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人的忧乐精神
在中华伦理文明的思想宝库中,中华忧乐精神始终是其耀眼的明珠。它从对“道”的追求和关注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刻情感,将个体生命价值同自己所属的国家、国民有机地结合起来,锻造培育出一种特有的民族精神,从而成为中华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中华忧乐精神是其忧乐观、忧乐意识和忧乐情怀的集中表现,表征着中华民族为什么......
-
〓 朱有燉研究综述
朱有燉是明朝初期杂剧作家重要代表,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称其为“明代第一杂剧作家”,周贻白先生称其为“明初杂剧最后一人”。这位皇族杂剧作家以其尊贵的皇家气派而独立于世,其杂剧作品彰显着宫廷文化的华贵和典雅。其现存杂剧作品是《元刊本古今杂剧三十种》之外最早刊刻的杂剧刊本,文献价值极其珍贵,可见对于朱有燉的研究有其重要意义,古今......
-
〓 名臣对立国策论辩选评(一)
(一)前言《名臣对立国策论辩选评》的选择对象是历代名臣在一些涉及国策处置上,针锋相对的不同意见和建议。这里所说的“名臣”,是指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不一定是执掌枢要、执掌制定过国策的大臣,如周公、张九龄、林则徐之类,像向宋高宗上《中兴五论》《戊戌上高宗封事》的陈亮,当时不过是“婺州以解头荐”的一位举人;像殿试对......
-
〓 “建安风骨”之流变
编者按“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社会发展、时局变迁对文学理论、审美风尚、文学题材与内容、体裁、形式乃至文人心态、文坛现象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所谓“风动于上,波震于下”者也。本期围绕这一中心编发了3篇论文。“建安风骨”是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自其产生以来,受到历代诗人和理论家的重视,而其内涵则随着时局的变迁不断......
-
〓 唐代文官散阶简表
阶级品级文散阶授阶方式一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册授二正二品特进册授三从二品光禄大夫册授四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册授五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册授六正四品上正议大夫制授七正四品下通议大夫制授八从四品上太中大夫制授九从四品下中大夫制授十正五品上中散大夫制授十一正五品下朝议大夫制授十二从五品上朝请大夫制授十三从五品下朝散大夫制授十四正六品......
-
〓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逍遥游》注释补正
【内容摘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999年第三版校订重排本)内容丰富、体例完备、水平较高、影响很大。但《逍遥遊(节选)》注释有几处不当,值得商榷。尤其是“培风”一词向来难解。文章综合运用文字、音韵、训诂与古文献资料,比较互证,考释了“培风”一词的含义,对清代训诂名家王念孙的训诂成说提出了质疑,并且补充修正了近人......
-
〓 嘉靖铸钱述略
嘉靖六年(1527),明世宗和大臣们关于他亲生父母名分的争执基本平息,这个被称为“大礼议”的事件最终以皇帝的胜利而告终,世宗借此树立起他在朝廷上的威信,完成了从一个入继藩王到九五之尊的蜕变,这一年他正好二十岁。嘉靖朝初期,世宗任命了以张璁、桂萼为首的一批“大礼新贵”,大力革除前朝的旧臣势力与弊政,积极推行政治变革,内容......
-
〓 邢福义:邢梦璜与文化黄流
一、海南俊秀邢梦璜琼崖即海南岛,可简称为“琼”。琼州有时通指海南岛,相当于琼崖;但崖州主要指海南南部的崖城、三亚、黄流一带。邢梦璜即邢禄,梦璜为其字。1265年,南宋度宗咸淳一年,梦璜经省试举文学,任崖州佥判。后任昌化知军,又任元代万安知军。卸任后定居黄流,为邢氏黄流始祖。邢氏后代,称之梦璜公。他耿直正派,学问渊博,能......
-
〓 唐调:桐城派吟诵法之代表
编者按吟诵是汉语诗文传统的读书方式,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近代以来发生在中国的巨大文化变革,致使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几乎被人们忘记。百年来,中华吟诵所以不绝如缕,幸有很多前辈学者为此呕心沥血、大声疾呼、身体力行,如唐文治、赵元任、叶圣陶、朱自清、吕叔湘等,在保存吟诵传统、从......
-
〓 《永乐大典》正本去哪儿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桩谜案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主持,三千多人参加,历时四年,于永乐六年(1408年)修成的大型类书。《大典》成书于南京,书成后未能刻板,只抄写一部。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迁都时,命令修撰官陈循挑选文渊阁藏书,共装100柜及《大典》正本一起运至北京皇宫。《大典》到京,贮于文楼,其他1......
-
〓 任国征:“野马”是什么意思?
