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法三昧
金华胡翰曰:楷法虽出于汉、魏,未见于三代,其源要从篆隶而变也。其点画、波、磔、横从、曲直、圆锐、端侧岂徒然哉,其中必有法矣。夫分上而分下,辨左而辨右,宜偏宜中,或藏或露,有起而有止,当向而当背,其俯仰,其收驻,其推让,其回折,先后开合之次序,大小长短之类聚,必使相称相应,然后体始成而少合乎古人变楷初意尔。不然,字势虽可......
-
〓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九):唐代士人画
唐代(618—907)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唐代贞观至开元的一百多年间,疆域广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各民族之间接触密切,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也从不同的领域影响着唐王朝并被接纳;思想文化领域的儒、释、道三教并立与合流是这一时代的一大特征和总的发展趋势。宽容开放的时代精神使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呈现出绚丽......
-
〓 云南糯福拉祜族生存状况调查
【内容摘要】:建国60周年之际,本文通过实地的调查,从民族、地理、文化、教育、经济、政治、医疗等方面详尽地展示了云南边境拉祜族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可以看出西部边疆农民和农村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尽管西部边境林区木材资源丰富,但大多数农民仍然极为穷困,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很多村民靠国家的救济粮生活。“藏富于民......
-
〓 韩国收藏汉籍图书馆和汉籍目录
一、韩国收藏中国古籍的图书馆中国古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汉学研究,蔚成风气,相关资料之搜集亦不遗余力。这项汉学资源是东亚文献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东亚人文社会学者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墓础。韩国与中国相连,自古交流频繁,因此汉籍东传韩国者为数甚移。其中颇有中土早已亡佚而幸赖东传韩国而见存者。韩国收藏......
-
〓 荀子的名辩思想及与文学思想的关联
【内容摘要】《荀子》中的“言”与“辩”、“名”等词指语言活动及其成果,与后世“文章”和“文学”形态接近。所以名辩思想虽然并不是纯粹的文学思辨,但可以作为元文学理论直通荀子文学思想。考察荀子“言辩”和“正名”观点,可以看出他的名辩思想并不具备纯粹的名理思辨特征,而主要是要给言说强加了一种礼学规范;言辩的核心是“正道辩奸”......
-
〓 真正的孤独的求索者——论沈从文的思想价值
1979年,沈从文游览长城,正在给助手王亚蓉的女儿王洋讲故事,右为沈先生外孙女刘兰。 选自《章服之实——从沈从文先生晚年说起》,王亚蓉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2月出版 5月10日,是沈从文先生仙逝25周年的日子。这位特立独行的老人留给世人的精神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展示出无穷的魅力。 “带了一把......
-
〓 读史札记:《老子》第一章新解
《老子》第一章在《老子》81章中,具有开宗明义的作用,学界普遍认为该章是全书的总纲,对于准确把握其他各章具有特殊意义。下面以帛书《老子》第一章的文字为参照,结合学界的讨论,具体谈谈对其理解问题(为统一起见,引据简帛本内容的章次从通行本)。帛书甲乙本第一章是目前所见的最早传本(竹简本缺此章),若转换通假、借用字并把两本综......
-
〓 传两湖余韵开三镇新风——湖北国学馆办学历程
湖北国学馆于1923年在武汉大学前身武昌高师校内创设。国学馆沿袭了两湖书院经、史、文、理四科的专业设置,湖北宿学之士如王葆心、黄季刚、姚晋圻、刘凤章均在馆内任教,培养出徐复观等杰出人才。惜于时局动荡,国学馆于1926停办。孙劲松老师的文章系统梳理了湖北国学馆的历史溯源、办学历程及武大国学院与其的传承关系。近年来......
-
〓 同是“观潮”自有高下——周密、吴自牧两篇忆旧散文《观潮》比较
——古典诗文比较之十六
南宋灭亡后,隐居不仕的士大夫中出现了两本有影响的回忆录:一是周密的《武林旧事》,另一是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字公瑾,号草窗,又号萧斋,祖籍济南,曾祖父在靖康年间(公元1126)随宋室南渡,寓居湖州。周密在理宗淳祐年间曾做过义乌知县,南宋亡国后隐居不仕,以保存故国文献为己任,网罗采撷,著述颇丰,今存有《武林旧事》、《癸......
-
〓 新版《审音表》公布后:我们如何读古诗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 颜梅华绘【语文笔谈】斜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野勅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看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新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已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有望作为新的国家规范颁布实施。笔者作为审音......
