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庭坚祖籍在浙江浦江
北宋黄庭坚是我国古代的文化名人,其诗书文词,俱臻绝妙。黄庭坚籍贯在江西分宁(今修水),此地宋代以来,人才辈出,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赞叹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然而据黄庭坚在《叔父和叔墓碣》《故给事中黄公行状》两篇文章中说,其六世祖黄赡系自浙江金华迁至分宁双井,在1988年修水出土的《宋故徐纯中墓志铭》中,黄庭坚甚......
-
〓 现代性的发育与辛亥革命
孙中山与同盟会会员合影 论及辛亥革命,人们对它发生的背景、经过和伟大意义等津津乐道,而对于革命本身蕴含的现代性及其发育过程则鲜有探究。酝酿和发生辛亥革命的20世纪初期,是中国处于内外危机深重,国人强烈追求救亡和变革的时代;也是积数十年西风美雨冲刷洗礼,社会开始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时刻。这一切使得这场革命中传统和现代性......
-
〓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
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道德榜样和典范事例,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大学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
-
〓 走向象征化的皇权
二十余年前,我先后发表了《论宋代相权》[1]和《论宋代皇权》[2]两篇文章, 在质疑通说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我的新皇权论。二十年来,对于皇权和相权的问题,间见论述。其中也包括对我的观点的质疑与批评。对此,不断有朋友希望我对这些批评做一些回应,可是我一直没有在国内的学术杂志上发表比较全面的意见。最近,又在网上看到了一篇被......
-
〓 古代戏曲本体意识的三种主要类型
摘要:中国古代戏曲本体意识是在戏曲初始形态形成过程中萌生的,并随着现实主体对戏曲艺术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系统化、明晰化,最终形成以诗词为主的“曲体论”、以“意趣”为主的“情、真论”和以“人生即戏,戏即人生”的“戏曲——现实同构论”三种基本类型;古代戏曲本体意识的三种基本类型,是现实主体从三个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戏曲探索......
-
〓 三分春色一分愁白首相看拟奈何——苏轼在密州的思想与创作
摘要:公元1074年至1076年是苏轼的密州时期。在这两年中,苏轼思想进一步杂糅佛老,形成超然观与仕途进取心态并行不悖的现象;与思想变化同时出现的是,苏轼此间的诗词文创作开始形成明显的风格,创作已经臻于成熟,在艺术手法、思想内容等方面已经显现了他后期诗文创作的一般内容。关键词:苏轼;密州;思想;创作;超然;进取作者单位......
-
〓 古史辨运动概观
【作者按语】本文原是拙著《审核古文<尚书>案》(中华书局,2006年12月出版)的最后一章(第十一章):“余论:古史辨运动概观”。该书第十章“结语”写完后,感到有必要对五四时期“整理国故”中“古史辨运动”的方法构成作一概观。这一段学术史非我所长,于是现读了一些相关的书和文章,收获很大。本想在“结语”部分加一......
-
〓 新加坡的早期汉文化(上)
自明末清初以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国国内的原因和东南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要,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持续向东南亚国家移民的浪潮。从1801年到1900年的一百年间,移居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华人将近200万人。大批中国居民移居东南亚,不仅对东南亚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而且随着华人社会的发展、华文教育的兴起,东南亚的......
-
〓 汉语国际推广视域下的书法教育
汉语国际推广,“是传播中国语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树立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基础工程”。 “通过汉语教学推广中国文化与文明并进一步提高中国软实力”,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终极目标。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中国文化的最高象征,书法艺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和赞赏。特别是书法申遗的......
-
〓 释“徂殒”
【作者简介】李德鹏,安徽凤阳中学,曾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所。在吐鲁番出土文书随葬衣物疏中屡次出现“徂殒”一词,而《汉语大词典》并未收录该词,本文将就其进行考释,以明确其义。72TAM170:88《高昌延昌二年(公元五六二年)长史孝寅随葬衣物疏》①:“以此月□□,遇患徂殒。”(吐,2-65)67TAM88:12《高......
-
〓 《浮生六记》:庸常生活的诗化与快意
编者按光绪三年(1877),江苏吴县人独悟庵主人杨引传(醒逋),在苏州城偏僻书摊发现了手写本《浮生六记》,虽仅余四记,捧而读之,深为作者之才情折服。著名学者、诗人王韬又寄示阳湖管树荃(贻萼)所题《浮生六记》六绝句。杨引传遂将《浮生六记》收入《申报》馆聚珍版印行的《独悟庵丛钞》中,一部奇书就这样重现人间。光绪三十二年(1......
