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焚书坑儒”再议
编者按 近日有文章指出,“焚书坑儒”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弥天大谎,“焚书”实为秦始皇“课改”,只是国家进行了一场教学课本改革,收焚了“天下”所藏之“《诗》《书》、百家语”这些过时的不适用的教学课本。在由此引发的探讨和热议中,我们已经看到不少比较清醒的立足科学求实精神的观点和建议。恰如专家所言,历史研究最重要的......
-
〓 儒道生命观比较研究——以《论语》和《老子》为例
内容提要:本文以《论语》和《道德经》为例,从多方面对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所体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在生命的产生方式上,体现了“天道无言”与“道生德成”的差异;在对生命过程的看法上,体现了“岁不我与”与“生死自然”的不同;在人生的存在状态上,体现了“孔颜乐处”与“自然朴真”的区别;在人的生命价值的体现上,体现了“舍生取......
-
〓 溪山琴况
【简介】《溪山琴况》,明徐上瀛撰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所谓“琴况”,即琴之状况、意态与况味、情趣。徐上瀛根据宋崔尊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之原则,仿照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根据冷谦《琴声十六法》提出二十四琴况,从指与弦、音与意、形与神、德与艺等众多方面深入探讨,提出了深于“气候”,臻至于美,深于“游神”,得于弦外......
-
〓 发生于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一场大争论——中小学生该不该读经?
《奏定学堂章程》书影蔡元培像编者按伴随着新世纪国学热,社会各界关于读经的各种议论也一直在进行。有时历史仿佛可以轮回。如果把当下的这场论争与发生在清末及民国时期关于读经的讨论放在一起,就会饶有趣味地发现,虽然时代与时局迥然不同,但今日之辩题,当年大都曾被涉及。两种语境之间,交叉之处颇多。我们不妨通过阅读此文,去做一次思想......
-
〓 姜白石与合肥情诗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
姜白石,名夔,字尧章,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乙亥(公元一一五五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年)。享年六十七岁。因他曾居住过弁山(在今浙江吴兴)的白石洞下,所以又称“白石道人”。 他是南宋著名的词人,为人风流自任,布衣终身。他的词作,格调高妙,清空峭拔,对南宋以后的雅词影响甚着,清初的浙西词派更奉为圭臬。在姜......
-
〓 日韩近期汉学出版物(十五)
2015·9——2015·1、东洋史研究第74卷第2号时间:2015年9月出版单位:京都:东洋史研究会内容简介:【论说】北周侍卫考——游牧官制との关系をめぐって(会田大辅)河西と代北——九世纪前半の唐北边藩鎭と游牧兵(村井恭子)直睿思殿と承受官——北宋末の宦官官职(藤本猛)首都の地位を夺われた南京——『洪武京城图志』研......
-
〓 畲族民歌与畲族文化
畲族对歌会 2006年5月20日,畲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族人自称“山哈”,“山子”“山地人”,意思是山里的客人。畲族人口较少,散居在闽东、浙南、皖东南、赣东、黔东南、粤东、湘东南等地的山腰和坡地,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胡适说:“过去种种,上......
-
〓 解决史学的公众本位问题公众史学:与公众相关联的史学体系
推动史学普及,使史学走向公众,一直是史学界思考的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了公共史学。这种公共史学是指在公共领域应用的实用史学,主要涉及三大领域:博物馆、历史遗址、历史剧制作等与史学关系密切的领域;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制定等公共领域;家族、公司等私人领域。美国公共史学其实仍是史家本位,强调史学的应用服务,目的是在......
-
〓 日韩近期汉学出版物(十)
2014·3—2014·121、中国モダニズム文学の世界:一九二〇、三〇年代上海のリアリティ出版时间:2014年10月作者:城山拓也 著出版单位:东京:勉诚出版内容简介:序章中国モダニズム文学研究の可能性第一章张资平と憧れの近代―『资平小说集』と『资平自选集』第二章刘吶鴎の出版事业―第一线书店から水沫书店までの歩み第三......
-
〓 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哲学审思
绵延不绝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积淀传承中,发挥了无可替代而又令人惊叹的历史作用。但自进入近代以来,由于它深厚植根的社会土壤开始发生变化,及至完全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中华传统文化遂进入了一段曲折坎坷、命运多舛的艰难尴尬境地。其间,无论是推崇厚爱、传承努力、转型奋争,还是贬损否定、恨怨斥责、弃如敝履,都已转化......
