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韩、马来西亚近期汉学会议信息(二十二)
2015·6——2015·1、【演讲会】第25回日中戦争史研究会时间:2015年9月26日(周六)13:00-16:30地点:爱知大学名古屋校舍义栋2阶L204教室(名古屋市中村区平池町4-60-6)主办单位:NIHU爱知大学拠点/社会·歴史的アプローチ班联 络 人: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センター,E-mail: ......
-
〓 “兴味派”:辛亥革命前后的主流小说家
【内容提要】辛亥革命前后十几年间的主流小说家,其部分或整体曾被冠名为“旧派”、“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黑幕派”、“近现代通俗小说家”等等。究其实,他们并不专注于“鸳鸯蝴蝶”;亦非奉行“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称为“旧派”,显然遮蔽了其不断趋新的一面;其作品追求雅俗共赏,更非全用通俗的白话写成,用“通俗”两字并不......
-
〓 文化—生态交错带: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重要一环
20世纪末,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在论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时提到,中国存在面向内陆与面向海洋两大板块。此后,学界更多在微观上深入,而很少研究讨论中国史前文化的宏观格局问题。宏观上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可以分为四个板块:西北内陆(其中还可以分为青藏高原、蒙古草原以及沙漠戈壁绿洲三个小板块)、东南腹地(其中又包括东北、华北、长江......
-
〓 书法艺术在中国画笔墨中的美学地位
“书画同源”,画中有书,这是中国画的一大特色,本文通过对中国原始书画的某些共生现象和历史上一些代表性书画家的创作实践及工具材料等等因素,论证了书法艺术对绘画的潜在影响和应有的美学地位。并通过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家精神、审美情趣,论证了中画不同于西洋画的艺术特征及其表现的独特方式,对前些日子里某些在中国文化上持民族虚无主义和......
-
〓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辨伪成就试论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上海200444【摘要】档案文献辨伪作为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是档案文献编纂学中的重要环节。历史上不少杰出的档案文献编纂学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阎若璩及其《尚书古文疏证》就是其中之一。阎若璩对《古文尚书》进行了系统的考辨,运用“由根柢而之枝节”之法,从文体、篇数、篇名等方面逐一考证,内容详尽......
-
〓 春雨霏霏访青莲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五
四川江油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出生之地,《李太白集》中有17首诗与它有关。对于这样一个孕育了中国诗坛北斗的龙穴凤巢,我当然是心醉而神往之。终于有了一个机会,我去成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赴会途中我从绵阳下车,改乘“太白号”旅游列车前往中坝。中坝是江油县城所在地,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也霑了大诗人李白的遗泽,这个昔日偏僻的县镇如......
-
〓 从社会流动看宋代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活力
对于有宋一代,从前误读不少,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开始于宋代。其实,宋代社会仍然在前进、在发展,并非死水一潭、僵滞无力,相反“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对于有宋一代,从前误读不少,“走下坡路”便是其中之一。在一段时期之内,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开始于宋代。其实,宋代社会仍然......
-
〓 莫其康:郑板桥与吴敬梓为何不相往来?
郑板桥与吴敬梓是同时代人,一生历经清康、雍、乾三朝。郑板桥,兴化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月二十五日(1693年11月22日),卒于乾隆三十年乙酉十二月十二日(1766年1月22日),享年73岁。许多著述,尤其是《辞海》关于郑燮的词条以及党明放先生所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的《郑板桥年谱》等工具类书籍,都将郑......
-
〓 天降仙猿:福禄双至唯寿曜
《马勺脸谱·白猿》李继友 李 舸作羊逐清风留淑景,猴腾瑞气开玉宇。在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中,猴排名第九,但在动物界中,猴却属于最高等的类群——哺乳纲灵长目,颇具“万物之灵,众生之长”的意味。作为与人类的基因序列最相似的物种,自古以来猿猴便得到了人类的普遍关注。中国、印度、日本等国都有各自的猿猴文化。猴子活泼机灵的形象更一直......
-
〓 王巍:考古勾勒出的汉前丝绸之路
图为阿尔泰山巴泽雷克墓出土的丝织品(局部)郭 物摄图为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马家窑文化的旋纹尖底瓶李 韵摄图为新疆伊吾县苇子峡墓地出土的立鹿式铜镜资料图片 说起丝绸之路,大家都会想到西汉武帝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其实,生活在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和西域及以西地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并非自汉代才开始。 在著名的《穆天子传》......
