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学吟诵与诗人杜甫
传统的文学吟诵,呈现三大特征:按照不同文体自身的要求吟诵,文有文的规则,诗有诗的规律,读法本来就是依据不同文体特点和实用要求来确定的;调由心生,表达心声流露真情的“言”是“文学”吟诵的依凭,它要求依字行腔,按义体情,声情一体,抵制过度的“乐音”化和单纯迎合美听的倾向;重视文学吟诵原本的“教化”与审美的功用,尤其......
-
〓 文化传播与“有意味的误读”—以西方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接受为例
在译、编、演、评元杂剧《赵氏孤儿》的过程中,中西方文本发生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也产生了种种“有意味的误读”,但这不仅没有扭曲、反而恰恰丰富了《赵氏孤儿》这部古老剧作的“现实生命”,它提醒我们,了解“误读”,理解“误读”,吸纳“误读”者的异域性原创,可以丰富和强化我们自身的对外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提高文化开......
-
〓 中国历代兵制简表(汉—清)
朝代军制概要西汉中央兵: 南军:掌宫城门,长官为卫尉。武帝时又建期门、羽林、城门之兵。 北军:掌京师城门,长官为中尉。武帝时置八校尉: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校尉皆属北军。地方兵:大都是特种兵,如巴蜀的“材官“,陇西之“车骑”,会稽之“楼船”各随其地所宜而置之。另外还有屯田兵......
-
〓 朱闻宇: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说始于孟子,与诵诗、读书并行,共同指向修身成人的“尚友”主题。自明代始,学者逐步剥离“知人论世”“尚友”的原始目的,发挥其在求真方面的价值,从而使之成为与孟子“以意逆志”并行的“说诗”方法。清初,学者又因“以意逆志”可能存在的“臆测”局限,主张“知人论世”作为“以意逆志”的前提和方法,二者遂成为文学......
-
〓 敦煌汉简:汉代丝绸之路畅通的历史见证
康居王使者册生动地反映了中亚使者到汉地贡献的真实状况。图片来源:甘肃省博物馆【项目成果】 2000年前汉代丝绸之路开创时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在中西文明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敦煌汉塞及邮驿遗址先后出土的大量汉代简牍,记录了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传播交流的生动历史进程。1907年和1914年,英籍匈牙利......
-
〓 “性灵”说与诗法论——论袁枚诗学的综合向度
【内容摘要】袁枚是激进主义诗论家,又是深知创作甘苦的诗人。所以他的“性灵”诗学一方面讲究性情、灵机和天分,另一方面还要求博雅,广泛汲取前人艺术经验,对音节、体格等艺术法度也颇有讲究。融会“性灵”说和诗法论使袁枚诗学呈现出复杂性与矛盾性,也使他异于明代公安派而呈现出清代诗学特有的综合性特征。应从“性灵”说与诗法论的矛盾性......
-
〓 对策建议: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化传播策略
CFP文化多元共存是当下世界的基本样态。应该看到,文化多元共存是走出冷战思维之后世界和平交往的进步,更是各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为了在世界竞争中争取更多话语权,各个国家都努力探索,运用各种方式传播自己的文化,扩大本国的文化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
-
〓 元好问忻州故园及诗作考述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四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文学长河中,金代诗人元好问不仅为一代文宗,集金代文学之大成,而且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最为优秀的古典诗人和学者。他一生不仅存诗一千三百八十多首,给后人留下丰厚的文学遗产,而且编纂了《中州集》、《壬辰杂编》和《金源君臣言行录》等金代诗歌总集和史学资料,为后人了解金代文学创作和编写《金史》提供了原始资料。他还着......
-
〓 《朝野类要》编撰者赵升考
一、绪说:关于《朝野类要》《朝野类要》是南宋人赵升编纂的一部笔记。与普通的文人笔记不同之处,是这部笔记具有的辞书特征。历来的书目著录,或是将其归入史部政书类、故事类,或是将其归入子部杂考类。这些归类都反映了《朝野类要》的这种特征。这部笔记的篇幅不大,只有两万余字,然而却分门别类地对宋朝的各种典章制度以及习俗用语的由来与......
