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交流:全球史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
清道光时的出口瓷器最早标出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的世界地图(约绘于1542年)写有阿拉伯文的长沙窑瓷器 作为中国人,如果我们像“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那样来审视秦汉至宋元时期的世界历史的话,那么海上丝绸之路无疑是地球上少数几个最引人注目的人类活动之一。这条海上航线从公元前200年开始出现之后,不仅没有被无数个翻天覆地......
-
〓 国学系列公开课·稷下学宫:文明史上的奇观
战国时代,齐国统治者在都城临淄创设的稷下学宫,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集教育、政治、学术功能于一体的“高等教育”大学堂,是战国时代的思想文化中心;是诸子百家争鸣,促进各派融合、发展,培育、创生新学派的文化沃土;是博士制度的先声,学术大师的摇篮;它兼容并包、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珍贵精神文化遗产。前空往劫 ......
-
〓 “晚来风急”与“晓来风急”的是与非
关志敏、蒋丹丹二君《李清照〈声声慢〉:“晚”来风急?》(载《语文月刊》2017年第3期,以下简称“关文”)一文,以“‘乍暖还寒’写秋晨”、“扶头卯酒御晓寒”“‘晚来风急’矛盾多”和“权威选本都用‘晓’”四点作为论据,断言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异文“晚来风急”应作“晓来风急”。对于这一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来......
-
〓 中国素食传统的国学蕴涵
素食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墨子》记载:“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清人孙诒让注:“素食,谓食草木”。素食又称“蔬食”,《礼记》曰:“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东汉郑玄注:“草木之实为蔬食”。素食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饮食传统,中国以及整个东亚,饮食皆以谷物和蔬菜为主,与西方以肉为主的饮食习惯是不同的。舌尖之上是对美......
-
〓 宋人绝句清赏之十八
牡丹 陈与义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胸中原自有江山,故向巴丘见一斑。明月清风收拾尽,简斋诗遂满人间”。这是南宋末年枢密院参知政事袁说友称赞陈与义人品和诗歌成就的一首绝句。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甲科进士,授开德府教授......
-
〓 清:玄学语境中的美
“清”,是中国古典美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清”其所指涉的中国美学经验在学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地厘清和敞开。 玄学美学中的“清”源于道家。老子云:“天得一以清”(《道德经·三十九》),指天因“得一”而清,也就是天得了道而显得清澈澄明。《庄子集释·天地》(卷五):“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其后疏曰:“......
-
〓 历史透视:国外近代地图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冲击
一国地图绘制的精细和地图学的发达,是国家进步和民族自信的表现。国民不知边界四维则不知开拓进取,政府不明“版籍”“图册”则不明守土保民之责任所在。一国“版籍”“图册”的丰富和完备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其粗疏和散失则标志着国之衰亡。而追求天文地理的精细图示,可以促进一国实学的发展,培养国民科学、严谨、务实的学风。一......
-
〓 南宋藏书家井度考略
【内容摘要】井度是南宋时期的藏书家,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就是在其藏书基础上写成的。井度其人已经久不为人所知,本文试结合文献,勾画出他大致的概况。【关 键 词】井度;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者简介】任群,男,1980年生,湖北房县人,2011年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讲师。晁公武的《郡......
-
〓 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大数据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发展
当前,科学数据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数据密集型知识发现方法受到科学界的普遍关注:科学家不仅通过对大量数据实时、动态地监测与分析来解决科学问题,更基于数据来思考、设计和实施科学研究。数据不仅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且成为科学研究的基础;人们不仅关心数据建模、描述、组织、保存、访问、分析、复用和建立科学数据基础设施......
-
〓 书指
卷上书契之来,原于画卦,形势生于篆籀。字则自少而入多,法则自难而趋简。淳薄渐更,世代非一,溯观作者,可得而言。至于心手相师,笔墨无间,穷生成之用,极神化之模,无古无今,苍颉所不能易,佐吏所不能废。自昔名书,未经向人拈出,苟非窥测有限,实由缄秘自私。虽造化之巧,未易尽泄其藏,意千古以还,必有独行不谬者。予学书垂三十年,目......
-
〓 “弘诗教以新吾民”——略论梁启超的《诗》学研究
一梁启超虽无治《诗》的专书,但他的著作和与友人论学的书信中有相当多的地方对《诗经》进行了富有新意的论述和研究,其中有些观点比较独到,今天看来,仍旧颇能启迪后人。梁启超认为《诗经》有文学的、应用的、作为古代史料的三种读法。读法(视角)不同,所得也不同。他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对上述三种“《诗经》读法”作了系统阐述。......
