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帝部落“轩辕氏”图腾初探
图一:《山海经》中的轩辕图像图二:马家窑图像图三:庙底沟所出壁虎图像图四:洪山庙陶缸壁虎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这个时间节点是从轩辕黄帝经过“涿鹿之战”后开始的。“黄帝”乃部落之名,“轩辕”乃氏族之名。在此之前,黄帝部落同炎帝部落一样,都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这段路就是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时间可能长达三千余年。自此......
-
〓 朱良志:传统文人画的人文价值
中国传统顶尖大师的文人画,有一种无法以语言表现的纯粹的美。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宁静高贵的希腊雕塑、深沉阔大的欧洲古典音乐能与之相比。文人画的概念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
-
〓 卢文弨与《抱经堂丛书》
【摘要】卢文弨是清乾隆时期著名的校勘学家,其《抱经堂丛书》是校勘学集大成之作。本文对卢氏的校勘学思想,方法及成就予以阐述。【关键词】卢文弨;校勘学;思想;方法;成就卢文弨为清代乾隆年间校勘古书大家,清末著名藏书家丁丙评论云:“校勘之学,至乾嘉而极精。出仁和卢抱经、吴县黄荛圃,阳湖孙星衍之手者,尤校雠精审,朱墨烂然,为艺......
-
〓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北京颐和园
第二编中国十大名园一、北京颐和园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这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
-
〓 马宇辉:文学史里看木心
1989-1994年,木心在纽约设帐讲文学史。在他身后,陈丹青将当年的听课笔记整理出版,遵其夙愿,题为《文学回忆录》。既称“回忆录”,便是私人的往事,有别于为公众纪事的“历史”;是有拣择的单一视角,而非全知全能、面面俱到;有讲述者鲜活在内,绝不疏远、冷漠。总之,不同于寻常的文学史专著。其时,海内高校,中文系师生......
-
〓 《三礼图》鸡彝图像考辩
一鸡彝作为一种古代祭祀用的祭器。最早对于它的文献记载,见于东汉郑玄注《周礼•春官•司彝尊》,曰:“司尊彝举六彝:鸡彝、鸟彝、斝彝、黄彝、虎彝、蜼彝。鸡彝、鸟彝谓刻而画之为鸡、凤凰之形。”又因《礼记•明堂位》“: 灌尊,夏后氏以鸡彝,殷以斝,周以黄目”。引起了部分学者訾议,认为新出土文物可以佐证鸡彝器型本身就是鸡的造型,......
-
〓 《史记索隐》“鄡县”地名校议
【内容提要】今本《史记·黥布列传》“兹乡”《索隐》注“番阳 县之乡”,当作“鄡阳县之乡”。“ ”为“鄡”之俗讹字。“鄡”字又作“郻”,《汉书·地理志》郻县在巨鹿郡,鄡阳县在豫章郡,与番阳近者为鄡阳县,《索隐》作“鄡县”误。西汉无番阳郡,依《索隐》体例亦不得言“番阳鄡阳县”。《史记索隐》当是据《汉书》颜师古注为说,今本《......
-
〓 《戏答元珍》试解
《戏答元珍》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诗歌“宋调”成型的重要标志[1]P227。此诗语言平易,并不难解。唯有诗中所蕴藉的情感,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此诗以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衬托自己的落寞情怀,篇末故作宽解之言,委婉地倾吐了内心的感触,真切感人”[2]P45;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诗人并非“故作宽解”,而是豁达襟怀的......
-
〓 论“米点山水”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
摘要:米芾认为绘画的功用是“自适其志”,绘画的面貌是平淡天真,不装巧趣,这与庄子的精神不期然而然相契合。和这相匹配的是他“寄兴游心”和“墨戏”的绘画美学思想,它奠定了“文人画”的理论基础,是后世文人画的源头。关键词:“米点山水”;文人画;影响;图式;美学价值米芾(1051-1107)北宋,初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
-
〓 《陕西行都司志》存佚考
提要:包节所撰《陕西行都司志》是明代唯一的一部行都司志。《包侍御集》卷5收有《甘肃志六序》,此《甘肃志》即《陕西行都司志》。该志《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史部地理类存目”中,后世诸家目录即不见载,《陇右方志录》断定已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也没有收录。但其资料被大量保存在清顺治十四年重刊的《西镇志》、《凉镇志》、《甘镇志》......
