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业文化遗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稻田养鱼为例
一、环境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工业化也成为的主旋律,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了以石油武装起来的,以机械化、化学化和能源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农业,迅速获得巨大的效益。尽管因为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大量使用,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满足了因为迅速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对粮食的需求。......
-
〓 海洋文明与中世纪西欧社会转型
摘要:在封闭的庄园经济包围中,西欧内地没有市场,商业难以发展,所以商业的复兴,只能从沿海地区开始。13世纪,在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的推动下,货币经济终于代替自然经济占据了统治地位,也推动了文明的交流,从而把西欧文明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西欧社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海洋文明对西欧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作用,引导整个西欧走......
-
〓 从比较史的角度应该如何看待东亚农业
一、既有的关于发展阶段论和地区类型论的看法笔者在1996年之后的6年中,和中国、韩国的农业史研究人员一起进行了关于东亚农业史的共同研究。在项目实施期间,各位课题组成员都强烈认识到东亚农业以水稻耕作为中心这一地区性的同质性,虽然在时间上有先有后。但是我们在一同访问东亚各地的农村后,又认识到各地区间的异质性。至于应该如何去......
-
〓 春秋战国个体家庭生计模式的形成——《中国家庭史》第一卷第三章第四节
第三章春秋战国:传统家庭模式的奠基第四节个体家庭生计模式的形成春秋战国社会大变迁,不仅导致了家庭形态、结构和亲属关系的变化,家庭生活状态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周代封建制下,社会结构是固定的,每个家庭的生计来源也是固定的,其情形正如春秋时人概括的那样,是“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
〓 蓝田人时期至两周之际西安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变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生态环境编》之四
我们祖国的锦绣河山,现在如此,过去也应该是一样的。不过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虽说过去和现在都是锦绣河山,其间却难免有一些差异。俗话说:“繁花似锦”。既然是繁花,就会万紫千红各呈异彩,在不同的角度观察都仿佛变化无穷。祖国的锦绣河山正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即令有所变化,其为锦绣河山则初无二致。我曾经有过这......
-
〓 从沃土到瘠壤:淮北经济史几个基本问题的再审视
【内容摘要】淮北作为国家有意设置的长达数百年的蓄洪区和行洪区,由原来的鱼米之乡演变成了穷山恶水之地,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往往被误解。淮北产生了许多开业帝王,这些帝王生活的时代正是淮北盛产稻米时期,他们却被林语堂误认为是“啖馍”长大。因超经济强制而无法生存的雇用劳动,长期被误认为“资本主义种子”,与官僚阶层密切合作的商人阶层......
-
〓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
《休休室治史文稿补编》十四一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是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亦不例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之被提起,并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是经过一番斗争的。五四运动以后,帝国主义代言人、资产阶级学者胡适之流根据实用主义哲学,大肆宣扬历史没有规律可循;散布东方文明长期静止,外国资本的入侵帮助中国的开化等等谬论。......
-
〓 海洋与古希腊文明
十六世纪欧洲人的航海罗盘公元前6世纪雅典人的船编者按:欧洲古代文明是在大海中孕育出来的。在过去的500多年中,一个又一个欧洲强国先后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成为叱咤风云的主角:16世纪有葡萄牙和西班牙,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荷兰,19世纪有“日不落帝国”英国。纵观历史,可以发现,这些国家既是世界大国,更是海洋强国;一旦丧......
-
〓 以畜牧业为生的怒族及其传统文化
迪麻洛村隶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捧当乡,位于贡山县的东北部,这一带被称为贡山的“藏区”。迪麻洛村是一个以怒族为主,藏族、傈僳族、独龙族杂居的村寨,其中怒族占总人口的70%,藏族占25%。该村是贡山的酥油产地,酥油是这一地区的生活必需品。该村耕地坡度大都在35度以上,当地形成了以畜牧业为主,农业、......
-
〓 唐宋前后南北地域差异的博弈整合论纲
由于疆域广袤和地理风俗多样,五千年来中华文明内部若干地域子文明的共存、碰触和整合,成为一项重要的结构性演进机制。1934年,傅斯年先生曾撰《夷夏东西说》,首次阐发了夏商周三代“夷与商属于东系,夏与周属于西系”,东西二系“因对峙而生争斗,因争斗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进展”的重要观点。此文堪称廓清上古东、西地域子文明共存整......
