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民须“在场”:近代乡村教育改革的镜鉴
“乡村”是“农村”的代名词。作为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乡村和农民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体,农民子弟自然是乡村教育的主体,这是不言自明的。然而,在近代中国乡村教育改革中,农民却缺席了,而且这种情况延续了很长时间。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
-
〓 云空未必空——试论妙玉悲剧命运的内涵
一人类生命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从粗浅的外在物质世界走向了生命内里的精神领域,又从精神领域迈向对生命内部更深的探索,如果这样的探索强悍而有力,那么个体生命将走向一个拥有更细密与无穷能量的灵性世界,真正打开生命奥秘的钥匙将会在你手中,但这些还都不是生命的至境。步入生命的至境将不再有任何手段可以到达,亦没有导师可以指引,它......
-
〓 争鸣与商榷: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吗?
编者按 “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是史学领域乃至社会各界广泛流传的一种观点,本刊今天刊发一篇提出不同见解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并欢迎就此问题及相关话题发表高见。 “众口铄金”“积非成是”是中国古谚,意思是说,一种观念或见解一旦众口相传,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强大力量,即使是明显的谬见,也会迫使......
-
〓 《汉语大词典》光盘版与纸质版的区别
【提要】2003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和香港商务印书馆联合推出了《汉语大词典》光盘版2.0。光盘版2.0版在大陆非常流行,使用者众多,但使用者大都不清楚光盘版和纸质版有什么区别,不少人误以为二者完全一致。其实光盘版和纸质版还是有不小的差别,我们切不可以为有了检索方便的光盘版,纸质版就可以弃置不用了。在论文中引用《汉语大词......
-
〓 书品
序书有以品名者,锺嵘诗品、庾肩吾书品是也。二子皆梁人,其称名也同,其遣词也类,时代则然,非相假袭也。诗品以三品品诗,书品以九品品书,何区别之精而用志之勤乎!或言:书与诗均艺,而书又非诗。此谬矣。古者君子之于物也,无所苟而已矣。如一二小技,罔不致其极焉。故曰:传兵论剑,与道同符。今人不及古人,而高谈欺世,乃曰:吾道在心,......
-
〓 汤一介:儒家思想及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
我们处于什么时代?从世界角度来看,我们现处的时代可能被看作是一个过渡期,从18世纪初期开始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启蒙运动到后现代社会的“二次启蒙”。从中国角度来看,我们的时代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严峻时刻。总之,现在的这个时代对人类社会来说将是走向新时代的一次难得的机遇。自从18世纪的启蒙时代以来,西方资本主......
-
〓 学者论坛:孟子“老者”思想诠析
孟子像 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在孟子的仁政学说中,“善养老者”是“安宅”“正路”的具体内容之一。孟子从家庭和社会两个层面阐述其“老者”思想。在家庭层面,物质关心和精神关照相辅相成,为老者养老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在社会层面,重视学校教育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相互结合,为老者养老......
-
〓 怨怒激越亦温柔——清代儒家《诗》教之情感论
自孔子提出“温柔敦厚”的《诗》教准则之后,《礼记·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当是对传统儒家《诗》教情感要求的最佳阐释。后世也多主张用《诗》教来规范、约束人的情感,使之归为中和。到了清代,不少诗学家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是“和顺以发情,微婉以讽事,比兴以定则”(沈德潜《归愚文钞·施觉庵考功诗序》)......
-
〓 【国学博士论坛】儒学的命符:“人不知而不愠”
宋健,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12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为己与毋我——孔子的人道观》。 博士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杨国荣 通讯评委: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丁为祥 武汉大学教授 胡治洪 “人不知而不愠”一语亦彰亦微,究其意指分涉“不知什么”“遭逢不知”“谁能不知”三个维度。 ......
-
〓 仓颉新论
作者简介:赵守祥,潍坊市政协委员,寿光市政协常委、原寿光市委党史委主任。题记:蒙李学森老(仓颉研究会)多所告约,爰作之。一 中国历史自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后,商朝被确定为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一代王朝。在商之前的夏朝,现在还未发现有当时的系统文字。然从商朝在甲骨文未发现之前也是传说中的王朝,甲骨文发现之后所记载的商王朝帝王世系均......
