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有为的宗教观(提要)——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
一,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期间,先后呈提了不少有关具体改革事宜的奏章,如:《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请厉工艺奖创新折》、《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请开学校折》、《请禁妇女裹足折》等等,这些奏折大都均受到肯定的评价。然其中有一个呈折,则一直受到进步人士的诟病,那就是他的《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
-
〓 敦煌本《刘萨诃因缘记》解读
高僧刘萨诃[1]主要活动在四世纪下半叶到五世纪初。他在出家以前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稽胡族下级军吏,三十岁时巡游地狱的偶发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由一个杀生为业的罪人变成了一个精勤福业的游方僧人。他去江东寻觅礼拜阿育王塔、阿育王像的传说给江南佛教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一个普通僧人而名列宝唱的《名僧传》和慧皎的《高僧传》。同时......
-
〓 马执斌:秦朝速亡的教训
两千多年前,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呑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仅用十年时间就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盘算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事与愿违,秦朝只传至二世,便被风起云涌的农民......
-
〓 浅议六朝青瓷鸡首壶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成熟的瓷器自东汉中晚期烧成后,到六朝时期迎来了第一个高潮,特别是三国、西晋时期,南方地区生产的青瓷器形制多样,除了大量的碗、碟、罐、壶、洗、盘、耳杯、香炉、唾壶、虎子、盆等日用器具外,还有鬼灶、鸡笼、猪栏、羊圈、狗圈、谷仓、碓、砻、磨、臼、杵、米筛等模型明器;而且在器物表面普遍采用模印、刻划、堆贴,甚至釉下褐彩......
-
〓 袁宏与东晋玄学
第一部分一汤用彤先生论魏晋玄学思想的发展,略分为四期:“(一)正始时期,在理论上多以《周易》、《老子》为根据,用何晏、王弼作代表。(二)元康时期,在思想上多受庄子学的影响,‘激烈派’(按,指嵇康、阮籍等)的思想流行。(三)永嘉时期,至少一部分人士上承正始时期‘温和派’的态度,而有‘新庄学’,以向秀、郭象为代表。(四)东......
-
〓 前孔子时代之“德”观——中华民族“德”观之起源与演变
内容提要:前孔子时代,中国有两次价值和思想危机,分别是殷周之际和春秋时代。殷周之际,在对王朝更替的反思和经验总结中,传统的天命观受到质疑和弱化,代之而起的是道德观的强化,西周领导层把“德”融入到了新王朝的政体和治道之中,这是“德”之观念由自发到自觉的觉醒标志。总的来看,前孔子时代,“德”之内涵经过政治层面之德治、个体自......
-
〓 唐调:桐城派吟诵法之代表
编者按吟诵是汉语诗文传统的读书方式,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近代以来发生在中国的巨大文化变革,致使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几乎被人们忘记。百年来,中华吟诵所以不绝如缕,幸有很多前辈学者为此呕心沥血、大声疾呼、身体力行,如唐文治、赵元任、叶圣陶、朱自清、吕叔湘等,在保存吟诵传统、从......
-
〓 整体的视界:中国近代农业团体及其研究路径
近代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以及建基于此的农村社会组织日渐消解,产生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革命和农村社会运动。农业团体的有关思想主张及活动,即为其重要的有机构成,且对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一时间,各种农业团体,名目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古来未见;其口号、纲领及活动亦随时势、......
-
〓 昭君怨曲敕勒歌风——说清人的两首试帖诗
摘要:试帖诗是有清一代科举考试的重要文体之一。清代名家试帖诗有不少佳作值得一读。《王昭君琵琶出塞》与《斛律金唱敕勒歌》两首试帖诗,内容都关涉边塞,一缠绵哀怨,一慷慨豪迈,风格各异,很有特色。从多元视角考量,试帖诗有很多价值有待发掘。关键词:清人;试帖诗;王昭君;斛律金试帖诗与八股文一起,成为有清一代科举考试的重要文体。......
-
〓 再论《刘子》的著作者为刘勰
内容摘要:用避讳法来否定《刘子》为刘勰所著,坚持刘昼说,反而更否定了刘昼说。认为《刘子》中有法家思想,《文心雕龙》是尊儒反法,以此作为否定《刘子》刘勰著的理由是不合史实的,因为《文心雕龙》对法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刘子》的语言特色与《洛阳伽蓝记》、《水经注》同,以此为据肯定《刘子》作者是刘昼也是不妥的。因为这些著作......
