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诜与净众禅系
内容提要:智诜所开创的蜀地禅宗是禅宗的一个重要支派。本文对此派的宗史和禅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重点考查了两个处寂的问题及无住禅风的南宗化的特征。禅宗至五祖弘忍,法门大启,龙象辈出,南能北秀固超出时伦,号为两宗,安、如诸师亦各领风骚,而资州智诜弘化蜀地,传灯不绝,法脉流长,也是禅宗一支不可忽视的宗派。然学者对于蜀地禅宗著力......
-
〓 《红楼梦》与古琴文化考论
【内容提要】《红楼梦》第86回出于黛玉之口的琴论,乃脱胎于明代琴家杨表正的《重修真传琴谱》。以此为基础比较发现,这既是续书者对于杨氏琴书的隐性评价,又折射出续书者在琴学认识方面的保守趣味,以至于黛玉讲述琴事时唯重心性教化的道学气、学究腔等。考释80回前后的琴事表现,联系高鹗的思想情趣和小说认知,从而探索原著与续书的深层......
-
〓 汉魏之际封建说
多少年来,没有读书了,对中国社会分期问题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大体是仍保持以前的看法,即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是汉魏之际,东汉魏晋是过渡时期。下面分几点来说明我的意见。一、西周春秋是古代奴隶制社会的前期,也可以说是原始公社解体到发达的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时期。这时候的社会骨架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制,但已解体......
-
〓 明刻本《郡县释名》的初步研究
我国传统地名学以考释地名渊源为主要特征。这种特征先秦时代已露端倪,东汉时期以班固、应劭的著作为代表而渐趋完善,至南北朝、隋唐以降逐渐走向深入、成熟。然而,自从第一部具有地名学研究内容的著作《汉书·地理志》问世以来,截止宋元时代,从未有过单独考释地名渊源的专门著作。班固的《汉志》是我国正史地理志的开创之作,它对地名渊源的......
-
〓 史海钩沉:“昙华林”小考
昙华林街区是武昌千年古城的根脉之一,也是武汉近代历史的缩影。近年来武汉市武昌区大力打造这条街区。然而,关于“昙华林”这一名称的由来却长期没有弄清楚。 昙华林作为地名见诸记载始于清代,但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很难确定。杨朝伟主编的《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指出:在光绪九年(1883)绘制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
-
〓 《文心雕龙·知音》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内容提要:《知音》是《文心雕龙》的重要篇章之一。《知音》不是“鉴赏论”,也不是“批评论”,更不是“鉴赏—批评论”,而是一篇“教人如何成为作者知音”的阅读指导。其要有四:确立“务先博观”的阅读原则,阐明“先标六观”的阅读视点,揭示“披文”—“见异”—“玩绎”的阅读过程和批评“贵古”、“崇己”、“信伪”、“会己”的阅读错误......
-
〓 道信及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学术界对禅宗的成立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是长期流行的传统说法,即以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传法作为中国有禅宗的开始;一种是基于中国禅宗长期以唐中期慧能开创的南宗为主流的认识,便以慧能为实际创始人,以慧能从弘忍受法南下到曹溪传法作为禅宗的正式成立。笔者根据中外学者近70年来对敦煌禅宗文献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反复思索,认为以唐初在黄......
-
〓 《国语集解》订补(《鲁语》部分)
【内容摘要】徐元诰《国语集解》,网罗各家之说,于读《国语》者甚为便利,可称当前《国语》校注本之最佳者。然其中亦有可商榷、补充之处。今就可商榷、补充之处,成札记数条,以就教于方家。【关键词】徐元诰;《国语集解》;订补【作者简介】戎辉兵(1974—),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副教授,分别于2004年、2007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文......
-
〓 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横渠四句再解读
张载(1020—1077)是北宋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也是关学宗师。在长期的学术和为政生涯中,他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表达自己的志向。学者多称这四句话为“横渠四句”。由于四句的每一句都以“为”字开头,故也可称作“四为”句。横渠四句代表了北宋理学的根本精神,近千年来传诵不绝。由于前两......
-
〓 前孔子时代之“仁”观
内容提要:在前孔子之时代,“仁”字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周王室、鲁、晋、楚、吴、郑、齐等国精英阶层都非常重视“仁”,“讲仁”已经作为一种风尚深入到个人品质、战争、治国等众多领域,使得“仁”成为一个普遍的价值。不过,人们对“仁”的认识和看法不一,不同背景和思想的人对“仁”作出了多种解读,有的互相差别很大。先民对“仁”的理解......
