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公营建洛邑相关问题考释
洛阳周公庙 周公营建洛邑,是学术界久争未绝的问题,其中争议尤大的是有关周王城的营建情况。笔者谨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文物资料,来探讨、厘清和辨正周公营建洛邑是一城还是二城、成周城与王城的关系等问题,以就教于大家。 一、一城与二城之辨 武王伐纣取得成功之后,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两年之后,武王疾殁......
-
〓 周公考述
周公旦是周文王之子,初封在周,爵位是“公”,故有“周公”之称号,为周朝的开国功臣,也是儒家推崇的圣人之一。他的后人继承他的封邑和爵号,沿用周公之名,故后又有很多位周公。现在网上介绍周公的内容很多,但是都笼统简略,既不注明文献出处,也不做深入分析、考察其说的可信度,只相互抄传,辗转稗贩,以讹传讹者时时有之。故作此文,略作......
-
〓 学人解读苏轼:以俗为雅
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曾说:“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如孙吴之兵,棘端可以破镞,如甘蝇飞卫之射,此诗人之奇也。”(《再次韵并引》)南宋初年,葛立方在《韵语阳秋》卷三引述此说,后来成为江西诗派重要的诗学理论。然而此说实出自苏轼,他于熙宁八年(1075)《题柳子厚诗二首》云:“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
-
〓 如何对已学过简体字的日本学生教繁体字
东京学艺大学 教育学部副教授木村守大东文化大学 外国语学部讲师上地宏一在日本,上了大学以后就开始学习第二外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学习的外语。第二外语的语种有德语、法语、汉语、韩语等。东京学艺大学也可以学习这些语言。目前在我校,学习汉语的学生最多。占百分之五十以上。每年有一千一百名左右的新生入学,其中有超过六百名的学生选......
-
〓 【区域社会史】垸:明清两湖平原社会变迁的核心要素
民国初湖北松滋县堤垸全图(局部) 无论是从自然环境变化程度和人类活动频度而言,明清时期的两湖平原都进入了活跃剧变的时代。在明以前的历代开发中,两湖平原没有像冀朝鼎“基本经济区理论”所论述的那样成为湖北、湖南的“基本经济区”,也没有如施坚雅“核心——边缘”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成为两省的“核心区”。而随着以堤垸建设为标志......
-
〓 则全和尚节奏指法
《则全和尚节奏指法》,琴论专著,收入《琴苑要录》中。作者为琴僧义海的弟子、北宋著名琴家则全和尚。义海的琴曲演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则全继承了老师义海的传谱,在当时颇受推重。《琴苑要录》中写道:“后通曹太后(公元1015—1079)之侄孙名摭,字贵获,得则全和尚妙本,遂传授之,凡三十余年。”对于得之不易的“妙本”表示非......
-
〓 大名新出夏汉文合璧墓志铭的价值和意义
2013年9月,在河北大名县陈庄村南出土一方《宣差大名路达鲁花赤小李钤部公墓志》(后文简称《墓志》)。关于此墓志出土的情况,一些新闻媒体在报纸、网络上有过报道,但未公布墓志图版(照片),更未公布墓志录文。墓志发掘后,也未公开发表过发掘简报等,给学术研究带来诸多不便。墓志增加了我们对唐兀昔里氏的了解,同时也提供了......
-
〓 “寄死窑”的文化谜团:弃老习俗与传说
作者简介:刘守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主编,现正从事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的比较工作。对民间传说的进一步发掘与保护,在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弃老传说已成为形态鲜活、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的中国民间口头文学经典之一......
-
〓 《浮生六记》:与苦难共舞
《浮生六记》充满悲情地叙述了沈三白、芸娘所在的大家庭里公婆与儿子儿媳的冲突、兄弟之间的矛盾和落魄之际的人情冷暖,以细腻的写实笔法,客观上揭示了家庭悲剧酝酿发展的过程,展示了乾隆盛世一个普通家庭真实的生活状态。尽管没有旗帜鲜明地批判传统的家庭伦理和封建礼教,甚至在主观上,主人公都是传统伦理的维护者,但通篇白描的叙述方式,......
-
〓 刘海燕:秉烛达旦
资料图片“秉烛达旦”,本身有通宵秉烛、勤奋读书、珍惜光阴、热爱生命等含义。而在元明清通俗文学作品中,“秉烛达旦”更多直接指涉关羽的故事,包括关羽与皇嫂在曹营时“一宅分二院”以及“关羽秉烛读《春秋》”等情节,在元明之际的三国戏中曾广为流传,甚至被写进了历史读物。据载,潘荣《通鉴总论》中有“明烛以达旦,乃云长之大节”之语。......
