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戏答元珍》试解
《戏答元珍》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诗歌“宋调”成型的重要标志[1]P227。此诗语言平易,并不难解。唯有诗中所蕴藉的情感,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此诗以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衬托自己的落寞情怀,篇末故作宽解之言,委婉地倾吐了内心的感触,真切感人”[2]P45;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诗人并非“故作宽解”,而是豁达襟怀的......
-
〓 辩证取资:戏曲“宗元”对文化传承的启示
所谓戏曲“宗元”,主要是指在明清戏曲创作和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以元代戏曲为宗尚的尊体意识与皈依心态,亦有“尚元”“崇元”“尊元”“趋元”“佞元”“遵北”等提法。最初,“宗元”之“元”主要来自对元代杂剧的认同,曲调上指向北曲,语言上追求本色,体制上为一本四折,审美属性则偏于俗。不过,随着朱元璋《琵琶记》“如山珍、海错,富贵......
-
〓 伏羲、女娲神话与中国古代蛇崇拜
【内容摘要】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极其显赫地位的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是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形象的出现和流行是中国古代供奉的蛇图腾的变形。蛇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 ,被许多部族视作图腾。文明的出现 ,国家的萌生 ,蛇意象又逐步演化为龙意象 ,成为非凡力量的象征。中国神话中的蛇龙意象 ,折射出中国上古时代曾经有过的自然......
-
〓 迦腻色伽王与大月氏王系
贵霜王朝及大月氏王国的世系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中国、印度及中亚诸国的历史,还涉及到佛教史尤其是禅宗西天二十八祖说,许多学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经过长达百年的研究,迄今尚无一个令人满意的结论。尽管新的资料不断被发掘出来,却仍然无助于定论的产生,因为大家对新资料的理解和解释纷乱不一。本文试......
-
〓 略议宋玉及与赋与楚辞
【内容摘要】楚国第二大诗人宋玉,一生辞赋贡献卓著。什么环境使成?他的身世是一个谜,文章重点进行了研究,掀开了大起大落的原因。【关 键 词】宋玉;赋;辞【作者简介】于试,湖南作家、屈宋学者、《华人论坛》副总编宋玉是继屈原之后,中国史上最早的又一座文学高山。战国诗人除屈原外就是宋玉。宋玉承先启后成为楚辞的殿军、汉赋的始祖。......
-
〓 国学博士论坛:夷齐盗跖俱亡羊——论《盗跖》与庄派思想的一致性
张景,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013级博士,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庄子的双重生存世界》。 博士导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 张松辉 通讯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陈霞 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郭建勋 关于《盗跖》作者,是一个争议很大且持续千年的问题,《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它是庄子的作品,但后来......
-
〓 新安沉船的历史意义与沈万三通番说
内容摘要:偶尔在网上发现韩国新安沉船的复原图纸,据其造型与规格查证史料,应属明代福船造型的〈双桅海船〉,也就是明代嘉靖年间三申五令强调查禁的那种〈双桅海船〉。沉船位置应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航道的“群山岛”(即朝鲜半岛西南端全州外海)一带。沉船遗物中除了大量精美的陶瓷器及金属制器外,更有八百多万枚(40箱)重达二十八吨......
-
〓 古文《尚书》真伪与病态学术
——与房德邻、姜广辉、钱宗武三位先生商榷
一、本文撰写背景(上)房德邻先生在《清史研究》2011年第2期发表题为《驳张岩先生对<尚书古文疏证>的“甄别”》一文。我撰写本文的直接原因,是要对房德邻先生的反驳作出回应。这里有必要做一些背景介绍,主要包括:什么想法促使我对古文《尚书》真伪问题展开研究,本文标题中为什么要说“病态学术”,以及除了房德邻先生之......
-
〓 宋人绝句鉴赏之九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在神宗元丰八年(1085)为惠崇和尚的《春江晓景图》而作。惠崇是北宋初年一位著名的诗僧,也是一位出名的画家。据《图画见闻志》记载,他是福建建阳人,擅长鹅、鸭、雁、鹭等花鸟小品,所作“寒汀烟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道......
-
〓 周公营建洛邑相关问题考释
洛阳周公庙 周公营建洛邑,是学术界久争未绝的问题,其中争议尤大的是有关周王城的营建情况。笔者谨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文物资料,来探讨、厘清和辨正周公营建洛邑是一城还是二城、成周城与王城的关系等问题,以就教于大家。 一、一城与二城之辨 武王伐纣取得成功之后,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两年之后,武王疾殁......
