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清之际“西学中源”
在中国古代数千年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基于“厚德载物”理念而产生的包容精神,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壮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也是传统文化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这种包容精神,不仅体现在中国境内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吸收,而且还反映在中华传统文化对......
-
〓 天府四川:丝绸文明的重要摇篮
谭继和1940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先秦史研究生,现为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五星出东方”护膊又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汉晋时代。护臂用面锦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织锦,宝蓝、草绿、绛红、明黄和白色等五组色经根据纹样分别显花,织......
-
〓 国学博士论坛:从《明诗综》观明末清初学风
李程,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朱彝尊〈明诗综〉研究》。博士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张三夕通讯评委:武汉大学教授 王兆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王齐洲 明末清初灿若星辰的学者群体中,朱彝尊以“博综”著称,在经学、史学、文学等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作为其晚年所系心力最多的撰著,《明诗......
-
〓 栗谷经学思想研究
一“经学”是由考订、研究、传授、发明儒家所推崇的几部上古典籍而成立、发展起来的。相传孔子删定“六经”,即:《诗》、《书》、《易》、《礼》(《仪礼》)、《春秋》、《乐》,始有“经”目。先秦诸儒,如颜(渊)、曾(参)、(子)思、孟(轲)以及荀卿等,传授、发明“六经”思想,开“经学”之先河。至汉代,经学昌明,名家辈出,从而发......
-
〓 夏明方: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慈善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国慈善事业之历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人们对其研究对象之概念的界定并未形成一种较为一致的看法,可谓纷纭不一,甚或截然相反。争鸣与对峙,原本是一种健康的学术研究理应呈现的正常状态,但从中国慈善史目前的情况来看,更多表现为学者的自说自话,未曾有过广泛、深入和系统的讨论和辨析,其在理论上存......
-
〓 佛教的民族化和禅宗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在广泛传播和深入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的过程中,与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和社会习俗逐渐密切结合,演变为中国民族的宗教。隋唐时期富有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的形成,标志着佛教中国化过程的基本结束,从此进入中国佛教的持续发展时期。在隋唐时期形成的佛教宗派中,最富有民族特色并且影响较大的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
〓 石头希迁及其禅法
禅宗在弘忍去世(公元674年)以后分裂为以神秀、普寂等人为代表的北宗和以慧能与其弟子为代表的南宗。南宗在慧能去世之后,经过其弟子神会、本净和南岳怀让、青原行思等人的传法活动,在“安史之乱”以后已经传播到南北方广大地区,社会影响日益增大。在这个过程中,怀让的弟子马祖道一和行思的弟子石头希迁表现突出,起过重大的作用。从他们......
-
〓 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想史
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关系是近年来思想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研究中的新课题,认识这一问题不仅要在理论上进行新的探索,更要从实证研究上开拓新的领域,把非观念性(即文本性)的资料,引入思想史的范畴,或从思想史的角度解释生活方式的变迁。本文以服装为例提出这一问题,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是礼俗文化,这是以礼为中心的一系列......
-
〓 肆行无碍凭来去——试论富贵闲人贾宝玉
一1贾宝玉以其深厚而丰富的人性美,成就了古今中外小说人物中绝对的唯一。他站在茫茫的宇宙间成为人类生命探索的一座不朽丰碑!这座丰碑从生活的真实与平凡里筑起,这丰碑里没有霸权与功业,没有伟人们的强悍与霸道,这丰碑里有的只是谦卑而开放的胸怀,一颗能与宇宙万物同呼吸的魂魄!有限的生命在真实与谦卑里得到了无限的扩展,生命的韵律将......
-
〓 庄子“心斋”“坐忘”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心斋”“坐忘”是庄子思想的基础领域,其修养过程是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重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以虚静空明的心情观照山川万物,方能感悟山川万物之性灵。摒除杂念、排除干扰、凝神静虑,进入虚静空明的状态,方能与山水之道相融通,达到创作的最佳境界。庄子由“心斋”“坐忘”而臻于大道,达于化境的思想,对中国......