-
〓 论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与念佛禅
内容提要:北宋初期临济宗人和云门宗人等,采用偈颂(诗歌)等体裁,从文字上追求禅意,以不点破为原则,绕路说禅,使得禅风出现了由“不立文字”到文字禅的变化。临济宗人大慧宗杲主张从公案中提出某些语句作为题目来参究,以扫荡一切思量、知解,力求获得真正的禅悟。他所创立的禅法被称为“看话禅”。曹洞宗人宏智正觉认为看话禅滞于公案功夫......
-
〓 徐渭疯狂的原因探析
内容提要:文章以为促使徐渭中年以后的疯狂的原因众多,但主要有四个方面,徐渭的性格、思想、师从以及不幸的人生经历,促使徐渭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关键词:压抑;痛苦;性格;经历;疯狂对徐渭中年以后疯狂,诸多学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仍然争论不休,文章欲就此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以为徐渭的疯狂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促使他疯狂的是他......
-
〓 姜白石与合肥情诗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
姜白石,名夔,字尧章,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乙亥(公元一一五五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年)。享年六十七岁。因他曾居住过弁山(在今浙江吴兴)的白石洞下,所以又称“白石道人”。 他是南宋著名的词人,为人风流自任,布衣终身。他的词作,格调高妙,清空峭拔,对南宋以后的雅词影响甚着,清初的浙西词派更奉为圭臬。在姜......
-
〓 充分发挥历史学作为“有用之学”的社会功能
自从人猿相揖,人类走进文明的门槛,就有了自己的历史。对历史的重视,几乎是文明社会的一个常识。人们之所以要重视历史,是因为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符号。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曾经说道,世界各国、各民族之所以各不相同,一个最鲜明的原因,是他们都有自己各不相同的历史(吕思勉:《历史研究法》,《历史的盛宴》第135......
-
〓 中国相互作用圈和“最初的中国”
凌家滩遗址出土玉龙大汶口遗址出土红陶兽形壶凌家滩遗址出土玉人牛河梁遗址出土女神头像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曾在《论中国文明起源》中精辟地指出:“谈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第一步是决定‘文明’该如何界说,下一步便要决定什么是‘中国’文明。”提示我们在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中,不能只执着于什么是文明,也应关注什么是“中国”——这......
-
〓 不输于前,几绝于后——从唐太宗论书法说开去
常翻阅二十四史的人必有这样的印象,即每卷末或列传终篇后,往往有一节评论或云小结。如《史记》的“太史公曰”,《汉书》的“赞曰”,《后汉书》的“论曰”,《三国志》的“评曰”以及后来官修诸史大多有这样的平章文字。这儿说一件例外。《晋书》的卷末或传后是“史臣曰”,可《王羲之传》后却是“制曰”。古代唯有皇帝的御笔才能称“......
-
〓 旋毛论
马禀天地阴阳之气以生,生之初,精血交构下生。肾上生心,心含虚灵,虚灵含真,真立精凝,干生于脏腑,支行于经络脉理,条分于骨节、肤肉、孔窍、皮毛,而止一气也。脏腑经络在内不可见。而骨节、肤肉、孔窍、皮毛在外,易见也。马毛比人独旋,旋毛在上者向下,在下者向上,在左者向右,在右者向左。凡上左者属阳——向下、向右者,阳,数顺也。......
-
〓 孟子与汉代《诗》学渊源
人们多习惯将汉《诗》溯源至荀子,甚至提出“宋人之学为直接孟氏,汉人之学为源于荀卿”的观点。然而在关乎汉代《诗》学发展的核心问题上,如经学化历程、阐释路径、思想构建等方面,汉《诗》承继孟子的倾向也很突出,值得关注。一、从“诗”到“经”:孟子与汉《诗》的经学化阐释 五经之中,《诗》的体式最为特别,其他四经以纯......
-
〓 孔子相鲁析疑
《论语》资料图片孔子曾一度在鲁国代行卿相之职,这在《史记》等典籍中有明确记载。但清代以来,包括毛奇龄、江永、崔述和蒋伯潜等经学家和著名学者,不断对此提出质疑。概括起来,一是认为春秋之时无以“相”名官者;二是孔子作为异姓平民不可能代季孙摄行相国之事;三是《孔子世家》所言“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时间上......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