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
内容提要:曹山本寂为曹洞宗的创建者之一,他发展并完善了由洞山良价开创的曹洞宗基本理论。本文对曹山的五位君臣、五相偈、三种堕等理论及其机缘语句进行了具体的解释,指出对自由的极端追求才是曹洞宗的真精神,而这一精神是建立在以自性为唯一真宰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特征与南岳一系十分接近,表明直到曹山时期,曹洞宗仍然未改属青原。关键词......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七
南朝乐府·吴声歌子夜四时歌·春歌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子夜四时歌》是《子夜歌》的变曲,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说:“后人依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吴声也”。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收集的晋、宋、齐三个时代的《子夜四时歌》辞七十五首。其中春歌二十首,夏歌二十首,求歌十八首,冬歌十七首。......
-
〓 《〈琵琶行〉并序》寓意发微
“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与元九书》)的《〈琵琶行〉并序》,是白居易 “因琵琶以托兴”(明人周敬、周珽辑《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的大痛长恨的流吐倾泄。诗人 “感商妇之飘流,叹谪居之沦落”(清人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所以“其意微以显,其音哀以思,其辞丽以则”。(《唐宋诗醇》赏评认定《〈琵琶行〉并序......
-
〓 《魏书》中的服饰史料
《魏书》北齐魏收撰。魏收(507~572),字伯起,小字佛助,北齐钜鹿下曲阳人。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
-
〓 笔记中的鸡
陈仓宝鸡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猪非猪,牵以献穆公。道逢二童子曰:“此为媪述,常在地中,食死人脑。若欲杀之,以柏插其首。”媪曰:“此二童子名为鸡宝,得雄者王,得雌者伯。”陈仓人舍之,逐二童子,二童化为雉,飞入于林。陈仓人告穆公,发徒大猎,果得其雌,又化为石,置之汧渭之间。至文公立祠,名陈宝。雄者飞南集,今......
-
〓 肆行无碍凭来去——试论富贵闲人贾宝玉
一1贾宝玉以其深厚而丰富的人性美,成就了古今中外小说人物中绝对的唯一。他站在茫茫的宇宙间成为人类生命探索的一座不朽丰碑!这座丰碑从生活的真实与平凡里筑起,这丰碑里没有霸权与功业,没有伟人们的强悍与霸道,这丰碑里有的只是谦卑而开放的胸怀,一颗能与宇宙万物同呼吸的魂魄!有限的生命在真实与谦卑里得到了无限的扩展,生命的韵律将......
-
〓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二):诗文别集
1、《蔡中郎集》东汉蔡邕著。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少博学,性至孝、好辞章、数术、天文,工书画,善鼓琴。灵帝建宁四年(171),征辟司徒乔玄府,出任河平长,诏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熹平四年,与杨赐奏定“六经”文字,自书册镌碑,立于太学门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熹平石经”。后因上书论......
-
〓 陈先达:哲学的困境与中国哲学的前景
同行相聚闲聊,都说现在第一志愿报考哲学的考生越来越少,即使名校著名哲学系亦复如此。哲学仿佛日暮途穷,感慨万千。历史往往昭示着未来。人类历史上的变革、革命都与哲学不可分。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哲学都是作为革命的先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同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引发的思想变革不可分。从文化角度说,哲学是文化的......
-
〓 颜李学派的实学精神
在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潮中,颜元、李塨开创的实学学派可谓独树一帜、别具一格。颜李学派反对“心口悬空之道,纸墨虚华之学”(《习斋记余》卷三),注重“实用”“实事”“实政”“实征”“实功”“实得”“实践”和“实学”,是其一以贯之的思想风貌和思想特质。在这一长串冠以“实”字的流行语汇中,“实学”一词最具概括力,在他们的著述中......
-
〓 裘锡圭:出土文献与古典学重建
郭店竹简清华简上博藏楚竹书银雀山汉墓竹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根据学界已有的认识和研究成果,简单谈谈出土文献与古典学重建的关系。我国学术界使用“古典学”这个词,是晚近的事,大家对它的理解恐怕并不一致。我所理解的“古典学”,系指对于蕴含着中华文明源头的先秦典籍的整理和研究。我们过去虽然没有用“古典学”这个名称,但是实......
