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白的访道人生及其死因诌议
内容摘要:李白因其一生的诗歌成就而使世人往往忽略了其道学身份。实质上,正是李白一生的道学追求、道学信仰和道学思想才造就了李白的诗歌成就。本文避开了富有学术争议的话题,如李白生卒系年、地理位置、确切的游踪、死亡原因等问题,而从另一个维度探讨了李白,大致勾勒出其一生与道学的因缘关系,以及炼丹对其晚年健康状况的影响等方面的内......
-
〓 鲁王与朱舜水敕书真迹在日发现
2013年9月2日下午,由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日本三地学者组成的“德川博物馆儒学关系史料调查团”,于地处茨城县水户市的德川博物馆内,发现南明监国鲁王朱以海写给朱舜水的敕书真迹。此幅敕书的原文虽已附载于1982年朱谦之编校的《朱舜水集》之《安南供役纪事》后,但对其真实性,学术界历来有所怀疑。 清顺治二年(1......
-
〓 从“制度”到“生活”:运河研究的新维度
近年来,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运河历史文化研究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作为一种水运工程,运河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下的经济措施,然后生发出诸如商业发展、社会活动、文化交流等内容。随着运河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由“从历史视角看运河”转而进入到“从运河视角看历史”的模式中,对运河作更为深入的描述,成为新的研究方向。从宏大叙述的学术视......
-
〓 论汉字再简化——让汉字成为易识易写易记的文字
图为丰子恺漫画《今昔对比》 资料图片 近年来,海内外不断有专家学者呼吁:恢复汉字繁体字。这几年还连着上了全国“两会”的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汉字繁简比较,颇富争议,易动感情,人们观点虽异但目标相同,都是为了使汉语更好地为中国和世界人民服务。但笔者认为,从普通群众的使用出发,从语言的工具属性出发,从有利于汉语......
-
〓 老子思想中“无,有,仁,慈,善,圣人,义,礼,法”等字涵意之探讨
在中國歷史上,解老一向困惑甚多,千年來爭議不絕。 窺其緣由,有起於文字解析的不當,而“古書無斷句”這一事實加深了文字解析之困難;另一方面,困擾亦起於義理之誤解或誤判。而斷章取義或以他种學説(如儒家)勉強冠於其上則為二大主因。郭鶴鳴先生在其著作“老子思想發微”一書中(1),曾建議用袁保新先生提出之“合理詮釋”(2)來檢視......
-
〓 汉学与阐释学——误解、偏见与汉学研究的历史性
一 汉学家对汉学文本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人生经历、性格爱好等个人因素,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对汉学文本作出偏离中国语境的阐释,有时会产生多种解读的方式。这便是汉学研究的所谓“历史性”(Geschichtlichkeit),其前提首先是理解(Verstehen)的历史性,而理解的历史......
-
〓 从《藏书》的成书谈李贽的历史观——兼评《藏书》成书的得失
内容提要:《藏书》六十八卷,明李贽著。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藏书》的成书主要取材于历代正史,也兼采了一些实录、野史、笔记、传奇等,录选并评述自春秋至元亡的约八百位历史人物。李贽按照自己的观点把这些历史人物加以分类,对一些类写了总论,对一些人物、事件和言论写了专论或简短评语。本文拟就通过将《藏书》与相关史籍作对照研......
-
〓 国学争鸣:中国文学主流不是纯文学
编者按 上一期,本刊就“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到底是否应该坚守中国文化本位”的问题,刊发了方铭教授与王锺陵教授的对话,引起了热烈反响。本期就此问题再编发四篇文章,将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刘毓庆教授认为:近百年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主宰了世界,人们将知识系统的开掘认作治学的第一要义,而忽略了精神本质的探讨,......
-
〓 《史记》点校拾遗
【内容摘要】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是目前最为通行的《史记》读本,堪称古籍整理的典范之作,但仍难免疏误。本文以点校本为据,刺取12例,对其中存在的一些标点、校勘等问题试作校理,略加考辨,求正于方家,希望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这部典范之作进行古籍研究和整理工作。【关 键 词】《史记》;标点;校勘【作者简介】谢秉洪(1964-),......
-
〓 国学漫谈:逝者如斯
孔子是极善于从自然现象和事物中获得人生感悟的。如从山梁上的野鸡“色斯举矣,翔而后集”(《乡党》)中感其审时,从“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中知其客观必然性。还有“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等,都是用了引譬连类的比兴手法感发志意,由物及人。其中最脍......