-
〓 北宋潜邸出身将领述论
作者简介:陈峰,男,1960年出生,历史学博士。师从著名史学家漆侠先生。现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兼任中国宋史学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宋史研究。北宋历史上,在武将群体中长期存在着一支重要而核心的力量——潜邸出身将领,即君主称帝前身边的亲信和随从人员,可简称之潜邸亲随,或称......
-
〓 前沿综述:盐业考古与盐史研究的新认识
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盐业开发是文明进步的基础。盐资源的开发、盐的生产与运输、国家的盐政、社会有关盐的礼俗等,都构成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研究者无法忽略的重要主题。近年来盐业考古的收获,不仅推进了盐史研究,更为今后相关学术工作的进步开启了新的路径。盐史与文明史 《世本·作》说:“宿沙作煮......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十八):徐勉、唐太宗
诫子崧书徐勉原文吾家本清廉,故常居贫素。至于产业之事,所未尝言,非直不经营而已(1)。薄躬遭逢,遂至今日(2),尊官厚禄,可谓备之。每念叨窃若斯,岂由才致(3),仰藉先门风范,及以福庆,故臻此尔(4)。古人所谓“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又云“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5)详求此言,信非徒语。(6)吾虽不敏,实有本志......
-
〓 港澳唐代文学研究论着索引(1949—2000)
著作周诚真《李贺论》,香港:文艺书屋,1971年1月庄申《王维研究》,香港:万有图书公司,1971年苏文擢《韩文四论》,香港:自印本,1978年1月何文汇《陈子昂感遇诗笺》,香港:学津出版社,1978年9月王晋江《文镜秘府论探源》,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12月邓国光《韩愈文统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
-
〓 后岗二期文化与早期夏文化探索
新砦期出土陶器濮阳马庄遗址出土陶器众所周知,夏文化是夏朝时期创造的文化。如果从考古学的角度考虑何为夏文化,大部分考古学家都认为二里头文化是晚期夏文化,新砦期文化是早于二里头文化的夏文化。但是,近年来最新的考古研究动向告诉我们,新砦期文化并不是早期夏文化,河济地区的后岗二期文化应当是探索早期夏文化的主要对象。新砦期文化不......
-
〓 邓小南:一个“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朝代
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东京城内一处繁华的十字街口宋 李嵩 《货郎图》宋 佚名 《春游晚归图》局部■本期主持:李华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期主题:宋代到底是怎样一个时代 主持人语 在中国古代更迭承续的历代王朝中,哪个朝代最受今人关注?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讲,宋代大约都......
-
〓 整体的视界:中国近代农业团体及其研究路径
近代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以及建基于此的农村社会组织日渐消解,产生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革命和农村社会运动。农业团体的有关思想主张及活动,即为其重要的有机构成,且对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一时间,各种农业团体,名目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古来未见;其口号、纲领及活动亦随时势、......
-
〓 《旧唐书》中的服饰史料
《旧唐书》为官修纪传体史书,后晋刘昫监修,张昭远、贾纬等撰。原名《唐书》,宋以后为区别欧阳修等编撰的《新唐书》,遂改用此名。刘昫(887~946),字耀远,五代涿州归义(今河北容城东北)人。五代时后晋大臣。有文才,与兄刘晅、弟刘暤知名燕蓟间。后唐庄宗时拜太常博士,擢翰林学士。明宗时为端明殿学士,不久拜相,兼判三司,当政......
-
〓 《淮南子》的作者及刘安“谋反”案的再分析
《淮南子》是《汉书·艺文志》所云“杂家”之一,与《吕氏春秋》一样,是“杂家”的标志性著作。东汉学者高诱就叹服该书:“言其大也,则焘天载地,说其细也,则沦于无垠,及古今治乱存亡祸福,世间诡异瑰奇之事。其义也著,其文也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淮南鸿烈解叙》)这也正符合《四库全书总目》所云“杂家”的特征:“杂之......
-
〓 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西方的解释学(Hermeneutics)是近十多年来才为我国学术界所重视。在西方,解释学大体上说是从解释《圣经》开始的,它经过了好几个世纪漫长的酝酿过程到德国哲学家兼神学家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rmacher,1768—1834)和历史学家兼社会学家狄尔泰(W. Dilthey,1835—1911......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