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溪山琴况
【简介】《溪山琴况》,明徐上瀛撰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所谓“琴况”,即琴之状况、意态与况味、情趣。徐上瀛根据宋崔尊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之原则,仿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根据冷谦《琴声十六法》提出二十四琴况,从指与弦、音与意、形与神、德与艺等众多方面深入探讨,提出了深于“气候”,臻至于美,深于“游神”,得于弦外......
-
〓 盛唐气象的误读与重读
【内容提要】近几十年来,林庚的盛唐气象理论一直是唐诗研究的基本理论范畴。林庚以“青春浪漫”作为盛唐气象的基本内涵,认为李白是这种气象的典型代表。这是对盛唐气象的误读,他将盛世文化等同于盛世文学,由此误解了李白的个性和情感特质。盛唐文化对文学的作用是通过诗人这一中间环节实现的,而李白的浪漫并不是飘逸豪放,而是沉雄悲壮,与......
-
〓 钱锺书赠冒孝鲁轶诗考
冒效鲁(别名孝鲁)先生是如皋籍知名诗人。笔者出于同乡之缘,长年收存有如皋冒家的批校本和签名本等等。2003年,笔者在扬州淘得四本民国剪报,其中有一份《中书君最近作》,收录了钱锺书先生的七首旧诗,依次如下(仅有《杂书》一首刊于《槐聚诗存》): 过孝鲁谈赋呈 得闲未惜往还忙,相对沉吟感繫桑,直欲搔头叩真......
-
〓 佛典精华百部
1.六祖坛经研究论集2.禅学论文集(一)3.禅学论文集(二)4.禅宗史实考辨5.中国佛教史论集(一)6.中国佛教史论集(二)7.中国佛教史论集(三)8.玄奘大师研究(上)9.佛教经济究论集10.大藏经研究汇编(上)11.四十二章经与牟子理惑论考辨12.禅宗典籍研究(禅学专集之五)13.中国佛教史论集(四)(汉魏两晋南北......
-
〓 读史札记:徽商的教子与嫁女
教子、嫁女,人之常事。但不同的人由于价值观不同,教子与嫁女的做法就会千差万别。近来检阅有关史籍,发现几条徽商教子嫁女的材料,很有意思,读来也颇能发人深思。 清代嘉庆年间的许仁,字静夫,号耕余,徽州歙县人。他从小聪颖好学,因家境贫苦,只得弃儒经商。许仁贾而好儒,经商之余,仍然孜孜不倦地读书,“夜执卷吟哦,每......
-
〓 亡灵奠祭中的生命祈盼——“烧纸钱”民俗别解
内容提要:人类丧葬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中凝聚着古老的信仰和原始的心理。华夏丧葬习俗史上,“烧纸钱”这看似普通的民俗事象在原始底蕴上跟盼望生命复活祈求灵魂转生的人类原始信仰息息相关,其中内涵不仅仅是奠祭亡灵寄托哀思,更包含着祈盼生命的伟大主题,体现着人类原始生殖崇拜的“集体无意识”。探明这层底蕴,也就容易理解该习......
-
〓 独特的古代中国天文学
内容摘要:天文学在古代中国是否存在?学术界说法各异。本文在李约瑟先生分析的赤道、黄道、地平这三种天球坐标系之间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了三系在实地观测中各自的空间取向之间的差异,证实了天文学在古代中国不仅仅是存在,而且相当发达并领先于其他各国,故而被现代天文学承传至今。只是一些学者忽略了它的独特性,才会否定它的存在,进......
-
〓 李纨形象解读
凡读《红楼梦》者,很少有人在初读时对李纨产生深刻的印象。在人们的头脑中,李纨的形象似乎再清楚不过了,她是“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标准的节妇,是妇德妇功的化身。对于这样一个人物,人们似乎觉得没什么要说的。历年来,研究《红楼梦》者不计其数,作品亦是如此,但以李纨为研究对象的作品却少之又少即是明证。在研究当中由于惯性使然......
-
〓 是苏轼不懂天文,还是我们不解风情
——七月既望读东坡《前赤壁赋》有感
【作者简介】刘骏,上海人,学历复旦大学古典文献学研究生。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七月既望,被贬黄州的苏轼在游长江赤壁古战场后,写下了千古绝唱的佳作《前赤壁赋》。这篇文章很早就收入高中课本,可以说我们很多人都是读着这篇文章长大的。文章开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点明了游玩的时间和人物。继云“少......
