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书:历史与亲情的交响
岁末年初,一档名为《见字如面》的书信类视频节目在网络和电视台播出,其清新的风格、温暖的情怀,收获一片好评。特别是首期节目中有两封写于两千多年前的家书,经过通俗的翻译和明星的朗读,把听众拉回到战国末期秦统一战争的历史现场,再现了普通士兵的日常生活,那字里行间的人伦亲情历经两千余年依然温暖如初。穿越两千年的家书战国末期,秦......
-
〓 对中国当代文学学术知识分子的观察与解读
知识分子一词内涵含混,外延不明。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拥有知识并能运用、生产、传播知识的人。英语上知识分子(intellectual)的词根intellect是智力的意思,可理解为从事抽象推理的人。而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的身份却要复杂的多。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中指出,春秋末期,士为四民(士、农、工、商)之首而被正式规定在“......
-
〓 夸张与点染:解读豪放与婉约华丽转场的数字密钥
略举几例,即可见出宋词名家对数字点染与数字夸张的钟爱。当他们词风华丽转场时,数字点染与数字夸张常成为他们笔下出奇制胜的神秘武器。因而探究这些数字的修辞功用就成为解读词中数字密码的重要密钥。夸张是一种常用修辞,即通过想象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点染原是一种绘画技法,后被移作填词。清刘......
-
〓 杨海文:刘熙与交州孟子学
名垂青史,尤其是《二十五史》为之立传,是极不容易的一件事。下面要说的东汉著名学者刘熙(生卒年不详)即属此类情形,《后汉书》《三国志》均无其本传,但他同样值得我们以学术的方式予以纪念! 严可均(1762—1843)辑《全后汉文》卷86有其小传(亦即“刘熙”题下注),正文部分极其简约,全文为:“熙,字成国,北......
-
〓 《清代诗文集汇编》收入了伪书
我在2013年1月23日的《中华读书报》上,曾发表过一篇拙文《整理古籍应有敬畏之心》。该拙文首先肯定国家重点立项的八百巨册影印本《清代诗文集汇编》,认为是百世千秋功德无量的工作;同时,也指出了该《汇编》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如诗文别集汇编中竟混进了少许总集、合集,甚至还有民间日用类书、小学考据类书、刑律类书、笔记类......
-
〓 朱杰人:传统书院的当代复兴
书院,是中国特有的教育与文化现象。考察世界各国的教育史、文化史,从未有如中国书院式的机构与制度(东亚各国如韩国、日本等也有书院,但都是源自中国)。书院在其消失之前,本是中华大地上一个世人皆知,毫无特别值得人们将其突出关注的普通之物,所以,它的存在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虽有学者的研究,也只是作为一种历史的叙述而已。清末,书......
-
〓 国学博士论坛:董仲舒之“数”
王传林,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13级博士。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董仲舒数哲学的基本建构与价值向度——基于数字诠释学的一个可能视角》。 博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张奇伟 通讯评委: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 余治平 《衡水学院学报》编辑部教授 魏彦红 “数”作为哲学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
-
〓 自负与推崇齐飞,爱才一生独秀——浅谈曹操的欣赏意识
摘要:曹操一生,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奠定了晋统一的基础。其人豪迈自负却又爱怜有才之人,推崇对手却又狂妄自大,可谓矛盾重重。然而观其一生所作所为,分明又有一条思想主线——欣赏意识贯穿始终。关键词:曹操;欣赏意识;自负;爱才;推崇对手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9三国之时,尔虞......
-
〓 孔子生年生日详考
【本文作者】毕宝魁,1952年3月生,现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内容提要】目前通行的孔子诞辰9月28日是缺乏依据的,子夏传授《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有孔子生日的明确记载,两传所记实质也吻合,参照其他文献,再参照天文学相关记载,可以确定孔子生年生日为公历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其他说法应该摒弃。【中心词】孔子;生日;三......
