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论陶渊明与“酒”与“侠”的关系
陶潜生活于一个乱世。这个时代正值东晋末年到南朝刘宋初年,一场淝水之战后,东晋王朝偏安于中国的南部,朝廷对百姓百般剥削压迫,“今日劳扰,殆无三日休停,致残形剪发,要求复除。“这又是一个“易代”的时代,政治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烈,刘裕夺权,称帝号宋,东晋亡国。陶潜处在的这个时代,“孔融与汉末嵇康于魏末略同”。乱世的陶潜,悠然......
-
〓 环球走笔:别让母语丢失
语言之于人类,犹如开启文明与智慧的钥匙,其传承与保护本身就是一笔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民族母语文化,推动濒危语言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今年的主题是“开展多语教育,迈向可持续未来”。对个体而言,母语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言传身教或口口相承,习得的......
-
〓 传统文化保护可借助技术力量
应充分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力量,借助大众流行文化巨大的承载力和传播力,使传统文化以鲜活的形态渗透到公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大众文化趣味、艺术审美的一部分。据媒体报道,近期中华有声历史资料数字化工程受到部分专家批评,这个耗资上亿元的项目被指质量堪忧。有业内人士提出了更为严重的质疑——在数字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极其珍......
-
〓 南开大学教授侯欣一委员:标志性大学校园应加强保护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十分重视,高校新校区建设此起彼伏。然而,一些建设新校区的大学迫于财务压力,要么将原有的老校区转让搞商业开发,要么出租改用途。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老校区被一点点蚕食,令人忧虑。对毕业生来说,老校园寄托着深厚的情感;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老校园传递出对文化的追求、对知识的坚守。我建议:国务院应尽快制定《标......
-
〓 文化评析·人文景观:心若不在梦亦遥
人文景观要活起来,既不能乱了阵法胡整瞎闹,更不能圈地捞钱遮蔽民意。有大同情心、有文化魂魄的人文景观,才是民族之幸,亦是民生之美。东风送暖,旅游趋旺。有关人文景观的话题,也在舆论场泛起涟漪。媒体用镜头记录了开业20多年后门庭冷落鞍马稀的“三国城”。这座位于山西太原清徐县的人造景观,建设历时3年、耗资6000多万元,最终昙......
-
〓 传薪绝学:让“死”文字复“生”——契丹文字专业的形成和发展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国史上出现第二次南北朝。南面是五代和紧接着的北宋,北面是契丹人建立的辽朝(907年—1125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需要,辽曾先后创造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文字,用以记录契丹语。辽亡金兴,金朝前半期,仍然使用契丹文字。直到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才“诏罢契丹字”。契丹文字遂......
-
〓 学会反思和包容是一种美德——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看着大家经过了4年、5年的辛勤努力,用汗水换来了今天的荣誉和证书,又将踏上新的征程,我的感受很复杂,希望大家未来发展得更好。 今天,我最想告诉大家的就是:人一定要学会反思自己的不足,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最近我收到一位校友的来信,他已经是社会的成功人士,他托我告诉年轻的学弟学妹们,年轻人一定......
-
〓 文化评析·曾枣庄:人生也当有“序”有“跋”
因去年出版的《宋代序跋全编》获奖,朋友们向我道贺。但聊得最多的,不是这部书本身,而是我不经意说到的:人生也当有“序”有“跋”。汉语文字的魅力之一,是其含义和词性的多性样。如“序”“跋”二字,既是名词,又是动词,有时还作形容词,其丰富的词意和用法不是一篇小文能概括的。我说人生也当有“序”有“跋”,乃从作为文体名的“序”“......
-
〓 文化评析:“舌尖”里含着的乡愁
酥油蜂蜜、乐山豆花、蓝田裤带面、山东煎饼……这些最朴素的家乡食物,再次挑动了众多“吃货”的味蕾与乡愁。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这些祛除了奢侈与精工细作的食物,这些充分展现手工曼妙与食材获取艰辛的食物,这些来自大山、大海深处,包裹着浓浓乡土味,最纯真最天然的食物,这些只有丈夫、妻子、母亲会做,包含着故土亲......
-
〓 文化评析:“论语热”仅是一个开始
第30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暨2014年度优秀古籍图书评奖会正在长春举行。与众多出版家同来的,是去年最新整理出版的优秀古籍。书阵清雅,墨香四溢,为闷热的盛夏带来了阵阵清风。 得益于“国学热”的社会大背景,古籍出版也迎来了喜人局面。据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介绍,中华书局的年销售额已从10年前的6000万元猛增......