-
〓 二千年中外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陈寅恪对儒释道三家的“判教”
陈寅恪先生的著作中,涉及佛学部分占相当大的比重。仅专题论述,初步统计就有24篇之多。我们以此不得不追寻,是什么因由使得寅老如此钟情佛学,以及佛学研究在义宁之学中究竟居于何种位置。他对释家之“判教”,可以归结到一点,即他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所说的:“释迦之教义,无父无君,与吾国传统之学说,存在之制度,无一......
-
〓 儒学视野中的朱长文琴学思想探析——以《琴史》为例
【摘要】朱长文编纂的《琴史》为中国古代琴史与琴学史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朱氏在《琴史》中灌注了深厚的儒学旨趣,可以说《琴史》总体上即是在儒学思想的框架内展开记载论述的,具体表现在其琴学观强调尊圣重道、崇古尚雅、观政易俗三个方面。《琴史》既是专门的琴学专著,又是对儒家思想文化尤其是儒家音乐思想的一个具体表述。【关......
-
〓 吏之流品考
内容提要:“吏”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群体,他们广泛分布于中央及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中,或主行文书,或供役驱使,成为官员治民的重要助手。在官民交接的政治缝隙中,“吏员”逐渐滋生了制度性的弊端,营私舞弊、贪赃枉法成了这一群体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手段,也正因为如此,“吏”逐渐有了流品低下的外衣。本文着眼于较为重要的几个历史......
-
〓 《歧路灯》的故事渊源考
内容摘要:《歧路灯》与《型世言》有很深的渊源。《歧路灯》与《型世言》第十五回故事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且许多细节也相似或相同;《歧路灯》第二十九回与《型世言》第二十七回的故事情节相似,且有的细节描写也颇为相同。因此,可大体推定李绿园以《型世言》第十五回作为《歧路灯》故事的直接渊源或者是蓝本,同时,也借鉴了同书中的其他故事......
-
〓 孔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摘自韩星著《走进孔子》
以中道观才能在中国和西方、传统和现代之间真正找到平衡点,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建立在自己文化的价值基础上,同时又反映和吸收整个人类共同利益的新的价值体系。这种体系中的价值因素应该主体来自儒家。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然都希望在全球化的客观进程中保留自己文化的独特个性,使中华民族能以自己独特的身份融入多元化的世界文明之中。作为中华......
-
〓 用传统文化涵养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毋庸讳言在一些学生中也存在着所谓“人生理想实际化、价值标准实用化、个人追求实在化、行为选择实惠化”的思想和行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代大学生受自己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所限,面对身边急剧变化转型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现实缺乏适应的心理准备和能力,缺乏对未来美好追求的前瞻......
-
〓 学苑论衡:以笔代剑以学术报国史学对抗战的独特贡献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一场殊死较量。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史学界同社会各界一样积极行动起来,以笔代剑、以学术报国,用史学著述为抗战大业服务。抗战时期,无论哪个史学流派,只要是爱国的,都在抗战的大旗下汇集,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抗战时期的史学有着颇为独特的史学思想、史学方法和史......
-
〓 略说《论语》的基本特征——以“宰予昼寝”章为例
本文的主旨,在于以《公冶长篇》的“宰予昼寝”章为例,对《论语》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儒家的基本特征,作一简要的阐明。这对学好儒家,学好《论语》,无疑是有重要帮助的。 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
〓 汉语成语知识库的建构理念与新进展
王雷俞士汶朱学锋罗鳯珠砂冈和子姜柄圭摘要:在汉语中,成语是非常特殊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形态稳定、结构固定且多用比喻义。本文以描述汉语成语的特点为起点,详细辨析了成语、熟语、习语等多词表达的共同点和差别,给出了汉语成语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准确定义。重点介绍了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建设的汉语成语知识库。作为一个重要......
-
〓 北京语言大学张德建教授关于参与建设《国学宝典》的证明信
从一九九九年至今,我一直在使用《国学宝典》古籍数据库,并参与了古籍版本选择、句读、校勘和审定等工作。《国学宝典》包括十三经、二十四史、清史稿、历代笔记、小说、戏曲、唐诗、宋词等。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国学宝典》收书总数已达6000多种,总字数达15亿字,数据均为全文新式标点。特此证明。...
-
〓 中华美学关键词:道法自然的要义
●老子所说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居于道之上的抽象存在,也不是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之物,而是本然,是自然而然●在“道法自然”等观念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与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人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而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领悟“道法自然”,有助于认识和尊重艺术创作特有......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