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家论坛:雍秦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现代启示
雍秦文化是古代秦人以雍城为中心,在雍秦之地长期生存、发展、壮大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在整个秦文化发展形成中具有奠基和发轫的地位,同时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基因之一。以雍城为中心的雍秦之地,是秦人逐渐崛起、走向统一的发祥之地,也是秦人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秦人历史上曾经九都八迁,其中雍城和咸阳为秦人仅有的两个正式都城,......
-
〓 匠思巧构的七宝楼台——说吴文英词
以叙事上打破时间、空间界限,感性修辞上背弃惯见习知的传统理性,而注重一己之见的现代观,分析梦窗词,并缘此拆碎七宝楼台“不成片断”(1)的定论,自是叶嘉莹先生的慧眼独识。它犹如一缕清新的和风,拂进古老的词苑,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没有叶先生的启迪,也不会有我的那篇以现代眼光辨析清真词的拙作(2)。沿叶先生所指引,步入乍读来......
-
〓 试论温、韦词的“隔”与“不隔”
摘要:温庭筠、韦庄同为花间派词人,其词风格整体上相似,但也存有诸多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景、情、辞三个层面的“隔”与“不隔”上。通过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理论,我们不仅能很好地来把握温韦词的异同,对于现代中外的一些文学现象也能做出合理之说明。关键词:隔;不隔;情;景;辞温庭筠、韦庄同为花间派词人,其词风格基本相同。在“......
-
〓 唐代琴意象中的古琴审美——以《全唐诗》中的古琴诗为例
【内容摘要】以《全唐诗》中所存关于古琴描写的诗歌以及琴曲歌辞来看,唐人的古琴审美主要包括:择幽静处而鼓琴,以简静指法聆听“琴心”,不仅关注琴艺,还注重欣赏琴德以及味外疏淡意趣的特点——“无弦琴”意象是最好的诠释。另外,由于唐代昂扬壮大的时代风气,在士人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影响下,此时的古琴音乐又呈现出一种慷慨悲音的美......
-
〓 专家论坛:乾嘉儒学的义理建构与思想论争
清学研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著述繁多,先后涌现出明清“文艺复兴说”“早期启蒙说”“内在理路说”等重要研究范式,堪为显学。不过,对于乾嘉学术多数人要么评价消极,要么一笔带过甚至视而不见,乾嘉儒学有学术而无思想,是儒学发展史的一种倒退,几成学界定见。事实上,清代中期儒学在“琢磨程朱,光复孔孟”(陈确语)的旗帜下,无论是“由......
-
〓 谢泳:试释陈寅恪诗《赠吴雨僧》中之“讵公”
1961年9月3日,陈寅恪有四绝句《赠吴雨僧》,其中最后一首是: 弦箭文章那日休,蓬莱清浅水西流, 讵公漫诩飞腾笔,不出卑田院里游。 1961年9月,吴宓去广州看望陈寅恪,分手时陈送给吴宓四首绝句。《吴宓日记续编》记有“寅恪兄赠宓四绝句送别”(第5册169页,三联书店,2006年)。吴宓日记中......
-
〓 文学新观察:中华诗词如何走向现代化
研究、探讨中华诗词的现代化,不只是一件对诗词繁荣发展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而且也是一件将对国家文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何谓现代化?我是从物质现代化与精神现代化两个层面去理解的。所谓物质现代化,是指当代最新科技成果、发明创造、材料制作、生产劳动等所构成的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所谓精神现代化,是指适应当代物质生活条件与人际交......
-
〓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在法国的流播及学术特征
法国汉学在西方汉学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留学法国的中国学者李思纯曾言:“西人之治中国学者,英美不如德,德不如法”;当代法国汉学家戴密微(Demieville,Paul)干脆就说“西方的汉学是由法国人创立的”[1]法国汉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译介始于十七世纪后期的在华传教士,经过“传教士时段”和“专业汉学”等历史......
-
〓 玄学“言意之辨”与语言的转向及其意义
“言”“意”是魏晋玄学的基本范畴,魏晋玄学正是以“言意”关系的探讨为基础而建立的,同时玄学又进一步促进了“言意”观的发展。从残存的文献资料和零星记载可看出当时在“言意”问题上的激烈争辩,如嵇康有“言不尽意”论,欧阳建有“言尽意”论,殷融有“象不尽意”论,王弼有“得意忘言”论,王导有“言尽意”论等。但是在玄学的思......
