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学博士论坛:理学与词坛
陈丽丽,女,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2010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南宋孝宗时期词风嬗变研究》。 博士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诸葛忆兵 通讯评委:武汉大学教授 王兆鹏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沈松勤 宋代被誉为华夏文化登峰造极之世,其中哲学领域的理学与文学领域的词最为瞩目。南宋淳熙年间,位于铅山的......
-
〓 徐志摩诗译清照词
徐志摩手迹刚才向花担买得一枝春花,新鲜得很。泪珠般的朝露,还未干呢!恐怕那个人会笑我“没有春花长得好看”。我要戴起来,定要他说出我好看还是花好看。这位女子的心情,真个世代都会有,长久不会变的。真是一首单纯有趣的诗。可我要说,这是一首翻译诗,你一定会觉着翻译得浑成;假若说,原作是一首古代的词作,你或许会感到惊奇。初读到这......
-
〓 《易经》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易经》是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源头,其中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刚柔并济的和谐之美、隐喻象征的抽象之美等思想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易经》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其后数千年,诸如音乐、舞蹈、诗歌、建筑、绘画等各类艺术形式无不融合着这部典籍的内涵主旨。 作为“群经之首”和“大......
-
〓 东方文化与现代生活
一近年来,探讨东方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浓厚兴趣,成为世界学术界、思想界、宗教界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近几百年来,西方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西方文化因而也就在世界上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十九世纪以来,由于当时的东方国家大多处于落后、贫弱的地位,而西方资本主义国......
-
〓 又见幽州台
编者按 清理古代文学遗产有两个取向:一是回到过去,还原文学活动实际;一是指向未来,阐发文学活动意义。温故知新,弄清古代作家生平行止、文献留存情况,有利于理解作品本意,有利于准确阐发作品现代价值。本期所刊就是两篇清理名作文献问题的文章。彭庆生先生就陈子昂名篇《登幽州台歌》几个问题展开辨析。盛唐之音第一项内涵......
-
〓 史海钩沉:康熙帝身后的畅春园
明清两代,北京西郊成为王公大臣以及皇家青睐的避暑之地,其中清代帝王兴建的万寿山清漪园(今颐和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以三山五园之称享有盛名。今天,前三园保留相对完整,圆明园唯遗迹存世,而畅春园破坏最为彻底,仅余改建后的寺院山门两座。作为康熙帝驻跸之所和三山五园中最早兴建落成者,畅春园在清......
-
〓 余叔岩声腔艺术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
余叔岩是京剧史上一位承前启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人物,他在继承其师谭鑫培创立的谭派艺术的基础上,清机自引、天怀独流,开创了泽溉后世、影响深远的余派艺术,奠定了京剧老生艺术的古典形态[1]。一般认为,余叔岩的艺术善于表现人物感情,风格苍劲挺秀、细腻清雅,作到了韵味与气势的完美统一,具有中正平和的艺术品格,是京剧中最有影......
-
〓 超越“以史证诗”
陈寅恪有“以史证诗”之法,其门人王永兴归纳此法云:“以宋贤治史之法治诗。”即注意“时间、空间、人事相结合之法”。而用此法证诗的典范之作是《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曾直呼白居易之诗“诚足当诗史”,此笺证稿充分地展示了以史证诗的具体操作过程,及作者对“诗史”的认识。 王永兴说:“古今史家以时间、空间之法考证史实......
-
〓 张淑一:古代姓氏浅谈
▲晚清民国时期出版的《绘图百家姓》书影(局部) 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当时出于族际间识别的需要,每个氏族都会有一个本氏族的专用名称,而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姓氏。中国上古的姓氏有姬、姜、姒、妫、姚、好等,皆从“女”字旁,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按照现今......
-
〓 世界文化视野中的楚美术
内容提要:楚美术是我国上古时期具有南方文化品格的艺术事象。作为上古时期楚人奇异而丰富的美术创造,它以其卓尔不群的创造姿态和原始浪漫主义精神开创了世界上古美学的新视界。本文试图将这一重要美术现象放在上古世界文化视野中去观照,从本土艺术的南北分流的考察和上古艺术的东西对比研究中,发绛其独创一格的创造精神。关键词:楚美术/艺......
