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秦儒学是一种宗教信仰体系吗?——兼关于儒学五大概念的辨析
内容提要:关于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学术界争论已久,笔者认为,不同历史阶段以及执行不同社会功能的“儒”是不同的,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应指明具体的儒学形态和具体的宗教定义。为一种学说定性必须考察它的本体论依据,本文以先秦的儒家文本为研究对象,确认“天”、“道”、“命”、“上帝”、“仁”为先秦儒学著作中一以贯之的基本概念,具......
-
〓 周耿:道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
在道家人性论研究中,如何把握好道家人性论本身的内在逻辑,对于理顺道家人性论中诸概念及思想主题之间的关系,进而恰当地运用材料、论证观点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道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呢?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道支配着万物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一运动轨迹体现为:“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
-
〓 以美为谏的周代献诗
《大雅·卷阿》是一首颂美诗,借君子之游而献诗以颂,透露出一派雍容祥和的盛世气象。诗首章曰:“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可知《卷阿》必是臣下向天子献诗而作,它是周代献诗制度的产物。然而,对于这样一首颂美诗,《诗序》却以“戒”释之曰:“《卷阿》,召康公戒成王也。”这不禁令人疑惑:《卷阿》一诗究竟是美还是戒?此......
-
〓 月光下的天人哲思——中秋的起源及其文化内涵
中秋是月节,是以圆月为标志、寄寓着中华儿女团圆的梦想、积淀着中华儿女团圆的心理诉求的节日。各地区、各民族过节的习俗异趣纷呈,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中秋所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它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心,熔铸着中华儿女的魂。从祭月到赏月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月亮称“太阴”,与太阳分别成为中华文化中代......
-
〓 鸡文化与田园诗歌
鸡和鸡鸣,是中国农耕时代田园生活的典型写照。它既是宇宙与大自然的一种生气、灵气,又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一种象征。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老子,最向往的理想社会就是:“民各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追求的理想社会,就是人们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无欲无争,只听见鸡啼狗叫,没有战争......
-
〓 论郑成功与施琅发生冲突的原因
内容摘要:施琅与其叔施福所率军队为郑芝龙部下的主力,早年,施氏叔侄有随郑芝龙降清的历史,并为清军作战。施琅再次回归郑成功部下,攻袭南明大将郝尚久、郑联,反对郑成功勤王,表明他对清朝的态度十分暧昧。郑成功将其驱逐,是海上武装内部拥明派铲除亲清派的一场权力斗争。郑成功取胜以后,这支海上武装才成为南明的军队。关键词:郑成功施......
-
〓 《老子》:君王四类与治道四种
中国哲学从来就具有政治内涵。入世,是所有哲人共同的情怀,即使老子也不例外。君王及其为政之道决定着国家的政治实践、政治面貌和政治走向,所以,哲人们的政治批判与政治理想都围绕着君王和治道而展开。老子的政治批判与政治理想充斥《老子》全书,然而,尤以《老子》之十七章、三十八章最为全面、集中。一 关于君王的类型,各......
-
〓 铜鎏金嵌宝石天鸡摆件
清乾隆,铜鎏金嵌宝石天鸡摆件 (一对),高19.5cm据《周礼》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其就作为重要礼器用于祭祀,但这类器型经过宋代的复古,直到明清时期才真正发展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故宫所藏的“清乾隆掐丝珐琅天鸡尊”,器型为一天鸡作立身翘首状,背负螭耳尊,足登镂空双轮,长尾下垂,内侧立一铜镀金小天鸡。天鸡是瑞兽,天鸡负尊......
-
〓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一)
总 论佛教的寺庙又叫庙、兰若、宝刹,如年代久远又著名又可称为古刹或名刹。它起源于天竺,有“阿兰若”(Aranyaka或Aranya)和“僧伽蓝”(Sangharama)两种类型。“阿兰若”,原指树林、寂静处,即在远郊的空闲处建造的小屋,为僧人清净修道的场所,后泛指佛寺。“僧伽蓝”,是僧众共住的园林,又分为“支提”(Ch......
-
〓 萧放:端午的生命意识与家国情怀
端午是中国古老的节日,又称“端阳节”“天中节”“天医节”“龙舟节”“诗人节”“粽子节”等,从众多名称中,就能感受到节日内涵的丰富与生命的活力。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影响范围广阔,虽然各地自然风土与人文环境有所差异,节日习俗各有侧重,甚至不同,但从总体上看共性大于差异,并且在根本的季节感受、身体保健与伦理期待上基本一致。......
