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山区开发的历史进程、特点及其意义
《农政全书》关于梯田的记载 摘要 中国历史上山区的经济开发与社会、文化发展,是中国各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为山区地理面貌、资源构成与开发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其经济开发进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人口来源与构成、政治与社会控制体系以及文化形态,与平原地区相比,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
-
〓 阎若璩及其《尚书古文疏证》的研究方法论
【提要】《尚书》这一部我国早期的经典,在秦火之後,靠著伏生的口传而保留下来,而伏生的今文尚书在晋朝时也遭亡佚了,流传下来的是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这本古文尚书在清代之前一直被认为是先秦时的原本,虽也有学者曾经怀疑过,但并无真正的去辩驳该书的真伪,一直要到阎若璩提出了一百廿八条的反证後,才使梅赜献假古文尚书这一事情被揭......
-
〓 “鸡黍之交”源流考辨及思想艺术变迁
“鸡黍之交”一词多用以形容朋友之间超越生死的极致感情。一般认为此故事出自明代冯梦龙所编白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卷十六的“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一文。《喻世明言》现存最早的版本题为《全像古今小说》,是经由冯梦龙编修的宋元明三代话本与拟话本作品集。正是因为如此,“范巨卿鸡黍死生交”的成文年代一直存在争议。同时,若细究“鸡黍之......
-
〓 什么叫“天人合一”——资料与说明
说明“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
-
〓 先秦嫁娶季节新论
关于先秦时期嫁娶季节的问题,历来学界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战国时期荀子最早提出先秦嫁娶之期在秋、冬季节举行之说,即《荀子·大略》篇所谓:“霜降逆女,冰泮杀内。十日一御。”毛诗传亦承此说,《诗·陈风·东门之杨》云:“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毛传曰:“男女失时,不逮秋冬。”以“不逮秋冬”为男女婚姻失时,其以秋冬季节为嫁娶之婚期明......
-
〓 1993年中国大陆的佛学研究
佛学研究在中国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了多种领域。1993年的佛学研究,就中国大陆而言,仍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术会议:1993年6月在天台山召开了“首届中国天台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天台宗的佛教成为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同年9月在上海召开了“圆瑛佛学思想讨论会”。11月19日在北京举行了“佛......
-
〓 《周礼》中的服饰史料
《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著作,“三礼”之一,乃记述西周政治制度之书,传说为周公所作,实则出于战国。全书有六篇:《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早佚,汉时补以《考工记》)。六官分别为天、地、春、夏、秋、冬,显然是为了合天地四时之数。天官掌邦治,地官掌邦......
-
〓 孟母教子:从故事到传统
《孟母择邻》局部 资料图片孟子为什么能成为思想家的孟子、圣贤的孟子?如果让母亲们来回答,一定会说孟子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孟母。《孟母断机祠赞》说:“有母若孟,厥子乃贤。有子若孟,母德著焉。”“孟母教子”有哪些故事?这些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是如何形成一种传统的?在讲好中国故事、挺立文化自信的当下,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孟母......
-
〓 李巍涛:秦汉吏治文化探微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左传·桓公二年》),由于吏治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吏治的清明维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以法治吏、以吏治世、宽猛相济成为我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鲜明特征。早在秦汉之际,我国就已经形成职业文官阶层,并在法家“明主治吏不治民”观念的影响下创设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僚体系,孕育出成熟而别具......
-
〓 王琦生平事迹小考
论及李白,必须提到王琦。因为至今研读李白诗歌,仍然以王琦《李太白诗集注》为重要注本。赵信称赞它“一注可以敌千家”,詹锳《李太白集版本叙录》亦认为“当今传世本,当以此为最善”。此外,王琦尚著有《李长吉歌诗汇解》,整理刊刻了医学典籍《周慎斋遗书》《医林指月》等,为医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然而对于王琦,学界却所知......
-
〓 台湾高校国学类博士论文索引(1991—2000年)
1991年论文题目作者单位指导教师隋唐西域乐部与乐律之研究沈冬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曾永义教授从理本论到气本论:明清理学理气观念之转变胡森永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张亨教授二程诗书义理求蒋秋华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程元敏教授韩欧古文比较研究王基伦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罗联添教授郭沫若之金石文字学研究江淑惠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龙宇纯教授闽南......
