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析南越兴亡的原因
内容提要:南越的兴亡与西汉的强弱紧密相连。汉初,财力不足,内忧外患,内有诸侯王的威胁和叛乱,外有匈奴的进攻和掠夺,又实行“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虚弱的西汉无力进攻南越,只好对其实行带有政治妥协性质的安抚羁糜政策,使南越获得了一个生存和发展的机遇。汉武帝时,财富充足,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
〓 宋人绝句清赏之二十一
十一月四日夜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异族入侵、充满着动乱、苦难的时代。面对着祖国破碎的山河,女真贵族骄横的铁骑,南宋小朝廷是以觍颜事敌、来换取江左苟安作为国策,而广大民众和爱国志士却认为是奇耻大辱、不堪忍受,因此要求报仇雪耻、收复......
-
〓 生生之谓易:《周易》的三重奥义
《周易》内文长沙马王堆帛书《周易》 黑格尔曾经说过:“《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就人类心灵所创造的图形和形象来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作为形成于三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卜筮之书,“一些神秘的砖块八卦所砌成的殿堂”,《周易》留给后世人诸多疑问,那么,在其中究竟隐藏着哪些奥义?生命之学 “生生......
-
〓 满眼生机转化钧:《周易》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北京天坛的建筑结构融会了易经思想。天坛圜丘四天门的命名是由《易经》的《乾》卦而来,即“元、亨、利、贞”。清华大学校训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来源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数千年来,高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源头,内蕴博大精深,万有齐备,密......
-
〓 探佚《红楼梦》时间点:梦里寻他——贾宝玉生辰考(下)
那么,宝玉到底生于1712年的哪月哪日呢?笔者认为是三月初十。 证据之一: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写到: 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湘云拉宝琴、岫烟说:“你们四个人对拜寿,直拜一天才是。”探春忙问:“原来邢妹妹也是今儿?我怎么就忘了......
-
〓 方勇:再论“新子学”
自半年前我在《光明日报》“国学”版发表《“新子学”构想》一文以来,学术界对“新子学”的讨论一直很活跃。诸多研究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阐发了精到的看法,令我深受鼓舞。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我对“新子学”的内涵做了新的思考。现拟对部分问题作进一步阐述,以期引起更深层的讨论,深化对“新子学”发展问题的理解。“新子学”的深......
-
〓 跨越70年的文学“接力”——《四世同堂》散佚部分的寻找和修复
不久前,老舍《四世同堂》英译全稿的发现和未发表部分重新被译回中文,为文学界内外所热烈关注。问世70多年来,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可谓身世曲折:老舍以“段”代“章”,计划写完一百段,但在报刊连载到第八十七段的时候不明原因地戛然而止,之后连手稿也散佚,致使全貌无以得见;幸而几乎在写作和发表的同时,《四世同堂》的英文翻译也在进......
-
〓 论辛弃疾南归前期词的创作
【内容提要】历来研治辛词者,对辛弃疾南归后词的创作的发展变化,较少注意。实则辛氏南归后,以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落职退居为界,词的创作也明显地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作多写其南渡之初的复杂心态和身世之感,手法多用比兴,词风兼具深婉细约和清疏刚健之美,而后期则直以词为陶写之具,无施不可,沉郁顿挫,雄奇悲怆。简单地以......
-
〓 重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话语体系
【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部署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从《计划》颁布及实施的当前节点解读,有一个重要的基础议题需要从当下即行探讨,那就是,配合政府推动《计划》的展开,行业与研究界如何构建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话语......
-
〓 国学漫谈:诗用方言俗语
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俗语指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方言俗语是与书面语言相对的地方口语。清人冒春荣《葚原诗说》云:“用字宜雅不宜俗,宜稳不宜险,宜秀不宜笨。一字之工,未足庇其全首;一字之病,便足累其通篇。”这段话反映了古人作诗的基本态度。但是古代许多大家都曾将方言俗语入诗,自有其审美价值。存真,切合语境。方言俗......