-
〓 夸父究竟是怎样死的?——兼论“夸父逐日”: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内容提要】关于夸父之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夸父追逐天上的太阳而渴死;另一说乃为应龙所杀而致死。奇怪的是,这两种说法都出自于同一文献《山海经》中;在同一文献中记载同一个人在死亡这一具有生命意义的主题时,出现了矛盾,这种情况恐怕也不多见。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解决这两种说法之间的矛盾?通过审视“夸父逐日”这一经久不衰的旷......
-
〓 康熙的宗教政策与信仰
【作者摘要】本文以康熙时期的宗教文化活动为背景,着重探讨康熙的宗教政策和宗教信仰。康熙自小接受理学教育,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称自己以圣人之道治天下。康熙受孝庄的影响,及满族皇室对佛教的信奉,对佛教也采取支持的态度,尤其是在蒙古和西藏地区更是如此。同时康熙还积极学习西学,对西方传教士也很尊重,西方传教士在康熙时期的取得了......
-
〓 陈先达:哲学的困境与中国哲学的前景
同行相聚闲聊,都说现在第一志愿报考哲学的考生越来越少,即使名校著名哲学系亦复如此。哲学仿佛日暮途穷,感慨万千。历史往往昭示着未来。人类历史上的变革、革命都与哲学不可分。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哲学都是作为革命的先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同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引发的思想变革不可分。从文化角度说,哲学是文化的......
-
〓 台湾道教与古典文学关系研究概述——以唐代文学为主
台湾的道教与古典文学关系研究,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末才起步,到八十年代初才算真正得到重视和发展。但一旦发展起来就进展较快,而且出现了转化和位移,呈现出与大陆的道教与古典文学研究截然不同的特征。一般说来: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一些对此有兴趣的古典文学研究者,采用考论的方式,探讨道教或道家代表人物与古代作家间的关系,道家思想对......
-
〓 日本近来汉学出版物(二十五)
1、49人の皇族军人时间:2017年7月作者:小田部雄次 着出版单位:东京:洋泉社内容简介 第1章皇族军人の诞生诗歌と书道の宫家戊辰戦争政治要职に就く皇族たち 第2章国民皆兵と皇族の军人化「皇族自今海陆军に」士官养成学校と皇族海外で学ぶ皇族たち西南戦争と大元帅天皇の诞生 第3章出征する皇族军人日清戦争と皇族军人―陆......
-
〓 笔记中的鸡
陈仓宝鸡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猪非猪,牵以献穆公。道逢二童子曰:“此为媪述,常在地中,食死人脑。若欲杀之,以柏插其首。”媪曰:“此二童子名为鸡宝,得雄者王,得雌者伯。”陈仓人舍之,逐二童子,二童化为雉,飞入于林。陈仓人告穆公,发徒大猎,果得其雌,又化为石,置之汧渭之间。至文公立祠,名陈宝。雄者飞南集,今......
-
〓 孔子哲学解析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在五四运动以前,就影响而论,没有别的历史人物能和他相比。过去封建统治阶级借“尊孔”来维护其封建统治;而在前些年,“四人帮”又借“反孔”来推行他们的封建法西斯主义。时至今日,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时代:“尊孔”固不足以骗取人心;“反孔”亦不足以伪装革命,因而有可能对于......
-
〓 瑞典远东文物博物馆和东亚图书馆
远东文物博物馆瑞典远东文物博物馆(Östasiatiska Museet/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建于1929年。博物馆内藏有瑞典国家级艺术和考古珍品。这些艺术品分别来自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其中中国艺术品为数众多,是北欧最重要的中国文物收藏博物馆,在欧洲也享有盛名......
-
〓 《论语》“无適无莫”笺证
【内容摘要】这篇文章运用古代汉语之文字、音韵、训诂之法考释了《论语》“无適无莫”的确切精义。对前人的训诂成说做了补正。【关 键 词】《论语》;《氓》;无適无莫【作者单位】张艳惠,女,甘肃省渭源县庆坪学区李家堡小学甘肃定西748200鄂海鹏,男,甘肃省渭源县第一中学甘肃定西748200 《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
-
〓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商榷
【内容摘要】新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的注释和标点,编写组都精益求精﹑字斟句酌,下了很大功夫,对教学大有好处。但是,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有的前人说解不误,编者却另作新解,反而龃龉难通;有的却不做注释;有的注释不当,不合语境,模棱两可。【关键词】文言文;注释;望文生义;不合语境新版的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