-
〓 论女娲、姜媛神话的文学书写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1古代神话为文学所书写,理论上讲应开始于文学形态的成熟和文学意识的自觉之后,这样中国对古代神话的文学书写至少应在魏晋“文学自觉”之后。事实上,即使是在严格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大学中文学科中,《诗经》、《山海经》、《楚辞》、《淮南子》、《史记》等著作也经常被看作文学文本的,这些......
-
〓 孙中山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强国梦
——孙中山的儒学观与传统道德继承论
我国以孔孟儒家学说为主流的文化形成传统,与社会教育、道德行为、个人前途紧密结合,在独尊儒术的两千余年间,潜移默化,规范了世代国人的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的功能及其影响力,绝对不可小觑。近代以来,以曾国藩为代表的一批儒士出身、笃信程朱理学、热心经世的带兵官,之所以能铲除洋不洋土不土的洪杨“拜上帝”会(拜上帝教),其宣之于众的......
-
〓 国学漫谈:为“正名”正名
自从胡适于《中国哲学史大纲》称孔子的政治哲学为“正名主义”,视作“孔子学说的中心问题”,孔子所言“正名”就被泛化为普适性政纲。以后论者无不受此影响,批评孔子“企图用过时的旧名来纠正改变了的现实,乃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观点成为主流。新时期以来,说孔子政治上“保守、落后以至反动”者不乏其人,对其政治哲学与治国方略误解尤甚。......
-
〓 论二十世纪西方小说人物的自我形态
寻找自我是一个极为古老的话题,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以“认识你自己”作为人类探索知识的最高境界。然而,人们曾经在神性的光环中迷失了自我,在英雄的庇护下舍弃了自我。到了二十世纪初,随着尼采的一声呐喊“上帝死了”,西方人在强烈的阵痛中体验到了“被抛弃到自身之上”以后的自由和苦恼。在这个神性趋于失落、英雄时代走向完结的不幸时......
-
〓 《金瓶梅》:第一部美食百科全书——兼论食的等级
“食色,性也。”这是中国亚圣孟子转述告子的语录。按照近代治《论语》《孟子》的学者杨伯峻先生的理解,“食色性也”,即“饮食男女,这是本性”。此处,饮食居其前,男欢女爱居其后。为何,因为,食物是人这一生命个体得以维持的原初需求,只有这一原初的需求得到维持或满足后,生长、思考、劳作、求偶、婚娶、理想、野心、礼祀等才有可能成为......
-
〓 面向世界的儒学:第二次启蒙
近代西方第一次启蒙运动摆脱了神学,解放了自我,抬高了理性,因而促进了科学与民主,推动了世界现代化事业。同时,信仰和道德被贬抑,资本释放了贪欲,自我成为新的上帝,理性成为双刃剑,人沦落为金钱、权力、野心的奴隶。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剧,而利益集团仍然迷恋弱肉强食和斗争哲学,世界很不太平,面临诸多危险。因此有识......
-
〓 历史透视:国外近代地图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冲击
一国地图绘制的精细和地图学的发达,是国家进步和民族自信的表现。国民不知边界四维则不知开拓进取,政府不明“版籍”“图册”则不明守土保民之责任所在。一国“版籍”“图册”的丰富和完备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其粗疏和散失则标志着国之衰亡。而追求天文地理的精细图示,可以促进一国实学的发展,培养国民科学、严谨、务实的学风。一......
-
〓 守伦理重修养讲规矩古代家训中的官德教育
加强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官德教育,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可以从中国古代传统官德教育中吸取智慧。自古至今,中华民族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家庭官德教育经验。家训是中国古代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散文、诗歌、格言等,也可以称之为家规、家范、家法、庭训和庭诰等。家训是长辈对子孙后代的教诲和训示,也包括兄妹......
-
〓 南宋藏书家井度考略
【内容摘要】井度是南宋时期的藏书家,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就是在其藏书基础上写成的。井度其人已经久不为人所知,本文试结合文献,勾画出他大致的概况。【关 键 词】井度;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者简介】任群,男,1980年生,湖北房县人,2011年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讲师。晁公武的《郡......
-
〓 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大数据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发展
当前,科学数据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数据密集型知识发现方法受到科学界的普遍关注:科学家不仅通过对大量数据实时、动态地监测与分析来解决科学问题,更基于数据来思考、设计和实施科学研究。数据不仅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且成为科学研究的基础;人们不仅关心数据建模、描述、组织、保存、访问、分析、复用和建立科学数据基础设施......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