-
〓 清代的入学典礼
唐 阎立本《孔子弟子像》(局部) 资料图片清代地方志中所记载的官学“送学礼”,是中国历代典籍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入学典礼。“送学礼”所体现的尊师重道、爱生崇礼的特性,颇值得今人关注。一送学礼是清代地方官为官学新生举行的入学典礼。清代学校以府、州、县为基本单位,各建立一所学校,称为“儒学”。在本省学政主持的每三年一次的岁试和......
-
〓 顾农:关于《枯树赋》研究史的回顾与反思
一 在中古文学巨匠庾信(513~581)的创作中,辞赋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长篇的《哀江南赋》,较短的篇章则以《小园》《枯树》二赋特别是后者最为读者爱重。唐人张说《过庾信宅》诗云:“兰成追宋玉,旧宅偶词人。笔涌江山气,文骄云雨神。包胥非救楚,随会反留秦。独有东阳守,来嗟古树春。”尾联二句正是指《枯树......
-
〓 仁宗朝宋夏战争的人事安排
北宋与西夏的防御带基本在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直线上。中间是环庆路(中心城市庆州,今庆阳),往左是泾原路(谓州,今平凉),再往左是秦凤路(秦州,今天水);往右是鄜延路(延州,今延安),再往右是河东路的麟州(今神木)和府州(今府谷)。其中,西线泾原路和东线鄜延路最重要。仁宗朝三大战役——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
-
〓 饶鲁师承渊源再论
饶鲁,字伯舆,一字仲元,又字师鲁,号双峰。江西余干人,师从朱子高弟黄榦(勉斋先生),深得勉斋先生器重。但因朱子尚有另一弟子名黄幹(尚质),故今人对饶鲁究竟师承何人有所疑惑。个人以为,根据相关史料,饶鲁应该无疑问地师承黄勉斋先生。理由如下: 大量的早出材料支撑此说。饶鲁生活于宋末元初,对元代学者影响极大。现......
-
〓 利用GIS技术提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数字化水平
面对数字化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人文(Humanities Computing)浪潮的扑面而来,我们坐拥着《文渊阁四库全书》、《国学宝典》、《中国基本古籍库》等大型全文检索古籍数据库,享受着古籍文献资料检索空前快捷的便利,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数字化技术带给我们古代文学研究的,难道仅仅是海量古籍文献资料的储存与检索,我们能......
-
〓 “中国”名称和中国历代疆域的演变
一、“中国”名称内涵的发展与完善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拥有辽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她都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是我们祖国的名称,各族人民都为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度而感到自豪。但是“中国”这个名称的内涵,是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的。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
-
〓 盛唐气象的误读与重读
【内容提要】近几十年来,林庚的盛唐气象理论一直是唐诗研究的基本理论范畴。林庚以“青春浪漫”作为盛唐气象的基本内涵,认为李白是这种气象的典型代表。这是对盛唐气象的误读,他将盛世文化等同于盛世文学,由此误解了李白的个性和情感特质。盛唐文化对文学的作用是通过诗人这一中间环节实现的,而李白的浪漫并不是飘逸豪放,而是沉雄悲壮,与......
-
〓 中国近现代佛教的融和精神及其特点
引言 “融和”是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之一。众所周知,佛教以辩证思惟而著称,他反对各种偏面、独断或绝对的理论和思惟方法。这一特征,不仅表现在佛教自身的理论和思惟方法上,同时也反映在他对待其它各种宗教的或非宗教的理论和思惟方法的态度上。因此,甚至在尖锐批评某些他所反对的理论和思惟方法时,也还总是通过分析给对方以适......
-
〓 程水金:《尚书·酒诰》绎文
《酒诰》是周公平定武庚管蔡之乱后,封康叔于殷都旧地妹乡对卫国君臣颁布禁酒令的诰辞。诰文充分体现了周公宽以治民、严以治吏以及怀柔殷遗、尊重民俗的治理智慧,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上古政学经典。由于历来注家将原文“妹土嗣尔”一句,或因袭伪孔安国《尚书传》读成“妹土嗣尔股肱”,解为“妹土之民,当竭其股肱之力,相承不绝以为此纯一之德,......
-
〓 项羽死于秦汉时东城县乌江亭考辨——与冯其庸计正山两先生商榷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这一问题,历史早已是定论——项羽自刎于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即秦汉时九江郡东城县乌江亭。但现在有的同志却提出疑问,言“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华里)。”(见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史学版《项羽究竟死于何地?》)二十年后,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在《中华文史论丛》......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