-
〓 析阮元金石学成就之因——以《山左金石志》为例
孟凡港,男,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0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阮元〈山左金石志〉研究》。 博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培华 通讯评委:北京大学教授 漆永祥 山东大学教授 刘心明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扬州人。乾隆五十四年(178......
-
〓 域外交流视角下的《楚辞》研究
编者按:历史上的中华民族,不仅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外来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与文学内涵,同时也以文明大国的文化优势,对东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影响到这些国家历史、文化与文学的建构。这里所辑的三篇文章,张德恒、刘世明的两篇,是关于一个半世纪之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问题,在对江户时期日本《春秋》《尚书》研究的梳理中,揭示......
-
〓 中国近代文化的哲学解读
道咸以降,虎踞东亚大陆近两个世纪,人口占世界总数四分之一的大清帝国,怎么也无法维系其作为天朝上国的封闭格局,已经由全盛、衰落开始转向全面解体的蹒跚岁月。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也已发出日落西山、气息奄奄的末世哀吟。1893年,一个由旧文化孕育出来的新思想家出版了一本名叫《盛世危言》的醒世之作。“盛世”之言不过是虚饰之词......
-
〓 iPad时代的少儿阅读:淡化“经典”放任自流
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iPad应用越来越顺手,kindle使用更加规范,年轻父母们的内心却愈加纠结。电子书时代已经不请自来,如何引导家中小儿女的阅读行为,这是个让人困惑的问题。 “经典”依赖症——己所不欲强施于人 首先纠结的是如何言传身教。一方面,年轻爸妈们已经习惯于在各种移动终端上猛发微信狂刷微博,偶尔......
-
〓 从社会流动看宋代社会的自我调节与活力
对于有宋一代,从前误读不少,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开始于宋代。其实,宋代社会仍然在前进、在发展,并非死水一潭、僵滞无力,相反“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对于有宋一代,从前误读不少,“走下坡路”便是其中之一。在一段时期之内,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开始于宋代。其实,宋代社会仍然......
-
〓 研究心得:明代科举功名群体的历史作用
明代士子中乡试者可获举人功名,中会试并应殿试者可分别获一、二、三甲进士功名,二、三甲进士中馆选者可获庶吉士功名。上述功名皆可终生拥有,并享有相应的任官资格及待遇,由此形成了明代举人、进士、庶吉士三大科举功名群体。举人群体是明代出现的规模最大的科举功名群体,总数有103000余人,宣德以后生存于世的举人大致经常在1300......
-
〓 王阳明思想新论
《王阳明先生真像》 资料图片一王阳明的良知之学对于人生论极具启发意义,他把人视为一个向未来敞开、不断超越自己的存在。人存在的意义价值是在和他面对的世界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人和世界不只是知识的共同体,更是意义和价值的共同体。人是世界和人自己的诠释者、证明者,人是诠释性存在,人在世界中展开自己、同时展开世界,世界不是待理性......
-
〓 尘封的珍贵遗产——略谈清代少数民族诗文别集的整理研究及其价值意义
在中国文学史上,用汉语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群体的存在的确是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始终是充满活力的中华多民族文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清一代二百六十余年,是中国古代民族迁化演生、分布情势的定型期,是各民族文化在广域间深度交流互动的新的高峰期,促动着中华文明的成熟。清代少数民族诗文创作蓬勃遽兴,超越前代,其文学创作对清代文学的繁......
-
〓 天府四川:丝绸文明的重要摇篮
谭继和1940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先秦史研究生,现为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五星出东方”护膊又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汉晋时代。护臂用面锦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织锦,宝蓝、草绿、绛红、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经根据纹样分别显花,织......
-
〓 研究心得:传承弘扬春节的文化传统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游戏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春节的文化系统有四个子系统,它们分立又同构,统一在“辞旧迎新”的“过关”礼仪中。春节本源:祭祀祈福人神交流传统春节源于蜡祭,年节就是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人类在......
-
〓 黄山与徐霞客《游黄山记》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七
中国黄山,现在已是名闻遐迩,不但排位于风景佳丽的各个名山大川之首,而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但最先发现黄山之奇险并把它列于五岳之前的,则是近四百年前的一位旅行家徐霞客,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旅行指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亦正是出于此公之口。一、徐霞客与黄山概况徐霞客(1586-1......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