-
〓 清儒名字训诂撷谈
清人的训诂考据之学讲究无征不信、实证不诬,力求在充分占有可靠材料的基础上作判断、下结论,显现出了敦朴严谨的学风。为获得大量可用的训诂材料,清儒广开路径,旁求博讨,甚至连古文献中的人名资料亦勤加搜采。由此,依据名字之义考求古训、裁正疑误也成为清儒常用的一种训诂考据方法。在清儒看来,古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往往有一定的联系,或......
-
〓 唐代送僧诗的文化审美——以贾岛诗为例
摘要:唐代送僧诗是唐诗送别、留别题材诗作中独具艺术特色和文化审美意义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特色在于以委婉、含蓄的方式抒写离别之时的留恋、感伤;具有佛教意蕴的诗歌语象的生成和广泛运用;多元的时间构成模式在抒情达意中的运用,使其与一般的文人间送别、留别诗作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诗中传达出唐代文人对追求功利的世俗生活的厌倦、对僧人超......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五
南朝乐府·吴声歌子夜歌(之一)落日出门前,瞻瞩见子度。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子夜歌(之二)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当。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国学《子夜歌》是吴声歌中的一个曲调,约产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年间(376—383)。之所以称之为“子夜”,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晋代有位女子名叫子夜,《子夜歌》是她......
-
〓 日韩近期汉学出版物(十七)
2016·2——2016·1、中国近代の秘密宗教时间:2016年3月作者:李世瑜 着,竹内房司 监译出版单位:东京:研文出版内容简介:绪论第1章黄天道第1节万全県における黄天道の発见第2节万全県における黄天道の流伝范囲第3节普明仏の伝说第4节黄天道経典研究第5节教义と仪礼第6节明代の黄天道第2章一贯道第1节一贯道源流考......
-
〓 天水换新天,古史见新颜——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学术贡献述略
漆侠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教育家。在50余年的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他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古代经济史,尤其是在辽宋夏金史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视野广阔,造诣精深,著述宏富,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学方法,在教书育人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堪称是继往开来的一代史学大家,也......
-
〓 史林镜鉴:中国古代惩治官吏贪腐的经验与智慧
腐败是全人类的公敌。无论是现代法治国家,还是古代帝制社会,预防与惩治腐败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治理腐败我们既要学习借鉴现代法治国家的先进经验,也要善于吸取中国古代惩治官吏贪腐的经验与智慧。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土壤的诸多反腐举措,始终将官吏这一权力主体与普通百姓区分开来,在赋予权力的同时,也给予相应的规则约束。尽管由于时......
-
〓 学科综述:国家社科基金助推文学研究繁荣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社科基金支持下,我国文学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获得了“质”和“量”的双提升。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文学研究在多领域、多层次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优秀成果。在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和学术研究特点的基础上,国家社科基金通过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增加资助项目数量、加强项目后期管理等措施,着力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
-
〓 先秦“语”类文献
先秦存在“语”书。《国语·楚语上》记载,楚大夫申叔时在谈论教育楚庄王太子时认为要用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和训典等文献。“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
-
〓 屈原之时
屈原对生命的有限性有着清醒的认识,《离骚》中多次用到带“恐”字的句子,抒发时间的紧迫感,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岁月匆匆,屈原渴望尽早建功立业,这既是一种自我鞭策和激励,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王逸说:“言我念年......
-
〓 《四库提要·尚书古文疏证》
国朝阎若璩撰。若璩字百诗,太原人,徙居山阳。康熙己未荐举博学鸿词。古文《尚书》较今文多十六篇,晋魏以来绝无师说,故左氏所引,杜预皆注曰逸《书》。东晋之初,其书始出,乃增多二十五篇。初犹与今文并立,自陆德明据以作《释文》,孔颖达据以作《正义》,遂与伏生二十九篇混合为一。唐以来虽疑经惑古如刘知几之流,亦以《尚书》一家列之《......
-
〓 面向世界的儒学:儒学的三个阶段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国儒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先秦时期,即通常所谓“原始儒学阶段”,这是儒学创立与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孔子儒家主张“修己安人”和“仁政”“德治”,强调“正名”,带有明显的“德性色彩”。二是秦汉以来以至近代,这是“帝制中国时代”,是儒学走向民间,与社会密切结合的时期,可称之为“儒学发展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