-
〓 元人小令鉴赏之十四
【仙吕•后庭花】“采菱女” 赵孟頫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水晶宫道人,元代书画家、文学家。湖州(今属浙江)人,宋宗室。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四世祖崇宪靖王赵伯圭为南宋孝宗之兄,孝宗即位后赐第于......
-
〓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当今世界,一切有识之士无不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劣而忧心如焚。生态平衡的肆意破坏,引起了全球的气候反常;生活环境的横遭污染,带来了致命的怪病恶疾。长此以往,不仅严重地威胁着现在世界人类的生存,而且将遗害于子孙后代,大大缩短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历史。这绝不是故作危言耸听,而是摆在当今人类面前的无情现实。从现象......
-
〓 日本实施性奴隶制度的新证据——新发现的关东军“慰安妇”档案解读
最近,吉林省档案馆公布的日本关东宪兵队档案等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其中涉及“慰安妇”的档案,记载日军在东北各地、华北、华中地区以及爪哇等地普遍设立慰安所,甚至有“慰安妇”与日军官兵比例、某个时段日军官兵进入慰安所的人数统计等。 在关东军的邮件检查文献中,保存了许多官兵通信,里面也记载了许多日军推行......
-
〓 “但开风气不为师”——客观评价胡适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
胡适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民国热,在一些人看来,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乃至社会风气等等一切,都是那么的“高大上”,那么的十全十美,那么的令人追忆和怀念!毋庸置疑,我们以前对民国这段历史存在着许多误读、误解甚至曲解,现在有必要给予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评价,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但不能矫枉过正。 以胡适的......
-
〓 洞山良价与曹洞宗风
洞山良价(807—869)禅师,上承药山、云岩家风,下有曹山、云居举倡,使洞上玄风远播天下、曹洞一宗绵延于今。其博采众说、妙思独运,家风宛然,有超师越祖之谈;宗旨分明,含通天彻地之机。妙旨玄奥,难以言传;宗史冥迷,可假语辨?今偎以浅识,妄测圣意,以就教于诸方。拙文《药山惟俨的宗系和禅风》,(1)已力辩药山应属于马祖弟子......
-
〓 “正北曰并州”——并州的建置与《周礼》的成书
《周礼》 资料图片在中国学术史尤其是历史地理学史上,“并州”究竟始建于何时,为何人所创置?这一重大的学术问题,很有研究的必要。在古代九州中,“并州”一名较为晚出,其地望包括今河北省中部的灵寿、正定、保定及石家庄一带和山西省北部的大同、浑源(后包括太原)等地。虽然,《尚书·舜典》说舜时“肇十有二州”,但文中只载有“幽州”......
-
〓 “正人心”与“厚风俗”——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取向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过:“法令其本在正人心,厚风俗。”(《日知录》卷八“法制”)“正人心”和“厚风俗”乃是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取向。对先秦法家功利主义、威慑主义法制观的批判,自汉代贾谊《过秦论》开始,一直到近代章太炎《检论》,可谓史不绝书。至少从汉代以后,中国法律的精神就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转而注重法律的道德内涵......
-
〓 历代中枢部曹演变简表
朝代部曹建制演变情况周六官六官为:天、地、春、夏、秋、冬西汉尚书四曹成帝时设尚书四人,分为四曹。此时之曹即“部”东汉尚书六曹东汉光武帝设尚书六人,分为六曹曹魏五尚书,二十三曹此时之曹,即后来之“司”;五尚书为: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西晋六尚书,三十六曹六尚书为: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东晋五尚书,十五曹......
-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三十五)
1、开罗宣言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间:2013年12月1日(周日)地点:国史馆(台北市长沙街1段2号,总统府正后方)主办单位:外交部、国史馆、国立政治大学人文中心、中华民国国际法学会连结网址:http://csil.org.tw/home/内容简介:9:40-11:30【开罗会议的历史意涵及影响力——国际论坛】主持人......
-
〓 百年文献泰斗湘学复兴导师——邓显鹤对湖湘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摘要:邓显鹤是清代著名学者、诗人、文献学家。他一生纂辑文献45种640 余卷,字数逾千万,对湖湘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忧时爱民的思想,影响了如曾国藩、魏源、邓瑶、邹汉勋、谭嗣同、陈天华等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学者和思想家。他是清代中期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堪称百年文献泰斗,湘学复兴导师。关键......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