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洵与王安石思想异同论
内容提要:苏洵与王安石是同时代人,但二人关系并不密切,没有相互交往的记录,也谈不上有何个人恩怨。为了攻击王安石,有人刻意制造苏王矛盾,并大谈其思想冲突。本文旨在说明二人在思想和政治主张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并无根本冲突。关键词:苏洵;王安石;思想;冲突苏洵与王安石素无瓜葛,然而一篇伪造的《辨奸论》却使他成为反王先锋,洞察......
-
〓 “寄死窑”的文化谜团:弃老习俗与传说
作者简介:刘守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主编,现正从事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的比较工作。对民间传说的进一步发掘与保护,在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弃老传说已成为形态鲜活、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的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经典之一......
-
〓 水路与戏路——京杭大运河在明清戏曲发展中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个繁荣与发展时期。今天中国众多传统戏曲的声腔或剧种,多数都是从那时起发展演变而来的。在传统戏曲界,向来有“水路即戏路”的说法。但需注意的是,所谓“水路”并不仅仅指的是一条普通的河流,它实际上指的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水道及与这条水道紧密相关,并被这条水道带动起来的经济、......
-
〓 袁宏与东晋玄学
第一部分一汤用彤先生论魏晋玄学思想的发展,略分为四期:“(一)正始时期,在理论上多以《周易》、《老子》为根据,用何晏、王弼作代表。(二)元康时期,在思想上多受庄子学的影响,‘激烈派’(按,指嵇康、阮籍等)的思想流行。(三)永嘉时期,至少一部分人士上承正始时期‘温和派’的态度,而有‘新庄学’,以向秀、郭象为代表。(四)东......
-
〓 《浮生六记》:与苦难共舞
《浮生六记》充满悲情地叙述了沈三白、芸娘所在的大家庭里公婆与儿子儿媳的冲突、兄弟之间的矛盾和落魄之际的人情冷暖,以细腻的写实笔法,客观上揭示了家庭悲剧酝酿发展的过程,展示了乾隆盛世一个普通家庭真实的生活状态。尽管没有旗帜鲜明地批判传统的家庭伦理和封建礼教,甚至在主观上,主人公都是传统伦理的维护者,但通篇白描的叙述方式,......
-
〓 佛教与东方文化(提要)
佛教是东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理论在东方国家中,尤其是东亚国家中,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而作为世界四大宗教之一,佛教的信仰者更遍及五大洲。我们讨论东方文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佛教文化都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重点。佛教发源于南亚印度,后来传播到了东南亚和东北亚,并融入了这些地区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就今天来看,佛教文......
-
〓 如何对已学过简体字的日本学生教繁体字
东京学艺大学 教育学部副教授木村守大东文化大学 外国语学部讲师上地宏一在日本,上了大学以后就开始学习第二外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学习的外语。第二外语的语种有德语、法语、汉语、韩语等。东京学艺大学也可以学习这些语言。目前在我校,学习汉语的学生最多。占百分之五十以上。每年有一千一百名左右的新生入学,其中有超过六百名的学生选......
-
〓 中国文化在海外:美国的孔子儒学研究
自17世纪以来,孔子文化及儒家思想在欧洲迅速传播,形成了兴盛百年的“中国文化热”。美国学者顾立雅在《孔子与中国之道》一书中写道:“在欧洲,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民主理想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国思想,它又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民主的发展。”事实上,这不但指出了孔子儒学如何转向美国的事实,也证实了即......
-
〓 马执斌:《古朗月行》的影射意象
《古朗月行》是李白写的一首乐府诗。诗题罕见。六朝宋代诗人鲍照有《代朗月行》的作品。《李太白全集》王琦注:“鲍照有《朗月行》,疑始於照。”鲍照《代朗月行》写明月照绮窗,靓妆佳人,当户抚琴,放喉歌讴,为诗人吟唱朗月。诗人被歌声和美酒所陶醉,意气相投,一掷千金而不惜。李白在《古风·其一》中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
〓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当我们问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多数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儒家思想。这是由于有汉武帝接受卫绾、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有自南宋末至清末约六百余年间,作为官方思想的“理学”,是以批判佛老异端、继承儒家道统为旗帜的;以及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著作“五经”、以至“三十经”,也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中......
