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乾隆是如何评价古代帝王的——从北京历代帝王庙的四个碑亭说起
北京历代帝王庙 资料图片 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专门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庙宇,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在该庙的景德崇圣殿内,供奉着188位古代帝王的牌位,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祯。乾隆与历代帝王庙有着不解之缘,他曾经六次亲祭帝王庙,并且重修殿宇,在庙内留下四座石碑。这些碑文记录了乾隆对入祀帝王的评价,......
-
〓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北京颐和园
第二编中国十大名园一、北京颐和园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这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
-
〓 中国书法简史(一):中国书法的艺术特征
绪论第一节 中国书法的艺术特征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中,没有任何其他文字的书写,像汉字的书写一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源远流长,在当代不仅没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脑的普及、手写量的减少而导致魅力消减,相反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当代中国参与者最多、受众最广泛的......
-
〓 论书法产业的古代形态
【提要】离开艺术的基本角度,从经济元素的层面,对书法艺术产生了崭新的认识。千百年来,由于书法艺术的强大魅力,不断吸引着人们对其经济投入,进而对经济产生巨大的辐射力,逐步形成书法产业和产业链,并毋庸置疑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追溯历史,深入研究书法产业的古代形态,对于当前深入、全面地研究书法产业及其发展模式具有一定......
-
〓 浙学的独特价值
图为马一浮(号蠲叟)书法:集曹子建句:绿萝缘玉树;灵液飞素波。 资料图片一在色彩纷呈的地域文化研究中,“浙学”在省域文化研究中独树一帜。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南的中原文化、湖南的湖湘文化、陕西的三秦文化、安徽的徽文化、四川的巴蜀文化多侧重“文化”的展示,而浙江更关注浙学思想的发掘,更强调浙江学术思想的一脉相承及其独特性。那......
-
〓 国学博士论坛:君统、宗统与家国关系
博士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彭永捷 通讯评委: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沈长云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钱 杭 与现代社会国与家在概念与功能上的简单二分不同,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为基本社会单位的。家族比家庭复杂得多,它除了兼有家庭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家庭所没有的事业性质,承担着家庭所不能担负的社会功能,比家庭更强调延续性,等等。古......
-
〓 《水浒传》主题新探
“主题”一词的含义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我国古代文论中,虽然没有关于长篇叙事作品的“主题”的概念,但却有李渔“立主脑”的提法: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悲欢离合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具属衍文......
-
〓 宋人绝句鉴赏之二
书河上亭壁 (四首选一)寇准峰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升庵诗话》载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明代的“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是个顽固的“诗必盛唐”派,“尝言宋人诗不必观”。有一天,杨慎抄了四首诗给他看,并问他这是何人诗。何看后不假思索地就说:“唐诗也。”其实这四首都是宋诗,其中有一首......
-
〓 智海观澜:中秋溯源
中秋节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旧时与新年(今春节)、端午齐名。长期以来,八月十五中秋节,赏月团圆吃月饼似乎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不过,从一个日期成为一个节日,需要一定的时间与条件,而在节日背后附加的种种礼俗,更是一种文化形成与演变的范例,那么中秋节到底是如何形成?为何又在此日有赏月之俗?这些就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
-
〓 邯郸学院藏《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考辨
《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封面《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首页 邯郸学院藏《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油印纸本。页面高26.1厘米,宽18.1厘米;版框高21.1厘米,宽14.8厘米。版面分通、双两种,其中通版存15页,双截版存73页并19个单面。通版面17行,行21至24字;双截版行数、行字数不等。首页首行题“京师大学......
-
〓 面向世界的儒学:“六经”的价值伦理
面向世界的儒学——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前瞻·编者按· 由国家文化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The 7th Session of the World Confucian Conference)将于2015年9月27日至29日,在山东省曲阜举行。届时,在这个国际化的儒学研究与交流的高端平台上,将有......
-
〓 从《晋书》看唐代的《世说新语》接受
内容提要:唐修《晋书》采用《世说》入史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著名的公案,其褒贬毁誉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本文从接受史角度入手,在取舍与剪裁、统整与编排、订补与训释、赞润与篡改等四个方面,详细梳理《晋书》对《世说》的采撰实况,认为唐代史臣基本上是把《世说》作为一般史料来看待和处理的,其采撰行为之所以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恰好说......
-
〓 面向世界的儒学:儒学的三个阶段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国儒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先秦时期,即通常所谓“原始儒学阶段”,这是儒学创立与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孔子儒家主张“修己安人”和“仁政”“德治”,强调“正名”,带有明显的“德性色彩”。二是秦汉以来以至近代,这是“帝制中国时代”,是儒学走向民间,与社会密切结合的时期,可称之为“儒学发展阶......
-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2012年12月——2013年5月)
1、傳教士筆下的大陸與臺灣國際學術研討會时间:2012年12月1至2日(週六至週日)地點:中央大學文一館3樓國際會議廳(桃園縣中壢市中大路300號)主辦單位: 中央大學歷史所、中原大學通識中心、臺灣基督教史學會議程:12月1日9:15-10:30【主題演講】主持與回應:王成勉(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主講人:......
-
〓 山中高士晶莹雪——试论薛宝钗的人生境界
一薛宝钗之美不仅在于她美丽姿容的“艳冠群芳”[1],更在于“珍重芳姿昼掩门”[2]的持重;不仅在于“淡极始知花更艳”[3]的清雅,更在于“不语婷婷日又昏”[4]的坦然。薛宝钗的大美在于她的超凡脱俗与处世圆融,这美是回归人性本真的大美,这是强有力生命的再现,她是人类精神和灵魂孤独的探索者,她向我们展示了超凡入圣的高妙人生......
-
〓 论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理论分析方法
对于哲学思想的阶级分析与理论分析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国从古代到近代的哲学思想发展演变过程,首先必须正确理解每一时代的每一思想家的哲学学说的真实涵义,对于每一思想家的哲学体系进行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来看,任何思想都是客观实际的反映。哲学思想都是这样或那样地、比较正确地或严重歪曲地反映客观世......
-
〓 书指
卷上书契之来,原于画卦,形势生于篆籀。字则自少而入多,法则自难而趋简。淳薄渐更,世代非一,溯观作者,可得而言。至于心手相师,笔墨无间,穷生成之用,极神化之模,无古无今,苍颉所不能易,佐吏所不能废。自昔名书,未经向人拈出,苟非窥测有限,实由缄秘自私。虽造化之巧,未易尽泄其藏,意千古以还,必有独行不谬者。予学书垂三十年,目......
-
〓 汤一介:儒家思想及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
我们处于什么时代?从世界角度来看,我们现处的时代可能被看作是一个过渡期,从18世纪初期开始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启蒙运动到后现代社会的“二次启蒙”。从中国角度来看,我们的时代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严峻时刻。总之,现在的这个时代对人类社会来说将是走向新时代的一次难得的机遇。自从18世纪的启蒙时代以来,西方资本主......
-
〓 笔髓论
原古文字经艺之本,王政之始也。仓颉象山川江海之状,虫蛇鸟兽之迹,而立六书。战国政异俗殊,书文各别,秦患多门,约为八体。后复讹谬,凡五易焉。然并不述用笔之妙,及乎蔡邕张索之辈,钟繇王卫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辨应心为君,妙用无穷,故为君也。手为辅,承命竭股肱之用,故为臣也。力为任使,纤毫不挠,尺丈有馀故也。管为将帅......
-
〓 论新轴心时代的文化建设
从当前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看,人们预期着“新的轴心时代”的到来。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终极关切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老子、孔子,印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