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科走向:大国地位的确立与中国抗战史研究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开展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涌现出大量学术成果。总结这些学术成果我们会发现,随着中国成为对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大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以大国地位的确立为视角,我国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不断出现新成果。尽管在世界......
-
〓 来自传统的精神滋养
现代生活与传统文明之间如何对接,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道路上面临的一个共同考验。在当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与传统的冲突、契合、相互启发,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我们所身处的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面貌不断进步的时代,也是中国坚持改革扩大开放、与世界融合度更加深化的时期。全球化格局下的现代进程......
-
〓 治史心语:史学工作者的重大责任
习近平主席在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这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历史学的崇高使命和重大责任。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这样说过:“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对于这一论断的含义,是否可以......
-
〓 万方多难的悲歌和浮想联翩的期待——李、杜的两首诗登岳阳楼诗比较
——古典诗文比较之十五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与杜甫,这一对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都曾先后登过岳阳楼,时间都在秋季,也都留下了......
-
〓 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以后的禅宗研究
本世纪下半叶,禅宗热又在中国大地兴起。这股禅宗热的浪潮,与过去相比,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这次在中国大陆兴起的禅宗热,是以出版界开始掀起的,当时一些出版社曾经出版了有关禅宗的读物,它们一经出现后,就迅速流行开来,于是各个出版社都嘱意这方面的读物,加速了禅宗读物的流行,以至成为当代出版界中,......
-
〓 元人小令鉴赏之十八
【双调•清江引】 贯云石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隐逸是元人小令的主调之一。至于隐逸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在元蒙统治者种族歧视和蔑视儒学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的排斥下,终生困顿,绝望于仕途从而走上隐逸之路,如杰出的散曲作家马致远就是如此;第二种......
-
〓 辛弃疾后期行止散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八
祖国秀美的山川中有两处遗址,与南宋著名的词家和政治家辛弃疾晚年乃至一生关系极大:一是带湖,辛弃疾落职在此闲居了二十二年,辛活了六十六岁,正好占去一生的三分之一,大量的精美诗词皆产生在这一带;另一是京口北固亭。辛弃疾六十五岁时被任命为镇江知府,筹备北伐。京口之命是诗人一生的最后一次振起;围绕北固亭的怀古感慨,则是辛词最后......
-
〓 《五帝本纪》的文化功能
《五帝本纪》是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年—约前86年)撰写的《史记》的第一篇(卷),在我国政治史、民族史与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司马迁面对当时百家称“黄帝”而文辞不雅驯,通过实地考察,对传闻“五帝”现象进行重新思考和研究,反映了卓著的史学眼光与时代意识。《五帝本纪》中的“五帝”分别是“黄帝、颛顼、......
-
〓 《元史》中的服饰史料
《元史》是关于元朝的纪传体史书,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共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意欲借此来说明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兴起都出于“天命”,而他自己则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第二年,以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为总......
-
〓 科学源出哲学——熊十力论科学何以可能
【内容摘要】熊十力认为,科学何以可能是哲学上的一个大问题,而要证成此一大问题端赖于三个条件:其一,知识主体的形成;其二,现象界的客观存在;其三,现象界有规律可循。依着对西方哲学的了解,基于对于佛学的认识,面对儒学发展的前瞻,熊十力对这三个条件分别进行了哲学上的证成。此一证成,在普遍意义上意味着所有民族都可开出科学,在特......
-
〓 周岩壁:《水浒传》里的地理学
一 用常人眼光来看,《水浒传》中的地理都是有问题的,而从头到尾,错得毫无商量余地的彻底——和宋公明那种打打再商量招安的半推半就策略,风格截然不同。 史进离开华阴县的少华山,“取路投关西五路,望延安府路上来”。(《水浒传》第二回)饥餐渴饮,夜住晓行,半个月后,史进却来到渭州。要知道,渭州,就是今天的甘肃平凉,......
-
〓 女性学者的红学研究:《红楼梦》作者问题再思考
《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一直是《红楼梦》研究的重要命题。小说开卷第一回(甲戌本)有一段“作者自云”的文字,“(空空道人)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
-
〓 《老子》结构研究史平议
作者简介:宁镇疆,男,史学博士,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从事古代文献及思想研究。 Email:shdtchxj@163.com本文所谓的《老子》结构,指的是今本《老子》一书的分章、分篇及章序和篇序布局。今本《老子》分上下两篇(《道》上、《德》下)、八十一章,以及由此确定的章与章之间次第关系的结构模式,为传世的绝大部分传本......
-
〓 《论语》五章新说——兼及注解《论语》之方法
【内容提要】字义、文法及句读分析、义理衡量、史实考证,自古及今都是注解《论语》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论语》“君子不重则不威”、“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君子道者三”、“原壤夷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等5章的涵义做了全新的诠释。【关键词】论语;君子;泰伯;道;原壤;老而不死;难养;注解【作者单位】北京市社科......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二十七
北朝乐府·杂歌谣辞李波小妹歌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此曲属于“杂歌谣辞”。所谓“杂歌谣辞”,是乐府机构直接采自民间的歌谣,性质和乐府民歌相似。其中“歌辞”是入乐的,“谣辞”则是未入乐的。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辑有《杂歌谣辞》七卷,其中“歌辞”四卷,“谣辞”三卷。这首诗出......
-
〓 唐代坊市及其变化
坊市制或市坊制,是我国古代政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唐代则是我国古代坊市制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时期。坊市制从西周一直维持至唐代。坊,或称里坊,是中国古代城市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先秦称为“里”,“闾”或“闾里”,从北魏开始出现“坊”的称呼,从隋朝开始正式将“坊”固定化。里坊居住呈现阶层分区居住和职业分区居住两个特点。坊市......
-
〓 慧远建设庐山教团的理论与实践
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受三种关系之制约:第一,佛教与专制王权间的政教关系;第二,佛教与国教儒教间的教教关系;第三,佛教与宗法制社会的教俗关系。这三层关系可归结为真俗或权实关系。真不离俗而不退堕为俗,实应兼权而不依附于权。但在实际运作中,中国佛教徒经常面临的是“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1]的两难困局。佛教能在中国得到传播......
-
〓 论争、对话与融合——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张力
唐宏站,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本文出自博士论文《“自由”之思:宋明儒学的哲学精神谱系》。 博士导师:湖南大学教授章启辉 通讯评委:武汉大学教授吴根友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何卓恩 自从晚清民初“自由”的理念通过黄遵宪、严复、梁启超等传入中国,儒家与自由主义的论争和对话就已经拉开了......
-
〓 从民国教材看鲁迅作品经典性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准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共预其事。廓清百年教科书发展之轨迹,探寻近代以来吾国中......
-
〓 两个世界,两种性格——宝玉病理新论
摘要:宝玉性格矛盾曾是“红学”研究的热点。笔者认为,就实质而言,宝玉是个条件型精神病患者,其所谓的性格矛盾,大体是因交际对象的不同,而有的两种基本对立的行为方式,即:在与男性交际的场合中,他基本是一个精神正常,聪俊灵秀的“健康宝玉”;在与女性交际的场合中,他则又是一个乖僻邪谬、心智浑浊的“病态宝玉”。宝玉的性格矛盾是作......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