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却为春愁——月泉吟社的文化情怀
父子尚书 浦江县隶属浙江金华,群山环峙若城,中夷旷横亘数十里,而众流襟带包络之。旧称礼义之邑,文物之薮,彬彬然小邹鲁,故家美俗脍炙人口,而南宋遗民月泉吟社活动则为一邑文化精神凝聚之所在,传统士大夫人格之象征。月泉吟社形成的背景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元左丞相伯颜率兵攻入南宋首都临安,宋亡。方凤、吴渭先......
-
〓 台湾文史类学会简介之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
作者简介:陈友冰: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徽大学、台湾大学客座教授。台湾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是全台文学研究成立时间较早、规模最大、与会人员最多的一个研究会。它成立于1979年4月29日,两年举行一次年会和换届改选。第一任和续任会长为黄永武教授。最盛时会员人数达230多人。学会的主要工作一是与高校合作,每年举行一......
-
〓 侯制与“王气”——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葬的特征
海昏侯墓出土编钟海昏侯墓出土铜鼎海昏侯墓出土玉璧图中分别为: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海昏侯墓主棺出土的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和金板,海昏侯墓出土的玉佩,海昏侯墓出土的龟形玉印。 新华社发墓区M2封土近日,随着南昌西汉大墓的揭棺,人们对海昏侯墓的关注度达到了高潮。经过专家论证,墓主很可能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因为刘贺的身份经历......
-
〓 传两湖余韵开三镇新风——湖北国学馆办学历程
湖北国学馆于1923年在武汉大学前身武昌高师校内创设。国学馆沿袭了两湖书院经、史、文、理四科的专业设置,湖北宿学之士如王葆心、黄季刚、姚晋圻、刘凤章均在馆内任教,培养出徐复观等杰出人才。惜于时局动荡,国学馆于1926停办。孙劲松老师的文章系统梳理了湖北国学馆的历史溯源、办学历程及武大国学院与其的传承关系。近年来......
-
〓 宋元山水意境“有我之境”
明代王世贞在总结宋元山水画时说,“山水画至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松年)、李(唐)、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公望)、黄鹤(王蒙)又一变也”(《艺苑厄言》)。大、小李属于唐代,情况不明。荆、关、董、巨和李成、范宽实属同代,即本文所说的第一种意境的北宋山水。刘、李是连接南北宋的,他们......
-
〓 “人间佛教”与传统文化现代化
“人间佛教”直面重死重鬼、重智轻悲两大积习,既契佛陀之理,又契时代之机,在“人成佛即成”的理念之下,对症下药,现实重于玄谈,大众重于个人,社会重于山林,利他重于自利,倡导佛教的人生化、群众化、科学化,提倡悲智双运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激发出传统佛教关注世俗人生、服务普罗大众的正能量,有力推动了传统文化现代化。 ......
-
〓 元人小令鉴赏之十九
【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折腰惭,迎尘拜。槐根梦觉,槐根梦觉,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其乐无涯。张养浩(1270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
-
〓 旋毛善恶解
相法旧遗,毛,若百一歌,叙旋毛之害,旋毛论叙顺逆向背之理明矣。乃谓马初生无毛者,良。骨角双生者,良。体无旋毛,远看大、近看小者,良。旋毛细腻温鲜者,良。以此而定品。总之,凡毛氄软温润有文理,未易见。故此,图善旋五,所谓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者也。恶者,粗逆易见,故此,图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是也。凡毛,重首、次颈、......
-
〓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引言 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中国的山水诗,其有“意”,谓其有写景诗的“诗意”,但未必都有“境”。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
-
〓 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逻辑?
一、两种相反的解答及其症结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逻辑?这是一个自近代西学输入起就争论不休的老问题。对这个老问题的回答因时代的变迁和文化心态的变化,使我们今天得以有新的理解和解释。以往不少学者,尤其是许多中国古代逻辑的研究者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然而,笔者认为这一个问题的回答绝非可以一言了之。因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涉......
-
〓 《汉代长沙国考古发现与研究》辨误
【内容提要】新近出版的《汉代长沙国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书存在不少资料引用和文字表述等方面的讹误。本文条列其中十余例,以“按”语形式逐一辨之,兼抒己见,企望能对日后的相关研究有所裨益。【关 键 词】汉代;长沙国;考古发现与研究;辨误【作者简介】黎石生,男,1967年1月生,湖南宁远县人,中国古代史硕士,以湖南秦汉考古与简牍......
