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沿综述:国际汉学中的出土文献研究
我们所说的出土文献,是和传世文献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经发掘出土的先秦秦汉文字材料,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秦汉简帛等。在国际汉学研究史中,出土文献的研究是起步比较晚的。虽然英国人斯坦因(Aurel Stein)1900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第一次发掘了古代简牍,不过考虑到1898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已经发现了甲骨文,而对......
-
〓 从朱元璋祭刘邦的传说想到的
传说朱元璋登基称帝后,祭祀历代帝王。祭礼完毕,他特意走到汉高祖刘邦牌位前,说:“大哥,小弟与你相似,该再敬你一碗。”说罢,斟满一碗酒,双手举过头顶,一饮而尽。这个传说仅用寥寥数语,就把一个草莽英雄惺惺相惜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关于此事的真伪,笔者无从考查,但确信在历代帝王之中,朱元璋与刘邦“相似”。因为在两千多......
-
〓 独尊儒术: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的文化转型
——兼论对毛泽东“百代皆行秦政法”观点的一点补正
摘要: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夏商周“礼”文化的创立和形成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文化标识,“礼”是人类文明发展中创造的第一个比较成熟的文化体系。“礼”文化是春秋孔子儒家思想文化的直接源头,而儒家思想是对“礼”文化的传承、提升和创新。儒家思想是春秋时代世界最先进的地域思想文化。秦代“焚书坑儒”是对上古夏商周“礼”文化......
-
〓 史海钩沉:《辽史》“故事”中的诸制流变
检读二十四史,常见历代关涉当朝“制度”的各类“故事”,因而,“故事”与“制度”的关系问题也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与研究。记载辽朝史事的《辽史》中也有与辽朝各项制度相关的“故事”。笔者不揣浅陋,仅就《辽史》“故事”中反映的辽朝诸制形成及其流变,略作探考,冀望方家教正。前朝“故事”:中原汉制之援引辽朝诸制有不少是承唐仿宋的,譬如......
-
〓 智海观澜:中秋溯源
中秋节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旧时与新年(今春节)、端午齐名。长期以来,八月十五中秋节,赏月团圆吃月饼似乎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习惯。不过,从一个日期成为一个节日,需要一定的时间与条件,而在节日背后附加的种种礼俗,更是一种文化形成与演变的范例,那么中秋节到底是如何形成?为何又在此日有赏月之俗?这些就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
-
〓 邯郸学院藏《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考辨
《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封面《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首页 邯郸学院藏《京师大学堂伦理学讲义》,油印纸本。页面高26.1厘米,宽18.1厘米;版框高21.1厘米,宽14.8厘米。版面分通、双两种,其中通版存15页,双截版存73页并19个单面。通版面17行,行21至24字;双截版行数、行字数不等。首页首行题“京师大学......
-
〓 科学源出哲学——熊十力论科学何以可能
【内容摘要】熊十力认为,科学何以可能是哲学上的一个大问题,而要证成此一大问题端赖于三个条件:其一,知识主体的形成;其二,现象界的客观存在;其三,现象界有规律可循。依着对西方哲学的了解,基于对于佛学的认识,面对儒学发展的前瞻,熊十力对这三个条件分别进行了哲学上的证成。此一证成,在普遍意义上意味着所有民族都可开出科学,在特......
-
〓 王齐洲: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
一 文学观念是对文学普遍本质或属性的认识。它既是文学理论的核心,文学批评的指南,也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高校现行的文学理论教材虽有关于文学观念的论述,但关注点只在当下,缺少历史的清理;学界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本来需要讨论文学观念以确定研究对象,但在上世纪初中国文学史学科体系建立后,人们就不再关心这一问题。自1980......
-
〓 制度、角色与文学:中唐谏诤与文学
唐代的谏官主要集中在中书和门下两省,是其中具有谏议职能之官员的统称。中书省属下谏官有:右散骑常侍二人,从三品;右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下;右补阙二人,从七品上;右拾遗二人,从八品上。门下省属下谏官除给事中和起居郎外,与中书省恰好相对:左散骑常侍二人,从三品;左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下;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起居郎二人,从六......
-
〓 宋人绝句鉴赏之一
奉召作花蕊夫人君王城头树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花蕊夫人,五代时后蜀国主孟昶的宠妃,徐姓(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和清代吴之振、吕留良《宋诗钞》均说姓费),青城(故治在今四川省灌县东南)。因姿色娇柔,状如花蕊而得此雅号:“意花不足以拟其色,似花蕊翾(xuan)轻也”(吴曾《能改斋漫录》)。后......