-
〓 趣谈:有文化就能长寿吗
近日,有人撰文认为,文化修养乃健康长寿的重要基石,就仿佛文化名人们的长寿都与深厚的学问有关,甚至还以文化名宿周有光先生和杨绛先生的高寿来佐证这个观点。情况真的如此吗?满腹墨水未必就高寿 文化大家们真的不在乎养生锻炼,全凭腹中墨水就能健康长寿吗? 文化修养固然对提高认识,勇于践行,具有一定的裨益,但这......
-
〓 温儒敏:通识课程不能满足于“知识拼盘”
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开通识课,“培养人文精神”这句话也常挂在嘴上,大家都感到大学人文教育确有必要。但许多学校开设通识课的效果不见得好。常见的大都是一些知识拼盘课,老师因人设课,学生也凭一时兴趣选。一门课学完,什么琴棋书画、国学常识、影视欣赏、天文地理,等等,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都知道一点,就是没有静心读书,也很难说得到了心......
-
〓 今天我们如何整理古籍·袁行霈:为青年编辑创造学术成长的空间
这次获奖的几部大书,整理时间都超过了十年,是两代甚至三代以上的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选题的重要性、整理的难度、学术的坚守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思考、传播、宣传。马王堆简帛是出土文献的代表,《史记》是正史的第一部,杜诗是集部的重中之重,三部大书展示了中国典籍整理的三个重要方面,是我们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研究的精华,体现了当代学......
-
〓 雷克昌:人名妙联趣对
“大雨冼星海,长虹万籁天。冰莹成舍我,碧野林风眠”——这是老舍的一首名联绝句,寥寥二十字把八位人们熟悉并称道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名字联结在一起,形象鲜明,意境开阔,余味无穷。诗中提到的大雨,即孙大雨,现代诗人、文学翻译家;冼星海是著名人民音乐家;高长虹、谢冰莹、碧野都是著名作家;万籁天是戏剧、电影工作者;成舍我是......
-
〓 光明时评:高校去行政化势在必行
近日,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向媒体表示,北大的综合改革正稳步推进,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并采用聘用方式,进一步弱化行政级别,加强人员流动。这被视为高校去行政化的破冰之举。大学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其管理运行理应尊重教育的规律和学术的规律。然而,在当下的高校制度设计下,往往采用行政管理的手段来处理学术事务。无论......
-
〓 人才史话:知人善任
资料图片 赵鞅,时人尊称其赵孟,因谥号简,史书便以赵简子相称。在《赵氏孤儿》中,那个险些丧命的男孩赵武,就是赵鞅的祖父。半个多世纪后,年轻的赵鞅继承父志登上政坛。他革故鼎新,倡行法治,选贤任能,扩亩薄税,终于使赵氏东山再起。 赵鞅是个有远大抱负和政治远见的人,他深知,“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
-
〓 熟读深思子自知曲径通幽别有天我的“八字诀”
问学七十年来,我抱着“人不学,不知道”的思想,梳理我的学术生命与生命学术的历程和体认,大体上归为学、勤、博、疑、思、真、创、行八个字。学,学习、学识、学术、学风、学问。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读书学习,时常温习、实习它,这是很快乐的事。后人接着孔子讲,读书之乐乐陶陶,莫待明朝悔今朝。学习是人的立身之基,“人之......
-
〓 传统文化教育不应形式化
两会期间,在谈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时,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指出,只强调形式,把学习传统文化弄成作秀是不对的。这为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敲响了警钟。中华文明五千年,名家名作数不胜数,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学校教育,响应了中央的号召。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而不只是会背......
-
〓 域外听风:分享阅读,传递社交温度
在陌生人社会,分享阅读为冰冷的世界注入了情感交流、温暖彼此的能量阅读能让人“疯狂”吗?最近,曾在电影《哈利·波特》中扮演学霸赫敏的演员,在伦敦地铁里“丢”了100本书,结果“整个伦敦读疯了”,开启了一场寻书、读书、传递的分享阅读之旅。读书首要的是书籍,但“阅读危机”并没有随着书籍形式的多样化而缓解。一直以来,在世界范围......
-
〓 中华智汇·古代顶级灯具系列·节能灯:冷水夹盏省油几半
四川邛窑出土的“节能灯”考古线图。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同样体现在古代灯具的设计上。依燃料而分,中国古代的灯有膏灯和烛灯两大类,膏灯即燃油的油灯。油灯的燃料既可以是动物油脂,也可以是植物油。《齐民要术·种麻篇》引汉·崔寔说,麻子油可以“作烛”,也就是说可以用来点灯。《荏蓼篇》也记载:“荏(即白苏子)油色绿可......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