-
〓 关于《论语》重出现象的思考
【内容摘要】《论语》中有数章重出的现象,一直无人仔细考证分析。本文对这一现象条分缕析,将重出现象分为两类,一类为真正重出,一类为准重出。对于前者进行考证辨析,指出这些重出是内容编辑之需要,是编辑者有意为之而非疏忽。【关键词】《论语》;重出;有意为之【作者简介】毕宝魁,(1952-),男,辽宁铁岭人,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
〓 港台近期国学类学术讲座(五)
2015·3——2015·51、武玲女士「寰宇汉学讲座」连结网址:http://ccs.ncl.edu.tw/act_detail.aspx?sn=79内容简介:汉学研究中心于2015年3月20日举办寰宇汉学讲座,邀请本中心「外籍学人来台研究汉学奖助」2014年度访问学人,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历史系博士候选人武玲(L......
-
〓 陇头流水流离四下——从《陇头水》看古代羌汉文学关系
《陇头水》,又叫《陇头》或《陇头歌》,汉乐府民歌横吹曲之一,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曰:“汉横吹曲,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晋已来,唯传十曲:一曰《黄鹄》,二曰《陇头》。”陇头,也就是陇山,在汉天水郡,又名陇坻、陇山,也即汉陇关,是古羌人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区域。《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秦献公时,由于秦国势力的西进,羌人向西......
-
〓 木兰故事与中国形象
作者简介: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治学兴趣涉及:戏剧研究、性别批评、文艺美学。一纵观当代,日益拓展的文化交流在不断消除西方人对东方世界的偏见,修正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论者指出:“在对中国人的文化身份的表述上,过去,美国传媒往往将其片面地解读为女性的或粗野的异国文化,但是从中美......
-
〓 《文心雕龙·序志》篇新探
内容摘要:刘勰在《序志》篇中提到“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的目的在于揭示《文心雕龙》的主旨是解决文质关系的,具体到六朝文学就是质不胜文、文质不协调的问题,而“文体解散”则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文心雕龙》在写作体例上又不同于子书、“近代文论”和经学家的注经著作,它融“弥纶群言”和“研精一理”于一体,实现了理论的概......
-
〓 悲士不遇:黄仲则词中的“笑”与“狂”
【内容摘要】清朝乾隆年间四海升平的大环境里,在黄仲则词中却出现了少有的不和谐音符。黄词中多次出现“笑”与“狂”,怀才不遇,叹穷嗟困成了该时期黄词的主题。考察黄仲则的感情经历,凄苦异常,但清词丽句中同样有“笑”的出现。透过这些“笑”与“狂”,也让我们真切地走入到词人的真实情感世界中去,从而以另一种角度,在全面的视野下考察......
-
〓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选萃: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
绘画作品中的古代殿试场景 CFP明代文学的发展,既有文学自身的内部原因,又与政治、经济、文化有关,其中科举文化生态对形塑明代文学风貌发挥了显著作用。“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研究内容丰富“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研究,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明代馆阁文人的生存样态与文学事业;明代文人的科举背景与流派意识;明代状元与明代......
-
〓 中国古代雕塑之二
三代一、青铜雕塑我国青铜雕塑源远流长。其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马家窑文化时期。甘肃东乡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单范铸造的青铜刀,是目前公认的最早青铜制品。早期青铜制品绝大多数是小件实用工具,极少装饰。青海贵南尕马台距今四千多年的齐家文化墓葬出土的铜镜,表面有简单线条组成的三角纹和七角星图案,当属于早期青铜器装饰......
-
〓 朱良志:传统文人画的人文价值
中国传统顶尖大师的文人画,有一种无法以语言表现的纯粹的美。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宁静高贵的希腊雕塑、深沉阔大的欧洲古典音乐能与之相比。文人画的概念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
-
〓 朴老故里佛教圣地——试论太湖县对我国禅宗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太湖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县。早在殷周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拓荒创业,春秋战国时期,太湖曾是吴、越、楚等国的属地,汉属皖地。南朝宋武帝时建县,始名太湖左县。隋开皇初年,更名为晋熙。隋开皇十八年(598)定名为太湖县,县名一直沿用至今。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故乡。太湖县地理区位十分优越。位于......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