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湾“鹅湖学派”的理论渊源、代表人物及义理走向*
【摘要】现代新儒学是20世纪中国哲学界的三大思潮之一。就这一思潮的发展来看,牟宗三以其“道德的形上学”将其推至高峰。在“后牟宗三时代”,“道德的形上学”能否延续下去成为一个迫切且现实的问题。自上世纪后半叶始,以《鹅湖》、《鹅湖学志》主笔群即牟门弟子为主体,在台湾形成为一个当代的“鹅湖学派”。这个学派继承宋代“鹅湖学派”......
-
〓 画像二十四孝——中国最早最成熟的二十四孝
宣化辽金墓壁画中的大舜行孝图 作者提供 “二十四孝”流传甚广,影响极深。一般认为元代后期郭居敬最早订正《二十四孝》,就是汇集唐宋时期以来民间流传的孝子故事,整编为“二十四孝”。事实上,有关文本《二十四孝》成书问题并非传统认识那样简单,大量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北宋中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就出现了相当成熟的“二十四孝”。因......
-
〓 有关苏秦散文的几个问题
内容提要:苏秦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发现和相关研究者的研究表明,苏秦并相六国的合纵故事和苏秦散文是后世的拟说拟作。大量的著述在论证的过程中仍延用苏秦合纵六国的旧说,这一问题必需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苏秦散文也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应该予以重视。关键词:苏秦;合纵;苏秦散文;引用;思想作者简介:吴......
-
〓 争鸣与商榷:准确把握历史的细节和碎片——也以明清歇家为例
编者按本报2017年5月22日史学版发表了仲伟民先生《在历史小碎片中发现大历史》一文,对《明清歇家研究》给予高度评价。文章指出,“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巨大,可以说是从历史碎片中发现大历史的一个典型成果”。该文刊发后引起明清史及社会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探讨。今天刊发的高寿仙先生的文章则对其中一些观点提出商榷。作者指出:我......
-
〓 《藏书纪事诗》新论
内容提要:《藏书纪事诗》收集了古今藏书家的奇闻逸事,在内容和体裁上,都铸出了一种新的格局。《藏书纪事诗》史料收集的广泛、史论内容的精当、编著体例的适宜,使之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有开山之作的特殊地位,且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2007年是叶昌炽前辈编著《藏书纪事诗》出版110周年的纪念日,也是他去逝90周年的纪念日,此文的撰......
-
〓 抗战时期历史教科书里的“九·一八”
《初中本国史》,何祖泽编写,上海新亚书店1932年版《初中本国史》内文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
-
〓 肖建乐:唐代城市发展及其推动力量浅析
唐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社会经历了一次大发展与大变革,即学界所谓“唐宋变革”。中国传统城市在这一时期亦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这种变化肇始于唐代中期,集中表现为城市的经济功能明显增强。虽然我国古代城市大多因政治或军事需要而创建,但都以一定发展水平的地域经济为依托。唐代城市发展的这一特点尤为突出,经济功能增强的城市与周边......
-
〓 顾农:《儒林外史》与科举制度
一般都说吴敬梓(1701~1754)在他的《儒林外史》一书中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无情地批判八股文,是伟大的写实主义巨著。而认真阅读原书,却不难看到作者并不反对科举制度,只是指出这个制度在实行中有许多弊端。他看出了当时儒林(知识界)中有相当一批人太不像话,非但不成其为社会精英,其素质更已低落到一般水平线之下,所以要......
-
〓 归鸿羸牛月瓮里——苏轼流寓人生的三个意象
宋建中靖国元年五月,苏轼在金陵重逢僧友昙秀法师,作《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①,曰:“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但愿老师真似月,谁家瓮里不相逢。”七月,苏轼客死常州。“鸿”“牛”“月”三个意象贯穿在东坡流寓人生的不同阶段,此诗虽只有短短四句,但可谓其流寓人生的终结。细细读之,颇感意蕴深厚,是东坡人生境界的升华......