-
〓 百年中国画的四次大争论
美术革命与中国画前途的论争20世纪上半叶(1901-1949),社会革命与时代的演化直接触动于中国画坛的是:清王朝的退席和皇家审美体系的解体;蔡元培于1912年提出将美育列入教育范畴,以西方为模式的社会美育向中国画提出了新的课题;前朝“公车上书”的带头人康有为继续着文化的思考,于1917年发出了“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
-
〓 日本学者眼中的屈原及楚辞
楚辞文献传入日本的时间很早。日本学者藤野岩友曾著文说明楚辞已经对七世纪成书的《怀风藻》和《日本书记》等产生了影响。《大日本古文书》卷一《写书杂用帖》载:“《离骚》三帙,帙别十六卷。天平二年七月四日,高屋连赤磨。”从卷数上看,此处所谓《离骚》,当即《楚辞》。“天平二年”为公元730年,即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此乃日本著录《楚......
-
〓 《四库全书总目》中关于古“今文经”的评述
一、古“今文经”的典籍这里要说的古“今文经”,也就是儒家主要景点在先秦乃至秦汉之交前后不断涌现,西汉学者为其整理,钻研并形成今文经学学派时期的今文经主要典籍。所谓今文经,是相对两汉后出的古文经而言的。皮锡瑞《经学历史》中明确指出:“案今古文经皆述圣经,尊孔教,不过文字说解不同而已;而其后古文家之横决,则有不可训者。”因......
-
〓 中国村落研究的三种范式——基于相关文献的初步反思
中国村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对象,是在20世纪以后。按其研究方法及视野的推进过程来划分,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及相对应的三种范式。“范式”主要是指一个研究领域中的基本预设、研究方法和价值立场。对中国村落研究范式进行回顾与反思,对推动中国村落研究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具体村落——结构功能主义研究将中国村落作为学......
-
〓 牟宗三西方哲学“三系论”
内容提要:一般来讲,西方哲学史大致可以分为大陆唯理论与英国经验论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对垒与双线并行发展构成了西方哲学发展史的基本面貌。然而,牟宗三在这“一般”之中发现了“特别”。他不赞成这种“两系统说”,而以莱布尼兹为核心提出了“三系论”。以此“三系论”为根据,牟宗三进一步分析了西方哲学的特征、精彩及不足。对牟宗三的......
-
〓 黄灵庚:“五政”是越文化精神的特征
越文化有哪些特征?向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由于记载春秋时期越国的文献资料过少,对于越文化的认识,多是停留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仇雪耻层面上,除此以外,一无所知,很难全面且深层次地概述其文化的精神面貌。值得称道的是,新出版的清华简《越公其事》(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七册,中西书局2017年版),可以弥......
-
〓 试论柳永词的传播及其词史地位
【内容摘要】柳永是两宋著名词人之一,他的创作成果颇丰,影响深远。传播是柳永词走向读者和受众的重要环节。首先,柳永具有文学与音乐的双重才能,又常流连妓院教坊,为歌妓们填词歌唱,歌妓的演唱是柳词走向受众的重要因素,歌妓在勾栏瓦肆或茶坊酒馆里为市民大众们演唱,使柳词得以广泛传播到各个阶层,以一种动态的方式活化了柳词的存在方式......
-
〓 相良马宝金篇
三十二相眼为先,次观头面要方圆。相马不看三代本,一似愚人信口传。眼似垂铃紫色鲜,满箱凸出不惊然。白缕贯睛行五百,睛如撒豆勿同看。面如侧墼如镰背,鼻如金盏可藏拳。口叉宜深牙齿远,舌如垂剑色如莲。口无黑黡须长命,唇似垂箱盖一般。食槽宽净腮无肉,咽失平而筋有拦。耳如杨叶裁杉竹,咽骨高而软不坚。八肉分而弯左右,龙会高而上古传。......
-
〓 宋人绝句鉴赏之二
书河上亭壁 (四首选一)寇准峰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升庵诗话》载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明代的“前七子”之一的何景明,是个顽固的“诗必盛唐”派,“尝言宋人诗不必观”。有一天,杨慎抄了四首诗给他看,并问他这是何人诗。何看后不假思索地就说:“唐诗也。”其实这四首都是宋诗,其中有一首......
-
〓 近代大众文化娱乐空间与都市社会-以汉口民众乐园(1919-1949)为中心
20世纪20年代汉口民众乐园(时名“新市场”)外景 近代中国,随着城市的发展,大众文化娱乐空间日益成为城市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近代开埠,汉口的城市中心由沿汉江铺展下延至汉江、长江交汇处的滨江街区,“家家列肆汉江滨,南朔东西百货陈”(徐明庭:《民初汉口竹枝词今注》,中国档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