-
〓 陈垣《校勘学释例》中“元代地名误例”条的分析
一、元代基本行政区划与《元典章》蒙古至元八年(1271年),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是为元朝之始。至元十三年灭南宋,三年后奄有全宋之地,完成了旷古未有的大一统。在同一过程中,因军事政治行动的需要,而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并渐渐变为相对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表明地方性的加强。元代中期,渐渐将地方一级行政区划调整为一中书省和十行......
-
〓 伤世之语:“临川四梦”的独特意趣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由日本著名歌舞伎演员坂东玉三郎(上图左)担任策划、艺术总监、总导演并主演。【高峰耸古今 星光耀中西⑤——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汤显祖的四部传奇杰作《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并称“临川四梦”。“四梦”流传了四百多年,如今在戏曲舞台上再一次大放光辉。几家昆剧团已经......
-
〓 永字八法
《禁经》云:八法起于隶字之始,自崔、张、钟、王传授所用,该于万字墨道之最,不可不明也。隋僧智永发其指趋。授于虞秘监世南,自兹传授彰厥存焉。李阳水云:昔逸少上书,遂历多载,十五年中,偏攻永字,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也。八法者,永字八画是矣。一、点为侧二、横为勒三、竖为弩四、挑为趯五、左上为策六、左下为略七、右上为啄八、右下......
-
〓 孔子哲学解析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在五四运动以前,就影响而论,没有别的历史人物能和他相比。过去封建统治阶级借“尊孔”来维护其封建统治;而在前些年,“四人帮”又借“反孔”来推行他们的封建法西斯主义。时至今日,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时代:“尊孔”固不足以骗取人心;“反孔”亦不足以伪装革命,因而有可能对于......
-
〓 发生于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一场大争论——中小学生该不该读经?
《奏定学堂章程》书影蔡元培像编者按伴随着新世纪国学热,社会各界关于读经的各种议论也一直在进行。有时历史仿佛可以轮回。如果把当下的这场论争与发生在清末及民国时期关于读经的讨论放在一起,就会饶有趣味地发现,虽然时代与时局迥然不同,但今日之辩题,当年大都曾被涉及。两种语境之间,交叉之处颇多。我们不妨通过阅读此文,去做一次思想......
-
〓 归鸿羸牛月瓮里——苏轼流寓人生的三个意象
宋建中靖国元年五月,苏轼在金陵重逢僧友昙秀法师,作《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①,曰:“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七月,苏轼客死常州。“鸿”“牛”“月”三个意象贯穿在东坡流寓人生的不同阶段,此诗虽只有短短四句,但可谓其流寓人生的终结。细细读之,颇感意蕴深厚,是东坡人生境界的升华......
-
〓 看《楚汉传奇》,学中华成语
秦末汉初,即俗称的楚汉战争时期,是一段充分表现我们先辈聪明智慧的历史时代。如果从陈胜吴广、刘邦项羽武装反秦起义开始,直到垓下之战霸王乌江自刎,汉朝胜利,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202年间,短短七年,我们的先辈竟给后人创造了许多中华成语,它们既有人格方面的哲理,又体现了那一时期人的聪明才智,教给人们怎样精辟地生活以......
-
〓 刘梦溪:钱锺书的学问方式
钱锺书先生的赠诗 学术殿堂的引桥 我和钱锺书先生没有见过面。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为创办《中国文化》杂志,也由于当时想着手对钱先生的学术思想作一些研究,跟他有不少通信。我从未把这些信拿出来,觉得不好意思。他是我非常尊敬的前辈学者,不仅是欣赏,而且是特别尊敬和心仪的人。我研究晚清民国以来的现代学术思想史,钱......
-
〓 港台近期国学类学术讲座展览(四)
2015·3——2015·51、感动的时刻:「最美好的读诗体验」系列讲座时间:2015年3月7日至4月25日地点:国家图书馆文教区国际会议厅(台北市中山南路20号)主办单位:国家图书馆联 络 人:Tel: 23619132#725连结网址:http://104read.ncl.edu.tw/spring_01.html......
-
〓 方铭:《鄂君启节》是一把钥匙
《鄂君启节》的铸制时代大体和屈原同时。《鄂君启节》所记载的内容,对于研究楚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地理与交通有重要文献价值。也是研究屈原的放流行迹,理解屈原与宋玉等战国时期楚国辞赋作家作品的一把钥匙。 《鄂君启节》帮助我们了解《越人歌》的翻译时间。解决鄂君启这个人是谁的问题,需要从刘向《说苑·善说》篇楚大夫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