-
〓 高拱缺失相材吗?——与赵毅教授商榷之二
【内容摘要】赵毅教授提出的高拱“相材缺失论”,不符合史实。高拱于嘉靖末年入阁,由于与首辅徐阶政见政纲之分歧,而被徐阶逐出内阁,决非所谓“以群辅搏首辅,有违做官之道,大失人望”所致。隆庆三年末,高拱复政后,内阁诸臣之去,也是由于政见政纲之不同,决不能归因于高拱一人,这实际上均是权欲极强的张居正一人所为。高拱为相为人“公正......
-
〓 《文心雕龙·辨骚》篇要旨辨正
摘要:《辨骚》篇认为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文学作品是宗经并将其具体化的杰出典范,体现了学习经典和发挥个人的才情以实现艺术独创性的完美结合。因此刘勰使用“骚经”这一《文心雕龙》当中不多见的称谓,给与屈骚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以高度评价,认为它“气往轹古,辞来切今”、“笼罩《雅》、《颂》”,继承并超越了经书。同时屈原作品在......
-
〓 国学漫谈:文庙祭祀的文化意义
在传统礼乐文明的丰富内涵中,祭祀文化是其中的荦荦大端。祭礼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天地、先祖、君师。世人习称的“孔庙”,实际名称应为“文庙”,其主要作用是用来祭祀孔子及历代圣哲、先贤先儒。文庙祭祀所采用的礼仪称为“释奠礼”,是传统社会的“国之要典”,成为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文化信息。 ......
-
〓 文化史略:中华文化与东非斯瓦希里文化的交流
在肯尼亚曼达岛发现的中国明代钱币肯尼亚海岸出土的中国陶器 斯瓦希里文化是一种具有“世界性色彩”的文化,是借助了古代横跨印度洋的亚非地区贸易力量的推动,在逐渐融合古代非洲黑人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之多种要素的基础上,由来自非洲大陆本土的黑人居民与来自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区的移民,在东非沿岸......
-
〓 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关于传统吟诵的调查与思考
2013年2月,89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举办大型系列公益讲座“中国古典诗歌吟诵与教学”。 吟诵作为我国诵读古典文学作品特有的传统方式,是作者创作、推敲诗文的重要手段,也是读者学习、欣赏诗词文赋的最佳途径。从“行吟泽畔”的屈原,到“吟诗作赋北窗里”的李白、“歌吟终日如狂叟”的白居易,再到“得听清吟,至绝眠餐......
-
〓 史林镜鉴:急功近利的清朝参务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自古以来便被人们视为稀缺之物。明末,后金政权经常与明朝进行人参贸易。据《清太祖实录》记载,因人参易烂,明人乃佯装不欲交易,以压低价格。努尔哈赤遂发明人参煮晒法,使其经久不腐,结果“所济甚众,民用益饶。” 清朝定鼎北京之后,基本实行的是人参资源共享的“八旗分山制”。随着皇权不断加强,至康......
-
〓 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横渠四句再解读
张载(1020—1077)是北宋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也是关学宗师。在长期的学术和为政生涯中,他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表达自己的志向。学者多称这四句话为“横渠四句”。由于四句的每一句都以“为”字开头,故也可称作“四为”句。横渠四句代表了北宋理学的根本精神,近千年来传诵不绝。由于前两......
-
〓 蝉声清响余音绕梁——唐代咏蝉诗浅论
内容提要:咏物诗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文人们惯用的手法。在唐代那样一个诗的国度里,诗人笔下的物象各种各样,许多生活中的寻常之物和自然界的花草鱼虫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触发物、寄托对象和载体,这其中就包括蝉。诗人借助这只小小的鸣虫或表达高尚的品行,或抒发满腔的悲愤,或感慨迍邅的命运。有的娱情......
-
〓 朱子理学点评录
作者简介:汪灏,原名汪水发,江西省婺源县文联主席。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少有的堪与孔孟相提并论的文化巨人。但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他及他的学说的评价是很不公允的,同时也谬误百出,其影响时至今日。有人一讲到朱熹的学说,就是“客观唯心主义”,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工具。故而,笔者选择了一些最能体......
-
〓 石头宗心性论思想述评
慧能以来,禅宗主要衍化为南岳和青原两系。青原行思(?~740年)主张“即今语言即是汝心,此心是佛”[1]。其弟子石头希迁(西元700~790年)继承行思,超过行思,在开辟有别於南岳一系洪州宗的门风方面,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希迁的思想基础上,青原一系石头宗後来又分化为曹洞、云门和法眼三宗,一度形成与洪州宗势均力敌之势,......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