-
〓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南海区域的影响
【基金项目】本文为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历史上南海区域各民族的互动与共生,编号:JD09-05。【作者单位】张一平, 海南省南海区域文化研究基地丝绸之路,亦称“丝路”,指古代以中国为始发点,向亚洲中部、西部及非洲、欧洲等地运送丝绸等物的交通道路。丝绸之路可以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
〓 蒙古族法律中的生态智慧
《蒙古族生态智慧论——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第三章第四节
第四节 蒙古族法律中的生态智慧珍视大地、草原,爱惜动、植物的泛伦理主义情怀是蒙古族大地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而这种情怀的形成与该民族生存环境、生活状况以及其独特的生命观有着内在联系。由于大地、草原和动植物的存在与蒙古人的生存有着密切关系,故民族共同体形成以后就产生了珍惜、保护大地、草原和动植物的各种理念和民间意识,也出......
-
〓 美国牛仔生活史
牛仔在美国“西部片”中被浪漫化为个人英雄主义的化身,行侠仗义铁骨柔情之余还大多不事稼穑。这与牛仔的社会生活史有很大出入。实际情形是,美国内战以后,随着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需要有新的畜产品生产基地来满足美国人对肉类日益增加的需求;数万名牛仔以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把一直被称为“美国大荒漠”的大平原地区开发成疆域......
-
〓 吴江行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我今年又有机会回访故乡江苏省吴江县。屈指算来,离我1981年三访江村正好十年。这十年故乡的变化真大。十年前吴江有名的七大镇正从冷冷清清的衰落景象里抬起头来,一股生气引起了我的注意,启发我作出调查研究小城镇的倡议。从那年起,我每年都回乡考察,江村的老乡提醒我今年是第15次访问了。这十年里我看着这一带农......
-
〓 越南古代社会的演进与奴隶制问题
越南的古代社会形态是如何演进的?或者说,越南的古代社会形态到底是由原始社会演进为封建社会还是由原始社会演进为奴隶社会再进入封建社会?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对越南古代社会演进与奴隶制问题进行一番深入的考察。一在东南亚诸国中,越南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恐怕算是最为悠久的了。大约从公元前4—前2世纪左右,今日越南北部地区的越入......
-
〓 隋唐宋元筑圩和圩区水利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
第三编水网圩田和挡潮工程技术的发展第一章水网圩田第二节筑圩和圩区水利技术成就圩田工程是人们开辟沿江滨湖低洼之地修筑的水利工程。唐后期至宋元时期,堤围工程在长江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大量修筑,促使筑圩和圩区水利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其基本的一些技术经验直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一、筑圩技术要素......
-
〓 两汉的土地制度——《中国土地制度史讲稿》第三章
第十节本章概况假如我们要把中国古代中世纪史上土地所有制的衍变划分一下段落的话,那么我以为,应该从大体上划为三段。三代井田为一段,井田瓦解至唐中叶均田瓦解为又一段,均田瓦解至鸦片战争又为一段,实际上这第三段一直绵延到土地改革的前夜。这样划分的根据,主要是从土地的公有制跟私有制“谁战胜谁”,以及私有制逐渐深化的角度上来考虑......
-
〓 唐宋时期武陵山区药材贸易初探
【内容提要】具有“天然药库”之誉的武陵山区,唐宋时期的药材资源具有品种多、质量优良、资源富给、遍及全区和采集者众、产出不訾等亮点。武陵山区丰富的药材资源除少数区内消费外,便是经由农村市场再通过区域市场运销区外;而区域市场的药材贸易可得而言者主要有施州市、沅州市、辰州市和黔州市。区域药材市场的兴盛及域内外药材贸易的顺利进......
-
〓 善待农民家庭经营:培育市场主体——《毛泽东视野中的农民问题》第四章
众所周知,中国农民的“小农经济”是长期支撑世界其他地区难以与之媲美的中华文明的经济基础;但非常遗憾的是,中国学术界与理论界主流思想对中国“小农经济”推动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却长期未能给以充分的肯定,甚至还以静止的眼光认定它长期阻碍了中国商品市场经济发展,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平均主义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
-
〓 [隋唐五代]其他农家与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状况——《中国家庭史》第二卷第五章第四节
第五章家庭生计第四节其他农家与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状况“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同样,在任何时代,家庭之间的经济水平和生活状况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唐朝把城乡居民分成九等。九等广虽然不完伞是按照财产划分,户与现代的家庭也不一样,但基本上可以作为我们考察家庭经济情况的一个参考。关于唐......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