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向心灵的避难所——论晏几道的恋情词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是北宋出色的小令作家,有《小山词》传世。他的词以善写男女恋情著称。探索晏几道恋情词的情感世界,是研究晏几道词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能加深对宋代词坛主流创作倾向的理解。小山词中的基本旋律是抒写生活巨变之后的失意与抑郁,这种情绪大都是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而完成。进入词人脑海的又往往是昔日与多位歌妓的缠绵多情......
-
〓 笔记辨体与笔记小说研究
内容摘要:“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文体中备受争议的研究对象,该概念提出伊始,即因界定不科学,运用不规范而造成了一定的混乱。随着“新笔记小说”的兴起,否定乃至取消“笔记小说”,并不符合文学发展规律和小说研究的需要。梳理笔记小说研究史,科学界定概念,区分其与笔记及其他小说文体的关系,明确其文体特征,限定其收录范围,确立笔......
-
〓 汉代绘画的色彩观
摘要:汉代绘画色彩以赤、黑二色为主,这种色彩观与其时代流行的阴阳五行思想与生死观等有关。关键词:汉代绘画;色彩观;阴阳五行;赤色;黑色 汉代绘画的色彩以赤、黑两色为主,间以其他颜色。无论是从墓室壁画,帛画、画像石漆画,陶器画等都表现得非常明显。汉墓壁画都以毛笔为工具,以墨为主要材料,使用化学性质稳定的朱、绿、黄等色矿物......
-
〓 初唐阎罗图像及刻经——以《齐士员献陵造像碑》拓本为中心
叶昌炽《语石》卷五曾论及一条珍贵的造像铭,即唐贞观十三年(639)齐士员献陵造像。此铭特别处是有四条“冥律”。叶氏录其条文并评说,认为此刻有不类宗教造像而近於汉代美术传统处。其文为1:以我法喻之,释迦弥勒之类,圣贤象也,此则如杏坛阙里诸图及与武梁石室画周秦故事正同。叶氏的评说精深地注意到佛教美术对更传统美术形态的汲收。......
-
〓 姑孰、牛渚与李白诗文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二
安徽省当涂县,古称姑孰。姑孰城始建于东晋,因城南的姑孰溪而得名。秦汉时属丹阳县,隋代开始建县,隶宣州。当涂是镶嵌在长江南岸的一棵明珠,境内阡陌纵横、港汊相连,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商旅麇集之地,也是扼守长江中游的门户。它襟吴带楚、地处冲要,县境内上有天门山之扼守江面,下有采石矶突入江心,对岸则是当年霸王自刎的和州乌江浦,这......
-
〓 略议宋玉及与赋与楚辞
【内容摘要】楚国第二大诗人宋玉,一生辞赋贡献卓著。什么环境使成?他的身世是一个谜,文章重点进行了研究,掀开了大起大落的原因。【关 键 词】宋玉;赋;辞【作者简介】于试,湖南作家、屈宋学者、《华人论坛》副总编宋玉是继屈原之后,中国史上最早的又一座文学高山。战国诗人除屈原外就是宋玉。宋玉承先启后成为楚辞的殿军、汉赋的始祖。......
-
〓 传统孝道与现代孝道
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我们民族给出的答案是“导民以孝,以孝侍亲”,以孝文化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思想基础。面对今日中国“银发社会”浪潮到来之挑战,应着力推动传统孝道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现代孝道筑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传统孝道以养老敬老为基本要求传统孝道主张养老敬老。孝老敬亲是中国人伦道......
-
〓 水路与戏路——京杭大运河在明清戏曲发展中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个繁荣与发展时期。今天中国众多传统戏曲的声腔或剧种,多数都是从那时起发展演变而来的。在传统戏曲界,向来有“水路即戏路”的说法。但需注意的是,所谓“水路”并不仅仅指的是一条普通的河流,它实际上指的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水道及与这条水道紧密相关,并被这条水道带动起来的经济、......
-
〓 道家与名家之间
在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归纳出来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中,名家与哪一家最为接近?一般认为是法家,因为《论六家要旨》把“名法”并列在一起,战国秦汉的文献中,“名法”并举也屡见不鲜。对于确定性之重要性的认识,对于规范规则之作用的追求,对于名实关系的重视,名家和法家确实有一致之处。这一点拙著《中国古代“名”的政治......