-
〓 “2000年世界文化暨体育大庆典”考察报告
2000年2月9日至17日,我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三位研究人员赴韩国汉城,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由”世界和平超宗教超国家联合会”(IIFWP)与“世界和平统一家庭联合会”(FFWPUI)举办的“2000年世界文化暨体育大庆典(WCSF2000)”。以上活动实际上是由统一教会举办的,前者(IIFWP)为该教的一......
-
〓 先秦两汉哲学世界观与认识论、方法论的表现
《周易》是殷周春秋时代的哲学经典,它的世界观是奴隶制巫术礼教“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它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是阴阳八卦图式。“六十四”卦即是“究天人之际”的六十四类天人之道变化的一般规律,借所反映的事物本质与现象,以作为探究天人之际的吉凶祸福、帮助人们把握天道与人道的变化规律,赖以巩固与加强奴隶制“礼治”的统治。所以《周易》的......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四
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是五言乐府中最古老的一首,属“相和歌辞”中的“相和曲”,大约是汉武帝时从吴楚一带采集的民歌。江南,汉代指的是扬州地区。关于这首歌的主题,吴兢说得很明白:“江南,古词,盖美芳辰美景,嬉游得时”(《乐府古题要解》),但过去一些古板的文......
-
〓 梁山好汉座次的排定和结构简论
摘要:对石碣排名的认识,概而言之,有宋江、吴用捣鬼说,有根据某些“标准”、“原则”搞定说。其实,该问题没那么玄奥,其不过是对之前描写的发挥和引申。即:其反映的高下关系,发挥引申了作者为成就这种关系所进行过的努力;其分类别排列的、且类别之间顾盼贯通的结构形态,发挥引申了作者为成就这种结构所进行过的努力。一言以蔽之,排名与......
-
〓 宋代的民间长者及其社会功能
长者是中国古代对年长、有德、位尊者的敬称,在不同时代,其内涵有一定变化。“长者”一词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从当时的文献记载来看,只有具备年长、位尊、厚德自尊等条件的人才可被称为长者。秦汉间,由于自身具备的道德资源,长者又进一步被赋予了政治功能,许多长者参与到国家管理中来,陈平、郦生、萧何、曹参、周勃、张相如、石奋......
-
〓 宋代经济:历史观察的时代背景
近代以来所谓宋代社会“积贫”之说,早已被证明如果指国家财政的长期支绌,入不敷出,或者所言不虚,但如果指社会经济领域,则完全失实。而一些学者估算宋代的经济总量即所谓“宋代GDP的全球占比”论,使得宋代经济之辉煌似乎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其所给出的只是一个历史的“虚像”,而非“实像”。史学是史家与过去永无休止的对话,这句话对......
-
〓 杨珍:康熙帝治家的经验教训
康熙出巡图 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帝中,如果从治国和治家两个方面看,康熙帝玄烨是比较出色的一位。 康熙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二位皇帝,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8岁即位,在位62年(1661—1722),享年69岁。关于他的治国,已有诸多论说。这里依据满文档案和相关史料,简要谈谈他的治家。 康熙的家庭生活有不少......
-
〓 学苑论衡:历史研究要重返重构历史理论
近30年来,我国史学界理论探讨的演化大势是“历史理论”逐渐让位于“史学理论”,即对历史进程基本线索的追寻被对历史知识一般性质的探求所代替,有关历史进程本身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被束之高阁、乏人问津。总之,远离“历史理论”,走向“史学理论”,对“历史认识论”研究的热情远远大于对“历史本体论”的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理论研究......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八)
2015·3—2015·91、《汉学研究通讯》第34卷第3期时间:2015年8月出版单位:台北:汉学研究中心内容简介:【汉学人物】百五人瑞,钱存训先生一生行述(许倬云)钱存训教授著述编年(潘铭燊)钱存训先生年表(钱孝文)【研究机构】新加坡中华语言文化研究的重镇——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简介(张英豪)【会议报导】全......
-
〓 中国儒学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
中国的儒学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不了解儒家学说的历史演变,是很难做到客观地评价儒家学说的社会历史意义和展望其未来发展的。如果对儒家学说的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等进行综合的宏观考察,我认为中国儒学有四......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