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北丝绸之路的非遗保护
非遗在变化冲击中境况堪忧 古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全长七千多公里,在中国有近四千公里。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开向世界的窗口,在这条道路上,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丝绸之路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被中外学者誉......
-
〓 农具——《中国农学遗产要略》(五)
使用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一项进步。工具无论怎样简单,一般来说,可以使劳动者避免受到直接的损伤,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果。劳动所用的工具,变化多端,归纳起来,可以总结成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利用器械,突破体力(特别是手足长度)及感觉器官所受距离的限制;一个是利用一些基本物理原理,提高人类体力劳动的效果,或利用这些原理来驾驭......
-
〓 白兴发:夜郎是彝族先民建立的国家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 180 期3版“独家报道”文章之一。学术界有种说法,认为夜郎是彝族先民建立的国家。在彝文文献中,有大量关于夜郎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对于夜郎研究,除汉文历史文献,对彝文文献资料的梳理和援引也十分重要。本报记者就夜郎族属、彝文文献的应用等问题采访了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研究员白兴发。夜郎族属来......
-
〓 栽培植物——《中国农学遗产要略》(四)
狭义的农业,一切操作过程,只是将野生植物驯化栽培为“作物”,以提高它们的质与量,供给人类的需要。从生存期限的长短来说,人类首先栽培的野生植物,多数是一年生和所谓“二年生”、与少数多年生“宿根”的草本植物。多年生的木本植物,栽培驯化比较迟些。从应用方面来说,最初主要的是作为主食的粮食,蔬菜果品,以及一些纤维作物,然后发展......
-
〓 夜郎文化 资源共享
——访贵州省政协原主席、著名作家龙志毅
在贵州夜郎学术研究中,有这么一位人物不可忽视,他集官员、作家、学者于一身,既是夜郎研究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坚定的参与者。他就是贵州省政协原主席、著名作家龙志毅。日前,一向很少面对媒体的龙志毅在贵阳的家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82岁的龙志毅,听力不太好,但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答复。谈到自己对夜郎的研究,他谦逊地说,在......
-
〓 农具——《中国农学遗产要略》(五)
使用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一项进步。工具无论怎样简单,一般来说,可以使劳动者避免受到直接的损伤,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果。劳动所用的工具,变化多端,归纳起来,可以总结成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利用器械,突破体力(特别是手足长度)及感觉器官所受距离的限制;一个是利用一些基本物理原理,提高人类体力劳动的效果,或利用这些原理来驾驭......
-
〓 试论两宋土地经济中的几个主流现象
——《中国土地制度史论要》第七章
四年前,我曾写过《试论两宋土地关系的特点》一文(见《吉林师大学报》),指出“官田的私田化和官租的私租化”是两宋土地关系中重要的特点之一。几年来,有几位同志正缘着这条线索,往下追寻。但在我自己,则感到孤零零地标揭出这样一个特点,似不足以表达两宋土地经济中很复杂的内涵。为此,特另写一文,作为敝前文的一种补充。一看到有的同志......
-
〓 我国有哪些农业遗产——《中国农学遗产要略》(一)
我们祖国,在农业生产上有一个先进的、丰富的、完备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它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还无法肯定。但是,一定比文字记载的历史古老得多,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它集中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经过成万年的累积,逐渐充实、改进、提高,臻于完备。以它作指导,加上勤劳质朴的农民们坚韧不移的努......
-
〓 禁欲与放纵:魔鬼信仰与近代早期西欧的资本主义
一魔鬼信仰和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迫害按照一般的定义,巫术(Witchcraft)是指用玄秘的方法导致他人不幸。中世纪末期和近代早期的西欧扩展了巫术的涵义,指“与魔鬼或精灵的交往”,并发展出了“魔鬼信仰”(Demonology)。当时的魔鬼学专家们认为巫师是“与魔鬼交谈,向魔鬼讨教,或施演魔法的人”;“背弃上帝,沉迷于草药......
-
〓 亚洲海峡的地理、功能和类型
【作者简介】普塔克,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研究所教授。译者罗皴英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一、港口、商人、货物以往有关亚洲海洋史的研究常常集中于以下主题,如港口与网络、商人类型、商品流动、海盗、制度变化、区域贸易体系中的政府参与及移民等。在许多案例中,比较的方法屡屡被采用,其目的或是定义类......
