晋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
-
〓 史林镜鉴:急功近利的清朝参务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自古以来便被人们视为稀缺之物。明末,后金政权经常与明朝进行人参贸易。据《清太祖实录》记载,因人参易烂,明人乃佯装不欲交易,以压低价格。努尔哈赤遂发明人参煮晒法,使其经久不腐,结果“所济甚众,民用益饶。” 清朝定鼎北京之后,基本实行的是人参资源共享的“八旗分山制”。随着皇权不断加强,至康......
-
〓 滁州风物与醉翁诗文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一
庆历初年,是北宋政坛风云激荡,政局剧烈摇摆时期。围绕抗击辽夏、整顿财赋、淘汰冗员等关系大宋国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以范仲淹、富弼为首的新政派和以吕夷简、夏竦为代表的守成派展开激烈的攻坚和拉锯战,两大阵营壁垒分明,你争我夺,力图把这条积弱积贫的大船驶向己方预设的彼岸。庆历二年(公元1042),因谴责司谏高若讷不尽言责,反对......
-
〓 贺麟与唐君毅——人生经历、社会交往与学术思想
内容摘要:风云激荡而又异彩纷呈的中国现代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大师巨子辈出;四川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贺麟与唐君毅,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且同为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二人有颇多惊人相似之点,也有巨大差异之处。本文从人生经历、社会交往、思想发展历程及时代际遇等层面比较二人之同与异,并略陈感想一二。关键词:贺麟;唐君......
-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散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九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李白在江夏(今湖北省武昌市)送友人孟浩然东去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送别之际,诗人面对云水苍茫之中渐行渐远的一叶扁舟,一种离忧伤别浓浓愁绪和独处天地之间的孤独感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的著名诗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