-
〓 《大学》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无名墓碑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无名墓碑大学 在中国传统经典中,《大学》是一本很特别又很有争议的书。其实说它是一本书,似乎不太确切。《大学》原本不是书,只是《礼记》四十九篇文章中的一篇,仅短短一千七百余字。相传《大学》是孔子的遗书,曾子独得师传并加以己意阐发而成。也就是说,《大学》之文成于被认为得孔子衣钵的曾子之手。然而在宋代......
-
〓 清华简与《左传》中的武姜
清华简《郑武夫人规孺子》记述郑武公去世后,郑武夫人(即武姜)规诫嗣君(文中称孺子,即郑庄公)之事。武姜在规辞中,从“先君”武公依靠大夫治国的经历讲起,规诫年幼的嗣君守丧期间把治理国政大权,交与大夫老臣管理,并从历史与现实政治两方面讲了这样做的道理。她回顾历史说:“昔吾先君,如邦将有大事,必再三进大夫而与之偕图……故君与......
-
〓 “东西”词源的一个可能
摘要:物称“东西”,由来已久,其词源亦已有10数种说法。然而各说法均无坚实文献证据。本文指出:常见于五代两宋的“动使”一词与“东西”词义相近,读音相仿,兴替时间相接,很可能是“东西”的一词的先源。一、“东西”词源诸说缺乏坚实证据把“物”称作“东西”,历史可以说非常久远。关于这个意义的“东西”一词的词源问题,近十几年来陈......
-
〓 出土文献与先秦文学研究:后稷祭典的形成
后稷为周部族的始祖,近年来出土的楚地文献上博简《孔子诗论》《子羔篇》以及郭店楚简《唐虞之道》《尊德义》等文章,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对后稷传说的讨论。生动地体现了后稷传说的多义性。 《上博简二·子羔篇》记载了孔子与学生子羔的对话,其中谈到禹、契、后稷的感生传说:“禹之母……之女也,观于伊而得之,娠三年而画于......
-
〓 史海钩沉:张璁的改革精神
内容提要自晚清以来,学界提及明代改革,主要讲的都是张居正改革。事实上,忽略嘉靖革新而仅谈隆庆、万历时期的变革,有明显的局限性。作为明代改革第一臣,张璁与明世宗一道开创了嘉隆万改革,书写了中国历史上君臣齐心协力来共同推动变革的模式。要真正认知明代改革的特点,必须正视张璁的改革精神,充分肯定张璁时代变革的历史作用和重要意义......
-
〓 研究心得:传承弘扬春节的文化传统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游戏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春节的文化系统有四个子系统,它们分立又同构,统一在“辞旧迎新”的“过关”礼仪中。春节本源:祭祀祈福人神交流传统春节源于蜡祭,年节就是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人类在......
-
〓 试论张养浩散曲的清丽风格
摘要:元代张养浩的散曲被后人评为“明丽之作”,确实,清丽是其散曲的主要风格,具体而言,表现在其散曲内容与创作主体的心态,散曲语言和艺术意境以及散曲韵律所体现的听觉效果三个层面上。关键字:张养浩;散曲;明丽;风格明代朱有权在其《太和正音谱》评论张养浩散曲“张云庄之词,如玉树临风。”邓绍基主编的《元代文学史》也称张养浩散曲......
-
〓 《诗经》《楚辞》修辞特点探析
摘要:《诗经》和《楚辞》分别作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在修辞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语言角度分析,《诗经》以四言为主、篇幅短小、用词凝练,运用词头词尾、叠音词,语言朴素,不事雕琢,呈现出简洁精练、和谐中正、平实自然的修辞特点。《楚辞》以六言为主,篇幅较长,多状貌语和虚字,运用楚地方言、取材奇花异草,感情热烈却不乱......
-
〓 儒学在现代韩国
一韩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有着深远的儒教传统。儒教发源于中国.它的创始人是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在汉武帝(公元前140—82年间在位)以前,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他以传授历史文化典籍,对士大夫们进行修身、齐家、治国等方面的教育,以及为宗法社会制订各种礼仪制度、道德规范等为主要工作。汉武帝时,接受了当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