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歌与大学校园的牵手——“驻校诗人”在中国
中国的驻校诗人制度是进入21世纪才出现的新生事物,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开此先河,诗人江非成为首位驻校诗人。十年之间,驻校诗人制度在中国逐渐为人所知,生根发芽,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已经有多所高校开展了驻校诗人项目。十年历程回顾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是国内首个推出驻校诗人制度的学术机构。人选从诗刊杂......
-
〓 五四前后文字改革问题浅探
《新青年》杂志创刊后,在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的同时,还连续刊登文章,发起“汉字改革运动”。钱玄同、陈独秀、吴玉章、鲁迅、蔡元培、瞿秋白、傅斯年、胡适等人纷纷参与讨论,提出“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以及“繁体字改简体字”等主张;《湘江评论》《晨报副刊》《新社会》《太平洋》《独立周报》......
-
〓 由《墨子》引书看墨子的文献学思想
一、《墨子》引书特点分析清汪中在《述学·墨子后序》中说:“墨子质实,未尝援人以自重。其则古者,称先王,言尧舜禹汤文武者六,言禹汤文武者四,言文王者三,而未尝专及禹。墨子固非儒,而不非周也,又不言其学出于禹也 ……唯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倍谲不同,自谓别墨,然后托于禹以尊其术,而淮南著之书尔……墨子者,盖学焉而自为其道也......
-
〓 国学漫谈·关键词:解读古代文体的新维度
中国古代的文体具有鲜明的特征,表现为复杂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与西方文体相对稳固的板块结构大不同。研究中国古代的文体,理应彰显本国的特色。从关键词的维度观照、审视文体,无疑是新颖的研究视角。下面就以唐宋文体为中心言之。在古代文体学史上,唐宋时期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代。唐宋众体咸备,各种文体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文学文体方......
-
〓 论域外所存的宋代文学史料
宋代文学研究的史料,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国内现存的宋代和宋代以后的各种典籍中。然而在域外,主要是韩国和日本等国家所保存的宋集、宋人的其他撰述和这些宋集与撰述的朝鲜本、和刻本以及域外士人所编撰的宋集的注本、选本和诗话、文集、史传、笔记等许多文献中,也保存了大量的宋代文学研究的材料。一、宋人别集与总集在中国历史上,以汉语言文字......
-
〓 张海鹏: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历史根据
编者按4月8日,由本报与中国史学会、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古都学会、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6家单位共同主办的 “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相关研究机构的中外90余位学者就“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进行专题研讨。专家们认为:四川蚕桑种植历史悠久,织锦工艺独具特色,有多条商贸通道辐射丝路沿线......
-
〓 《论语》第一章正解
《论语》开卷第一章记载了孔子的三句话,其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章究竟何所指?多数注解者则倾向于把它解为三层含义:孔子说,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时常加以温习,不是也很愉悦吗?有朋友从远方前来求学,不是也很快乐吗?当政者不知道我,我并不......
-
〓 疑古与考信——钱穆评古史辨派的古史理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先生为首的古史辨派所掀起的疑古思潮,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思潮。徐旭生先生指出:“近三十余年(大约自1917年蔡元培长北京大学时起至1949年全国解放时止)疑古学派几乎笼罩了全中国的历史界,可是他的大本营却在《古史辨》及其周围。”自1923年顾颉刚先生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提出古史层......
-
〓 《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本义辨析
【内容摘要】《论语》中载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一语,后世对其解释纷纭,无论是批评还是维护,都未能说到关键处。本文对孔子说这句话的背景进行考察,然后指出其针对的具体对象以及“女子与小人”所代表的具体类型,指出孔子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关 键 词】孔子;女子与小人;嫔妃姬妾;宦竖;两类人【作者简介】毕宝魁,(1952-)......
-
〓 国学漫谈:制艺之辨
制艺,即八股文,别称制义、时艺、八比等,简称八股,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专用文体;相对于古文而言,又称“时文”。随着科举制度之废止,传统时代之终结,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对其评价贬斥居多,肯定绝少。而当今时过境迁,百年回首,平心静气,公正客观地评估其文化价值,具有一定意义。 考八股之名,正史最早见于《明史·选举制》......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二
郊庙歌辞汉代乐府分为四品:一是太守乐,二是雅颂乐,三是黄门鼓吹乐,四是短箫铙歌乐。其中一、二两品是雅乐,由太乐署掌管;第三、四品是俗乐,由黄门乐署掌管。北宋郭茂倩在编《乐府诗集》时,把一、二类统称为郊庙歌辞。我们今天能见到的郊庙歌辞有两种:一是《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据说是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汉王室在祭祀祖先时演奏,为庙......
