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社科基金成果选萃: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
绘画作品中的古代殿试场景 CFP明代文学的发展,既有文学自身的内部原因,又与政治、经济、文化有关,其中科举文化生态对形塑明代文学风貌发挥了显著作用。“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研究内容丰富“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研究,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明代馆阁文人的生存样态与文学事业;明代文人的科举背景与流派意识;明代状元与明代......
-
〓 “东西”词源的一个可能
摘要:物称“东西”,由来已久,其词源亦已有10数种说法。然而各说法均无坚实文献证据。本文指出:常见于五代两宋的“动使”一词与“东西”词义相近,读音相仿,兴替时间相接,很可能是“东西”的一词的先源。一、“东西”词源诸说缺乏坚实证据把“物”称作“东西”,历史可以说非常久远。关于这个意义的“东西”一词的词源问题,近十几年来陈......
-
〓 史海钩沉:张璁的改革精神
内容提要自晚清以来,学界提及明代改革,主要讲的都是张居正改革。事实上,忽略嘉靖革新而仅谈隆庆、万历时期的变革,有明显的局限性。作为明代改革第一臣,张璁与明世宗一道开创了嘉隆万改革,书写了中国历史上君臣齐心协力来共同推动变革的模式。要真正认知明代改革的特点,必须正视张璁的改革精神,充分肯定张璁时代变革的历史作用和重要意义......
-
〓 日本高校汉学教学情况简介
一、开设中国文史哲及汉语课程的日本国立、公立大学1、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文化研究所日本三大汉学研究重镇之一(另外两个是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和民间团体东洋文库),1941年11月根据天皇的命令成立,专门研究中国重要的地志、社会民俗等。1948年4月,原外务省东方文化学院并入其中,建立了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等分学科研究部。......
-
〓 试论温、韦词的“隔”与“不隔”
摘要:温庭筠、韦庄同为花间派词人,其词风格整体上相似,但也存有诸多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景、情、辞三个层面的“隔”与“不隔”上。通过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理论,我们不仅能很好地来把握温韦词的异同,对于现代中外的一些文学现象也能做出合理之说明。关键词:隔;不隔;情;景;辞温庭筠、韦庄同为花间派词人,其词风格基本相同。在“......
-
〓 论女娲、姜媛神话的文学书写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1古代神话为文学所书写,理论上讲应开始于文学形态的成熟和文学意识的自觉之后,这样中国对古代神话的文学书写至少应在魏晋“文学自觉”之后。事实上,即使是在严格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大学中文学科中,《诗经》、《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史记》等著作也经常被看作文学文本的,这些......
-
〓 高拱思想与改革论纲
高拱(1513-1578)是明代嘉、隆、万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于隆庆后期执政期间,针对明王朝内外交困、陋弊山积的局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洗刷颓风、振兴朝政的改革,在吏治、边政、赋税、漕运等方面都卓有建树,开启了隆(庆)万(历)大改革的先河。在学术上,他针对宋明理学虚伪迂腐、空疏误国的流弊展开全面深入的批判,......
-
〓 此湛然非彼湛然
同名相混是古今都存在的一个使人大伤脑筋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世俗社会,就连出家的和尚也无法避免。历史上,不少僧人由于法名相同,时代相近,被人误认为是一个人。譬如天台宗九祖湛然(711-782),由于同时代也有名为湛然的禅宗高僧,便被视为禅宗内部南北宗之争的参与者,这显然是未察二者实非一人之故。禅宗三祖僧璨终老于淮南......
-
〓 《金刚三昧经》作者辨
《金刚三昧经》始见于《出三藏记集》卷四之《新集安公凉土异经录》中,为失译经典,但现存本杂有许多后起的内容和名相,显然已非宁康二年(374)以前的译本,而是后人之作,唯沿用旧名而已。印顺法师判之为道信以前出现的中土之作,(1)堪称真知灼见。然仍有不少学者另立新说,认为此经出自新罗,如韩国的金英泰.美国的巴斯维尔等。中国学......
