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陶渊明人格之分析
摘要:关于陶渊明的人格分析,向来有不少意见。有人认为他的性格是“寡默任放“,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本文认为是“独立率真”、“任放中和”,并从陶渊明的人生观、哲学思想以及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时代背景对他的影响来分析其原因,同时结合机能主义哲学家瞻姆士关于“人的社会形象”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的性格理论来共同进行探讨。关键词:......
-
〓 吕氏《春秋集解》十二卷本作者与流传之探索
摘要:对吕氏《春秋集解》十二卷本与三十卷本的作者等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对书目著录的分析、十二卷本与三十卷本著录内容的比较,可知十二卷本的作者当为吕本中,而三十卷本是在十二卷本的基础上增益而成的。十二卷本可能亡于宋元之际。对《春秋集解》作者问题的考辨,实可上溯到朱彝尊对其作者的质疑。关键词:《春秋集解》;吕本中;......
-
〓 中国古典绘画中的哲学精神
中国古典绘画博大精深,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和积累,承载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和审美趣味。中国古代哲学浓缩和概括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特质,必然渗透和影响着我国古典绘画的内在韵味和价值。将每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展出,就如同在欣赏着一幅历史长卷,体验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所积累下来的艺术底蕴。绘画体现着精神,......
-
〓 王阳明思想新论
《王阳明先生真像》 资料图片一王阳明的良知之学对于人生论极具启发意义,他把人视为一个向未来敞开、不断超越自己的存在。人存在的意义价值是在和他面对的世界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人和世界不只是知识的共同体,更是意义和价值的共同体。人是世界和人自己的诠释者、证明者,人是诠释性存在,人在世界中展开自己、同时展开世界,世界不是待理性......
-
〓 徐梓:国学教育的乱象及治理
CFP9岁女童在北京农村学国学遭老师虐打施刑,此事日前被曝光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揭开了国学班乱象的冰山一角。“黑私塾”缺乏教育资质,国学培训机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孩子兴趣遭忽视全然成为被动接受的“机器”,打着国学的幌子拼命敛财……几多乱象,几多担忧。如何监管治理这些“变味”的国学?规范办学之路在何方?国学“热”中亟......
-
〓 特别关注:从《抗倭英雄戚继光》说到历史上的戚继光
鸳鸯阵示意图 资料图片 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正在央视热播,引起人们对这位英雄人物的关注。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从少年时代便立下了报效国家的理想,并且一生追求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祖国。动画版戚继光播映后,曾在青少年及广大观众中引起极大反响,这次电视连续剧的播出,更引起广泛关......
-
〓 面对权力、金钱、学术“通吃现象”如何重建高校科研学术秩序
CFP编者按 当几个大牌教授的科研经费腐败问题被披露之后,科研经费使用及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就被端到了公众的面前。其实,科研体制改革早已开始酝酿,一些重大科研计划正在开始调整实施管理方式,科技部已明确其司局不再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和实施过程的具体管理工作,教育部开展了对75所直属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情况专项检查工......
-
〓 马执斌:秦朝速亡的教训
两千多年前,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呑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仅用十年时间就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盘算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事与愿违,秦朝只传至二世,便被风起云涌的农民......
-
〓 中国诗歌中的“鸡鸣”情结
中国诗歌是一套由众多意象组接而成的复系统。由于文化、文学等因素的积淀,每一个意象都具有其特定的意指。中国诗歌又是以抒情为主, 所以意象的运用也便表达出一定的情感。“ 鸡鸣” 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以声传情的意象。雄鸡为司晨之禽, 其鸣能够报晓。在“欢娱嫌夜短” 的欢爱男女的眼中, 报晓之鸡便成了可憎之物。南朝乐府《读曲歌》......
-
〓 尘封的珍贵遗产——略谈清代少数民族诗文别集的整理研究及其价值意义
在中国文学史上,用汉语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群体的存在的确是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始终是充满活力的中华多民族文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清一代二百六十余年,是中国古代民族迁化演生、分布情势的定型期,是各民族文化在广域间深度交流互动的新的高峰期,促动着中华文明的成熟。清代少数民族诗文创作蓬勃遽兴,超越前代,其文学创作对清代文学的繁......