-
〓 “人间佛教”与传统文化现代化
“人间佛教”直面重死重鬼、重智轻悲两大积习,既契佛陀之理,又契时代之机,在“人成佛即成”的理念之下,对症下药,现实重于玄谈,大众重于个人,社会重于山林,利他重于自利,倡导佛教的人生化、群众化、科学化,提倡悲智双运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激发出传统佛教关注世俗人生、服务普罗大众的正能量,有力推动了传统文化现代化。 ......
-
〓 两汉玺书浅说
摘要:玺书从秦代起专指在封口处盖有皇帝印章的诏书。它从先秦的印章发展而来,汉代时得到发展和完善。在汉代众多的诏令类文体中,玺书具有其它同类文体所不具有的特点和影响力,某些时候它甚至还可以兼有兵符的职能,而所有的这些都与汉代的皇权和玺制是密切联系的。关键词:汉;玺书;玺;皇权诏令类文体是古代社会中统治阶级主要是帝王向臣民......
-
〓 古籍数字化与学术异化
【内容摘要】历史经验表明,技术革新必将导致学术变异。古籍数字化对现代学术进程产生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负面效应,或可导致学术异化。以下三方面值得特别注意:一是技术遮蔽伪化研究论断,二是数字鸿沟拉大区域学术落差,三是技术伪装学问使伪学术加剧。本文认为:积极开发语义检索系统、加大研发主体公益性与商业性协作力度、正确使用数字......
-
〓 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想史
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关系是近年来思想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中的新课题,认识这一问题不仅要在理论上进行新的探索,更要从实证研究上开拓新的领域,把非观念性(即文本性)的资料,引入思想史的范畴,或从思想史的角度解释生活方式的变迁。本文以服装为例提出这一问题,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是礼俗文化,这是以礼为中心的一系列......
-
〓 文献数字化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以人文科学为例
【内容提要】上个世纪产生的IT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学术研究概莫能外。即使是像文史哲这样的人文学科,由于有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文献的出现和数据库的广泛应用,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新兴学科和交差学科开始出现。数字化文献的广泛应用,对于人文科学的深入发展、对现代知识体系的......
-
〓 庄子“心斋”“坐忘”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心斋”“坐忘”是庄子思想的基础领域,其修养过程是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重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以虚静空明的心情观照山川万物,方能感悟山川万物之性灵。摒除杂念、排除干扰、凝神静虑,进入虚静空明的状态,方能与山水之道相融通,达到创作的最佳境界。庄子由“心斋”“坐忘”而臻于大道,达于化境的思想,对中国......
-
〓 国学漫谈:《大清会典》的形成
清朝享国268年,其行政体系、法律制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古代中国的高峰,而这些制度也进一步对其长治久安提供了保障,其中《大清会典》的编纂,就是清朝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清代官方事务,无论案件审理还是行政处置,均讲究于法有据。其中前者以大清律例及各类地区律例为基准,而后者则以会典与部院则例为准绳。关于会典,目前存世有康熙、雍正......
-
〓 夸父究竟是怎样死的?——兼论“夸父逐日”: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内容提要】关于夸父之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夸父追逐天上的太阳而渴死;另一说乃为应龙所杀而致死。奇怪的是,这两种说法都出自于同一文献《山海经》中;在同一文献中记载同一个人在死亡这一具有生命意义的主题时,出现了矛盾,这种情况恐怕也不多见。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解决这两种说法之间的矛盾?通过审视“夸父逐日”这一经久不衰的旷......
-
〓 中华文明独立完整影响深远——谈谈中华文明的几个特点
藏族白瓷茶瓶 唐代茶具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蔡伦造纸(漫画)我国传统文化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已经为许多西方学者所重视。西方学者在对自身文化进行反思的同时,开始重视我国传统文化。❶ 中华文明的整体性中华文明的形成既是多元的,也是一体的,即......
-
〓 朴老故里佛教圣地——试论太湖县对我国禅宗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太湖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县。早在殷周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拓荒创业,春秋战国时期,太湖曾是吴、越、楚等国的属地,汉属皖地。南朝宋武帝时建县,始名太湖左县。隋开皇初年,更名为晋熙。隋开皇十八年(598)定名为太湖县,县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故乡。太湖县地理区位十分优越。位于......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