-
〓 也谈“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三千年前———准确地说,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黎明时,在镐京郊外的牧野,周武王姬发面对着他统领的多民族统一战线联军,向他们发布与商纣王作最后决战的动员令。他劈头就说:“牝鸡无晨。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意思是指纣王宠信妲己,朝政落于妲己之手,所以必须打倒。在这个极具宣传煽动作用的政治动员中,不知姬发何以会把“女人干......
-
〓 思想盛名之下的史学观念——李贽史学价值观初探
内容摘要:李贽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特出的大家。对其思想的研究与重视尚在20世纪发端,而对其史学思想的探讨,鲜有作品。笔者认为,对李贽的史学地位固然不可着意夸饰,但其所存有的个人史学思想却不应该被“思想家”的盛名所抹杀。探讨其史学理念,既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其人,也能裨益理解中国古代史学变迁在明清之嬗变。关键词:李贽;史学......
-
〓 历史透视: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
1945年,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并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影印本 自1941年以来,美英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举行过六次会议,英苏之间举行过一次首脑会议。但是美苏没有举行两国首脑会议,而中国也未与美英苏三国举行过首脑会议。 1943年,盟军分别在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取得巨大胜利,德......
-
〓 宋人绝句鉴赏之九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在神宗元丰八年(1085)为惠崇和尚的《春江晓景图》而作。惠崇是北宋初年一位著名的诗僧,也是一位出名的画家。据《图画见闻志》记载,他是福建建阳人,擅长鹅、鸭、雁、鹭等花鸟小品,所作“寒汀烟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道......
-
〓 古韵幽兰——古琴的文化内涵与《红楼梦》中黛玉琴心之探微
【内容摘要】琴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之王,也是中国文人风雅文化的精粹与载体。琴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精英文化,诗意地栖居于《红楼梦》的审美天地,且遍观红楼幽梦,善操《幽兰》雅韵者,唯“以兰为心”之“世外仙姝”、风华绝代的旷世才女林黛玉。并借黛玉情殇琴心之解读还可洞悉琴文化能够激活生命的乐魂情操,永远感动着无情世界中有情的梦......
-
〓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当我们问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多数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儒家思想。这是由于有汉武帝接受卫绾、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有自南宋末至清末约六百余年间,作为官方思想的“理学”,是以批判佛老异端、继承儒家道统为旗帜的;以及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著作“五经”、以至“三十经”,也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中......
-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2013·9——2014·8)
1、「东亚哲学的生死观」学术研讨会时间:2013年9月5至6日(周四至周五)地点: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二楼会议室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内容简介:9月5日10:00-12:00主持人:林月惠致爱则存、致悫则着──先秦祭礼中的生死观(林素娟)罗念庵儒道交融的终极关怀(张卫红)从华人应用哲学生死观看台湾殡葬改革(钮则诚......
-
〓 从游民到帝王——朱元璋新论
从秦朝到清代,在中国主要疆土上大约建立过三十个朝代和国家,其中除了西东汉、西东晋、北南宋是同姓之间带有承续性的政权之外,其它都是由异姓的新统治者开辟的新王朝。如果认真研究一下这些王朝的第一代统治者的家庭经历、文化教养、倔起过程等,便会发现,他们大多属于两类群体。一是少数民族或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人们,前者如北魏、东西魏、北......
-
〓 秋色长江万里来——清代回族诗人与杜诗
编者按中华文学与文化集合了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与文学智慧,已是当今共识,有关民族文学的良性互动关系,也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作为唐诗和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杰出代表,诗圣杜甫对包括各少数民族诗人在内的后世文学影响十分巨大。孙纪文教授从历代崇杜创作实践与体悟认知尤为突出的清代回族诗人入手,探讨其崇尚杜诗的基本脉络与概况,揭示出文学......
-
〓 东亚现代化与东方文化的历史反思
人们现在所说的现代化,一般指的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革进程。在世界近代史上,这个现代化进程首先是从西欧开始的,然后扩大到欧洲其他地区和北美。而广大的亚非拉美地区,除日本外,由于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和略夺,直至本世纪40年代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先后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位,逐步走上现代化的进程。它将是......
-
〓 康有为的宗教观(提要)——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一,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期间,先后呈提了不少有关具体改革事宜的奏章,如:《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请厉工艺奖创新折》、《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请开学校折》、《请禁妇女裹足折》等等,这些奏折大都均受到肯定的评价。然其中有一个呈折,则一直受到进步人士的诟病,那就是他的《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