-
〓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四):文言小说集
1、《山海经》《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
-
〓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内容提要:中国封建时代长期存在着一种宰辅制度,人们通常把这种宰辅制度称作宰相制度。宰相制度主要通过“丞相”这一关键官职来运行,丞相又称宰相。宰相制度伴随着封建皇权的调整、演变几经变化,封建时代的每一次重大政治制度调整,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宰相制度的演变发展。本篇通过对宰相制度演变过程作简洁明了的阐述,概括其中的深刻背景及意......
-
〓 “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简介
该数据库由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附属的“汉字情报研究中心”(2008年4月后改称“东亚人文情报学研究中心”)在2001年发动,参加者有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附属的东洋学情报研究中心。至2008年5月,加入数据库的主要是全日本的大学图书馆,国立图书馆和地方政府的公立图书馆次之,财团法人的私立图书馆较少,计55个,目前录入......
-
〓 荀子与法家传统兼谈秦国的统治思想
自古研究荀子之思想者,多走两条路:一,把荀子放入儒家的各学派中纵向的对比;二,把荀子作为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与其他各派加以横向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对荀子思想各个方面的研究。本文试图借鉴这两条路数,但力图把荀子放入先秦法家的序列中,从这一角度探求其与法家的关系及其对秦帝国统治思想的影响,进而突出荀子在先秦思想史......
-
〓 国学漫谈:黄老学回顾与展望
日前参加淄博“齐文化与稷下学”的高峰论坛,见到了不少多年前和最近时期研究黄老学的新、老朋友,引起了回顾与展望的兴趣。黄老学无疑是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学问之一。“黄老”相连的起源应在秦汉时期,战国时期盛行的黄帝,尚未见与老子相连,汉代的记载中才有“黄老”连称的出现,如《史记》《汉书》中之“黄老之术”“黄老之言”“黄老道德之......
-
〓 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与信仰的再造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经历了大约三百年的分裂。在这漫长的分裂时期,战乱频仍,生灵涂炭,似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黑暗”时期。但是与此同时,旧的思想桎梏解除,思辨哲学发展;佛教传入,带来新的信仰和文化元素;道教不断改造,神仙体系完善;代表当时主要自然知识体系的阴阳五行继续发展,呈现出新的形式;各种知识和信仰交相辉映,互相影响......
-
〓 余派生行艺术的意蕴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余叔岩京剧表演艺术三个层面的剖析,指出了余派艺术的文化品格,点明了它在中国京剧史乃至文化史上的地位,这是一篇戏曲美学的论文,不是一般的艺术评论。关键词:京剧;余派;层面;意蕴京剧老生名家余叔岩先生(1890—1943)辞世已经六十三年了,可是他开创的余派艺术却泽惠后学,绵延不绝,并且近年来人们对于余......
-
〓 《三国演义》思想内涵三辨
摘要:本文就有关《三国演义》思想内涵的三个重要问题进行辨析,明确指出:(1)谋略固然是《演义》极具光彩的重要特色,但《演义》的主要精髓,应该是“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的主题。(2)“桃园结义”的核心价值,不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哥们义气;而是“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奋斗目标,应予基本肯......
-
〓 国内古籍数字化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
【内容提要】以CNKI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古籍数字化研究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的角度为论文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高被引论文分析等多个角度,力图总结国内古籍数字化研究的特点,为该领域研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古籍数字化;文献计量法;计量分析我国古籍数字化的相关研究始于......
-
〓 汤显祖与李渔怎样绘“牡丹”——古代戏曲家创作的当代启示
●文学创作,就其最深刻处而言,乃是作家人格的逻辑展开。一个杰出的戏曲作家除了要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品格,同时也必定还是有铁胆铜肝的大勇之人 ●一切文学艺术家都会遇到为什么而写的问题,这从根本上说,有关创作旨趣。当代戏曲作家只有志存高远,真正切入时代与社会生活的底蕴,关心人民的命运,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作品●对自由......
-
〓 内圣外王之道
我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儒学能否现代化》以及几篇讨论中国传统内在超越问题之论文中都谈到应给儒家学说以定位,因为儒家学说不可能解决今日社会的所有问题,可是我们应找到在对它作了现代诠释的条件下,它对今日社会在哪个或哪些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照我看,儒家学说中最有意义的部分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因此,我并不认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