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毛乐耕:杜牧《秋夕》新解
杜牧的七绝《秋夕》,是一首在解读上有点疑问的诗,许多唐诗选本都不选它,施蛰存先生在《唐诗百话》中对它的评价也不高。但古人编的两本著名的教材性诗歌选本,《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都选了它。在当代,这首诗仍常常被选家们编选给中小学生赏读,如叶嘉莹先生编选的《给孩子的古诗词》(中信出版社2015年9月版)中就有此诗。因此对它......
-
〓 历史上的“中国”该如何被叙述——与基辛格先生对话古代中国
何尊,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尊内底有铭文122字,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编者按: “答基辛格问”是读书报编辑部3个月前策划的选题。有此题目是因为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论中国》一书。该书自2012年10月被引进以来,反响至今不绝,许多场合中都有谈论它的声音。基辛格在书的开篇......
-
〓 早期中国山水画空间意识发展浅探
艺术中空间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都受其相应时代的美学思想的制约,反映出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远古先民在陶器纹饰中表现出了活泼严峻或开放流动的空间转换;夏商青铜饕餮则寓神秘、狞厉的空间氛围于强弱、高低、节奏变化的线条中;“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建筑将有机整体的空间转化为平面铺展的时间进程,以求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楚汉艺术把空......
-
〓 乾隆是如何评价古代帝王的——从北京历代帝王庙的四个碑亭说起
北京历代帝王庙 资料图片 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专门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庙宇,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在该庙的景德崇圣殿内,供奉着188位古代帝王的牌位,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祯。乾隆与历代帝王庙有着不解之缘,他曾经六次亲祭帝王庙,并且重修殿宇,在庙内留下四座石碑。这些碑文记录了乾隆对入祀帝王的评价,......
-
〓 战略领导力与《周易》
“战略领导力”是近年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沿概念。国内外学者正在探索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迄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众所周知,“战略”一词早已被从军事概念引入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用以指称那些重要的宏观决策;而“战略领导力”则是专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领导者所需要的个人境界、素质和领导能力。正如英国著名领导......
-
〓 从董仲舒的奏对看汉代士人与帝王之对弈
提要:西汉时代的士与帝王关系极为复杂,思想对弈是其复杂关系的一种体现。西汉大儒董仲舒与汉武帝的奏对,反映出当时士人与帝王在思想文化上的既不同又有一致的地方,通过解析这种思想对弈,有助于我们认识两汉思想文化的特点。关键词:两汉君臣;董仲舒;天人三策;思想对弈自秦汉开始,中国古代士人与帝王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新时代,从春秋战国......
-
〓 专家视点:近世畿辅文化的特质及价值
图为《畿辅通志》中关于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的记载(局部) 资料图片 古代中国大体上是政治主导型社会,皇权所在地既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因而,围绕京城的特殊行政区域——畿辅,在文化上也展现出与其他地域不同的特殊面貌。畿辅以京城为中心,随着王朝的更替,其地理空间会呈现历时变化,但其所承担的诸如京官供给、京......
-
〓 “文学及文化文本的意义与解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2013年3月30日,“文学及文化文本的意义与解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办,同时也是第二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与韩国延世大学人文学研究院学术交流会,来自韩国延世大学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十余位学者与会,五位学者宣读了论文。...
-
〓 中国哲学术语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内容提要:与其他很多学科一样,中国哲学学科也是依着西方的学术规范建立的。具体来讲,中国哲学学科是以相关的中国古典学术为材料、以西方哲学的范式为形式建构起来的。不过,术语系统的建立也是中国哲学学科建立的重要方面,它既与材料相关,也与形式相涉,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特有术语系统的建立才承载和支撑起中国哲学学科的建立。因此,......
-
〓 满族说部需要多元化传承
满族说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评为“优秀保护项目”。作为东北地区有着较为久远传承历史的非遗项目,满族说部要得到持续性保护,必须探索多种方式的传承。语言传承 满族说部最初用满语讲述,如尼山萨满和部分满语提纲。整个清代至清朝末年,保存满语提纲现象......