-
〓 慈善文化研究:儒家慈善文化的当代启示
发展当代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应从中华民族认同的伦理观念入手,挖掘和汲取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精华,启迪人们的善心善念,培养人们的慈善意识,形成当代有中国特色的慈善理论。在这方面,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对当代慈善事业启发良多。 其一,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绵延不断的文化主流,其慈善思想......
-
〓 《广弘明集》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价值、地位及其现代意义
《广弘明集》是唐释道宣编撰的一部佛教思想史料集。全书选收魏晋至唐初有关佛学的各类文章二百八十多篇,作者一百三十余人。《广弘明集》的版本,据唐宋以来的各种官私书目著录,主要有两种:一是三十卷本,一为四十卷本。宋、元和明吴惟明刊本(吴本即《四部丛刊》所据印之本)等单刻本,宋、金、元入《大藏经》本,如北宋《开宝藏》、南宋《资......
-
〓 王葆心与《湖北革命实录》的编纂
王葆心(1868-1944),字季芗,号晦堂,湖北罗田人,他是一位历经辛亥革命洗礼的传统知识分子,他是一位被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誉为“楚国以为宝”的文化名人。王氏学富五车,博览群书,撰写了170余种著作,其代表作主要有《古文辞通义》、《续汉口丛谈》、《再续汉口丛谈》、《方志学发微》、《虞初文志》、《中国教育史》、《历朝经学......
-
〓 《易数钩隐图》作者等问题辨
内容提要:自南宋时起,《易数钩隐图》一书的作者就有二字与二籍贯的争议。本文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考辨。得出北宋有二刘牧、前刘牧著《易数钩隐图》、黄黎献为之续补等结论。最后指出,彭城刘牧的道学思想应当在宋明理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词:易图;刘牧;宋明理学作者简介:郭彧,原名郭宝彧,男,1941年12月出生。在沈阳读书,做过中学......
-
〓 区域社会史:明清时期中国内河的公益救生
救生红船模型 资料图片 我国古代内河的救生捞浮主要是一种公益性质的事业。不过,对于这种公益救生的开始时间,学术界的观点并不统一。实际上,中国古代内河义渡船、官渡船及一般民船都时有救生之举,或兼有救生功能,如果要追溯就很早了,而我们这里的公益救生是指专设的救生船、救生会社之始。以前传说在唐代就有红船之设,但缺乏文献......
-
〓 “生命写作”还是“面包写作”——曹雪芹与李渔小说创作的当代启示
当前的文学领域,客观存在两类创作方向,即以回归文学本质为目的的纯粹写作和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化写作。事实上,这样的形态古已有之。曹雪芹与李渔,就是中国古代通俗文学史上纯粹写作与商业化写作两个经典的个案。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地道的纯粹写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这是因为,尽管穷困到“举家食粥酒常赊”,他在《红......
-
〓 传统文化中的“立制”问题
编者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有制度优势 直到今天,一谈起儒学,很多人还是把它与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画等号,认为它是完全彻底地为封建社会服务的。于是,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便被分割开来,对立起来了。以这样的心态与观念,去面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课题,就难免会心存疑虑,底气不足;就难以正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
-
〓 阳明心学的主体性之维
主体性一般指人的自我意识及人的主动、能动、自主、自由和创造等特性,它既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据,又是其所具有的性质。人的主体性自觉有个漫长的渐进过程,生当明朝中叶的王阳明,适逢社会新旧转型的大时代,他创立的心学体系以建构人的道德主体性为旨归,其主要范畴和命题均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一、“心即理”的价值主体正德初,阳明因冒犯阉党......
-
〓 “狸猫换太子”传说里藏着的历史秘密
一、“狸猫换太子”传说由来有关北宋仁宗皇帝身世的“狸猫换太子”传说在元杂剧中已略见雏形,由于富有戏剧性,后来便被演绎成为京剧、越剧等多种艺术形式,遂众所周知。近年,又有了长达30集的电视连续剧《大宋奇案狸猫换太子传奇》,更家喻户晓。传说在宋真宗的皇后去世后,刘妃和李妃都怀上身孕,为了争夺皇后之位,刘妃串通太监和......
-
〓 梁宗岱译作中的“乡音”
内容提要:一个人的译作或多或少都受到译者本人的“乡音”(母语)的影响,对译作者在译作中的 “乡音”探讨有助于对其译作的研究和欣赏。本文就梁宗岱的真正的乡音来源以及其乡音在译作中的体现进行讨论分析,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参考。 关键词: 梁宗岱;译作;“乡音”作者简介:程家惠,男,汉族,1962年生,广西百色人,右江民族医学......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