-
〓 [明清时期]家庭消费——《中国家庭史》第四卷第三章第四节
第三章家庭生计第四节家庭消费家庭消费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既指日常生活所需的开销,也包括文化、教育、娱乐等力‘面的支出。在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前一个方面的内容,即家庭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费,而其他的内容则留待下一章《家庭生活》中再予讨论。一、衣衣虽然在“衣食住行”中列在第一位,但其重要性,似乎远不如食。在前引方行......
-
〓 流域内洪水和古洪水资料的考证与推演
清同治九年(1870)长江洪水题刻之一(资料图片)历史时期洪水的确定,一般先从历史文献中查找特大洪水发生的时间和地段,然后通过实地调查和勘测,确定洪水痕迹,再进行水力学计算,以求得最大的洪峰流量。历史洪水调查研究的成果,可以延长水文系列从而延长考证期,提高特大洪水频率分析的精度和可信度。黄河三门峡——小浪底段1843年......
-
〓 [宋元时期]出门的习俗和工具——《中国家庭史》第三卷第三章第四节
第三章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第四节出门的习俗和工具宋元时期的乡村中下层家庭仍然生活在封闭的自然经济环境中,这些“田野山谷之民,止知蚕而衣,耕而食”;甚至“自少至老,足不履市门”,【1】外出很少。出远门较多的有两种人,一是商人,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宋代的商人相当活跃,足迹遍布城乡,甚至远赴异乡经商。形成了跨地区的区域性商品......
-
〓 弗兰克与沃勒斯坦关于世界体系的著名讼争
安德列·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的《白银资本》(英文名为ReOrient: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和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的《现代世界体系》(英文名为The Modern World-System)是关于......
-
〓 天下概念成立的再探索
一、前言“天下”与“中国”概念是探究东亚王权的两个关键词。其中关于“天下”概念与制度,长期以来就是史学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更引起学者的高度关注。① 天下研究的原因多端,而我个人作为研究者之一,目的在于探讨传统中国的政体为何。今人惯用“国家”、“帝国”一类的概念以定义或称呼传统中国的政体。但古人却自称为“天下”。故我才说“......
-
〓 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及衰弱的原因——《中国北方经济史》第十章
我国古代北方社会经济经历了由盛到衰的曲折历程。我们此时的使命是,探讨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和衰落的主要原因。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和北方经济衰落的原因,既有直接联系,也有区别,前者主要是唐宋时期的情况,后者则包括元、明、清,说明经济重心南移为什么不可逆转,乃至日趋没落。一、南方经济的崛起经济重心南移不是一个物体由北方滑向东南地区,......
-
〓 [宋元时期]家庭生计的安排——《中国家庭史》第三卷第三章第二节
第三章家庭生计和日常生活第二节家庭生计的安排我国古代农民的“家庭生计”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的物资设备和条件,如田地、房屋、生产生活用具、衣食及其他消费资料;二是基本的生产与生活技能和经验知识;三是日常生产生活的全部制度性与习惯性安排。[1]后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其他章节叙述,这里只考察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一、修房......
-
〓 农民不是平均主义者:打造平等与公正——《毛泽东视野中的农民问题》第三章
毛泽东和学术界误将农民穷苦底层(赤贫)的革命“先锋”等同于农民的主体,在理论上则长期导致了视平均主义[1]为农民主义或农民是平均主义者的认识误区。至少在20世纪中期以来,平均主义被通称为“农民平均主义”或“农民意识”[2],甚至称之为“农民阶级的主义”[3];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农村“一大二公”式集体化运动则被认......
-
〓 [隋唐五代]家庭生计——《中国家庭史》第二卷第五章第三节
第五章家庭生计第三节家庭生计现代社会我们常有中产阶级的提法,这是包括收入和职业身份、教育水平混合在一起的一个社会分层概念。古代社会的层级与现代不同,在某种程度上,政治社会身份与经济地位相分离的现象比较突出,就是说最贵者有时不一定最富,最富者也未必最贵。唐朝初年《氏族志》和《姓氏录》的编修,就是官方试图用政治手段强行确定......
-
〓 方行先生与中国经济史研究
著名经济史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方行先生,于2014年10月4日8时20分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精彩的89年的人生。方行先生,原名方友文,湖南省沅江县人,1926年4月出生,毕业于湖南私立明德中学,1947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奖学金。1949年2月,在北京市第四区人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