-
〓 刘梦溪:钱锺书的学问方式
钱锺书先生的赠诗 学术殿堂的引桥 我和钱锺书先生没有见过面。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为创办《中国文化》杂志,也由于当时想着手对钱先生的学术思想作一些研究,跟他有不少通信。我从未把这些信拿出来,觉得不好意思。他是我非常尊敬的前辈学者,不仅是欣赏,而且是特别尊敬和心仪的人。我研究晚清民国以来的现代学术思想史,钱......
-
〓 汉代文化生态的不同面
四川渠县赵家村汉阙西汉长信宫灯汉代的文化生态不是一时之功,而是累朝积淀而成的。东汉著名史家班固曾总结西汉的文化生态为:“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 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从汉武帝到汉平帝,百余年形成的浓郁的文风和学风,政府起到......
-
〓 日本收藏汉籍的图书馆和汉籍书目
一、藏有汉籍图册的日本文库、图书馆1、内阁文库与德川幕府藏书内阁文库为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下属。馆内所藏汉籍,基本上由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昌平黉和江户医学所旧藏这三部分组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丰臣秀吉时代和其后的德川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十六世纪末,关白丰臣秀吉的养子丰臣秀次随丰臣军征服关东时,将利足学校连同藏书一......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二十一
南朝乐府·吴声歌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桕鸟。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只一晓!《读曲歌》是南朝乐府“吴声歌”中的一种。关于《读曲歌》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宋书·乐志》认为:“读曲歌者,民间为彭城王(刘)义康所作也。其歌云:‘死罪刘领军(领军将军刘湛),误杀刘第四(刘义康排行老四)”。陈代朝释智将则是另一种说法:“读曲歌者,......
-
〓 伟大的非政府组织(NGOs)——儒家
题解:本文中的“非政府组织”(No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概念主要是在内涵的论域中使用的,因此,不能将本文直接简化为“儒家”就是一个非政府组织(a NGO)这样的标签,这正如当前学界中的把儒家或儒学理解为“儒教”而不并等同于认定儒家就是一个宗教一样。——西方纯粹理性之中的唯名......
-
〓 霍松林韩文二篇译文管窥
内容提要:霍松林先生的古文今译,圆融通博且富于个性特征,往往与原作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本文探析的是其中的两篇,即《祭十二郎文》和《祭鳄鱼文》。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古文今译的一般原理,第二、三、四部分分别为《祭十二郎文》的惊叹号、疑问号,分段与重点词句,第五部分为《祭鳄鱼文》的分段及重点字句。为了更清楚地显示霍译的......
-
〓 《论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本义考辨
毕宝魁 卞地诗【作者简介】毕宝魁,(1952-),男,辽宁铁岭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卞地诗,(1969-),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摘要】《论语》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章解说纷纭而未得要领,本章又是孔子思想方法一主要内容,对于理解孔子十分关键。本文在总结前说基础上简明阐释其本义与......
-
〓 孟子与汉代《诗》学渊源
人们多习惯将汉《诗》溯源至荀子,甚至提出“宋人之学为直接孟氏,汉人之学为源于荀卿”的观点。然而在关乎汉代《诗》学发展的核心问题上,如经学化历程、阐释路径、思想构建等方面,汉《诗》承继孟子的倾向也很突出,值得关注。一、从“诗”到“经”:孟子与汉《诗》的经学化阐释 五经之中,《诗》的体式最为特别,其他四经以纯......
-
〓 《国风》中“鸡”兴象探微
在诗学领域中, 《诗经》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不单单在于它“ 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 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最初的伟大成就”l[] , 更多在于荤端于孔子而形成于汉代的儒家诗教传统和说诗体系。“ 诗三百” 在被经学化后的千百年中, 常为经学家们所穿凿附会, 以致政治伦理说教每每掩盖了诗的真正意蕴。本文试图从民俗学角度观照《......
-
〓 大散关与陆游南郑诗篇散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六
大散关,古称崤关,在今宝鸡市(古称陈仓)南,八百里秦川的西北门户,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秦蜀襟喉之称。春秋时代秦晋之间著名的《崤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并成为《左传》中著名的篇章之一。陈仓又是楚汉相争中刘邦从汉中北上夺下的第一个重镇,更是诸葛亮北定中原的经常出没之处。战火硝烟又熏陶出姜子牙等一代名将,大诗人李白也在附近的天......
-
〓 私心著史,丑诋厚诬——论王世贞丑诋高拱之缘由
明代嘉、隆、万时期,涌现出两位彪炳史册的人物,这即是王世贞(1526-1590年)与高拱(1513-1578年)。王氏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高氏则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们平素虽然少有交往,但却结怨颇深。故此,王世贞在其史学名著《嘉靖以来首辅传》卷六《高拱传》中,用文学虚构或夸张的手法,描写高拱其人是如何倾轧同僚,......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