-
〓 黄庭坚舒州之行散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三十四
与安徽舒州结下不解之缘的不仅有王安石,还有于其时隔不久的黄庭坚。黄庭坚虽为王的学生,政治影响不及王安石,但诗名却比王大得多,以他所代表的“江西派”成为宋代诗坛的主流,其书法列为“苏黄米蔡”四大家,也非安石所能企及。但两人也有许多共同之处:都是江西人,都与舒州结下不解之缘。黄庭坚作为后学,对王安石著名的两首六绝《题石牛古......
-
〓 争鸣与商榷:准确把握历史的细节和碎片——也以明清歇家为例
编者按本报2017年5月22日史学版发表了仲伟民先生《在历史小碎片中发现大历史》一文,对《明清歇家研究》给予高度评价。文章指出,“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巨大,可以说是从历史碎片中发现大历史的一个典型成果”。该文刊发后引起明清史及社会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探讨。今天刊发的高寿仙先生的文章则对其中一些观点提出商榷。作者指出:我......
-
〓 李白山水诗与画同源的意境
引言 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中国的山水诗,其有“意”,谓其有写景诗的“诗意”,但未必都有“境”。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
-
〓 汉语成语知识库的建构理念与新进展
王雷俞士汶朱学锋罗鳯珠砂冈和子姜柄圭摘要:在汉语中,成语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形态稳定、结构固定且多用比喻义。本文以描述汉语成语的特点为起点,详细辨析了成语、熟语、习语等多词表达的共同点和差别,给出了汉语成语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准确定义。重点介绍了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建设的汉语成语知识库。作为一个重要......
-
〓 方勇:再论“新子学”
自半年前我在《光明日报》“国学”版发表《“新子学”构想》一文以来,学术界对“新子学”的讨论一直很活跃。诸多研究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阐发了精到的看法,令我深受鼓舞。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我对“新子学”的内涵做了新的思考。现拟对部分问题作进一步阐述,以期引起更深层的讨论,深化对“新子学”发展问题的理解。“新子学”的深......
-
〓 中国古代雕塑之二
三代一、青铜雕塑我国青铜雕塑源远流长。其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马家窑文化时期。甘肃东乡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单范铸造的青铜刀,是目前公认的最早青铜制品。早期青铜制品绝大多数是小件实用工具,极少装饰。青海贵南尕马台距今四千多年的齐家文化墓葬出土的铜镜,表面有简单线条组成的三角纹和七角星图案,当属于早期青铜器装饰......
-
〓 《论语》“无適无莫”笺证
【内容摘要】这篇文章运用古代汉语之文字、音韵、训诂之法考释了《论语》“无適无莫”的确切精义。对前人的训诂成说做了补正。【关 键 词】《论语》;《氓》;无適无莫【作者单位】张艳惠,女,甘肃省渭源县庆坪学区李家堡小学甘肃定西748200鄂海鹏,男,甘肃省渭源县第一中学甘肃定西748200 《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
-
〓 港台近期国学类学术讲座(五)
2015·3——2015·51、武玲女士「寰宇汉学讲座」连结网址:http://ccs.ncl.edu.tw/act_detail.aspx?sn=79内容简介:汉学研究中心于2015年3月20日举办寰宇汉学讲座,邀请本中心「外籍学人来台研究汉学奖助」2014年度访问学人,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历史系博士候选人武玲(L......
-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五十五)
2015·8——2015·1、鑑藏:兩岸古籍整理與維護研討會時間:2015年8月4日至5日(週二至週三)地點: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思源文博基金聯 絡 人:阮小姐,Tel: +886-2-2361-9132#402;E-mail:cljuan@ncl.edu.tw連結網......
-
〓 陶渊明人格之分析
摘要:关于陶渊明的人格分析,向来有不少意见。有人认为他的性格是“寡默任放“,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本文认为是“独立率真”、“任放中和”,并从陶渊明的人生观、哲学思想以及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时代背景对他的影响来分析其原因,同时结合机能主义哲学家瞻姆士关于“人的社会形象”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的性格理论来共同进行探讨。关键词:......
-
〓 贞观废立-废立太子之谜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初,唐太宗朝发生了一连串的事变:四月一日,因齐王李佑反叛事牵扯出太子承乾谋反事;唐太宗废黜承乾,面许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太子;仅隔一天,四月六日唐太宗又下令拘捕李泰,同时与重臣们商议选立太子;四月七日,下诏立素来不喜的嫡三子李治为皇太子。因贞观时“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没有人怀疑这里面有什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