-
〓 特别关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甲午战争百廿年祭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这场战争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打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甲午战争失败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捩点,也成为远东历史发展的转捩点,进一步说甚至成为国际局势发展的转捩点。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惨痛教训,在在都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不幸的是,当甲午战争120周年的时候,中日关系正经历着建交以来的一次令......
-
〓 儒释交融意蕴深——雍和宫匾额的文化解读
雍和宫“群生仁寿”匾额 北京雍和宫是清代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由理藩院直属的重要皇家寺院,历史上以规模宏大、学经组织完备、驻锡高僧众多并实施“金瓶掣签”制度而闻名。雍和宫原为清雍正皇帝登基前的王府,乾隆皇帝亦出生于此,故有“龙潜福地”之称,乾隆九年(1744年)改为藏传佛教寺院,成为培养蒙古族僧才的摇篮。因......
-
〓 王葆心与《湖北革命实录》的编纂
王葆心(1868-1944),字季芗,号晦堂,湖北罗田人,他是一位历经辛亥革命洗礼的传统知识分子,他是一位被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誉为“楚国以为宝”的文化名人。王氏学富五车,博览群书,撰写了170余种著作,其代表作主要有《古文辞通义》、《续汉口丛谈》、《再续汉口丛谈》、《方志学发微》、《虞初文志》、《中国教育史》、《历朝经学......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二十五
北朝乐府·梁鼓角横吹曲地驱乐歌辞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蹋地唤天。《地驱乐歌辞》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陈代释智匠《古今乐录》曰:“侧侧力力”以下八句,是今歌有此曲。可见第一首“侧侧力力”和第二首“驱羊入谷”这八句并非汉魏古曲,而是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当代创作的民歌。萧涤非先生在论及南北朝时期北方妇女与南方妇女性格上差......
-
〓 成果选登:心性论与先秦儒道美学研究的深化
孔子庄子 心性论哲学关注的是知情意统一、天人合一文化观念下人的存在和价值问题。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粹理论,心性之学一直以来被学人当作进入中国文化殿堂的敲门砖。而中国心性论发端的先秦哲学,更是以丰富的心性思想对后世文化起到了奠基和塑型作用。 先秦儒道思想在关于人的存在和价值的思考中,往往采用从天到人和从人到天......
-
〓 石峁遗址的城与玉——中华文明探源视野中的文化思考
石峁玉璜 资料图片石峁城 资料图片石峁考古发掘现场。资料图片 陕西省文物工作者日前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的一处城址,发现了城墙马面和角楼,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土石结构城防设施实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是一处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的超大型史前石城遗址,也是我国已发现的史......
-
〓 元人小令鉴赏之七
【双调·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胡祗遹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一片闲云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胡祗遹(1227~1293),字绍开,号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北省)人。少孤,自力於学。元世祖中统初(1260)张文谦为大名宣抚使,辟员外郎。第二年,入为中书省详定官。至元元年(1264)授应奉翰林......
-
〓 明清白话小说功能略谈
《红楼梦》《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最流行的三部小说,恰好代表了中国古代三种主要小说类型。《阅微草堂笔记》代表着笔记小说这种体式最古的小说类型,《聊斋志异》可视为唐代产生的传奇小说的流变,而《红楼梦》则是宋元以降兴起的白话小说的代表。清代读者将三种不同类型的作品同置于书案,反映出中国传统小说体系的独特性。笔记......
-
〓 民国年间冀中村民的消费:究竟吃什么
清苑11村各类村民家庭的饮食结构(平均每家) 单位:元民国初年的市场 关于不同历史时期民众生活水准和消费研究,是国际学术界一个相当重要的话题,然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似乎还不多见。从《白鹿原》一类的小说中可以看到当时乡村饮食的一些浮光掠影,但毕竟不是实证性的历史研究。著名学者陈翰笙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进行的保定......
-
〓 宋代的民间长者及其社会功能
长者是中国古代对年长、有德、位尊者的敬称,在不同时代,其内涵有一定变化。“长者”一词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从当时的文献记载来看,只有具备年长、位尊、厚德自尊等条件的人才可被称为长者。秦汉间,由于自身具备的道德资源,长者又进一步被赋予了政治功能,许多长者参与到国家管理中来,陈平、郦生、萧何、曹参、周勃、张相如、石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