-
〓 沈佺期狱中诗论析
内容提要:沈佺期的七首狱中诗作于武周长安四年(704年)被诬下狱时,因为有深切、痛苦的生命体验,所以比起他的那些形式绮靡华艳、内容空洞无物的应制诗来,感情较为真挚充沛,语言也平易自然。关键词:沈佺期;狱中诗;内容;艺术特色作者简介:李亚琦,安徽大学中文系2004级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沈佺期(约656-......
-
〓 北宋两刘牧再考
内容提要:本文在笔者以前考证的基础上,又以读书所得新证据对北宋两刘牧的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考证。并以考证结果为根据,对诸多已成“事实”进行了商榷,指出:三衢刘牧无任何易学著作存世;朱震等有关“河洛”图书的传承代次,全是瞎说,不可再引以为据;“河洛”图书内容出于彭城刘牧著一卷本《易数钩隐图》之后,很可能是其弟子窜入;范谔......
-
〓 金代的立法活动与民族融合趋势
金章宗崇尚汉文化,书法作品深受宗徽宗瘦金体影响金代服饰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几个高峰之一,其中金朝在继承和发展华夏文化上的成就要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清代史家赵翼称:“金源一代文物,上掩辽而下轶元”。金代能够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与其迅速而深入的民族融合有重要的关系。民族......
-
〓 学侣与政敌——嵇文甫先生论张居正与高拱之关系
内容提要:著名史学家嵇文甫先生提出明嘉、隆、万时期重臣高拱与张居正既是学侣又是政敌的论断。一方面高、张有其相似相同的从政经历、改革志向和学术思想,先后主持和领导了“隆(庆)万(历)大改革”运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激烈的权力之争,由于高的性格缺弱和张的性格优长,最终导致张胜高败的结局。尽管如此,学术上张居正渊源于高拱,政治......
-
〓 论高拱的地位
关于明代嘉、隆、万时期高拱(1513-1578,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的地位问题,史学界有着截然相反的判定:有学者认为“徐阶起草遗诏,高拱全盘否定,这就势必毁掉以平反冤狱为前导的改革。高拱把兴利除弊的正确政策,说成是为先帝抹黑,以此迫使徐阶罢相。在嘉靖秽政之后要更化改制,必须力纠前朝弊政,这是革新的起点,但高拱没......
-
〓 此湛然非彼湛然
同名相混是古今都存在的一个使人大伤脑筋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世俗社会,就连出家的和尚也无法避免。历史上,不少僧人由于法名相同,时代相近,被人误认为是一个人。譬如天台宗九祖湛然(711-782),由于同时代也有名为湛然的禅宗高僧,便被视为禅宗内部南北宗之争的参与者,这显然是未察二者实非一人之故。禅宗三祖僧璨终老于淮南......
-
〓 画筌
绘事之传尚矣,代有名家,格因品殊。考厥生平,率多高士,凡为画诀,散在艺林。六法六长,颇闻要略。然人非其人,画难为画,师心踵习,迄无得焉。聊摅所见,辑以成篇,纤计小谈,俟夫知者(绘苑流传,大都高人韵士,写其胸中逸气,此言人与画合,真为定论)。夫山川气象,以浑为宗,林峦交割,以清为法(画家最重章法。清浑二语,通体段落,始两......
-
〓 移风易俗:汉代乐府的文化建构
汉代乐府是汉代的国家机构,承担着国家文化建设的任务。汉代乐府学是适应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家文化建设,在汉代礼乐文化建构中逐渐发生的。故它在乐府的“诗”“乐”关系这一基本理论范畴方面,继承先秦儒家乐学“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礼记·乐记》)的政治价值取向,鲜明地强调移风易俗的社会功用。第一,汉武帝......
-
〓 成果选萃·岳麓秦简:秦史研究的新视角
岳麓书院藏秦简(以下简称“岳麓秦简”)是继睡虎地秦简、龙岗秦简、天水放马滩秦简、里耶秦简发现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已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高度关注。对岳麓秦简的整理与研究,其本身就是对秦代历史研究层面的一种拓展,岳麓秦简所提供的崭新资料,也足以给秦代历史研究提供从未有过的全新视角。 岳麓秦简的内容非常丰富,举......
-
〓 柳宗元柳州生涯现地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六
一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已挨过十年永州(今湖南省零县一带)之贬的柳宗元,再次拖着衰病之躯,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于六月二十七日来到了更僻远也更蛮荒的柳州(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州建城始于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111年)设谭中县,即以此为县治,地址在今广西柳州市鱼峰区的驾鹤山。隋代改为马平县,县治移至城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