今年是农历甲午马年。在阅读《全宋词》时,发现五首关于“野马”的宋词值得斟酌。辛弃疾《水龙吟》:“回头落日,苍茫万里,尘埃野马”。《贺新郎》:“俯人间,尘埃野马,孤撑高攫。”刘克庄《贺新郎》:“千古惟传吹帽汉,大将军,野马尘埃也。”吴文英《凤池吟》:“万丈巍台,碧罘罳外,衮衮野马游尘。”吴泳《八声甘州》:“富贵非......
-
〓 性别反思中的古代中国“才女”现象
内容摘要:中国文化史上,“女才”问题伴随着女权意识的涨落。从性别批评角度透视,作为女性人权意识的表达之一,对“女才”的张扬中有对“女子无才是德”的逆反,也透露出女性自我生命的觉悟与呐喊,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历史的进步,但与此同时,这种呐喊毕竟是在强势的男性中心社会语境中发出的,客观上它又很难彻底避拒权力话语的渗透,对此不......
-
〓 临济宗颂古诗研究
内容提要:临济宗颂古诗以汾阳善昭的《颂古百则》为代表,采取再现公案、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文字平实枯淡,但其首创颂古体制、奠定颂古雏型之功实不可没。经由其后继者的努力,将铺叙公案式的颂古,向造境含蓄、词藻华瞻的方向发展。雪窦正是在汲取善昭等人经验的基础上,将颂古推向禅文学的巅峰。关键词:临济宗;禅诗;汾阳善昭;颂古诗;发......
-
〓 清华简《傅说之命》亟证《孔传》为真本——后记于《尚书史诗考全编》
【作者简介】陆建初,一九五三年生,著《尚书史诗考全编》、《古陶瓷识鉴讲义》等。一、绪论:《傅说之命》辅证《孔传》而破一切诸疑今清华简之《傅说之命》,辅证《孔传》真典,已然破一切诸疑,判决千年悬案分明。乃清初文人唯恐文字狱,遂埋首故纸证伪《书》经,至于颠倒根叶,自欺又兼互欺,终酿成局势,令《书》学愈发纷纭其说,乱麻难理。......
-
〓 从需求的角度看明末慈善事业的兴起
慈善施粥活动。 资料图片 传统慈善事业在中国古已有之,历代统治者大都对社会救济事业非常重视,屡颁诏谕,要求尊老扶幼、赈贫恤患、关爱生民。有此背景,官方、宗教、宗族及个人举办的慈善救济事业随之兴起。不过早期的慈善事业与政府的社会救济事业难以区别,我们可以统称为慈善救济事业。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史上,明末是一个转折时期......
-
〓 中国古代风俗画的研究方法概述
摘要:风俗画研究的特性,在于其所包含的讯息量是多元且宽泛的。以图像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成为风俗画研究的基础核心。此外,艺术社会学的方法,时代风格的比较,美术史发展历程的转换,以及视觉经验与艺术形式的关系,方可整体地进行理解分析。 关键词:风俗画;图像学;方法论;艺术社会学 一、绪论中国古代水墨画在长期时间的累积之下,至......
-
〓 《离骚》的物哀意识略析——《离骚》之艺术特征新探
摘要:《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作者的政治理想,生命激情和悲悯思想所熔铸成的具有强烈审美意蕴的宏伟诗篇。但在其诗中能给人以最大审美感受的是融渗在诗歌中的物哀思想。《离骚》的物哀意识表现在:一、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易逝,岁月更替,人事易衰的宇宙时空恐惧感。二、作者感喟世态炎凉,人情浇薄,君王......
-
〓 抗战中一支不能忽视的人道力量——中国红十字会战时救护行动概述
加入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援华医疗队成员中国红十字会参与汉口空袭救护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壮举和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是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上的里程碑。在这场攸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中国红十字会(包括总会及所属地方分会)各级会员,义无反顾地投入抗战的人道救援中。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这支人道力量和他们创造的救护历......
-
〓 日韩等国外近期汉学出版物(十九)
2016•4——2016•91、箜篌の研究:东アジアの寺院荘厳と弦楽器时间:2016年8月作者:中安真理 着出版单位:京都:思文阁出版内容简介序章コト形弦楽器とは/风で鸣るコト形弦楽器「ウィンドハープ」/箜篌三种/本书の构成第一章浄土の音风で动いて鸣るもの/自然に鸣るもの/自然に鸣る箜篌/箜篌の特殊性/美术作品にみる自......
-
〓 北宋禁军“吃空饷”及其政治危害
“吃空饷”是严重的政治腐败问题,主要表现为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在编不在岗、死亡不注销、调出不下编、虚报冒领薪酬等,从而造成国家财政资金的流失和组织人事管理的混乱,直接影响到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揆诸史实,历史时期“吃空饷”现象层出不穷,花样繁多,其中军队虚报兵数冒领军饷尤为典型。北宋禁军“吃空饷”问题便曾给北宋政治带......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