-
〓 传统人物画“形”的意义演化
“形”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元素。就传统人物画而言,“形”是传统绘画美学观以及艺术风格演进的外部反映,反过来,“形”的发展又是决定绘画艺术前进的内在动力。在传统人物画从萌芽、发展、成熟乃至衰落的整个过程中,“形”作为画家个体精神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受到绘画审美标准更迭以及绘画功能转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从“形”与“神”的关系上得......
-
〓 知行论坛:我国濒危语言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与载体,反映了特定地区的生态特征与人们认知世界的独特视角。作为一个多方言、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中国的语言资源相当丰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流动性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语言问题暴露出来,保护语言资源的多样性,鼓励保护与运用濒危语言资源,实现语言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必须解决的......
-
〓 独特的古代中国天文学
内容摘要:天文学在古代中国是否存在?学术界说法各异。本文在李约瑟先生分析的赤道、黄道、地平这三种天球坐标系之间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三系在实地观测中各自的空间取向之间的差异,证实了天文学在古代中国不仅仅是存在,而且相当发达并领先于其他各国,故而被现代天文学承传至今。只是一些学者忽略了它的独特性,才会否定它的存在,进......
-
〓 形神凝个性笔意夺天工——汪家珍的《移居图》
汪家珍,生卒年不详,字璧人。又名葵,字叔向。安徽歙县人。工山水,与汪之瑞、孙无逸齐名。人物、花鸟、虫鱼尤能传神入妙。顺治七年(1650),汪家珍曾为方式玉作山水卷。以此推论,汪氏应生活于明末清初。据资料显示,汪家珍为明诸生,入清后不仕,布衣终身,与渐江、汪注等交往甚密,属新安画派画家。这一派画家有遗民强骨气节,崇尚倪云......
-
〓 晚清士绅的文化权力与政治
内容摘要:士绅集团是影响晚清政治的一支举足轻重的文化及政治势力,其文化权力来源于科举制度下他们掌控儒家思想的解释的独特地位。晚清主要政治运动及其结果都可以从士绅争取文化权力的斗争中得到解释。如太平天国反孔的文化立场遭到了士绅的激烈抵制是其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晚清的自我改革运动由于侵犯了士绅的文化权力而遭到失败;近代乡......
-
〓 从洛神到杜丽娘——“人生”到“人性”的觉醒
内容摘要:洛神和杜丽娘都是古典文学中极具完美气息的女性形象,汤显祖把《牡丹亭》中杜丽娘之母,安排为甄妃洛浦的嫡派,其原因除了说明杜母出身高贵,杜丽娘系出名门外,更多的还与《洛神赋》中的梦境幻游有相连关系,都是在神幻之中表达对“至情”的追求。令人深思的是,这两个追求至情的女性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结局,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更......
-
〓 文明与国家起源(下):“邦国—王国—帝国”说
上篇提要:作者用聚落形态演进的三个阶段,对中国古代国家起源的过程和路径作了概括,并与酋邦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进行了对比和整合。 进入国家社会之后,中国古代国家在早期的发展中其形态和结构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关于中国古代国家形态的演变,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日本的中国古史学界每每用“城市国家—领土国家......
-
〓 深切怀念周叔迦先生
周叔迦先生是现代中国著名的佛学家、佛教教育家、佛教文化学家。先生原于同济大学学工科,后潜心佛乘,深入教海,学识淹博,著作宏富,既学贯古今,更会通华梵,对中国佛学研究、佛教教育,以及佛教文化的积累、整理和建设,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值此先生一百周年诞辰之际,缅怀先生的风范,总结先生的业绩,弘扬先生的精神,对推进佛教文化和精......
-
〓 近十年六朝谢氏家族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内容提要:新世纪的十年是六朝谢氏家族文学研究全面走向深入的时期。与上个世纪相比,近十年的研究主要在作品数量的激增、研究内容的扩大、研究方法的创新和部分问题的拓深等四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从而开辟了研究的新天地。而统观近十年的谢氏家族文学研究后,无论是横向研究和还是纵向研究,其表现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颇具检讨意义。前者......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