-
〓 洞山良价与曹洞宗风
洞山良价(807—869)禅师,上承药山、云岩家风,下有曹山、云居举倡,使洞上玄风远播天下、曹洞一宗绵延于今。其博采众说、妙思独运,家风宛然,有超师越祖之谈;宗旨分明,含通天彻地之机。妙旨玄奥,难以言传;宗史冥迷,可假语辨?今偎以浅识,妄测圣意,以就教于诸方。拙文《药山惟俨的宗系和禅风》,(1)已力辩药山应属于马祖弟子......
-
〓 试解徐福东渡的几大谜题
青岛胶南琅琊台徐福东渡群雕徐福东渡最早的历史记载见于《史记》。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封禅书》《淮南衡山列传》中均有记载,多达千余字,其中《秦始皇本纪》《淮南衡山列传》中更是多处直接提及徐福377字。但是千余字的历史记载毕竟不能面面俱到,还是留下了历史谜团。诸如,徐福东渡未归,“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引发了对徐福渡海......
-
〓 日本实施性奴隶制度的新证据——新发现的关东军“慰安妇”档案解读
最近,吉林省档案馆公布的日本关东宪兵队档案等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其中涉及“慰安妇”的档案,记载日军在东北各地、华北、华中地区以及爪哇等地普遍设立慰安所,甚至有“慰安妇”与日军官兵比例、某个时段日军官兵进入慰安所的人数统计等。 在关东军的邮件检查文献中,保存了许多官兵通信,里面也记载了许多日军推行......
-
〓 郭继民:“道心”、“人心”漫谈
突然想到一则禅话:一禅师问如何除去地里的草,弟子给出各种答案,有主张火烧的,有主张锄头除的……等等,不一而足,禅师笑而不答。来年,弟子来到禅师的地头,看着茂盛的庄稼,幡然醒悟,原来地里种上庄稼,草就不长了。 同样,心里种上了“正义”(道心),“邪恶”(人心)也就式微了。 “道心”与“人心”这一对哲学......
-
〓 学人解读苏轼:以俗为雅
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曾说:“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如孙吴之兵,棘端可以破镞,如甘蝇飞卫之射,此诗人之奇也。”(《再次韵并引》)南宋初年,葛立方在《韵语阳秋》卷三引述此说,后来成为江西诗派重要的诗学理论。然而此说实出自苏轼,他于熙宁八年(1075)《题柳子厚诗二首》云:“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
-
〓 一代伟人千古绝唱——论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手迹《毛泽东诗词书法诗意画鉴赏》季世昌 主编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而且是当代杰出的诗人。柳亚子先生曾以“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的诗句赞之。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即爱好诗词,与朋友即有诗词唱和及对亲友的悼亡、送别之作。此后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建设时期,即使在戎马倥......
-
〓 宗教学基础理论研究历程
由于对宗教的界定涉及到对宗教本质的认识、对宗教的态度乃至宗教政策等大问题,因而界定宗教一直是宗教学理论研究中的重点与核心;又由于只有为宗教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才能更深入地研究宗教,因而界定宗教也一直是宗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前沿与关键。长期以来,我国宗教学界乃至政界都一直以马克思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为宗教的定义,而且一直只是......
-
〓 文武兼备、“皆堪大用”的一代奇才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三十一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之侄孙,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但其学又不受所囿,自小有志于经世。姚莹从小好学,对书无所不窥,往往“博证精究,每有所作,不假思索,议论闳伟”,其“文章善持论,指陈时事利害,慷慨深切”。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进士,次年招入粤督百龄幕府,当时海寇骚扰,......
-
〓 中国传统哲学中主体修养学说的认识论意义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丰富的关于主体修养的学说。其中,大部分是讲道德养成过程中的主体修养问题,不过也有相当部份是讲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修养问题。而且,即使是那些有关道德主体修养方面的论述,同样也包含着重要的认识论上的意义。可以说,强调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修养,认为认识活动与道德修养有密切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大特征。它对于丰......
-
〓 古人对雷电的认识和防御在《易经》中有较多记载
——生活中的伏羲六十四卦(二)
摘要:何为雷电?雷电在天空何处产生?雷电如何形成?雷电的危害和好处是什么?如何防御雷电?这些问题在群经之首、万经之王的《易经》中均有答案,作者整理述之。雷电是自然界经常发生的一种天气现象,对于雷电现象的研究,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形成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这在群经之首、万经之王的《易经》中有较多记载。《易经》中......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