-
〓 区域史与地方文化:泉州成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历史原因
泉州开元寺婆罗门柱石刻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曾与亚历山大港齐名,是世界五大通商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兴盛,号称“市井十洲人”。各种宗教文化随着世界各地商人进入泉州,道教、佛教、景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都在这里落户并和平相处,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曾将泉州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对于其成因,如果从深层......
-
〓 圆瑛大师的佛学思想
圆瑛大师(1878-1953)与太虚大师(1889-1947)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为振兴佛教事业奉献出全部身心,而在佛学理论上又各有千秋的佛门双譬。1989年太虚大师诞生一百周年时,我写了一篇题为《太虚与中国近代佛教》的论文以为纪念。今年时逢圆瑛大师生西四十周年,为继承和发扬大师振兴佛教的精神,研究大师的佛学思想,特撰......
-
〓 论宋代之前的团扇绘画
摘要:扇的发明在我国非常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而扇面绘画则缘起汉晋之间,通过对文献记载的有关团扇绘画内容和古代保存下来的绘画中关于团扇画的图形资料的分析,可以探讨探究宋代以前中国团扇绘画的时间上限、绘画题材等相关情况。关键词:团扇;团扇绘画 我国扇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古今注》记载:舜为广开言路而仿照......
-
〓 论慧能的识心见性思想
隋唐佛教宗派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族佛教格局的基本确立。其中的禅宗虽奉北魏来华的菩提达摩为初祖,但实际创始人是被称为四祖的道信和五祖弘忍。在弘忍死后,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到唐末五代,奉慧能(638-713)为六祖的南宗逐渐发展为禅宗的主流。宋代,由于禅宗隆盛局面的形成,中国佛教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以禅宗为主体并且融会其它各......
-
〓 马庆洲:马愉与“三杨”
马愉(1395-1447),字性和,号澹轩,山东青州府临朐县(今属潍坊市)人。明宣德二年(1427)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正统二年(1437),升侍读学士,五年,由杨士奇荐,入阁预机务。正统十年,升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正统十二年卒,赠翰林院学士、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赐谥号“襄敏”。 “三杨”是杨士奇、杨......
-
〓 唐衡岳大律师希操考
内容提要:希操为中唐时期南岳著名律师,一生度人无数。其弟子中有不少是禅宗大师,因此他与禅宗有不解之缘。弄清希操的史事,不仅有助于了解唐代南岳的律学传承,对于理清药山惟俨、丹霞天然、百丈惟政、兴果神湊等人的师承与受戒时间也有所裨益。本文依据唐人碑传等史料,对希操的名字、师承、生卒、传人、等提出了一些假说。并肯定了他对律禅......
-
〓 借优人说法——元杂剧作者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坚守
元杂剧从诞生时就承载了“厚人伦,美风化”(夏庭芝《青楼集志》)的道德教化功能。“既谓之杂,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理,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胡祗遹《赠宋氏序》)这就指出了杂剧具有洞悉社会百态,正上下得失的作用。杨......
-
〓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铜鸡考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鸡(K2③∶107) 工艺精湛、造型写实,其刻画工细谨严而不失灵动,具有雄奇浑雅的风格,系三星堆青铜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该铜鸡系用范铸法铸造,体长11.7 厘米,座高3 厘米,通高14.2 厘米,体态雄健,尾羽丰满,胸前饰火纹,引颈昂首立于“门”字形方座上,器座后部与下端残缺。推测其原形制......
-
〓 逍遥游乎人生路——《逍遥游》中庄子的成才观
内容摘要: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对于中国的社会思想和人生态度无论是积极或是消极方面,其思想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庄子思想的关注焦点大都集中在消极避世、致虚守静等消极方面。但就当时社会而言,庄子的思想当中也不乏在社会中体现个人价值的积极因素。本文将从《庄子》开篇《逍遥游》入手,从成才观的角度阐述庄子......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