-
〓 项羽死于秦汉时东城县乌江亭考辨——与冯其庸计正山两先生商榷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这一问题,历史早已是定论——项羽自刎于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即秦汉时九江郡东城县乌江亭。但现在有的同志却提出疑问,言“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华里)。”(见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史学版《项羽究竟死于何地?》)二十年后,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在《中华文史论丛》......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五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苇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人徒侮悲。岁月的流逝、人生的短暂,这是我国古代哲人常常为之苦恼,但又无法解脱的一个难题。从孔子的“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到《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都是在时光的飞轮前无可奈何的喟叹。值......
-
〓 孔子如何知天命与乐而忘忧——从卜筮之书《周易》中参悟宇宙人生哲理
《易》是孔子承传并且加以诠释的重要古代典籍。流传下来的《周易》由卜筮之书《易经》和解读《易经》的《易传》(又称《十翼》)组成。《易传》记载了儒宗孔子对宇宙人生奥秘(即天地人之道)的哲学认识。 孔子晚年时,对卜筮之书《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
-
〓 借优人说法——元杂剧作者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坚守
元杂剧从诞生时就承载了“厚人伦,美风化”(夏庭芝《青楼集志》)的道德教化功能。“既谓之杂,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理,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胡祗遹《赠宋氏序》)这就指出了杂剧具有洞悉社会百态,正上下得失的作用。杨......
-
〓 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文化渊源——为甲午战争120周年作
甲午海战资料图片 19世纪中叶以降,中日两国分别以“洋务运动”(始于1861年)和“明治维新”(始于1868年)大略同期步入近代化进程。因变革深广度的差异,历三十年,至19世纪末叶,中日国力悬殊(弱方的清朝并不自知)。1894年7月,蓄谋已久的日本挑起战端,清朝消极应战,日军在朝鲜、辽东重创清朝陆师,在黄海完败北......
-
〓 云梦楚王城属性之我见——与日本马彪教授商榷
摘要:马彪教授关于云梦楚王城属性的基本观点,与云梦秦简文义、楚王城实际不相符合。本文以云梦出土秦简、文化遗存等为依据,论证“离宫”与“禁苑”之区别,“禁苑耎地”与“离宫耎地”之异同,论证楚王城是一座多元的、综合性的城邑,论证云梦禁苑的主体不是楚王城,而是楚王城以南的云梦泽地区。关键词:禁苑;离宫;耎地;楚王城;云梦泽。......
-
〓 《淮南子》的作者及刘安“谋反”案的再分析
《淮南子》是《汉书·艺文志》所云“杂家”之一,与《吕氏春秋》一样,是“杂家”的标志性著作。东汉学者高诱就叹服该书:“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其义也著,其文也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淮南鸿烈解叙》)这也正符合《四库全书总目》所云“杂家”的特征:“杂之......
-
〓 近世福建瘟疫之研究
瘟疫是人类挥之不去的梦魇,从古代的天花、霍乱、鼠疫……直至在中国大地上肆虐的SARS,横扫全球的禽流感,一次次瘟疫向人类席卷而来,让人类措手不及。在历史上,近世福建地区的瘟疫颇具特色,在中国的瘟疫流行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近世福建地区的瘟疫瘟疫,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的解释是“具有温热病性质的急性传染......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五)
2014·12—2015·51、語言暨語言學第16卷第3期时间:2015年4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内容简介:【Featured Article】Reconstructing Proto Austronesian Verb Classes(Malcolm Ross)【Article】Syllable S......
-
〓 后岗二期文化与早期夏文化探索
新砦期出土陶器濮阳马庄遗址出土陶器众所周知,夏文化是夏朝时期创造的文化。如果从考古学的角度考虑何为夏文化,大部分考古学家都认为二里头文化是晚期夏文化,新砦期文化是早于二里头文化的夏文化。但是,近年来最新的考古研究动向告诉我们,新砦期文化并不是早期夏文化,河济地区的后岗二期文化应当是探索早期夏文化的主要对象。新砦期文化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