-
〓 青年文化论坛:母语怎可成为“繁盛的荒原”
今天是国际母语日。这一纪念日的设立,旨在提升人们对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的自觉意识。汉语,作为华夏子孙共有的精神故乡,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如今正面临着平面化、粗鄙化,被单向度理解与使用的境遇。本期青年文化论坛特以汉语的当代挑战为主题,期待引发更多人对母语文化的关注。——编 者●“猴赛雷”“奏凯”“蓝瘦香菇”的出现,说明了方言......
-
〓 《西游记》寓言的解读
内容提要:神话小说以寓言为自己的生命力,而非所谓奇思妙想可以取代。《封神演义》不可谓不奇妙,但远不如《西游记》深入人心,其理不言而喻。精神与肉欲的协调似乎是人类长久热门的话题,《西游记》把如此沉重的话题变得如此诙谐有趣,并由此演绎出心性修持的寓言,没有理由不认真看待。在分析小说寓言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历史老人的教诲,自作......
-
〓 夸张与点染:解读豪放与婉约华丽转场的数字密钥
略举几例,即可见出宋词名家对数字点染与数字夸张的钟爱。当他们词风华丽转场时,数字点染与数字夸张常成为他们笔下出奇制胜的神秘武器。因而探究这些数字的修辞功用就成为解读词中数字密码的重要密钥。夸张是一种常用修辞,即通过想象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点染原是一种绘画技法,后被移作填词。清刘......
-
〓 “柔韧”的生存与“刚性”的毁灭——“男旦”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原因初论
内容摘要:戏曲艺术中“男旦”现象的产生,绝非某种单一社会心理原因引起的,而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以及由其形成的特殊而复杂的社会精神变革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艺术现象。“男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也必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完成自己的“特殊”的使命,并最终走向历史为其划定的归宿。关键词:戏曲艺术;男旦;男权意识......
-
〓 特别关注:历史读物的庸俗化不可取
●在史学的繁荣中也夹杂着一些脱离历史本真的趋向,即史学研究和表述的庸俗化趋向。 ●历史读物的庸俗化,如果任其发展,不仅有违于学术的本真,而且误导读者,影响大众心理,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年一代。 ●从群众路线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当前我们应该特别强调史学为人民服务的功用。 ●需要历史研究者下大功夫以为之......
-
〓 国学博士论坛:君主论之中西比较
——以真德秀《大学衍义》与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为例 夏福英,女,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012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帝王之学”视域下之〈大学衍义〉研究》 博士导师:湖南大学教授 姜广辉 通讯评委:武汉大学教授 吴根友 厦门大学教授 谢晓东 真德秀(1178—1235),南宋思想家和政治家,所......
-
〓 以考察分布为主轴的训诂——以《论语》为例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怨《尧曰》: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忍《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闻《公冶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目前,在古书中历来见仁见智的疑难词句的注解中,还较为广泛地存在着王力先生指出过的“十位学者隔离起来,分头研究同一篇比较难懂的古典文章,可能得到十种不同结果”的现象。我们提出“以考察分布为主轴的训......
-
〓 孤松独立玉山崩——嵇康遇害的社会学思考
内容提要:嵇康遇害,广陵绝响,“竹林七贤”集团的解体,这一切都和社会系统间的沟通问题有关。本文尝试以社会学沟通理论为视角,结合嵇康“名士”的身份、“直道”而行的性格特征、双重思想认识结构等,对其死因作综合而深刻的探讨,肯定其超越个人意义之上的社会价值。关键词:嵇康;名士;沟通;双重性格;社会价值作者简介:温新瑞,男,1......
-
〓 《光明日报》《学术月刊》人大联合推出: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光明日报理论部 学术月刊编辑部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热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入选理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一直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2014年的研讨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上,相关的研究大致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