-
〓 黄朴民:历史学研究中的四个“误区”
当下,历史的角色与地位颇有几分尴尬。因为,人们对于作为民族与国家生命历程本身的历史事迹兴趣盎然、情有独钟,但对于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学则意兴阑珊、敬谢不敏。一方面大学历史系遇冷,历史学专著无人问津;另一方面,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充斥荧屏,大话历史的作品风光畅销。虽然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严肃的历史学术性研究成果受众......
-
〓 陈桐生:《春秋》的语言艺术
《春秋公羊经传解诂》 资料图片《春秋》是春秋时期新出现的历史散文文体,记事上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总共二百四十二年,全文一万六千多字。它按照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发生某事的方式记载历史大事,记事以鲁国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国。《春秋》的语言艺术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精心......
-
〓 周国林:“勤劳勇敢”的经学依据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性格特征。关于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多年来人们通常以“勤劳勇敢”来概括。美德的名目众多,为何恰恰选用勤劳与勇敢?揆诸儒家经传,这个从文明历程中引申出来的概括语,实有极为深厚的经学依据。/ 一 /勤劳与勇敢相互依存,很难截然分开。不过......
-
〓 中国古代官吏考课制度中的“官德”
纵观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始终把以德治官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治民先治吏成为共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阐述的“徒法不足以自行”,“明主治吏不治民”,“得人者昌,失人者亡”都说明官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政风纯正、官吏清廉是历代帝王和黎民百姓所祈盼的,因为它关系着国家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稳定。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官......
-
〓 西方儒学研究新动向——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背景分析
近年来,国内儒学研究成为显学中的显学,与此同时,西方儒学界亦表现出一系列节点式新动向。这些动向相互交织,构成了第七届儒学大会的思想背景。朝向德性的转向 美国布法罗州立大学余纪元教授在The Ethics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 Mirrors of Virtue(《德性之镜......
-
〓 《世说新语》与《后汉书》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世说新语》和《后汉书》均产生于南朝刘宋初年,其所参考的材料大体相同,但对相同材料的比较表明,二书在取材和文字风格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这说明,《世说新语》的编撰旨趣一开始就与史学传统大异其趣,表现出了鲜明的文学性和雏形期的小说面貌。关键词:《世说新语》;《后汉书》;比较作者简介:刘强(1970-),男,河南正......
-
〓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汤显祖(1550—1616)莎士比亚(1564-1616)塞万提斯(1547—1616)青春版《牡丹亭》宣传画话剧《李尔王》剧照【高峰耸古今 星光耀中西①——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编者按“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都深深吸引着我。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
-
〓 论陈宫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那色彩缤纷的人物谱中,陈宫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角色。从卷一《曹孟德谋杀董卓》则开始,到卷四《白门曹操斩吕布》则为止,他出场的次数并不算多,就像一颗流星,在深沉的苍穹中倏然划过,又遽尔陨落。然而,他留给读者的印象却相当鲜明而深刻。罗贯中是怎样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在他身上寄托着怎样的创作意图和美学意义?让我......
-
〓 《范进中举》:笑的三重奏
鲁迅说,喜剧是“将那些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儒林外史》的突出成就在于对现实作喜剧性的讽刺揭示,表现假恶丑的可笑可鄙可悲。《儒林外史》是一部喜剧交响乐,只要我们仔细品味、细心聆听,就可以听出“笑的多重奏”。第三回《范进中举》大家都很熟悉了,中学课本里有,其中出现了三种不同音调的笑,组成了笑的三重奏。 第一重奏明朗......
-
〓 鲁王与朱舜水敕书真迹在日发现
2013年9月2日下午,由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日本三地学者组成的“德川博物馆儒学关系史料调查团”,于地处茨城县水户市的德川博物馆内,发现南明监国鲁王朱以海写给朱舜水的敕书真迹。此幅敕书的原文虽已附载于1982年朱谦之编校的《朱舜水集》之《安南供役纪事》后,但对其真实性,学术界历来有所怀疑。 清顺治二年(1......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