-
〓 高拱缺失相材吗?——与赵毅教授商榷之二
【内容摘要】赵毅教授提出的高拱“相材缺失论”,不符合史实。高拱于嘉靖末年入阁,由于与首辅徐阶政见政纲之分歧,而被徐阶逐出内阁,决非所谓“以群辅搏首辅,有违做官之道,大失人望”所致。隆庆三年末,高拱复政后,内阁诸臣之去,也是由于政见政纲之不同,决不能归因于高拱一人,这实际上均是权欲极强的张居正一人所为。高拱为相为人“公正......
-
〓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当今世界,一切有识之士无不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劣而忧心如焚。生态平衡的肆意破坏,引起了全球的气候反常;生活环境的横遭污染,带来了致命的怪病恶疾。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地威胁着现在世界人类的生存,而且将遗害于子孙后代,大大缩短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历史。这绝不是故作危言耸听,而是摆在当今人类面前的无情现实。从现象......
-
〓 郭象哲学思想剖析
郭象字子玄,生于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死于公元312年(晋永嘉六年),是西晋时期的重要哲学家之一。郭象的主要著作《庄子注》,相传是在向秀注的基础上“述而广之”而成的。此外,他还有《论语体略》(或称《论语隐》)一书,已佚失,只有部分内容保留在皇侃的《论语义疏》中。对于郭象的哲学思想,历来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
-
〓 “但开风气不为师”——客观评价胡适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
胡适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民国热,在一些人看来,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乃至社会风气等等一切,都是那么的“高大上”,那么的十全十美,那么的令人追忆和怀念!毋庸置疑,我们以前对民国这段历史存在着许多误读、误解甚至曲解,现在有必要给予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评价,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但不能矫枉过正。 以胡适的......
-
〓 蝉声清响余音绕梁——唐代咏蝉诗浅论
内容提要:咏物诗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文人们惯用的手法。在唐代那样一个诗的国度里,诗人笔下的物象各种各样,许多生活中的寻常之物和自然界的花草鱼虫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触发物、寄托对象和载体,这其中就包括蝉。诗人借助这只小小的鸣虫或表达高尚的品行,或抒发满腔的悲愤,或感慨迍邅的命运。有的娱情......
-
〓 康有为的宗教观(提要)——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一,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期间,先后呈提了不少有关具体改革事宜的奏章,如:《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请厉工艺奖创新折》、《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请开学校折》、《请禁妇女裹足折》等等,这些奏折大都均受到肯定的评价。然其中有一个呈折,则一直受到进步人士的诟病,那就是他的《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
-
〓 前孔子时代之“德”观——中华民族“德”观之起源与演变
内容提要:前孔子时代,中国有两次价值和思想危机,分别是殷周之际和春秋时代。殷周之际,在对王朝更替的反思和经验总结中,传统的天命观受到质疑和弱化,代之而起的是道德观的强化,西周领导层把“德”融入到了新王朝的政体和治道之中,这是“德”之观念由自发到自觉的觉醒标志。总的来看,前孔子时代,“德”之内涵经过政治层面之德治、个体自......
-
〓 古文《尚书》非“伪作”
——清华简《金滕》、《傅说之命》、《尹诰》破解“古文《尚书》疑案”
【内容提要】作者通过对比分析清华简《金滕》、《傅说之命》、《尹诰》与传世文献的相关内容,得出结论:孔安国《尚书序》所言完全可信,东晋梅赜所献并流传至今的古文《尚书》确实为孔子所整理的上古文献,非后人伪造。【关键词】清华简;金滕;尹诰;傅说之命;孔子;古文《尚书》清华大学所藏的“清华简”中《傅说之命》三篇。清华简整理者说......
-
〓 思想盛名之下的史学观念——李贽史学价值观初探
内容摘要:李贽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特出的大家。对其思想的研究与重视尚在20世纪发端,而对其史学思想的探讨,鲜有作品。笔者认为,对李贽的史学地位固然不可着意夸饰,但其所存有的个人史学思想却不应该被“思想家”的盛名所抹杀。探讨其史学理念,既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其人,也能裨益理解中国古代史学变迁在明清之嬗变。关键词:李贽;史学......
-
〓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三):明代士人画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这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强盛大帝国。明初,统治者出于巩固封建政权的需要,采取措施强化封建专制,强化皇权,改宰相制为内阁大学士制,皇帝直接过问六部事务.生产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农业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同时,加强对文化教育的统治,设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