-
〓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一):总集
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即土风、风谣。包括“周南”、“召南”、 “秦”、“......
-
〓 敦煌语言文学文献:探源寻迹话今用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景云二年(711)赐沙州刺史能昌仁敕》局部清末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六万多件敦煌遗书,其中包括数量浩繁的语言文学文献资料。举其要者,语言方面如失传已久的《切韵》系韵书,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字样学著作《正名要录》,我国最早的民间俗语词词典《字宝》,最早的名物词词典《俗务要名林》;文学方面如我国最早的词......
-
〓 新细分市场崛起:日历书出版现状及主要特征
正是出版人的不断探索,才将以前用来查看日期并且逐渐被电子设备淘汰的日历做成了畅销书,开启了一个新的图书细分市场。在由《故宫日历》引发的这一轮日历书热中,有人说2016年市场上的日历书约有50种,也有人说大概有80种;有人认为2016年是日历书出版的元年,也有人担忧未来日历书市场是否会出现崩盘。近几年到底有多少种......
-
〓 台湾古典文学中的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研究本是一种西方文学的批评观念,它产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欧美。以美国的格蕾.格林和英国的科拉.卡普兰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企图“改写所有由男性文化体系衍生出来的种种规范、典律”,“揭开久经压抑、掩藏的躯体、无意识以及文化、语言中的深层欲望”;其分析方法则“结合了语言学结构主义理论、马克斯主义、心理分析和解构论”。......
-
〓 鸠摩罗什研究论文目录
1本无与性空张东荪现代佛学第1期1950年(系从旧稿中摘出)2鸠摩罗什法师鉴安现代佛学1955年2月号3古代来华讲学的西方译人谷响现代佛学1955年2月号4三论宗(上)吕澄现代佛学1955年4月号5三论宗(下)吕澄现代佛学1955年5月号6关于空与有的问题巨赞1955年12月号7读了《关于空与有的问题》后应闻现代佛学1......
-
〓 端午溯源:从“天人相应”到龙舟竞渡
缘起“四时合序” 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是大自然所化生。《易传·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是“天”“地”日月的节奏,那么,也应当是“人”的节奏,是连通自然节律与人生节律的“节点”。大自然有阴......
-
〓 艺术“俗”化,经典式微——对后经典艺术时代的思索
摘要:经典的存在需要特定的社会语境,人类社会的绝对不发达和相对不发达是“经典”得以存在的社会条件。而今,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高,在使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使“经典”的语境消失了。艺术走向生活的结果是——艺术经典时代的终结。那么,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又是哪些直接原因造成了艺术后经典时代的来临?......
-
〓 秦隋两代赋役制度比较
摘要:秦隋两代赋役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重农抑商政策造就了倾斜的赋税结构;奢靡残暴导致了苛重的徭役等。这种相似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虽然纯属偶然,但从统治者崇尚重农抑商且赋役无度这一点看,又是必然的。它反映了封建朝代赋役的一种共性。 关键词:秦代;隋代;赋役制度;比较 披览史书,会发现秦隋两代有着惊人的相似之......
-
〓 蔡琰《悲愤诗》——“文姬别子”缘由的再商榷
一、前言众所周知,“班昭(曹大家)(?)、蔡琰(文姬)(?)、李清照(易安居士)(1084–1155?)”三者均为中国历史上才华富艳冠绝一时的独特女子。三人俱因特殊的生命实践与时势主客观条件的造就,融冶焠炼其不足为外人道却哀乐入心的深刻体验。而其中血泪交织动人尤甚者,笔者以为非蔡文姬莫属。蔡文姬与曹大家,二者虽皆识见深......
-
〓 吴振武:谈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谈这个题目之前,先要说说什么是“古文字”,什么是“出土文献”。 “古文字”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主要指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前的古代汉字,时间范围大体就是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汉字,因无字书记载,每个字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字,是需要古文字学家作出考释的。而秦统一以后,汉字进入了易识的隶书阶段,加之东汉许慎写了一部收有......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